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已由作者:飛鴻影下,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深夜奇譚」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侵權必究。
在老屋的南牆上有一扇封閉的門,它突兀地鑲嵌進牆壁裡面,讓每一個看到它的人變得尷尬。門上掛著一把塵封的鎖頭,鎖孔已經鏽死。兩條暗黃色的封條交叉相連,上面的字跡已經變得模糊不清。
這扇門不知從何時起就一直處於封閉的狀態,它是那樣的古老,跟這間老屋一樣,屬於遙遠的年代。這間屋子的主人是我的曾祖父,據說是一位頗有見識的舉人老爺。他親自建造了這座複雜的院落,包括了高聳的院牆,幽靜的後花園以及那扇封閉的門。隨著時間的流逝,院牆早已坍塌,花園也不復存在,那扇門卻完好無損。
從我記事起,就聽長輩們說過,這間老屋內有一扇封閉的門。這扇門後面隱藏了一個巨大的秘密,以至於必須採用一種禁絕的方式去掩蓋。曾祖父選擇去建造一扇門,挑選出最好的木材,最優秀的木匠,將這個秘密封存了起來。
這個秘密是什麼,曾祖父沒有說明,他一生沉默寡言,只知道讀書,考試,並為此去博得了一份不大不小的家業。他時常會望著自己的三個兒子,面露自豪的微笑。曾祖父無疑是一位聰明絕頂的人物,否則不會輕而易舉地考中舉人,成為老爺。
但是他選擇用一扇門來掩蓋秘密,這種做法顯得幼稚而拙劣,就像是一個孩子將自己的玩具掩埋,在地面上做出明顯的標誌。曾祖父用一個大書櫃掩蓋住那扇門,而它是整幢屋子裡最醒目的存在。
這種做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結局,那扇門就此被隱藏了起來,因為沒有人願意搬動那些沉重的書櫃。
這個秘密被揭穿,是在曾祖父去世之後,兄弟們吵嚷著要分家,書櫃的歸屬權亦是爭論的焦點。
將書櫃挪移開之後,那扇門就顯露了出來,讓所有人震驚不已。這種震驚伴也摻和了不少的興奮與恐懼。後者來源於那些交叉的封條。曾祖父沒有留下關於那扇門的任何信息。
就這扇門的歸屬問題,族人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以至於發展到面紅耳赤的地步。他們覺得這扇門背後一定藏有驚天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有份額,所佔比例的大小是重中之重。長子決定去砸開這扇門,去試探究竟,而次子們擔心他會獨吞整個財富。在彼此呶呶不休的爭吵過程中,裡正氣喘籲籲地趕了過來。
裡正,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鄉紳擔任。老爺子瞪圓了雙眼,掄起胳膊,給了長子一個響亮的耳光,次子們也沒法逃避懲罰。他的鬍子都開始顫抖,用怨恨的語調講述了祖父輩的不肖。大動肝火之後,老爺子的身體狀況江河日下,據說幾個月過後,就駕鶴西去了。
裡正的表現讓所有人震撼而佩服,不僅僅因為年逾古稀的老爺子能夠連著扇五六個響亮的耳光。人們開始猜測裡正出手的動機,他們懷疑他是否參與了曾祖父的秘密。這個說法很快就不攻自破,因為裡正去世之後,家人除了悲傷之外,並未得到那扇門的任何信息。
如果裡正是秘密的保守者,他沒有理由不將它傳遞下去。大家欽佩裡正的原因是他捍衛了一種道德傳統,即父輩的意願應當完好地保留,即使你很想知道那個秘密是什麼。
族人們開始埋怨曾祖父的不留情面,並戲謔地立下規矩,任何人都不允許去打開那扇封閉的門,為此特意將書櫃挪了回去。3個兒子心平氣和地均分財產,並將這間祖屋連帶著半座院落,劃歸為公共財產,多虧曾祖父年輕時造的「寶貝」門,化解一場矛盾。 3個兒子鬧分家,老漢年輕時藏進祖宅的寶貝,化解一場矛盾。
在我看來,這扇門背後隱藏的秘密不外乎兩種,這兩種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第一種情形是這扇門後面隱藏著巨大的財富,這個財富足以讓任何人心懷鬼胎,為了避禍,只得將它封存起來。這種猜想正是鼓動族人去拆毀這扇門的緣由。他們能夠有這種想法與那些令人激動的古典小說密不可分。
在那些文言或白話的古典小說中,祖輩一生的積蓄,會以一種秘密的方式隱藏,以此來鼓勵兒孫勤勞致富,不要坐享其成。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勤奮而懦弱,家產被霸佔,只能暫居老屋之中。他無意中打掃屋子或者觸碰牆壁,就會發現那筆隱藏的財富,就此衣食無憂。
這種想法雖然幼稚,但是具有極強的蠱惑性。事實上,曾祖父的全部財產就是整座院落,滿書櫃的線裝書籍以及十畝薄田。他的生活平淡而乏味,並沒有傳說中那樣富足。這在家譜中有著較為詳細的記載,我認為他們沒有說謊。
第二種情形是這扇門後面隱藏著一個可怕的秘密,上面的封條就能夠說明一切。因為潮溼,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但是依稀可以辨認出「禁封」二字。伴隨著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口頭傳言的誇張性,這扇門背後逐漸隱藏了一個可怕的妖怪。這些封條以及那把鐵鎖就是封印。
我大約可以猜測這種傳說的緣由,在明代通俗小說《水滸傳》中,第一個回目就是張天師祈禱消災。書中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洪太尉在傳達了皇帝的丹詔之後,來到了道觀的偏殿,發現了門上貼滿了封條,掛著一把鐵鎖。道長解釋裡面鎮鎖著一百零八位天神魔君,洪太尉突發奇想,竟然要試探究竟,結果不經意間打開封印,放走了這些天罡地煞,導致整座大宋江山風雨飄搖。
這種想法更是無稽之談,因為查遍了整個家譜,並未發現他們中隱藏著潛在的神棍或者天師。我自認家族中並不存在此類驚天動地的人物。曾祖父是一個靦腆的讀書人,同那個時代的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迂腐得很。
那麼這扇門背後隱藏的秘密就極為可疑,它既不是財寶,又不是妖怪或者恐怖的罪惡。它也許就是曾祖父的一些回憶,他將這些東西悄悄地隱匿起來,然後跟後人開一個惡意的玩笑。祖父對此不以為然,他認定父親一定隱藏了驚天的秘密,並為此付出了後半生的時間。很不湊巧,戰爭摧毀了大家所有的猜想。
族人經過謹慎的考慮,決定舉家南遷。他們攜帶著家眷,為數不多的銀元以及那五六箱的舊書。祖父認為這是全家最值錢的東西。他們走得匆忙,竟然有意無意地遺漏了那扇封閉的門,因為它不屬於每一個人,而且裡面的秘密已經不重要了。
等到戰事平息之後,族人重新回歸故土,發現院牆坍塌,花園也變得破敗,僅有老屋還完好無損,那扇門依舊封閉,但是它所保守的秘密已不復存在,因為它的後面是一片瓦礫。
秘密的永久喪失,使得大家長久地處於沮喪之中,無論是財寶還是妖怪,都在戰火中灰飛煙滅。這扇封閉的門已經不具備實際意義,但是如何處置卻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祖父認為它是一個不祥的徵兆,建議將它拆毀,而父親則建議完好地保留,因為在南牆上開門是一件詭異的事情。這件事違背了曾祖父的意願,儘管這個秘密已經不復存在。但是這扇門已經烙印在十裡八鄉的鄉親們的印象中。祖父的舉動在他們看來就是數典忘祖,是不肖子孫。
祖父最怕被人提到不肖子孫四個字,這個詞彙讓他想起了裡正那副兇惡的臉頰。他猶豫很久,決定將這扇門完整地保留下來。並且叮囑後人,禁止去打開它,如有違背,就是典型的不肖子孫。
父親很好地遵循祖父的意願,將這扇門保留了下來,直到最近老屋要拆遷,這扇門的歸屬問題再一次引發爭執。
「大哥,這扇門你要它幹嘛啊?」施工隊的隊長滿臉委屈地說道。
「這是我們家世代相傳的秘密,到了我這兒不能斷!」父親毅然決然地保護著那扇封閉的門,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
「那屋子怎麼拆?」隊長無奈地攤了攤手說。
「我不管,你們想辦法,這扇門必須保留下來。」父親的話語變得強硬,這讓拆遷隊長很難堪。父親是一位有名的知識分子,他們不能動用暴力強迫。
「一個月後,給您答覆,這屋子還得拆。」隊長咬著牙撂下一句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事情拖延了兩個半月,父親終於妥協了,老屋被順利地拆毀,在原址上要蓋起一座庭院式的休閒會所。父親得到了一筆不小的補償款,那扇門也被完好地保留下來。
故事到此有一個圓滿的結局。至於那扇封閉的門,父親將它賣給了一位先鋒藝術家,他將它連帶著那堵牆壁一同搬走,作為一座後現代主義雕塑,豎立在展廳內,標牌的名字是——封閉的門。(原標題:《封閉的門》)
點擊屏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