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的熱播劇《都挺好》,將「原生家庭」這四個字帶到了了我們的視野當中。原生家庭就是我們出生的家庭,在這個家庭裡你是被愛的被接受的,還是被犧牲被嫌棄的,對於孩子的一輩子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抽時間看完了《都挺好》的原著小說,這個「原生家庭」又一次引發我的思考。
蘇明玉是本書的主人公,她沒辦法決定出生在一個愛她或不愛她的家庭,母親的強勢和父親的懦弱,還有哥哥們與自己的差別對待,都讓明玉心寒,也讓她極度缺乏安全感,不敢全心全意的去愛。
和蘇明玉一樣命運還有,《歡樂頌》裡的樊盛美,母親壓榨她來補貼哥哥,本來在上海工作很好的她,完全靠自己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根本不用與人合租,穿廉價高仿衣服。
一個從愛和自由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會樂觀開朗,有極強的安全感,會相信別人,會溫暖善良。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會是一輩子的,會影響到她的人際、擇偶、事業等各個方面。
一、糟糕的家庭給蘇明玉帶來的傷害
蘇母的偏心,大哥可以考清華甚至自費出國留學。二哥可以去讀復旦,可以去旅行。等到明玉,只能考個本市的學校。
首付款學費裝修費都給了蘇明成,所有的愛都給了蘇明哲和蘇明成,造成了明明有血緣關係的兄妹三人,見面卻像陌生人一樣。原本該溫暖的家,結果連自己住的房間都沒有,只能住單位的集體宿舍。父母一個是護士長,一個是教師,按說生活水平應該在小康以上,可是父母的工資全都貼補了二哥蘇明成。蘇明玉成了那個被犧牲的人 深深傷害了明玉。從小倔強不服輸。
母親去世,基本沒有受過家裡照顧和關愛的明玉,還要被大哥指揮來幹這個幹那個,本來工作繁忙,還要抽出時間去陪父親。
三個男人,一個比一個天真。父親蘇大強沒有主心骨,在家裡沒有任何話語權,就像不存在一樣。大哥蘇明哲依靠是家裡老大去命令安排明玉,實際沒有對家庭有任何回報。二哥蘇明成則是從小在母親的庇護下成長的溫室花朵。一個比一個難搞。
反觀明玉,她內心孤獨,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傷害。她一路辛苦打拼,處理事情有條不紊,能力與美貌都有,自己可以過得很好。
二、家庭是一個人最溫暖的港灣、力量來源
每個人的都希望「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家人相信相愛是我們家庭成員的共同理想。一個家庭是不是有愛,家庭關係是不是和諧,對於孩子的影響關係一生。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和睦親密,家庭氛圍溫馨,孩子的安全感就高,對於挫折的抵抗力就高,對待人會有信任感,會感恩社會。
讓家庭成為愛的家庭,而不是爭吵的戰場。
三、原生家庭的傷害需要自己治癒
原生家庭的不健康,給明玉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還好她遇見了她人生中重要的兩個人。一個是老闆老蒙,一個是愛人。
原生家庭的重男輕女,習慣犧牲蘇明玉的利益去成全哥哥們,讓明玉從小就學會勤奮和獨立,但內心又極度渴望愛與關心,只能用高強度的工作來抵消內心的孤獨不安。還好遇到了企業家老蒙,像一個父親一樣給予她愛和指引,讓她一步步過好自己的生活。
從小沒有安全感,成年後的蘇明玉一直在追逐事業,逃避情感。直到遇到食葷者的老闆,才讓她感受到了溫暖和愛,但是面對這份感情,她害怕膽怯,還好老闆是一個不缺少愛的人,才治癒了硬邦邦的明玉。
·
明玉是幸運的。
像蘇明玉一樣的姑娘們,如何才能脫離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答案就是提高自己,靠自己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動權,去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學會自強、自立和自信,不要被生活打倒,不要被原生家庭這幾個字打倒。
蘇明玉離開家後,努力賺錢,不怕辛苦,去跑業務,靠自己可以買名牌的羊絨大衣,住別墅,開名車,讓自己物質上不再匱乏。就是在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動權。
蘇明玉相信自己過得好,才是一切。
請記住,原生家庭欠你的,傷害你的,不要害怕和膽怯。你要努力改變現狀,讓自己過得越來越好,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