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李老漢把房子建在小廟上,兒子卻遭了殃,多虧高人的指點才算化解

2020-10-11 詩文書畫匯

文/小田

原創民間故事,抄襲必究!


今天給大夥講一篇發生在唐山大地震之後的民間小故事。故事有些離奇,各位看官斟酌好,慎看。

1979年,唐山大地震之後,河北省各個農村進入了重新規劃、建設之中。

緊鄰河北省漢沽農場的苗莊鄉某村也在規劃範圍之內。

1978年夏天的某一天,村民們開始抓鬮分地基。李老漢順手這麼一抓,打開一看,地基是在村子的最西頭。

這處地基在地震之前是個小廟子,緊鄰一條池塘,這地方全村人都知道。

在這給大夥普及一下啥是「小廟子」。

小廟子,在北方比較常見。誰家有白事了按照習俗會「送路」,這個小廟子就是擺磚、燒紙和燒各種紙具的地方。

所以這個小廟子在人們印象裡不是啥吉利的地方。李老漢抓鬮抓到的時候,旁邊也有人說,這地基就是當初小廟子的地方。

但既然抓鬮抓到了,李老漢也只得認命了。回來他想了想:「反正這地方也被推平重填了,雖然晦氣應該不礙事。」

分到地基後村民們就開始張羅建新房。李老漢找來了自己的舅爺和姐夫,就開始緊鑼密鼓地蓋房。

幾個月後,新房子蓋好了,李老漢一家人高高興興地住進了新房。

可兩個月後,李老漢家就出怪事了。

李老漢的兒子,結婚後不久,就開始說胡話:「你壓到我們了,趕緊放我們出去!」

這還不算完,沒過多久李老漢的兒子舉止也開始不正常,經常吐舌頭,目光很是呆滯。

這可把新媳婦嚇壞了。李老漢帶著兒子就去醫院裡看,藥開了不少,但效果並不明顯。

「這可咋整?這孩子怎麼突然就這樣了?」李老漢吧嗒吧嗒抽著旱菸,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新媳婦看著丈夫如此這般也是不敢在家住了,告別公婆躲到娘家住去了。

「老頭子,你快想想辦法,這家不像家的不能總這樣啊!」老伴兒無奈地說道。

「我又不是神仙,醫院也去看了,我還能有啥辦法啊!」李老漢回答道。

「唉!這可咋辦啊?」

李老漢不是不知道,其實他也猜測到了,這肯定與這地基有關,與小廟子有關。

村裡人也都議論紛紛:「他就不該在那建房,李老漢的兒子算是被這小廟子給毀了。」

卻有一日,村裡來了一個老乞丐。那乞丐戴著一頂草帽子,挨家挨戶要飯。

走到李老漢家門口時,乞丐就覺察出啥來了。「老哥,家裡恐怕是有事吧?」

李老漢一聽這話,趕緊給乞丐請進了屋。隨後將兒子的事兒跟老乞丐說了。

「我家住安徽,老家因為遭遇災害,我不得不走南闖北要飯餬口。對堪輿之術我倒是懂得一些。你這房子陰,怕是下面埋著啥不乾淨的東西。」

李老漢吃了一驚,趕忙追問下面是啥東西。

「根據你兒子的舉止來看,下面應該有蛇窩。你這房子把它們壓在下面出不來,你兒子體虛,所以才會找你兒子麻煩。」

此話一出,李老漢才回想起當時弄地基的時候,確實有小蛇從土裡爬出來。當時他沒在意,這房也就蓋起來了。

「那現在我該咋辦?」

老乞丐沒有回答,站起身在屋裡院中看了半天,隨後說道:「你把西牆都拆掉,之後往下挖1米半,房子空5天,等它們搬完家你們再回來住。」

李老漢一字一句聽著,將這些事記在心裡。他給乞丐拿了很多吃的,還塞給他一些錢。

老乞丐謝過李老漢後就離開了。

第二天,李老漢找來親戚,就開始拆西牆,按著老乞丐的囑咐,往下挖了1米半,之後就搬到弟弟家住去了。

5天之後,李老漢帶著家人搬回了新房。他特意去西牆下的坑裡看了看,卻發現裡面有很多小洞。

李老漢心裡不住誇讚那老乞丐的神通,當天晚上,兒子終於恢復正常,不說胡話也不吐舌頭了。

兒媳婦一看丈夫正常了,也從娘家回來了。李老漢家終於恢復了平靜,笑容又出現在李老漢夫妻倆臉上了。

這則故事是老輩人說的,我曾追問過幾次,老人們都說是過去的真事兒。不得不說,這過去的事兒還真是離奇啊!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文中故事來自於民間傳說,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相關焦點

  • 故事:王老漢給女兒找婆家,酒桌上看錯了親家,女兒因此遭了殃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7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竹板這麼一打,今兒咱這篇民間小故事就要開講啦!在東北的某個村子裡,有一個姓王的老漢。老漢膝下有一兒一女。兒子已經成婚,小女兒豔芝(化名)也已經滿18歲。在過去社會來說,18歲的姑娘那可是大閨女了,按理說早就應該出門子嫁人了。可豔芝這孩子孝順,就想守著爹媽照顧他們,不想離開他們。村裡很多人家也都上王老漢家提過親,王老漢夫妻倆著急,但就是拗不過閨女。
  • 故事:兒子陽壽已盡,父親替兒子死,結果兒子竟只多活一天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在兒子三歲那年,妻子就去世了,從此,李老漢獨自拉扯著兒子過日子,他是又當爹又當媽,省吃儉用,終於把兒子拉扯大了。後來,李老漢用這些年攢下來的錢,為兒子建了一座新房子,娶上了媳婦。
  • 住進新房,李大娘總是發高燒,先生說:房子下面不乾淨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2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夥講一篇民間風水小故事,還是那句老話:故事永遠只是故事,對於故事中的風水禁忌您可別較真兒,權當打發下時間吧!閒話不多嘮,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話說在過去,某村子裡住著一個姓刑的老漢。
  • 故事:老漢建新房時,不經意佔了刺蝟的窩,2年後兒媳出了事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5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今天給大夥講一篇發生在90年代那會兒的民間小故事。故事聽起來很離奇,讓人很是不解,究其原因誰也說不清。公公李老漢坐在門檻上抽著旱菸,他沉默了好久,最後對著兒子說道:「小二,我越想越不對勁,好好的人咋會生出來個肉球?這根本不可能的事嘛!」小二也很無奈:「我聽醫生說,剛拿出來的時候,那個球帶著肉刺,圓不隆咚的倒很像蜷縮著的刺蝟。」「刺蝟?」李老漢一邊抽菸一邊陷入了沉思。
  • 老瞎子討紅包遭新郎拒絕,他撂下話,不出三個月你會親自送錢來
    本故事已由作者:小每,授權每天讀點故事老瞎子討紅包遭新郎拒絕,他撂下話,不出三個月你會親自送錢來。張思明心想,八成是碰到神經病了,嘴裡一直罵罵咧咧,老婆勸他:「大喜的日子,犯不著為了個瘋子生氣。」他也覺得該以婚禮為重,婚宴上賓主盡歡,他很快把這件事忘記了。沒成想,婚禮過去兩個月後,張思明便開始倒黴了。他是做包工頭的,誰料工程做到一半,開發商資金鍊斷了,捲款跑了,他賠了許多錢。
  • 故事:老漢和鄰居鬧矛盾,委託木匠往鄰家放紙人,豈料鄰家走鴻運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來源於網絡)楊老漢和老伴種了一輩子地,供著唯一的兒子上大學,老兩口很是不容易。一晃,老兩口都已年過六旬,楊老漢的身體還算硬朗,可老伴的身體卻越來越差,已經幹不了重活了。
  • 住進新房,兄弟二人就連遭劫難,請人來看,高人卻說「是把鐵器」
    聽我三叔說,在他小的時候,我們老胡家還不住這個村子,說我們家是外來戶。後來因為家裡出了一點變故,才搬到了這個叫柳樹溝的村子。而這個變故,據說就跟早年間家裡的一棟老房子有關。我三叔說,早先他住過的那個老房子被人下過降,所以後來才出了系列的怪事。
  • 李老漢和他的香瓜
    說完騎上了車。小鎮上的菜市場上人潮湧動,李老漢在菜市場對面安頓下來,隔一米是他的堂侄李強。李強先到一步,已把瓜攤擺開,瞅見李老漢過來,嘴裡喚了聲:「叔」,手悄悄地把瓜攤往外移。李老漢朝李強點點頭,擺上自製的X型凳子坐下,剛想抽菸,有人過來,李老漢連忙站起,金色光亮的甜瓜散著濃鬱的甜香味,買瓜人不由得喊了聲:「好瓜!」頓時,瓜攤前圍滿了人。
  • 小說:村頭的水缸頻繁淹死男童,路過高人一句話,全村人如遭雷擊
    這回死的是趙鐵柱的二兒子,才剛剛四歲。就在七天前,趙鐵柱才六歲的大兒子剛淹死在水缸裡。村民們咋舌:這口缸可真邪性!趙鐵柱今年三十四歲,短短七天,死了兩個兒子,急得頭髮都白了。他發了狠,掄起鐵錘就要去砸缸。缸有些年頭了,是趙鐵柱祖上流傳下來的,缸外面還繪著栩栩如生的龍鳳圖案。此時,鐵錘帶著呼呼的風聲,眼看就要砸到缸上。
  • 故事:女兒突生怪病,請人來看,高人指著門垛說「你往底下挖半米看看」
    他大兒子馬上結婚,兩個女兒也老大不小了,上面還有兩個老人,就這麼一間房,你讓他們去哪住?」這李寶福本來還想和村長執拗幾句,可隨後被村委會的其他人給拉走了。有了新地基,劉常有就準備開始建房子。於是他火急火燎的從附近村子請來了木匠瓦匠,不到兩個月的功夫,這新房就蓋好了。房子蓋好了,這劉常有一家人就住了進去。
  • 老漢進城看病給兒子要錢,卻被媳婦趕出家門,第二天接到電話傻住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故事:老漢進城看病給兒子要錢,卻被媳婦趕出家門,第二天接到電話傻住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叫高偉的農村老漢身上,高老漢今年已經70多歲了,他自小就和土地打交道,從十幾歲的時候就幫著父母在地裡種糧食,一輩子也沒怎麼離開過老家。
  • 老漢在女兒家住遭嫌棄,回來後竟意外去世,死在鄰家小姑娘手裡
    李老漢在家是一間破舊的土坯房,所以不是那麼講究。他在家裡習慣了隨地吐痰,但是當他到女兒家,他只在地上吐了兩口痰,就被女兒狠狠譴責。當他吃飯時掉米粒時,也會遭女婿白眼。李老漢最受不了的是他在外孫子面前必須戴口罩。那是外孫子的一百天。許多客人來了,每個人都聚集在孩子身邊,並對他表示誇獎。這時,一個好說話的親戚叫李老漢:「來,孩子的外公快來看外孫子。」聽到這話,李老漢立刻眯起了眼睛。
  • 故事:響馬賊半夜登門,常老漢苦於應付,兒子靈機一動化解了此事
    念罷一首開場白,今兒咱這篇民間小故事就要開講了。今兒咱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是有關響馬的。我看官可能會問了:「啥是響馬呢?」得嘞,咱在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之前先給各位看官普及一下:這響馬其實就是盜賊、馬賊。山東話裡叫響馬,在大東北則被稱為「鬍子」。
  • 故事:3個兒子鬧分家,老漢年輕時藏進祖宅的寶貝,化解一場矛盾
    本故事已由作者:飛鴻影下,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他時常會望著自己的三個兒子,面露自豪的微笑。曾祖父無疑是一位聰明絕頂的人物,否則不會輕而易舉地考中舉人,成為老爺。但是他選擇用一扇門來掩蓋秘密,這種做法顯得幼稚而拙劣,就像是一個孩子將自己的玩具掩埋,在地面上做出明顯的標誌。曾祖父用一個大書櫃掩蓋住那扇門,而它是整幢屋子裡最醒目的存在。
  • 「民間故事」喝茶喝出茶庵廟——茶庵廟的傳說
    茶庵廟是一個名不見杞縣史籍,只有十來個和尚的小廟。原位於杞縣西關,護城堤裡沿。遺址在今「雙擁廣場」內。有正殿三間,東西廊房、大門及廟後兩座方丈墓塔。據傳,為晚清杞縣知縣於光緒四年(1878)所建。清末至民國社會動亂,小廟飽受戰火和自然災害的摧殘幾度遭劫,1938年,水圍杞城,小廟被水泡了幾個月,1948年遭國民黨飛機轟炸,1956年被拆除夷為平地。杞縣知縣為什麼要建茶庵廟?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杞縣西關有一對老年夫婦,家中很窮,經常過著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日子,生存維艱。
  • 故事:李老漢選兒媳婦,他巧用計謀,終於將巧兒媳娶回了家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3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話說在古時候,有一個姓李的老漢。李老漢是做藥材生意的,做了半輩子買賣這積蓄倒也不少。李老漢有三個兒子,老大和老二都已經娶妻。唯獨老三還是單身一人。倒不是老三這人眼光高,原因實際在李老漢身上。李老漢這人打小就聰明,又懂得為人處世,這才做了半輩子藥材生意,只賺沒賠。
  • 故事:老漢救縣令 術士騙青天 高人隱居縣衙門前
    閬縣縣令王致和,為官清正有王青天之稱,只是他非常迷戀神仙之術,常常四處打聽,如果聽人說哪裡有得道高人,他一定要去拜訪。這天,閬縣來了一位術士下榻在福臨客棧,人皆傳說是得道高人醫術高明,有人看見他為街邊乞丐治療膿瘡,只見他拿手捂住膿瘡念咒施法,不一會兒乞丐膿瘡就脫落復原如初了。
  • 老人把房子賣了,拿著100萬住進了養老院,兒子們追悔莫及
    相親們都想不明白李永昌老漢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傻事來。那一天,老老漢的小兒子秋生去看望父親,他像以前一樣,空著兩手就跑來了。幾個月前,李老漢找他們哥倆商量過,說是趁著房子馬上就要被拆遷了,價格高,想把自己住的老房子給賣了。兄弟倆立即反對,一致認為這個時候賣房子不合算。因為這房子拆遷時能得到兩幢樓房,到時候,兄弟倆就可以一人分一幢了。沒想到過了不久,李老漢就瞞著兩個兒子,悄無聲息的把房子給賣了。春生哥倆馬上趕到妹妹家裡尋找老爸,卻被告知:不在。
  • 李老漢的中午
    李老漢腳下的塵土,隨著步伐的快慢,忽高忽低。自己的影子一會踩在腳下,一會溜到了腳後跟。正午的太陽高高掛在天的正中。麥穗低頭尋找著陰涼,鳥兒不知棲息在何處,草叢裡的螞蚱卯足了勁在振翅歌唱,仿佛在催促加快步伐。
  • 故事:71歲老漢強娶40歲女保姆,子女反對,8年後子女蒙了
    本故事純屬虛構李老漢已經71歲了,10年前,他的老伴去世了。他的老伴去世後,他就一個人生活了。李老漢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女兒嫁在外省,兒子在鄰市成家。本來,李老漢的兒子要將李老漢接到鄰市去,但是李老漢不願意去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