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70

2020-09-14 渝夫文苑

撰文/渝夫•河北石家莊

編輯/桐言•遼寧瀋陽

插圖/梳靈•遼寧瀋陽

第七十回 鄰家少婦的金魚 鄰家女孩的醋缸

因為必須到重慶轉車經北京回哈爾濱,二零零六年二月上旬某天,我們一家三口乘坐長途客車,大包小裹抵達山城重慶。

好不容易回趟老家,家人和親戚們給拿了不少臘肉和香腸,裝了整整兩大麻袋,一路上讓我和鄰家女孩吃盡了苦頭。

負責接待我們的,是髮小兼戰友、剛從葫蘆島調回重慶某駐軍單位的木頭同學。見我帶這麼多行李,他很驚訝:「你小子,這是要把老家的特產搬空啊?」

木頭強烈建議我不要帶行李坐火車,說是交給他,由他給我發鐵路快運。

深受行李拖累的我,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這個建議。

解決了行李問題,頓時覺得輕鬆了許多。反正要等車,於是便在木頭的陪同下,帶妻兒去了朝天門和解放碑,近距離感受了這個年輕直轄市的別樣魅力。

這一年的山城重慶,已然有了國際大都市的模樣。

從開縣到萬州,再到重慶,雖然離老家已經有了一些距離,但在這裡聽到的依然是熟悉的鄉音,吃到的依然是可口的家鄉飯菜。

近鄉心怯,離鄉心酸。大凡在遠方打拼的遊子,大抵都有這樣的情感體驗。

離開重慶時,我惦記給木頭行李託運費。這兄弟把我一頓臭罵,說發個快遞能花多少錢?發小同學加戰友,談錢傷感情。

其實我清楚,當年發鐵路快運價格不菲,那兩大麻袋臘肉製品,託運費得花好幾百塊。

火車按時駛離重慶,整個人莫名傷感起來。

走一路,傷感一路。直到在北京坐上開往哈爾濱的火車,才明白故鄉離我們已經越來越遠。

哈爾濱,才是我們一家三口當時落腳的地方。

火車快到哈爾濱時,才猛然發現打開家門的鑰匙被稀裡糊塗地放在託運行李裡了,一周之後才能運抵哈爾濱。

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先回家,再找專業人員開鎖進屋。

一場本可避免的美麗誤會,由此拉開帷幕。

回到所住小區,因為暫時沒有去處,鄰家女孩敲開了她的閨蜜、我家樓下女鄰居的房門,之後打電話讓開鎖公司派人前來救急。

當時,女鄰居家有客人在喝酒吃飯,已近尾聲。

架不住夫妻兩人的盛情相邀,我端起酒杯、拿起筷子吃喝起來。

兩個月不見,我們家兒子巖哥和女鄰居家的小男孩又摟又抱,大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意味,開心得不得了。

女鄰居之前喝了酒,眼神有些迷離。

不知什麼緣故,女鄰居對我很熱情,甚至熱情得有些過頭。

女鄰居不停地和我碰杯喝酒,一個勁兒地勸我吃菜,滿屋子其他人,似乎都入不了她的法眼。

擔心我沒吃飽,女鄰居還特地給我煮了一袋方便麵。

至於鄰家女孩和巖哥吃不吃,女鄰居連問都沒問。

期間,女鄰居不停嘮叨那四條小金魚的養育過程,中心意思只有一個:比孩子還難伺候。

見我們兩個嘮得火熱,女鄰居的老公,還有他的哥們,包括我的鄰家女孩,他們一個個表情怪怪的,離得遠遠的,不往我們跟前湊。

我傻呼呼的,只顧低頭吃喝,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鄰家女孩和女鄰居是要好的姐妹,兩家一直走得很近,在我看來,委託女鄰居幫忙照看那四條小金魚,包括到她家吃飯喝酒,她作為女主人熱情款待客人,我覺得再正常不過了。

因為在此之前,我們兩家不時在一起吃飯喝酒。

過了一會兒,開鎖的師傅來了,我們一家三口和那四條小金魚終於進了家門。

回到家,鄰家女孩滿臉不高興,開始「審問」我:樓下那位怎麼對你那麼熱情?並且只對你一個人熱情?我是她姐們兒,她不應該對我更熱情點嗎?她對你熱情也沒啥,只是太熱情了吧?連她老公都看不下去了!

鄰家女孩還對我在女鄰居家的表現表達了不滿:你是真傻還是裝蛋?她的那些舉動,遠遠超出鄰裡關係的範疇,你不是挺細膩挺敏感的一個人嗎?怎麼對她的異常表現就沒有感覺了?

這種事,只要勾起了女人的興致,男人就是百口莫辯。

於是,我選擇不接招。

鄰家女孩最最關心的,莫過於她不在家的那段時間,我和樓下的女鄰居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故事。

我以為鄰家女孩在開玩笑,沒往心裡去。

鄰家女孩沒有糾纏,但也沒有就此罷休。

以後的日子裡,時不時的,她會拿那四條小金魚說事兒,雖然帶著開玩笑的成分,但那份醋意卻是十分明顯。

當然,鄰家女孩所謂的證據還不只是那四條小金魚,還有那天女鄰居對我的過分熱情。

在鄰家女孩的描述裡,女鄰居在自己老公、朋友的面前,對我有我諸多親熱動作。

天地良心,鄰家女孩所講的那些親熱動作,我真沒有什麼印象。

但是,這種事,不是男人說沒印象就沒印象的。

在女同胞們的邏輯世界裡,我想的,就是你想的;我覺得你做了某事,你就一定做過此事;我分析的是可能性,到你那裡就是必然性。

不要試圖去說服女人。一旦女人認定你心裡有鬼,你就是把玉皇大帝請到她面前,她也不會改變她對你的判斷。

更不要試著去解釋。越描越黑,越解釋越複雜,越想解釋清楚越說不明白。

女人們習慣先入為主、無罪推定?

果真如此,這也太可怕了吧?男人,難人,男人真難。

遇到此類事情,男同胞們最明智的辦法,似乎只有裝傻充愣。

抑或保持沉默,讓時間去證明一切。

後來細想,女鄰居當晚的舉動可能有些不妥,要不然鄰家女孩也不會有那麼強烈的感覺。

從那以後,女鄰居很少到我家串門。

至少我在家的時候,她從沒來過。

從那以後,鄰家女孩對女鄰居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哈哈,女人心,似海深。男人要想搞明白,還真不那麼容易。

【桐言無忌】

哈哈哈,難道渝夫同志對「鄰家」有著特殊的情感意味嗎?各位看官,您看,從最初痴戀的鄰班女生阿蓮,到死纏爛打的鄰家女孩至婚後養魚的鄰家女人,這都是和「鄰家」有著牽扯不斷的淵源呀!(哈哈哈,桐言無忌,開心一笑!)

不吃飯的女人這世上也許還有好幾個,不吃醋的女人卻連一個也沒有!吃醋是因為在意你,吃醋是因為喜歡你,吃醋是因為你在女人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無人可替的地位。

「回到家,鄰家女孩滿臉不高興,開始「審問」我:樓下那位怎麼對你那麼熱情?並且只對你一個人熱情?我是她姐們兒,她不應該對我更熱情點嗎?她對你熱情也沒啥,只是太熱情了吧?連她老公都看不下去了!」

鄰家女孩,桐言認為你就是一個「專業」的吃醋大咖,因為吃醋也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少一點不夠味兒,多一點又夠嗆。你掌控的不溫不慍,不吭不哈,掌握火候,拿捏到位,所以,即便是足智多謀的渝夫同志,也只能是保持緘默,甚至裝傻充愣!哈哈哈,管你是鋼鐵戰士,還是機關幹事,在鄰家女孩那兒統統的「啥也不是」!就是她心目中的一個「白馬王子」!

相關焦點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83
    撰文/渝夫•河北石家莊 編輯/桐言•遼寧瀋陽 【寫在前面】歷時83天,每天更新1個章回,到今天,《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往後的13年,包括必將繼續下去的若干年,還有許多湯湯水水的平淡日子值得記錄和銘記。 回望過往,自1982年5月我和鄰家女孩初次相識並成為一牆之隔的鄰居,到1994年12月我們兩個互生情愫,再到後來相知相戀、結婚生子,轉眼間,38個春秋過去了,我們的兒子巖哥已然長成大小夥兒並且已經戀愛了。 歲月悠悠,如夢如煙。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真就難以記清寫全。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78
    那時候,對於我們三口人而言,每天需要面對的,不過就是四點一線:家,我的單位,鄰家女孩的單位,巖哥的學校。 我的單位,鄰家女孩的單位,巖哥的學校,都在哈爾濱十分有名的「軍工院」內。 把四點串聯在一起的,是濃得化不開的親情。 當然,也可以叫做「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家為中心,輻射到我和鄰家女孩的單位以及兒子的學校。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81
    一 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有兩個親哥哥、一個親姐姐、一個親妹妹,還有親叔叔、親姑姑家的三位堂兄、兩位堂姐和若干表哥表姐。 相對我們家的枝繁葉茂,鄰家女孩只有一個弟弟,外加一位堂弟、三位堂妹和若干表弟、表妹。 鄰家女孩姐弟倆從小吵吵鬧鬧,但感情很好。結婚以後,鄰家女孩提及最多的,不是她的父母,而是她那唯一的弟弟。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82
    二 鄰家女孩應該屬於「保守派」。她對音樂不是那麼敏感,學唱新歌的速度猶如《蝸牛與黃鸝鳥》裡的蝸牛。 往往是我和巖哥哼唱了好長一段時間,鄰家女孩才會覺得某首歌曲很好聽,之後支離破碎地學唱,很難完整地唱下來。 很長時間內,鄰家女孩喜歡哼唱的歌曲實在有限。 印象比較深的,大概有《萍聚》《糊塗的愛》,等等,絕對屈指可數。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32
    這個號稱「神話北極」和全國最寒冷縣城的邊境小城,四月飛雪是常事,六月飛雪也不稀奇。 結婚這天下大雪,對我和鄰家女孩而言,絕對的吉兆。 瑞雪兆豐年,瑞雪添喜慶! 一大早,我身著軍裝,和同樣身著軍裝的伴郎、我的同事、來自湖北仙桃的李慶,一起前往提前約好的理髮店修理髮型。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67
    等到飛機穿過雲層,看到觸手可即的藍天和腳下千姿百態的白雲時,新奇感慢慢消失。 好在帶了一本小說《亮劍》,使得兩個小時的航程變得並不那麼漫長。 到北京轉機,再飛到重慶,已是晚上六點以後了。 到歌樂山上的堂妹賢瓊家小住一晚,次日一大早,坐長途汽車趕往萬州。 那時,重慶到萬州還沒通火車,只能選擇長途客車。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72
    費盡心思給心愛的男人挑選和購買衣服,想必是每個女人都曾經歷、正在經歷或終將經歷的事兒。 我的鄰家女孩自然不會例外。 一 鄰家女孩和大多數女人一樣,喜歡逛商場。 要我說,女人逛的不是商場,逛的是服飾,是對青春和美麗的無比狂熱。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76
    這方面,我和鄰家女孩都走過一些彎路,記錄下來,警示自己,亦提醒他人。  一  鄰家女孩的老媽能幹利索,年輕時是我們村裡出了名的巧婦。  可能正是因為當媽的太能幹,啥活都一個人包圓,鄰家女孩從小幸福得很,雖然說不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結婚前會幹的家務不多,倒是不爭的事實。  也就是說,鄰家女孩幹家務,並不算是很在行。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75
    我和鄰家女孩四處問了一大圈,得到的回答完全一致:要麼再等一年,要麼找人通融通融。  我和鄰家女孩反覆商量,覺得兒子雖然個頭到了上小學的標準,但心性似乎還屬於幼兒園小朋友水平,再等一年,不到七周歲小上學,似乎也不晚。  於是回家和小屁孩兒商量,不料遭到巖哥的強烈反對。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77
    最明顯的,莫過於鄰家女孩和兒子之間的「矛盾」或是「糾紛」增加了。娘倆你方唱罷我登臺,一個想管,一個不服管,誰也不服誰,好不熱鬧。  本著教育孩子時夫妻倆紅臉與白臉必須分開飾演的基本原則,當鄰家女孩和巖哥「鬧」得不可開交之際,更多時候,我是看客兼裁判,很少參與母子之間的「戰爭」。  這種兩邊不得罪的角色,倒也很爽。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57
    和鄰家女孩一起走過的那些日子,一些細節有些模糊不清了。  比如二零零三年,除了「非典」、兒子上幼兒園、鄰家女孩割雙眼皮失敗、父母經由北京去合肥之外,別的記憶碎片,怎麼也串聯不起來。  暫且記錄一些生活中瑣碎小事,算作我和鄰家女孩二零零三年的一個小結吧!  一  我和鄰家女孩很少爭吵,偶爾嗆嗆幾句,多半是為了孩子。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65
    二零零五年秋,考慮到次年九月兒子巖哥就要上小學,之後回老家的概率會越來越少,我和鄰家女孩都想在此之前帶兒子回趟故裡,讓小傢伙再次確認他來自哪裡,明白自己的根在何處。 計劃沒有變化快。誰也沒有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人禍和另一場傳說中的天災,大大提前了鄰家女孩和兒子回老家的時間。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53
    一室半的小房子裡,從此有了老人和小孩的歡笑聲。  這個不大的家,越來越像一個家了。  孩子有公公婆婆照看著,鄰家女孩的壓力沒那麼大了,但她的日子並沒有因此輕鬆起來。  當年,鄰家女孩和我結婚,除了愛,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她已經厭倦打工生活。  沒想到,結婚了,有兒子了,鄰家女孩還要繼續打工生涯。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56
    雖然偶爾小爭小吵,但規模很小,頻次很少,範圍一般控制在我和她之間,幾乎不會驚動雙方父母或其他家人。 算是經驗之談吧,兩口子吵架,本無誰對誰錯,關鍵是有一方得不講條件地勇於認錯。 譬如我,和鄰家女孩有了矛盾和糾紛,不論對錯,我都習慣於推功攬過,總是首先認錯,想辦法把鄰家女孩逗樂。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63
    自從小屁孩兒巖哥出生以後,他實際上成了我和鄰家女孩的中心。 某種意義上,巖哥的喜怒哀樂,直接決定了我和鄰家女孩是和睦相處還是劍拔弩張。 我是個粗線條的人,尤其在養育孩子上,一直堅持粗放散養,除了原則性問題必須較真,其他方面堅持順其自然,儘可能保持孩子的天性和純真。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51
    這個從小就在暗戀我的鄰家女孩,這個滋潤了我孤寂心靈的女人,這個今生註定無法相忘的孩子他媽,如果沒了我,她會怎樣? 在單位,我是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可在我的三口之家,在鄰家女孩的心目中,我卻是那棵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 如果我這棵或許並不堅強的大樹倒了,我的鄰家女孩怎麼辦?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73
    如果說有什麼不足,就是太把我和兒子當回事 鄰家女孩的感情世界裡,老公 鄰家女孩時刻惦記著我和兒子,唯獨沒有她自己。 回憶和鄰家女孩一起經歷的點點滴滴,有兩個詞可以概括她對我和兒子的深厚感情。 一個是疼愛。很多時候,我和兒子的待遇差不多,一個大兒子,一個小兒子,享受的都是母親般的疼愛,溫柔體貼,無微不至。 另一個是牽掛。鄰家女孩似乎擁有和孫悟空一樣的火眼金睛,我和兒子的喜怒哀樂,全都逃不過她的雙眼。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68
    對於我的這個嗜好,從小一起長大、天天爬山過坎的鄰家女孩完全認同和適應,但對於生在東北、長在城裡的巖哥小朋友而言,爬大山、走山路就不那麼輕鬆和容易了。 二零零六年那個春節,串門走親戚,爬山走山路,讓當年五歲多一點的巖哥記憶深刻。 一 爬山,不只需要勇氣,還需要持久的毅力和一顆堅韌的心。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64
    嚴格講,我和鄰家女孩都屬於那種胸無大志之人。 我從不奢望當大官發大財,一直憑覺悟和良心幹工作,幾乎沒在個人成長進步上動過歪心思。 幹活看我的,用不用我聽組織和領導的。 在當時的政治生態下,這不是灑脫,是傻,但我不想讓自己變得那麼聰明或世俗,僅此而已。 在對待仕途錢財方面,鄰家女孩與我高度一致,甚至比我還清醒和苛刻。
  • 【紀實小說連載】我和鄰家女孩那點事兒66
    於是開始想回老家,想念遠在老家的鄰家女孩和兒子。 獨居冰城的日子,孤寂而無聊。 哈哈,這就應該叫身在曹營心在漢吧?或者也可以叫做寂寞思蜀? 鄰家女孩和兒子剛回老家那陣子,重新回到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倒是新奇得不得了。 加班晚了,不必擔心鄰家女孩還在家裡等著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