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故事:返村建祖屋,主梁卻吊不上去,出馬仙一看這房不能建

2020-11-08 二社談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七幾年末八零初吧,由於當事人已經去世了,所以過程的事我就不去作太多詳述。

那時剛剛才改革,村裡有一個年輕人王某,這人祖上是村裡的地主,文革時被抄了家,父母在批鬥中雙雙離世。這人在村裡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後來村裡的人可憐他,就讓他看管村裡的碾米廠。每逢秋收時節幫人碾米打穀糠,賺點錢餬口。

那時的農村,大多都是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家中土屋一兩間,蕃薯粥水鹹菜過三餐的生活。年輕人有幾個敢闖的,就到省城廣州去撈世界。一般也是去擺地攤賣點衣服毛巾之類的。

就在這年底,有兩個年輕人回來了,還一人各買了一輛鳳凰牌的單車,霎時,全村的人都轟動了,那時全村可沒有一輛單車啊,那可不亞於現在的人買汽車了。

於是,很多年輕一輩的都開始了蠢蠢欲動了。王某也不例外,雖說他整天遊手好閒,但內心卻是個心高氣傲的主。他不停的央求那兩個人一定要帶他出去轉轉。那兩人知他肯定吃不了那個苦,但又禁不住他的糾纏,答應過了年帶他出去。

轉眼間,年過完了,王某背著褡褳躊躇滿志的出發了。這一去就是兩年,因為那時的社會還沒有電話和電報,村裡人也不知他去了後怎麼樣,反正他也沒有父母親人,倒是那兩個年輕人,每有過年回來,有人問起,說:王某到廣州後,跟著他們在一德東擺了三天的地攤後,就受不了那苦,跟他們借了十塊錢。說要自己去做其它的,之後就沒再聯繫過了。

第三年的秋天,王某居然回來了,滿臉的春風,逢人就派煙,派的是紅梅,那時農村人吸的都是沒過濾嘴的自捲菸。紅梅已經算是高級貨了。而且不單如此,王某打算在自家原先的土地上建一座厝(房子,地方方言),這一下,全村才是真的轟動了,那個時候,修一間完整的下山虎厝(這不同於一般的瓦房)也要一兩萬吧,那時的農村除了能吃飽,誰有錢弄這個。村裡個個口口相傳都說王某真是發大財了,在眾人一片羨慕聲中,房子開始建了。

我們那邊農村的房屋一般是下山虎格局,先打好地基再夯好牆土,不同於中原的用青磚和先立柱。然後才開始升主梁,升主梁是最重要的,必須請木工師傅,看個好日子才能進行。那邊民間有說法,主人德行好,升梁準又好,主梁修得好不好決定整個屋頂的質量。

木工師傅也酒足飯飽後,就開始招呼眾人開始幫忙,把主梁吊好,等吉時一到馬上就升上去安好。這會,吉時已到,師傅吆喝一升:起啊。眾人一起出力,往後拉著繩子,幾百斤的主梁晃悠悠的升上去了,升到一半時,眾人無端覺得繩子另一頭在變重,要說才幾百斤,七八個大漢來吊那是小意思。而且還是越來越重。

師傅在牆頭頂上看見突然慢了下來。就再吆喝一聲:吉時己到,快起啊。眾人使勁了力氣,憋得臉都紅了,還是吊不上去。風俗中是主梁離地後是不能再放下來的。

木工師傅看出不妥了,不過他也是老江湖了,做了這行這麼久,這情況不是沒見過。一般說呢,這應該是這塊土塊的神靈感覺你敬奉不周,不肯讓你建,再要不就是有房子衝到了煞。

於是木工師傅再叫多幾個大漢上去幫忙拉住繩子,務必不讓主梁放下地,而他則馬上找到王某,怪責他,你是不是沒按我的話去做,奉拜不周啦,主梁都升不上,快快,馬上去準備多一點供品來,再拿一串鞭炮過來。地主爺不高興了你今天就別指望升得上去。

王某正想去準備,還沒來得及走開,轟一聲巨響,吊住主梁的四條大麻繩就斷了。拉繩的一幹眾人都摔了一地。木工師傅臉色煞白。他心裡明白,這有人手腕粗的四根繩子就這樣斷了,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只怕是地下埋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或是別的,在警告他們,不允許他們的修這間房子了。

一般碰見這樣的事,木工師傅按照祖訓就不願意再做下去了。

木工師傅拉住王某:對不住,這間房子我修不了,你另請高明吧。

王某鐵青著臉:你不修也得修,連根梁都升不上,你橫豎升都行,你就不會再換幾條好點的繩子,四條不夠換八條,你給老子修得好,一人給一百塊。那時的一百塊真的很大了,那時做一天苦工最多也就換一頓吃的和五塊錢。

木工師傅想了又想,想著那一百塊錢,夠一個家庭用三個月了,心裡暗暗想著:幹就幹了。他讓人用墨斗線,在牆頭主梁上用各彈了幾十下,眾所皆知,木匠墨斗闢邪,木工師傅自己心裡清楚,他這樣是把崇的東西給固定在一個地方,然後讓王某買來很多炮仗,自己站於牆頭,在升梁過程中不停的燒炮仗,最後,主梁終於升上去了,主梁上去後,後面的就是鋪檁和蓋瓦完工了。

很快,房子完工了,王某又讓人把牆都粉刷一遍,因為那些黑黑的線實在難看。然後在屋裡擺了幾桌,請木工師傅和村裡的人吃喝,交杯換盞間,突然轟一聲,屋頂中間幾塊瓦片直直掉下來,正中木工師傅的頭頂,霎時血流不止,當場斃命。眾人譁然,紛然離去。

出事後,王某又請來了隔壁村的另一位木工師傅來修補和一位仙娘(跟北方的出馬仙一樣,能請神上身並幫人驅邪)來幫他驅邪。那位仙娘一到王某家門口,就停住了腳步,望著屋頂,然後深深的看著王某:你老實告訴我,你到底做過什麼事,不然你這屋子絕對住不了人。

王某唯唯喏喏,沒有啊,我沒做過什麼。我才剛回到村子,沒做過什麼事啊!

仙娘說:既然你都不肯坦白,那我無法幫你,我告訴你,他就正坐在屋頂上,滿身是血的看著你,倘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他不會這樣的。對不住,這個事我理不著。說完轉身就走。

王某聽完滿臉煞白,冷汗直下,此後,再沒人敢幫他修那間房子。在不久後的一個風雨夜,王某自己吊死在了家裡,死狀恐怖,舌頭拉得老長。

後來聽從外面回來的人說,王某原來那時離開了村裡的夥伴後,巧合下跟著一個跑香港做生意的老廣,在他手下打雜,有一次在準備跟他去香港買貨,老廣帶著一大筆用來買貨的錢。

當晚由於朋友應酬,老廣喝得爛醉,王某見錢起意,本打算偷偷帶錢走人,誰知老廣還沒完全醉倒,兩人發生拉扯,王某一不做二不休,就用刀把他殺了拋屍後潛回村裡,用這筆錢修了這間屋子。誰知這中間居然出了這麼多怪事。

這正是:命中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為非作歹要不得,善惡到頭終有報...

《故事完結》 喜歡的點讚評論加關注,謝謝支持,更多民間故事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故事:在建閘口水壩倒塌,張先生說,準備好200斤青蛙、100掛鞭炮
    文/小田原創民間故事,抄襲必究!今天筆者給大夥講一則曾發生在天津市北塘鎮附近的民間小故事。故事是聽我父親說的,有些離奇,也有些神話,今兒講出來給大夥講講解解悶。不過筆者也希望朋友們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後都能有所啟發,畢竟每個民間故事的背後都有一個寓意。閒言少敘,咱這就開始講民間小故事:北塘鎮,緊鄰塘沽區。
  • 民間故事:木匠佔女主便宜,被拒後在主梁做手腳,兩年後自食其果
    這張掌柜的經營一家藥鋪,生意做得還算不錯。其娶了鎮子上老李家的閨女為妻,這李氏長得很有幾分姿色,而且為人老實、厚道。有一年,夫妻倆一合計就打算重新建一所房子,於是張掌柜的就從隔壁鎮子上來請來了幾個木匠,說好工錢後,房子就開始建了起來。
  • 故事:民間故事:家中有祖屋,卻拆不得,他們說有家靈
    而到了外公這輩子是人丁頗興旺,年少時大家都是住在一起,是四層樓的圍屋,一樓是接待賓客和傭人住的,二樓是長輩們住的,三樓是外公這一輩的住處,四樓則是書房和雜物室。現在這房子大部分都已經拆了,而兄弟姐妹們也都出來各自生活,但是還有一小片祖屋仍舊在那裡,據說是因為有東西鎮著所以拆不得。
  • 小小說:建新房
    誠實叔邊說邊湊近靈光耳邊:早就聽說木根兄要建新房,怎麼到現在沒動靜? 嗨,你不知道,這個木根真是木頭一根。做人不知道變通,只會老老實實聽村幹部說光亮的官話。這不,老房子拆得比我早,到現在,八字還沒一撇,舊宅基地仍然空蕩蕩的。 靈光叔說這話時,臉上難掩得意之表象。 原來,木根與誠實、靈光同住在一個遠離縣城一百多公裡的偏遠村莊。
  • 真實故事:房子主梁上的七顆棺材釘要了一家人的命
    「老魯,錢都是小事,到時候一分都不會差你的,可這活你得幫我幹好咯」錢旺叼著煙對魯金寶說道。「我的技術你還不放心嗎,就是這錢,你到時候可不能拖著我啊,我還要給下面的工人發工資了」雖然說錢旺給的工錢挺高,不過這人平時欺行霸市慣了,不講誠信也是出了名的。魯金寶心裡沒底,所以要事先把這些給講清楚,免得到時候他賴帳。
  • 覃炳佳講中醫故事之八:女孩營養不良,歸芪建中湯合四縫有效改善
    在某次業務的酒會上,為了籤得一份工程,龍古和紫菀陪同客人一起喝了很多酒,故事有點老套但卻在人間不斷地重演著,那一晚在酒精的作用下,這一對戀人偷嘗了禁果,紫菀不久之後發現懷孕了,開始時龍古以自己還年輕為由,不想將孩子生下來,但紫菀卻認為這是一條生命,不願意墮胎,於是想辦法告訴了龍古的父母。
  • 故事:搬回翻新的祖屋,家人接連出事,村裡人提醒「得罪了木匠」
    胖虎從石獅子嘴裡取了名帖和邀請函回來,看也沒看就準備丟進抽屜裡,那裡頭已經有一沓拆都沒拆過的信函了。「你不給晏肆看看?」葉譚感到奇怪,這的名帖和邀請函肯定是寄給匠門當家人晏肆的,胖虎怎麼擅自做主就要扔了?方回抬起眼皮看了眼,擺手道:「沒事,古文化協會寄來的,他們每年都往這寄邀請函,請咱們當家出席座談會,當家不會去的,咱們也懶得去。那地兒,魚龍混雜。
  • 靈異故事——幼年恐懼·太奶奶
    我曾經一個細思極恐的故事其實是多方面綜合起來的。這個故事其實雜亂沒有頭緒,只是家人某次談話之後才串聯起來。不過只是在十多年前祖屋重新建新房才沒有機會住這種房子了。而在我家祖屋外面還有一個荒廢的小院子。這個院子裡面的房屋據說是跟我家祖屋一起建的。不過更早些時候這個院子的土坯房在一次暴雨之後坍塌就一直沒有重新修繕。十多歲年紀時也和小朋友在這片廢墟上玩耍,不管是捉蟲還是挖坑都是我們小時候喜歡玩的。偶爾還能在那些土塊下發現殘碗斷木。
  • 一則寓言故事對應皇馬巴薩建隊策略
    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老人笑了笑道:「好聰明的小孩。這魚竿送你了,加油!」老人走了,將魚竿送給了小孩,但小孩一條魚也沒有釣到。因為,他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魚竿沒用,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在釣技。
  • 故事:一個開飯店的老闆,伺候滿臉瘡疤的老奶奶,沒想到卻成了神仙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老媽媽:指著屋樓山頂說:「你把我背到山頂上去吧!」,這個老人還不得在這山坡上過夜,叫人多不放心。
  • 傍晚去看在建新房(一)
    傍晚去看在建新房(一)晚上吃過飯,按慣例出去走半小時,今晚依舊是和我弟一起。由於過幾天我爸出院,他們可能就回老家了,另外這幾天我和我弟在陽臺說話時多次說到巢湖,所以,今晚出去走走本來是準備帶他到巢湖邊的,但我弟在我們快出門時說:「還是再到你的新房那邊看看吧。」我家人當初對我買房都很關心,而我弟又是那種很喜歡操心的人,所以在臨走時他想再去看看我是很理解的。
  • 故事:我們也建一座神殿吧
    他不太習慣這樣主動,或許是因為羞赧,又或許是因為那一點不為人知的小心思。「我們也建一座神殿吧,我們倆感覺就像是一直在各過各的,沒有點家的感覺。」殷笑塵還沉浸在羞憤之中,悶悶地點頭答應。夏無微的笑容愈發燦爛,他愛慘了殷笑塵這副樣子,他的小美人兒,一顰一笑,抬眼闔眼,皆是風情萬種。
  • 離家十八年,今朝衣錦還鄉,他給父母建了一座宮殿,震驚全村
    老王跟我們說,他由「鐵蛋小王」變成「鑽石王老五」整整花了十八年的時間,這十八年的故事他可以跟我們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這十八年的眼淚,也是怎麼擦,都擦不幹。儘管老王對他的經歷不願多說,但最後,我們還是通過他偶爾零星的嘮叨,了解了大概。
  • 河曲民間故事(10) 梁龍頭關帝廟的由來​
    有作惡的,善良的,暴躁的,溫柔的,知足的,貪慾的……數不甚數。歸根結底只有兩種,一為「名」, 二圖「利」。無論有多少奇人怪事,統統逃不脫這兩個字。相傳,河曲古今亦有奇怪的人和事。河曲民間故事(10)梁龍頭關帝廟的由來
  • 故事:老漢建新房時,不經意佔了刺蝟的窩,2年後兒媳出了事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5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今天給大夥講一篇發生在90年代那會兒的民間小故事。故事聽起來很離奇,讓人很是不解,究其原因誰也說不清。閒言少敘,民間小故事這就開講了:90年代初,河北省某個醫院產房裡,一群醫生忙得是熱火朝天。大家都有些手忙腳亂,因為在他們眼前,發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怪事。
  • 故事:3歲小兒子不會說話,打開棺蓋一看,裡面卻是一群蝙蝠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5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故事聽起來有些離奇,究其原因在場的人誰也說不清。各位看官權當打發下時間,莫要較真!閒言少敘,民間小故事這就開講了:2003年春天的一個午後,父親正在午休。忽然手機響了起來:「請問是田先生嗎?」
  • 故事:李老漢把房子建在小廟上,兒子卻遭了殃,多虧高人的指點才算化解
    今天給大夥講一篇發生在唐山大地震之後的民間小故事。故事有些離奇,各位看官斟酌好,慎看。1979年,唐山大地震之後,河北省各個農村進入了重新規劃、建設之中。新媳婦看著丈夫如此這般也是不敢在家住了,告別公婆躲到娘家住去了。「老頭子,你快想想辦法,這家不像家的不能總這樣啊!」老伴兒無奈地說道。「我又不是神仙,醫院也去看了,我還能有啥辦法啊!」李老漢回答道。
  • 建城天馬山-梅影雪的傳說
    更奇的是,梅影雪還有一條由羅旁橫跨西江的大藤,這大藤晚上浮起,瑤兵人馬過江,如履平地,到德慶一帶,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天亮了,大藤又下沉河底,無影無蹤。萬曆四年,肇慶府派王鳳玉為總兵,到羅旁天馬圍剿梅影雪。
  • 「民間故事」喝茶喝出茶庵廟——茶庵廟的傳說
    有正殿三間,東西廊房、大門及廟後兩座方丈墓塔。據傳,為晚清杞縣知縣於光緒四年(1878)所建。清末至民國社會動亂,小廟飽受戰火和自然災害的摧殘幾度遭劫,1938年,水圍杞城,小廟被水泡了幾個月,1948年遭國民黨飛機轟炸,1956年被拆除夷為平地。杞縣知縣為什麼要建茶庵廟?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杞縣西關有一對老年夫婦,家中很窮,經常過著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日子,生存維艱。
  • 故事:男友隱瞞跟前任買過房,細問下我才發現,這婚要結不成了
    秦驍察覺不對,迎上去,「小邵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成先生恐怕不能辦理七成按揭房貸,這不是他的首套房。」成步則託著下巴,一臉迷茫,「不能啊,這……」但他到底思維敏捷,話未落腳,立即想起了,「哦,對了……我以前和朋友合夥買房辦過按揭,但後來我們協議這房歸她,房貸也由她還了,這也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