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兄弟分家鬧不和,後媽偏心坑繼子,明白官判家務案

2020-09-26 酒歌說文

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關係錯綜複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家站在各自的立場,很難說誰對誰錯,即便再聰明能幹,廉潔公正的人也很難判是非,鬧到最後還落一個「糊塗官判糊塗案」的黑鍋,可謂出力不討好,冤枉到了家。

但話又說回來,凡事沒有絕對,襄陽就出了聰明官,巧斷家務案。

此人名叫李祖蔭。滿腹經綸,被任命為襄陽知縣之後,清廉正直,不畏權勢,敢為老百姓撐腰做主,大家都稱為「李清天」。

話說有一天,李祖蔭換了便服,在襄陽城裡閒逛察訪民情。走到某處胡同時,突然看見有一群人圍在一家門口看熱鬧,指指點點。

李祖蔭好奇,向周圍人一打聽,原來這家人姓彭,老頭前幾個月剛死,留下兩個兒子,老大彭升是前妻留下的,老二彭晨是後妻牛氏所生。

沒了彭老頭制約,牛氏一心想把彭升趕走,提出分家,可本是正常之事,但牛氏串通彭家的幾個長輩,要求分給自己一大半的房產良田以及細軟錢財,作為養老本錢,剩下再由兩個兒子均分,而且聲明自己跟誰過,這些財產就歸誰所有。

按照這樣的分法,身為長子的彭升只能分到點不值錢的破瓦亂罐,自然不肯接受,當街就和牛氏吵了起來。

李祖蔭聽完之後,雖然同情彭升,但還是連連搖頭。這是別人的家務事,自己雖是父母官,但如果沒有人告狀,也不好插手這等棘手的財產分割案。

沒過兩天,不知是誰提醒了彭升,寫了一張狀紙,氣鼓鼓地跑到衙門裡告狀,控訴後媽分家不公,偏向親子,霸佔彭家產業。

李祖蔭沉吟了片刻,隨即安排人將彭家人帶來。

牛氏一等人跪在公堂上,牙尖嘴利的她搶先說道:「說我分家不均純屬冤枉,手心手背都是肉,哪有遠近之分。彭升血口噴人,他不過是私心太重,既不想贍養我,又要多佔家財。實在是不孝忤逆,還請老爺為我做主呀!」

李祖蔭想了想,又問彭升:「你說分家不公,有何證據?」

彭升連忙從懷裡掏出一份清單遞了上去,說道:「老爺明察,後媽將好東西都佔了,給我的全是一堆不堪用的破爛。」

李祖蔭細細看了一遍清單,又問:「既然你認為不公平,為何不主動贍養高堂?這樣不就可以得到家產了嗎?」

彭升急忙辯解,「她一心想跟著她親兒子,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李祖蔭勃然大怒,當即猛然拍了驚堂木,申斥彭升忤逆不孝,不想贍養高堂,又想多要家產,令衙役重打二十大板。

兩個虎背熊腰的衙役立刻把彭升拖到一邊,二十大板打得他嗷嗷痛叫。不得不低頭認錯。

李祖蔭把驚堂木一拍,當眾宣判把彭升和彭晨分割財產對調,罰彭升贍養牛氏。


表面上彭升挨了板子,吃了虧,但這樣一來,全部家產的大部分又分給了彭升,牛氏和彭晨自然不願同意。牛氏撒潑打滾,連聲叫道「我不用彭升養我!」

李祖蔭振振有詞說道:「既然之前的分法公平,那調換一下有何不可呢?你們休要廢話,就這樣辦,退堂!」

牛氏一聽,立刻急了,真要這樣分,自己的兒子可要吃大虧了。連忙說道:「不可呀,彭升不是我親兒,將來一定會虐待我呀!」

「怕什麼,他要敢虐待你,老爺我再打他板子。」

牛氏逼急了,又說道:「就是他不敢,可我兒就吃了虧呀!」

李祖蔭冷冷一笑,當即說道:「好一個潑婦,剛才還口口聲聲說是公平,本官調換一下就不幹,看來真正有私心的是你呀!來人呀,把這個潑婦拉下去,重打五十大板!」

牛氏一聽,嚇得目瞪口呆,自己老胳膊老腿,別說挨五十下,就算是挨上十下,恐怕也是經受不住。

彭晨一聽,立刻跪在地上,哀求李祖蔭把牛氏判給他。李祖蔭說:「你要養自己親娘自然可以,不過那就不能得到你母親養老錢。」

彭晨一咬牙,說:「即便得不到養老錢,我也要養我娘呀!」

李祖蔭把桌子一拍,當即說好,讓彭晨畫押立據。

看見親生兒子為了自己寧可吃虧,牛氏急了,斥責道:「你這傻瓜!你真要畫押,咱們娘倆就等著餓死吧!」

李祖蔭把驚堂木一拍,怒斥道:「好你個牛氏,左也不願意右也不可,你擾亂公堂,難道當本老爺是兒戲嗎?來人呀,拖下去重打一百大板!」

彭晨被嚇得面無血色,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大老爺英明,怎麼判我都心服口服,只求開恩饒過我娘,要打就打我吧!」

李祖蔭打量了一番彭晨,高興說道:「看來你還是個孝順後生!既然這麼說,我且饒過你母親,不過這個家產要重新分,兩個兄弟對半分,不給牛氏留養老錢,以後由兩個兄弟輪流贍養,誰若不孝,本老爺定不饒他!」

事到如今,牛氏也不敢再胡攪蠻纏,只好悻悻答應,在李祖蔭的公斷,重新分了家。

這正是應了那句老話:

勸人做事別偏心,兄弟齊心家門興。兒郎分家話兩頭,終得能官斷清明。


關注「酒歌說文」,了解更多有趣的民俗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一點。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兄弟分家,鬼也偏心
    古時候越州地方有一村子,村上有兄弟倆。哥哥叫來富,已過而立之年,娶妻周翠翠,有一個四歲的女孩。弟弟叫來貴,與哥哥年紀相差十來歲,今年剛滿十八歲,還未娶親。兄弟倆的父親早亡,年近五十的母親辛苦操勞,為兄弟倆縫補漿洗,燒茶煮飯。周翠翠的娘家比較富裕,從小就好吃懶做,嫁入來家,這品性依然不改。
  • 民間故事:兄弟分家遇到偏心鬼
    古時候越州地方有一村子,村上有兄弟倆。哥哥叫來富,已過而立之年,娶妻周翠翠,有一個四歲的女孩。弟弟叫來貴,與哥哥年紀相差十來歲,今年剛滿十八歲,還未娶親。兄弟倆的父親早亡,年近五十的母親辛苦操勞,為兄弟倆縫補漿洗,燒茶煮飯。周翠翠的娘家比較富裕,從小就好吃懶做,嫁入來家,這品性依然不改。
  • 故事:同樣是後媽,她待繼子勝親生,寧棄家產不舍情
    在很多民間故事裡,後媽都被描繪成豺狼虎豹心狠手辣,一肚子毒水謀害前妻子女,霸佔全部家產。然而天下有黑有白,有惡毒的後媽,也有善良的後媽,今天咱們就講一個善心後媽待繼子勝過親生兒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個姓趙的富商。三十多歲的時候,妻子病故,留下了一個剛滿周歲的兒子,名叫趙富貴。
  • 繼母把親兒子的婚房讓給繼子,繼子感動不已,一年後才知真相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故事:繼母把親兒子的婚房讓給繼子,繼子感動不已,一年後才知真相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叫錢佳俊的男子身上,錢佳俊的老家是在一個小鎮子上,小的時候他記得父親開了個小診所,母親是開了一個小飯館,當時在鎮子上沒有幾戶人家比他們有錢了。
  • 故事:三個兄弟分家,老大老二合夥欺負老三,幾年後悔不當初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山東日照莒縣龍山鎮徐家阿村,有徐姓於明初從海東十八村遷此,始遷祖有三個兒子都已成家,為了使三個兒子及子孫能和睦相處,分家時,父母同時為每戶植了一棵槐樹。
  • 八年級四班風雲故事之1  清官偏要去斷女孩的家務案
    今年辭去級部主任一職,專心研究班主任工作,但願能給大家留下精彩的故事。我的故事還是從我的四班開始。開學在即,班裡學生的音容笑貌又一一在我面前呈現。雖然在初一一年,他們讓我身疲力竭,但畢竟他們是孩子,需要我的修剪,因此,無論如何,我是愛他們和喜歡他們的。
  • 故事:兄弟倆分家過日子,嫌棄分的都不公平,舅舅用了一招兄弟倆服服的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以前有弟兄倆,父母已逝,時常吵鬧,哥哥嫌弟弟吃的多,弟弟怨哥哥懶不幹活,最後鬧得不可開交,只好分家
  • 分家一一父母的故事
    大兒唐一龍結婚,己有兩兒一女,二女兒唐林花去嫁己有兩個女兒,三兒唐二虎還沒成家,但己經長大能照顧好自己了,四女兒唐四妹才十來歲被迫送給一家地主家做童養媳,五弟唐三寶年齡還小,無人照顧,成了沒根的浮萍,大哥有兒有女一家無暇看護五弟,二姐在婆家日子難熬,唐三寶無依無靠跟隨鄰居外遷,怎樣生活兄弟姐妹都無人關照。父母走了,根沒了,從此子女們各散五方,只能自顧自己。唐林花在楊家雖然日子難熬。
  • 神奇再現的分家文書
    (為敘述方便,採用第一人稱)大年三十,三爺爺和三奶奶又背著行李過來鬧了。堅決要求爸爸贍養他們,揚言當初他們老哥兒幾個分家,爺爺分的房子比較新,該折給他家的糧食和錢始終還沒給。父債子償,要麼還錢,要麼就該贍養他們老兩口!
  • 小說:父親再娶,後媽不讓我上桌吃飯,怒斬凳子後,才知後媽真心
    但是我也不是太反對,畢竟媽媽已經去世幾年了,而且看起來這個後媽人不錯。但是我沒想到,父親完全不顧及我的想法,我高三剛住校沒多久,他就結婚了。這是之前一直嫌棄我在家打擾他們?那個後媽的兒子在學校掛了個學籍就沒有讀書了,聽說一次摔跤,摔成個傻子。月假回家,背著幾本書和一張繳費單便回家了,也不知道父親有沒有錢給我交學費。
  • 作為後媽,我給自己打80分
    我也是一個8歲男孩的後媽,說實話,後媽都不好當,但是,我跟別人不同的是孩子的親媽得病死了,孩子也時常去他姥姥家,回來後,也能感覺到姥姥那邊跟他說什麼了,這麼多年來,孩子帶回來的信息就是,聽我的話,別惹我生氣,好好的跟妹妹相處,有時,他姥姥還會給我們帶些吃的東西,雖然我跟他們相交不深,但他們做得還算可以,孩子只知道,他和妹妹分別都有自己的姥姥姥爺,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孩子一直以為他是我生的,從這點可以明白
  • 故事:3個兒子鬧分家,老漢年輕時藏進祖宅的寶貝,化解一場矛盾
    本故事已由作者:飛鴻影下,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這個秘密被揭穿,是在曾祖父去世之後,兄弟們吵嚷著要分家,書櫃的歸屬權亦是爭論的焦點。將書櫃挪移開之後,那扇門就顯露了出來,讓所有人震驚不已。這種震驚伴也摻和了不少的興奮與恐懼。後者來源於那些交叉的封條。曾祖父沒有留下關於那扇門的任何信息。
  • 故事:拆遷,讓這兄弟倆反目成仇
    文:林雨圖:來自網絡有這樣兄弟倆,兄叫劉亮,弟叫劉明,他們是我二姐的兒子。兄在礦上開商店,弟在城南印刷廠開車。兄弟倆早已結婚生子,分家另住。按理說,應該和睦相處,互幫互愛,沒想到卻視為仇敵,相互埋怨,都一肚子怨氣,捶胸頓足,勢不兩立,不共戴天。
  • 故事:老頭暗中做手腳,一百斤只稱八兩重,誰能做到說當家
    民間故事千千萬,其中不少都有關家長裡短。說的是兄弟之間分家鬧矛盾的故事。這些民間故事老大老二往往心腸惡毒奸猾,老三則心地善良為人老實,主動放棄家產。然而幾個兄弟鬥來鬥去,老大老二害人不成終食惡果,老三善有善報,反而走了好運,一生幸福美滿。然而……天下故事真的就這一個套路嗎?
  • 故事:親爹娶了後媽以後
    從那以後,阿菊基本不和她爹來往了,偶爾去一次看到後媽脖子裡、胳膊上的金首飾就氣不打一處來,然後跟爹發個脾氣就回家。阿菊爹一去世,後媽就帶著銀行卡消失了,誰也不知道卡裡多少錢,也不知道後媽到底去哪了。
  • 三弟兄分家的故事
    不過在這一年,父親病倒在床,自覺難留人世,把三個兒子叫到床前,下淚囑咐:「沒有百日不缺的明月,沒有百年不散的兄弟。我不求你們永在一起,只是分家時,財產平均,不可偏佔。另外,分家不要分心,好好團結,不要忘了生計。」說罷,閉了雙眼。  而他們的母親也是年高體弱,失去老伴之後更是心傷,不久,也染了一病,命歸黃泉。
  • 父親·第二十一章 分家
    二十一, 分家 八一年農曆九月二十二,我結婚後,一大家子十幾口人擠在一個院子,還要餵牲口,實在有些轉不過向。說個笑話,就連上廁所也要排隊。有天飯後,看他鬧肚子的父親有上廁所的跡象,就急忙跑出去,把自己的褲帶搭在廁所牆上,然後出門玩去了。老爺子看一回廁所有人,看一回廁所有人,越看越憋不住。急得在院子弓腰提肛夾腿,踏著碎亂的步子,慌慌地擰來轉去。最後實在忍無可忍,拉下老臉不顧,結果廁所連個鬼都沒有!氣得他諸聲轟鳴,大罵一通,才覺得惡氣稍瀉,舒坦了不少。
  • 故事:兩兄弟分家,弟弟只得一條狗,善心自然好事連連
    兄弟倆沒分家,哥哥來福總喜歡佔弟弟善根的便宜,想到大家都是親兄弟,弟弟雖然吃了虧,但忍氣吞聲不計較。沒過多久,有福娶了媳婦秀蓮,性格比他還摳門小氣,總覺得小叔子善根是累贅,過門還沒有半個月,就整天嚷嚷著要鬧分家
  • 《黑色燈塔》丨豪門貴婦緣何栽贓繼子殺人?父債子償
    本來,繼子徐天鶴自幼喪母,施雨秋對其很是憐愛,想著二人平時能說說話、聊聊天,也是極好的。>在她眼中,繼子就是一個囂張跋扈她偷偷潛入繼子的房間,故意將其心愛的手辦弄壞,甩鍋給老女傭。徐天鶴不負眾望,成功被激怒,於自家後院給了老女傭一記悶棍。
  • 《聊齋新編》之陸判
    從那以後,陸判三天二頭就來一趟,兩人感情越來越融洽,時常臥榻共眠,情同兄弟。 朱大膽經常把自己設計的方案給陸判看,陸判搖頭,都說沒有新意,不成傑作。一天夜裡,朱大膽喝醉了酒,上床先睡,陸判還在自飲自酌。睡夢中,朱大膽忽然覺得腑臟微痛,睜開眼一看,發現陸判端坐在床前,剖開自己的腹腔,掏出了腸胃,正在一根一根的清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