古龍《三少爺的劍》:江湖是快意恩仇,從來都不是人情世故

2020-08-27 又又的圖書館

劍氣縱橫三萬裡,一劍光寒十九洲。 ——《三少爺的劍》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有恩怨存在的地方就有江湖。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座江湖:萬丈紅塵、鮮花怒馬;行俠仗義,懲惡揚善;孑然一身、瀟灑快意。這些都是江湖的屬性,也是江湖兒女身上所具備的特點。但江湖這個讓無數人趨之若鶩的地方,究竟是什麼,存在著怎樣的魅力,卻從來都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在金庸老先生的筆下,江湖是一個看重「情義」「俠義」的地方。比如說《射鵰英雄傳》裡的大俠郭靖,鎮守襄陽城,抵禦金人的入侵,和妻子黃蓉的愛情故事,更是引為佳話;《倚天屠龍記》裡的魔教教主張無忌,擔負匡扶明教的使命,自身更是一顆多情種子,和汝陽王之女趙敏、峨眉派掌門周芷若間的種種愛恨,至今被人津津樂道;還有《天龍八部》裡武功蓋世、豪氣沖天的丐幫幫主喬峰,更是集「情義」「俠義」於一體,雁門關外以斷箭自盡慷慨赴死,締造宋遼兩國數十年和平。

無論是「情義」,還是「俠義」,「義」之一字是金庸對江湖的理解,更是一種精神的嚮往。在金庸的的武俠世界裡,江湖始終都有朝廷的影子,有律法的束縛。即使是強如大俠,也不能為所欲為,更要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份家國責任,所謂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便是如此。古龍卻不同,筆下武俠世界雖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但江湖從來都是那座遠離廟堂的江湖,江湖裡的江湖人也都充滿了個性,他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動輒間比武殺人,行事大多遵從自己的本心。

在《三少爺的劍》前言中,古龍這樣寫道:「在以前某一種時代裡,是不會有這種事的。那是種很痛快的時代,快意恩仇,敢愛敢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用不著老天替你報,你自己就可以報復。我寫的就是那種時代。我寫的就是那種時代中的江湖人。」

基於同樣的武俠情懷,2016年爾冬陞將古龍這部極具個人代表性的小說改編成了電影。這一次,爾冬陞由熒前走向了幕後,用近四十年的光陰打磨,將自己由《三少爺的劍》的主演變為了導演。儘管有3D技術和創新特效的加持,但對於古龍原著迷來說,這部武俠電影卻有些不盡人意。在細節上沒有拍出古龍小說的精髓,三少爺的扮演者林更新也少了些許天下第一劍客的神韻。在我看來,《三少爺的劍》雖以三少爺謝曉峰為名,但真正的靈魂人物卻是燕十三,江湖也正是因為有了燕十三這樣的劍客,才更加豐富多彩,引人神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只要你一旦做了謝曉峰,就永遠是謝曉峰,就算你已不再握劍,也還是謝曉峰。

這是原著結尾處鐵開誠對謝曉峰說的一句話,這句話主要是想表達兩層意思:第一,是鐵開誠對劍神謝曉峰的敬重;第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嘆。即便是強如謝曉峰這般的天下第一劍客,也不得不接受這一流轉千年的江湖定律。

其實,謝曉峰的一生,從出生的這一刻起,便已經註定了他日後的命運。出身綠水湖前,翠雲峰下的神劍山莊,對於一個劍客來說是一種幸運,但對於一個早已厭倦武林紛爭,甚至厭倦活著的人來說卻是一種不幸。

自幼享受祖輩恩惠,在武學上浸淫多年並擁有超高的武學造詣,少年時就曾擊敗了當時的名劍客華少坤,而立之年便已經是江湖公認的天下第一劍客,作為神劍山莊的三少爺享受世人的讚譽敬仰,看似風光無限的背後卻是不足與外人道矣的惆悵心酸。謝曉峰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將五湖四海各門各派、絡繹不絕慕名而來的挑戰者擊倒,打敗,殺死。然而,這卻並不是謝曉峰想要做的事情,是背負著整個家族不得不做出的選擇,神劍山莊的威名容不得江湖人隨意踐踏。每一次的出劍回鞘,都讓他的內心感到孤獨寂寞,甚至煎熬折磨。

一入江湖深似海,回頭已是百年身。即使是縱橫武林的天下第一劍客,也不得不接受家族的桎梏。為了掙脫牢牢束縛住自己的這一層枷鎖,謝曉峰拋棄生來就有的地位和財富和在武林中的名望,假裝去世後化名沒用的阿吉,隱姓埋名在苦海鎮的最底層。他想要逃避武林的紛爭,可為了保護朋友卻又不得不重出江湖,他想要遠離罪惡的殺戮,可無數妄想踩在他頭上成名的劍客蜂擁而至,逼迫著他再一次提起手中的「長劍」。或許,他出走江湖後又重新歸來了;或許,從一開始,他就從未走出過這座江湖。無論是神劍山莊的三少爺還是苦海鎮裡沒用的阿吉,他都是&34;謝曉峰。這一點,在世人的眼中從未曾改變過。

江湖猶如一座黃金打造的牢籠,明知危險重重,一旦進去後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卻依舊吸引著無數人心生嚮往。在武俠世界裡,小人物的命運如雨中浮萍一般漂泊無根、脆弱不堪。大人物看似高高在上,卻依舊難以掌控自己的命運,縱有超強武力在身,也不得不接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現實。

在烽火戲諸侯的《雪中悍刀行》中,北涼王世子徐鳳年先得前任掌教王重樓大黃庭灌頂,後遇龍樹聖僧大金剛血液相贈,再獲高樹露體魄成就天人不漏之金身。跟湖底老魁學練刀,隨劍仙李淳罡學練劍,自身武力縱橫天下,三十萬北涼鐵騎更是馳騁沙場。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便是如徐鳳年這般的人物,卻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非是不願,實是不能,在他的身上壓有萬千重擔,這份重擔是從父親大將軍徐驍手中接過的沉甸甸的責任。《那年那嬋那把劍》中的徐北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身為劍宗少主,主修四九白金劍氣,習得無上劍技劍三十六,曾斬斷掌教真人的寶塔,也曾挑落皇帝陛下的帝冠,可卻依舊為了振興昔日衰敗的劍宗,完成師傅公孫仲謀的夙願,而不得不去投靠朝廷。

對於江湖中的小人物而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出於自身的無奈;對於江湖中真正舉足輕重的大人物而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更多的則是出於內心的「背負」。

快意恩仇,不負此生

江湖世界亦是一座名利場,有人求名,有人逐利。利益往往伴隨著名聲到來,當名聲響了利益也就來了。而一個人在江湖中成名的最好手段就是打敗那些已然成名的人,所以,即使謝曉峰自斷兩手拇指,終生不能再使劍,也依舊有許多年輕人找上門來。這樣的故事在江湖中屢見不鮮,時有發生。江湖也正是有這些人存在,才保持著新鮮的刺激,生動的色彩。

然而,在江湖上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們想要出名,是想在江湖中留下自己的故事,找尋自己心中的道。作為一個劍客,他們並不懼怕別人的挑戰,更不畏懼挑戰比自己更強的人,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以劍為生,在成為劍客的路上,偏執而又專注,勇敢且無畏,即使行走在泥濘的道路上,你也能感受到他們血液中散發的熱量,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你也能感受到他們心中的熱誠。

燕十三還在笑,笑容中帶著種說不出的譏誚之意,道∶練劍的人,遲早難免要死在別人的劍下的,連逃避都無處逃避。&34;我一生殺人無數,若能死在天下第一名家的劍下,死亦無憾了。"

在古龍《三少爺的劍》原著中,當踏入江湖的那一刻,燕十三就已然看破生死,因為他清楚,即使是天下間最強的劍客,也逃脫不了死在別人劍下的歸宿,這是一個劍客最終的命運。而作為一個劍客,能夠在有生之年見識到天下第一名家的劍,至少也不枉此生。當最後和謝曉峰決鬥的時候,他本可以憑藉「奪命十三劍」衍生的第十五劍殺死謝曉峰,卻發現這一劍帶來的只有毀滅和死亡,他不能讓這樣的劍法流傳在世上,成為武學的罪人,因此他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讓這套劍法消失。

江湖是殘酷的,血雨腥風,有陰謀更有爭鬥,江湖人為了求名逐利無所不用其極。但江湖也是溫柔的,也正是因為有燕十三這樣的劍客存在,才讓江湖的色彩更為明亮。這讓我想起了《雪中悍刀行》中的溫華,一柄木劍挎腰行萬裡,一心只想練自己的劍的遊俠,有志向亦重情義,有追求更有堅持,始終保持著善良的秉性,灑脫不羈,有著濃重的江湖氣。或許,這才是讓我們真正羨慕的江湖兒女。

心懷夢想,行走江湖

在《三少爺的劍》中,古龍這樣寫道:「生活在江湖中的人,雖然像是風中的落葉,水中的浮萍。他們雖然沒有根,可是他們有血性,有義氣。他們雖然經常活在苦難中,可是他們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因為他們同樣也有多姿多彩、豐富美好的生活。」

古龍筆下的江湖為何總是讓人心生嚮往?因為「浪子」古龍筆下的江湖從來都是快意恩仇,而不是人情世故。那為何絕大多數人想要成為脫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的「浪子」燕十三,卻不願成為名動天下的「劍神」謝曉峰?因為謝曉峰的身上有太多的羈絆,而燕十三的一生卻足夠精彩,更無悔無緣。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社會亦如一座牢籠囚禁著我們,紛至沓來的生存壓力更是逼迫著我們不得不戴上假面面具,當面具戴久了,雖然感到痛苦,但卻再也揭不下來。所以,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才更需要一個武俠夢支撐著我們:心懷夢想,仗劍走江湖。


『一個是名動天下的劍神三少爺,一個是脫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的浪子燕十三。無論他們兩人怎樣的不同,一個江湖是容不下兩個絕世劍客的』點擊下方卡片搜索「三少爺的劍」免費觀看:

相關焦點

  • 電影《三少爺的劍》裡的江湖,你真的看懂了嗎?
    每個人,都有一個江湖夢!每個人,也都是一個江湖!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有的快意恩仇,有的痛不欲生。也許這便是《三少爺的劍》裡古龍武俠的精髓!三少爺(得不到的永遠最好,平平淡淡才是真;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爾曹不出,如天下蒼生何)一、武學奇才。都說三少爺是武學奇才,可這個武學奇才是如何誕生的?前有家學淵源,後有名師指點,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啟蒙陪練。
  • 古龍本想打造《三少爺的劍》後傳,卻因寫不下去找了司馬紫煙代筆
    說到《三少爺的劍》,大家都知道是古龍「江湖·人」系列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古龍那句廣為流傳的經典江湖語錄,便來自此部小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古龍的構思很奇特,立足點很新穎。江湖是什麼?人就是江湖。人是什麼?江湖的一分子。人與江湖,糾纏不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三少爺的劍》中,故事的男主角是謝曉峰,作為神劍山莊的天縱奇才,江湖中的劍神。
  • 《三少爺的劍》:以愛恨情仇來透視江湖的縮影
    前言:一夢千尋,江湖依舊安在,最是悲情成癮,卻怕愛得刻骨、不得銘心,情到深處儘是恨,信仰反倒成了牽絆,劍指江湖,可殺人,亦能救人,喚醒三少爺的劍,為愛勇往直前且不畏犧牲!該劇以古龍武俠江湖為背景,主要講述了神劍山莊三少爺謝曉峰自小劍術天賦極高,世人尊稱為「劍神」,卻因厭倦了江湖的打打殺殺,變成了「沒用的阿吉」;之後,傳奇劍客燕十三一直活在三少爺的影子下
  • 《三少爺的劍》|奇葩男主不做「劍神」,只想做「挑糞工」
    文/風之翼我是一個武俠迷,小時候我喜歡金庸老爺子筆下的江湖:這是一群人的江湖,有道義,有國家,有民族;長大後我發現我更喜歡古龍創造的江湖:這是一個人的江湖,有痛苦,有煩惱,該哭哭,該笑笑。《三少爺的劍》講的就是一個人的江湖,他是古龍晚期作品中最成功的幾部之一,該書以劍神謝曉峰的內心掙扎為主線索,表達了一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詮釋了古龍晚期對「英雄」的理解。
  • 《三少爺的劍》同樣是高手,為何燕十三卻沒有資格跟三少爺比劍?
    在電視劇《三少爺的劍》中,燕十三和謝曉峰都是江湖上有名的劍道高手,謝曉峰被稱為「劍神」,燕十三憑藉自創的「奪命十三劍」在江湖上也是小有名氣,但是始終不敵三少爺的名號,甚至連跟他比試的資格都沒有慕容莊主知道自己必輸無疑,於是無奈決定金盆洗手,不再執著於江湖第一的名號。
  • 《三少爺的劍》謝曉峰為何拋棄慕容秋荻,僅僅是因為不想連累她?
    90後心中永遠的武俠經典之作,不外乎是古龍先生和金庸老爺子的作品。而且許多作品如今都改編成了影視劇,搬上大熒幕。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由古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三少爺的劍》。《三少爺的劍》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英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在明朝建文帝時期
  • 歡樂英雄———古龍
    古龍寫的書挺多,奈何前前後後看一遍的卻只是《歡樂英雄》。至於其他的出名的幾部,多是從影視劇中獲悉的多。比如《小李飛刀》,《天涯明月刀》,《楚留香》,《陸小鳳》《蕭十一郎》,《三少爺的劍》等等。這些影視劇其中的主演們多是美男子且有風流倜儻。
  • 《雪中悍刀行》:古龍,金庸後的又一個「江湖」
    這就是江湖一詞的由來,後來也泛指古時不接受當權控制指揮和法律約束而適性所為的社會環境。說白了,就是快意恩仇!金庸是書生,古龍是浪子。金庸走正統,古龍走野生派。金庸議論朝廷家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古龍談吐江湖逍遙。四海皆家,浪子飄搖。
  • 古龍原著三少爺的劍,謝曉峰為何要數次拋棄慕容秋荻?
    古龍原著《三少爺的劍》的男主謝曉峰,是古龍筆下少有的出身貴胄、大有來歷、有父母、有家族的人,古龍筆下的其他角色,比如陸小鳳和楚留香,沒有父母,也沒有來歷,連他們的絕世武功是怎麼來的,讀者都不清楚,江湖人都心服口服的「天下第一劍」的牌匾就在神劍山莊,謝曉峰無異於出身江湖的皇族。
  • 《三少爺的劍》高手排名:劍神謝曉峰第二,榜首為劍道瘋魔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三少爺的劍》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謝曉峰想退隱江湖不可能,燕十三想獨活不可能,慕容秋荻想放棄仇恨不可能,就像謝曉峰自己說的那樣,一旦踏足江湖,你永遠都是江湖人。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電影版《三少爺的劍》中的四位高手:
  • 三少爺的「劍」
    不知何時三少爺厭倦了江湖鬥爭,想歸隱成為一個普通人。可是普通人也有普通的太多難處。 比如說你三少爺去哪個部門辦事,看著臉色陪著笑臉,還被當做皮球踢來踢去。你三少爺忍了就是沒用的阿吉,你三少爺忍不了拿出神劍,咻咻咻,,,那你還是三少爺。
  • 重現江湖俠義之風,原汁原味就是好看
    娛樂胡扒醫原創作者|西瓜 編輯|泡泡君、自然卷閱讀完本文大約需要8分鐘倚劍闖風塵,除惡揚善,古龍江湖裡也有快意人生,愛恨恩仇裡不失俠義之風...昨晚,《絕代雙驕》終於在愛奇藝與CCTV-8同步上線除了這兩個兄弟搭檔之外,嫉惡如仇的燕大俠、殺人不眨眼的十二星相、惡人谷的血手杜殺、不男不女屠嬌嬌、笑伯伯、陰老九等這些重要角色也都在劇裡一一出現,他們高度還原了古龍所描繪的那個兇險又熱血的江湖,構成了《絕代雙驕》的經典記憶。
  • 兩個書名,兩位男主角,古龍的這部巔峰作品其實是出版商合併而來
    說到古龍的巔峰作品,毫無疑問是《多情劍客無情劍》,這部作品可謂是將古龍式的江湖展現得淋漓盡致,快意恩仇、刀光劍影、爾虞我詐、奇蹟謀略,讓人看了酣暢淋漓,大呼過癮。此書寫於1968年,在香港武俠世界連載。彼時的古龍,剛好是而立之年。正當年富力強,精力旺盛之時。
  • 在古龍小說《圓月彎刀》中,刀魔丁鵬與劍神謝曉峰誰更強一些呢?
    其實大家都知道,古龍的很多小說都是寫了一大半以後,就由別人代筆了。就是依靠《圓月彎刀》改編的由古天樂出演的電視劇,都要比原著要好看得多,也是少有的有古龍意境的電視劇了。可以說是這部電視劇拯救了這本書。但是後面的思路都是古龍與司馬紫煙面談的,並沒有參與司馬紫煙的創作,從而導致與古龍的鋪墊有了很大的偏移。在前十萬字當中,丁鵬的老爹撿到了「天外流星」的一頁劍譜,丁鵬憑藉這個出人頭地到處約架。
  • 古龍與金庸
    說到武俠,古龍與金庸是當之無愧的「雙子」宗師。(一)浪子古龍。浪子就是要喝最烈的酒,睡最美的女人,出最快的刀。酒色財氣,快意恩仇。俠者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大俠也是人,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二)古龍是浪子。很早就混跡於江湖,醉臥青樓妓院,醒來三教九流。小時候因家庭離異而輟學,後加入黑社會成為「小混混」。
  • 古龍的武俠小說,哪一部才能稱得上是第一名代表作品
    ,這裡面有古龍親筆作品,也有中途不寫由出版社找的槍手代筆作品,也有古龍的早期練筆作品以及後期的創新作品等等。但不可否認的是古龍最經典的幾部作品,他們分別是《多情劍客無情劍》、《楚留香傳奇系列》、《陸小鳳傳奇系列》、《七種武器系列》、《歡樂英雄》、《武林外史》、《流星蝴蝶劍》、《蕭十一郎》、《三少爺的劍》
  • 謝曉峰壓根不配劍神之名,逃避現實堪稱渣男,劍術造詣不及燕十三
    謝曉峰天縱奇才,作為神劍山莊的三少爺,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從他出生開始他就承載著神劍山莊的期望和責任。當然,身為天生的劍客,謝曉峰的劍術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任何劍招在他手中總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威力,這份天賦遠非一般高手所能及。
  • 各個都是童年的記憶
    一直希望置身於那個臆想中的江湖,行俠仗義,除暴安良,鮮衣怒馬,快意恩仇。無奈此生只能穿梭於高樓林立憂心著柴米油鹽。幸好還有影視。光與影,縱橫交錯。無數江湖兒女在屏幕中意氣風發,揮斥方遒。流落江湖時,又與採花賊田伯光惺惺相惜,與魔教中人糾纏不清。如果不是思過崖的奇遇,他也許永遠只是那個無事生非胡攪蠻纏的小混混,而不是現在這個瀟灑豪邁爽朗豁達的令狐公子,行俠仗義救世扶危的大英雄。
  • 小說:快意恩仇的少女
    「我給孩子們洗澡的時候發現的,他連最小的三歲孩子都不放過。院長媽媽去質問他,反而被他打了一頓;去報警,這個人渣早就和那些警察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我猜他很快就會對我下手,果然……」說到這裡,楊唯竟然笑了出來。圓臉小護士緊張的咽了咽口水,「你、你怎麼做的?」她止住笑,眼神變得暴戾,還帶著點邪惡,「我把他綁起來,先閹割了他罪惡的根源!他痛得昏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