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老漢和鄰居鬧矛盾,委託木匠往鄰家放紙人,豈料鄰家走鴻運

2020-09-16 蘇惠愛遊戲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來源於網絡)楊老漢和老伴種了一輩子地,供著唯一的兒子上大學,老兩口很是不容易。一晃,老兩口都已年過六旬,楊老漢的身體還算硬朗,可老伴的身體卻越來越差,已經幹不了重活了。


有一天,楊老漢和鄰居李二狗因為種地吵了起來,論吵架,李二狗在村裡可是數一數二,然而楊老漢嘴笨,一生氣便結巴說不出話來,於是楊老漢的老伴便和李二狗吵了起來,一直吵到大天黑。話說楊老漢的老伴脾氣暴躁,吵完架便氣得倒在了床上,可誰曾想到了次日,她竟起不來了,癱在了床上,結果沒過幾天就離世了。老伴死後,楊老漢就認為這都怨李二狗,若不是和他吵架,老伴就不會死,愣是被李二狗氣死的。為此,楊老漢對李二狗是恨之入骨,總想著找機會整治李二狗,為老伴報仇!一晃過了一年,兒子大學畢業回到了家,楊老漢便忍不住和兒子商量,要想個什麼法子報復李二狗,也好出出心中惡氣。然而兒子卻勸他,讓他放下仇恨,這樣對誰都好,最起碼活得心安……


聽兒子這麼說,楊老漢當即扯著臉,說兒子是個窩囊廢。後來,他說不要兒子管,他自己想辦法。幾個月後,李二狗家要建新房子,楊老漢得知後,便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先去請巫婆做了個小紙人,上面畫滿了符,據說這東西放在誰家,誰家就會倒大黴。之後,楊老漢拿著紙人又找到鄰村的劉木匠,在十裡八鄉,誰家建房子,都要請劉木匠做木工活。得知楊老漢的來意,劉木匠著實顯得有些為難,這時楊老漢從兜裡掏出一沓錢,硬塞給了劉木匠,劉木匠剛想推脫,楊老漢便轉身離去了。就這麼,在楊老漢看來,劉木匠只要收了他的錢,那就好辦了,這事兒就算成功了。之後的日子裡,楊老漢天天盯著李二狗家,就盼著他家出事。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過了一年,李二狗一家人不但平平安安,而且走起了鴻運,日子越過越紅火!


楊老漢百思不得其解,於是這日他懷著滿心的疑惑,來到鄰村找劉木匠,結果問起此事,劉木匠則一聲嘆息道:「唉!老楊,實話對你說吧!其實,我給李二狗家做活兒,根本就沒動手腳。你給我的錢呢,我給了你兒子。那天你剛走,你兒子就來找我,他叫我不要聽你的話,不能做害人的事……」聽了劉木匠這番話,楊老漢著實驚呆了。回到家後,他向兒子問起此事,兒子則當即點了點頭。隨後,兒子說道:「爹,您就放下心中仇恨吧!冤冤相報何時了啊!」聞聽此言,楊老漢嘎巴了兩下嘴,沒再吱聲!(故事完)

相關焦點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70
    二 回到所住小區,因為暫時沒有去處,鄰家女孩敲開了她的閨蜜、我家樓下女鄰居的房門,之後打電話讓開鎖公司派人前來救急。 當時,女鄰居家有客人在喝酒吃飯,已近尾聲。 架不住夫妻兩人的盛情相邀,我端起酒杯、拿起筷子吃喝起來。 兩個月不見,我們家兒子巖哥和女鄰居家的小男孩又摟又抱,大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意味,開心得不得了。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66
    比如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鄰家女孩帶著兒子回老家後的兩個來月,我在哈爾濱就親身體驗了一把什麼叫寂寞和孤獨。 一 二零零五年末至次年初,作為黑龍江省軍區政治部宣傳處教育幹事,我的工作一如既往地繁雜和忙碌。 妻兒回了老家,我暫時成了孤家寡人,業餘生活變得毫無規律可言。 於是開始想回老家,想念遠在老家的鄰家女孩和兒子。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77
    最明顯的,莫過於鄰家女孩和兒子之間的「矛盾」或是「糾紛」增加了。娘倆你方唱罷我登臺,一個想管,一個不服管,誰也不服誰,好不熱鬧。  本著教育孩子時夫妻倆紅臉與白臉必須分開飾演的基本原則,當鄰家女孩和巖哥「鬧」得不可開交之際,更多時候,我是看客兼裁判,很少參與母子之間的「戰爭」。  這種兩邊不得罪的角色,倒也很爽。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51
    一不小心又跑題了,還是回到二零零二年,回到我和鄰家女孩買房的那些瑣事吧! 一 一旦作出決定,買房子的過程並不複雜。 讓人頭痛的是那筆並不算多的首付和簡裝房子的錢。 我選定的房子,位置並不是很好:哈爾濱永平小區,質量不是太好的回遷房,小區邊緣,靠近鐵道線。 單元和樓層也一般化:靠近冷山,八樓,頂樓,並且沒有電梯。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56
    雖然偶爾小爭小吵,但規模很小,頻次很少,範圍一般控制在我和她之間,幾乎不會驚動雙方父母或其他家人。 算是經驗之談吧,兩口子吵架,本無誰對誰錯,關鍵是有一方得不講條件地勇於認錯。 譬如我,和鄰家女孩有了矛盾和糾紛,不論對錯,我都習慣於推功攬過,總是首先認錯,想辦法把鄰家女孩逗樂。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60
    到二零零八年八月份離開,鄰家女孩和小屁孩兒在這裡居住了整整六年。 看著我家小屁孩兒一天天長大,同一樓棟的大爺大媽、大哥大姐們對他很熟,經常逗小屁孩兒玩。 小屁孩兒的名號,小屁孩兒的調皮,小屁孩兒的貪玩,小屁孩兒的獨立, 一零三棟的鄰居們無人不知。 從入住一零三棟的第一天開始,我和鄰家女孩開始鍛鍊小屁孩兒的獨立生活能力。
  • 一家人謊稱忘帶鑰匙,經常從鄰居家翻牆回去,迷信這樣可以把鄰家財運帶走
    在村裡住著,偶爾忘帶鑰匙,跟鄰居說一下,從鄰居院裡進去,翻牆回家,大家都能理解。但有一個農婦,不僅自己這樣做,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都這麼做,甚至半夜還去砸鄰居的門。這究竟是為什麼?不知偏頭的媳婦聽信了誰的說法:關住自家的大門,從別人家「借道兒」回家,能把別人家的財運「帶」回自己家裡。
  • 老漢住女兒家遭嫌棄,回來後竟意外死在鄰家小姑娘手裡
    城裡雖然哪兒哪兒都好,但李老漢卻越住越憋屈。李老漢的女兒家住某小區的五樓,話說李老漢自從到女兒家,就從沒下過樓,有幾次李老漢曾要求女兒女婿扶著自己下去走走,可愣是被女兒嗆了一頓:「你腿腳不方便,往哪兒走?老老實實在樓上呆著吧!」就這麼,李老漢一呆就是一年多,對於他來說,自己簡直就是只籠中鳥。平日裡,女兒女婿也不給他好臉色,處處嫌他髒。
  • 村婦欺負鄰居,卻害死了丈夫
    最後,據算命先生推算,翠英家這兩年之所以走黴運,就因為鄰家的院牆比她家院牆高,從而壓住了她家的好運。一時間,翠英聽了算命先生的話,著實發起愁來,自家房子矮,院牆就不能再往高砌了,否則院牆高過自家房子,那更是犯了大忌。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鄰家拆牆,只有兩家的院牆同樣高,張家的運勢才不會被壓制。後來,翠英硬著頭皮向鄰居秋花提過兩次拆牆的事,但都被秋花拒絕了,結果一氣之下,翠英找來自家兩兄弟,到這兒掄起大錘就把秋花家牆砸了。這兩兄弟在當地是出了名的地痞,即使有人看不慣他們的做法,也不敢吱聲。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57
    和鄰家女孩一起走過的那些日子,一些細節有些模糊不清了。  比如二零零三年,除了「非典」、兒子上幼兒園、鄰家女孩割雙眼皮失敗、父母經由北京去合肥之外,別的記憶碎片,怎麼也串聯不起來。  暫且記錄一些生活中瑣碎小事,算作我和鄰家女孩二零零三年的一個小結吧!  一  我和鄰家女孩很少爭吵,偶爾嗆嗆幾句,多半是為了孩子。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78
    > 撰文/渝夫•河北石家莊 編輯/桐言•遼寧瀋陽 插圖/梳靈•遼寧瀋陽 第七十八回 幸福其實很簡單 四點一線親情牽 曾經非常喜歡孟庭葦演唱的《往事》:「如夢如煙的往事/洋溢著歡笑/那門前可愛的小河流/依然輕唱老歌/如夢如煙的往事/散發著芬芳/那門前美麗的蝴蝶花/依然一樣盛開……」 是啊,往事如夢,但卻變成了趕不走的記憶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83
    往後的13年,包括必將繼續下去的若干年,還有許多湯湯水水的平淡日子值得記錄和銘記。 回望過往,自1982年5月我和鄰家女孩初次相識並成為一牆之隔的鄰居,到1994年12月我們兩個互生情愫,再到後來相知相戀、結婚生子,轉眼間,38個春秋過去了,我們的兒子巖哥已然長成大小夥兒並且已經戀愛了。 歲月悠悠,如夢如煙。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真就難以記清寫全。
  • 村婦不安好心欺負鄰居,卻一步步間接害死了自己的丈夫
    最後,據算命先生推算,翠英家這兩年之所以走黴運,就因為鄰家的院牆比她家院牆高,從而壓住了她家的好運。一時間,翠英聽了算命先生的話,著實發起愁來,自家房子矮,院牆就不能再往高砌了,否則院牆高過自家房子,那更是犯了大忌。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鄰家拆牆,只有兩家的院牆同樣高,張家的運勢才不會被壓制。後來,翠英硬著頭皮向鄰居秋花提過兩次拆牆的事,但都被秋花拒絕了,結果一氣之下,翠英找來自家兩兄弟,到這兒掄起大錘就把秋花家牆砸了。這兩兄弟在當地是出了名的地痞,即使有人看不慣他們的做法,也不敢吱聲。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76
    誰說的不重要,重要是人們對這個說法趨之若鶩般的認可和盲從。  但凡婚姻出了問題,大都拿這句話說事。  這都哪跟哪啊?想找藉口,非得拿這話說事嗎?這句話,流傳了許多年,結婚前就應該聽說了啊,那時怎麼不想好?明明知道是墳墓,為什麼非要把愛情往墳墓裡送?當自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啊?  一切莫名其妙的藉口,全是不負責任的甩鍋。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50
    相思之苦的煎熬,豈是一個「折磨」就能涵蓋得了的? 回到父母身邊,鄰家女孩過得並不開心。 回到老家不過半個月,鄰家女孩開始在電話中表達她的種種不如意。 原本以為親生父母能夠一如既往地寵愛自己,原本以為公婆可以不講條件地接納自己。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58
    好在我和鄰家女孩兩個都屬於知足常樂型,都比較堅忍和開朗,那些曾經的艱辛和不易,都已變成快樂的回憶。  一  最艱難的歲月,應該是二零零四年。  比如房子。  按揭買來的一室半的房子,帶來的新鮮感和獲得感並沒有持續多久。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65
    二零零五年秋,考慮到次年九月兒子巖哥就要上小學,之後回老家的概率會越來越少,我和鄰家女孩都想在此之前帶兒子回趟故裡,讓小傢伙再次確認他來自哪裡,明白自己的根在何處。 計劃沒有變化快。誰也沒有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人禍和另一場傳說中的天災,大大提前了鄰家女孩和兒子回老家的時間。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52
    別想歪了,主要是因為我和兒子在上面蹦跳和打架所致。 這張床,後來又被我們搬到了瀋陽,超期服役了很多年。 服役期間,這張床數次塌陷,至少有三次發生在我和鄰家女孩親熱的關鍵當口。 哎呀呀,好事總被破床擾,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啊! 四 二零零二年「十一」前,我們一家三口從出租房搬到自己的家。
  • 故事:兒子回家,父親老往鄰家跑,誰才是你親兒子?
    聽著那些人「哈哈哈」的嘲笑聲慢慢遠去,阿甘這才從地上爬起來,慢慢地往前走。直到走到一個無人經過的死巷子,他才慢慢的蹲下身,將臉埋進雙膝,痛哭起來!一路上,他忐忑不安地向前走著,遇到相熟的人,也只是敷衍地打著招呼。到了家,父親依舊如往常一樣,見到他後,只淡淡地說了一聲,「回來了!」就去忙自己的事了。夜裡,父親忙完一天的農活,這才走過來,問了問阿甘的近況。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63
    自從小屁孩兒巖哥出生以後,他實際上成了我和鄰家女孩的中心。 某種意義上,巖哥的喜怒哀樂,直接決定了我和鄰家女孩是和睦相處還是劍拔弩張。 我是個粗線條的人,尤其在養育孩子上,一直堅持粗放散養,除了原則性問題必須較真,其他方面堅持順其自然,儘可能保持孩子的天性和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