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響馬賊半夜登門,常老漢苦於應付,兒子靈機一動化解了此事

2020-09-04 詩文書畫匯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8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定場詩:

落月猶餘彩,荒村已幾過。

店明燈透壁,石響馬(驚堂木響)升坡。

念罷一首開場白,今兒咱這篇民間小故事就要開講了。今兒咱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是有關響馬的。

我看官可能會問了:「啥是響馬呢?」得嘞,咱在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之前先給各位看官普及一下:這響馬其實就是盜賊、馬賊。山東話裡叫響馬,在大東北則被稱為「鬍子」。

一說鬍子很多看官就明白了,這鬍子在過去那可是厲害得很。

今兒個咱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這響馬、大鬍子有關。

咱們書歸正傳、閒言少敘,這就開書:

說在過去的大東北某個鎮子上,住著一個常老漢。這常老漢老伴沒得早,膝下雖有倆兒子,但這倆兒子卻不務正業,哥倆都迷上了賭博。

這人呀一旦沾上了賭,哪還顧得上爹媽啊!倆兒子經常輸錢,哥倆一合計就常來找常老漢借錢。

說借那是好聽的,其實就是來搶的。常老漢上了歲數,哪敵得過年輕力壯的倆兒子啊!這一來二去的,常老漢攢了半輩子的錢差不多都讓倆兒子給造了。

「我常三友怎麼就生了你們倆這樣的敗家子啊!上輩子我這是得罪了哪位大神了啊!」邊說邊抽自己嘴巴子。

是啊!兒女不孝,這是爹娘心頭上最痛的一塊疤啊!

不過,常老漢那時候開了一家獸醫鋪子。那鋪子就開在鎮子邊上,打這經過的路上要是驢馬有了病災都會在常老漢這醫治。

所以,常老漢的收入還是不錯的。說有一年,常老漢的一位故友得了一場大病,在彌留之際將自己16歲大的兒子李德子託付給了常老漢。

常老漢念及舊情,便應了此事。常老漢仔細觀察這李德,發現這孩子非常聰明,還會來事,學東西也快。

「德子你過來,你爹沒得早,我雖收你為學徒,不過我觀你這孩子不錯,你爹和我又是生死之交,我收你為乾兒子如何?」

那李德子已經沒了爹娘,如今常叔對他視如己出,他是求之不得。

雙腿一彎,李德子下跪同時,一句響亮的「爹」就喊了出來。

常老漢將德子扶了起來,這兒子就這麼收下了。德子經常跟在常老漢屁股後面,有人來給牲口看病,德子就圍在邊上看著。

沒事的時候,德子就去鎮子上的茶館裡聽人家說書。說書先生的故事,德子從中也長了不少知識。

一晚,三更剛過,爺倆兒正準備睡覺。忽聽門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接著罵聲、敲門聲隨即響起。

「爹,啥情況這是?他們瘋了吧?」

「噓!別說話!沒準是響馬賊,你在屋裡呆著別出來,爹出去看看!」常老漢下了炕就去開院門。

這一看,門外之人正是響馬賊!一個個腰間別著真傢伙,死盯著常老漢。

常老漢連連後退:「幾位好漢爺,咱家啥也沒有,都讓我那倆敗家兒子搶走了,幾位好漢行行好,換一家吧!」

「少特麼廢話!我不搶貧苦老百姓,你放心!你不是開的機會鋪子的嗎,過來給我把馬治好!」

常老漢戰戰兢兢地走了過去,一看那馬雙眼呈紅色,鼻涕往外流著,嘴大張著。

常老漢看了半天愣是沒看出啥病。「不對呀!這馬看著根本就沒病啊!」

響馬頭子一聽這話,立馬急眼了,他大聲喊道:「我告訴你,敢開鋪子記得有些手藝。你要是治不好我的馬,休怪我不客氣!」說著就掏出了懷中的真傢伙。

「好漢爺,您別急,我再仔細看看!」

院子外的動靜被德子聽見了,他擔心常老漢便走了出去。此時乾爹正在查看著那匹馬。

德子一看就覺得這馬不對勁。他想起了說書先生講過的一個故事:這馬要是沒啥毛病,興許是被壞人在馬鼻子裡做了手腳了。

德子想到這,就走到了常老漢身邊。常老漢正苦於應付之時,又看見了德子。

他心裡一驚,心說道:「德子呀德子,你出來幹啥啊?我這老骨頭他們拿去也就算了,你這年紀輕輕的路還長,再說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我咋和你爹交代啊!」

就在這時,德子彎下身去,拿起馬燈就往馬鼻子裡照。

「嘿!果不其然,還真就被人做了手腳了!」德子想到這,就拿來一個長夾子,塞進馬鼻子裡鼓搗半天,一個燒焦的辣椒被拽了出來。

「我爹說得沒錯,這匹馬根本就沒病!你啊這是得罪人了,那人在馬鼻子塞了辣椒啦!」

響馬頭子一聽,隨後笑哈哈地說道「小屁孩兒可以呀!這都能看出來真有點本事。這樣,我給你爺倆10塊大洋,拿去買點吃的,至於誰給我使的壞回去我就徹查,定饒不了他!」

這響馬頭子的錢誰敢要啊!常老漢趕忙上前說道:「好漢爺,這錢我們爺倆就不要了。您能瞧上我這鋪子是我的榮幸,再說我也沒用啥藥,這錢我就不要了。」德子也在旁邊這麼說著。

那響馬頭子一聽,心想:「這爺倆有點意思哎!別說還真識抬舉,會辦事!」響馬頭子想了想問道:「老頭你叫什麼?」

常老漢雙手一拱:「我叫常三友。」響馬頭子對著身後手下說道:「都聽見沒?這父子倆為人仗義,我喜歡。你們平時多給我照看著,以後幫裡牲口有病都來這裡看!」

得!這壞事還就變成好事一樁了。有了這幫響馬的光顧,又和常老漢稱兄道弟的,這附近的人誰還敢惹這爺倆啊!就連常老漢那兩個親兒子,知道這事後也不敢再來搗亂了,對常老漢也恭恭敬敬了。爺倆的買賣是越來越紅火啊!

您看看,平時爹媽苦口婆心的教育,到頭來還真沒有響馬的威懾力好使啊!

結語:

本期故事咱到這就講完了。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做人腦瓜子還是要靈活一些。假如常老漢和德子把這錢收了,或許就不是這樣的結局了。

再說那倆兒子,「孝道」乃是烙在內心的東西,怎麼能取決於外在勢力呢?這真是可笑至極啊!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藉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故事:老漢發現兒子變了,對著月亮唱歌,得知原因他很感動
    古時候,山腳下住著一戶姓常的人家,就父子二人。常老漢的老伴病故好幾年了,兒子如今也快十七歲了,是個書生,去年才考上秀才,名叫常材用。就像大多數家庭一樣,父子二人在一起,沒有多的話,常老漢忙他的事,常材用躲進書房裡讀書。除了吃飯,難得照面。 這一天,常材用對常老漢說了一句「我遊學去了」,背著行囊走了。常老漢追出門,問道:「小用,你何時回來?」
  • 嶽父出殯,女婿不肯摔老盆,乞丐登門,眾人傻住
    (本故事純屬虛構,只為傳播正能量)李家莊的李老漢是個苦命人,妻子英年早逝,家窮沒有續弦,一人帶著兩個孩子,十分辛苦。兒子不務正業,因偷竊被抓,刑滿釋放後,不知所蹤。還好,女兒有出息,考上了大學,嫁給了城裡人。
  • 故事:李老漢把房子建在小廟上,兒子卻遭了殃,多虧高人的指點才算化解
    李老漢順手這麼一抓,打開一看,地基是在村子的最西頭。幾個月後,新房子蓋好了,李老漢一家人高高興興地住進了新房。李老漢的兒子,結婚後不久,就開始說胡話:「你壓到我們了,趕緊放我們出去!」這還不算完,沒過多久李老漢的兒子舉止也開始不正常,經常吐舌頭,目光很是呆滯。這可把新媳婦嚇壞了。
  • 妻子去世,老漢搬去兒子家養老,半夜醒來卻聽見老伴的聲音
    今天是劉老漢的老伴去世的第八天,八天時間並不長,但劉老漢卻覺得比過了八年還長,老伴永遠的走了,今後他就是真的一個人了。為了方便照顧老父親,也為了讓劉老漢不那麼孤單,劉老漢的兒子在劉大媽下葬的第二天,便把劉老漢接到了自己的家裡。在兒子兒媳的精心照顧下,劉老漢漸漸地恢復了一些精氣神,但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免不了想念老伴。
  • 故事:修鞋老漢見義勇為,以為白撿個兒子,結果卻被人家套路了
    文/小松大王莊的劉老漢,故事發生的那一年,他50多歲。老夫妻倆大半生過來膝下卻沒有子嗣,他們不是什麼「丁克」家庭,倆人不知道誰的原因就是要不來孩子。前些年,老伴兒得了癌症去世了,只剩下劉老漢一個人了。劉老漢囑咐道。年輕人謝過劉老漢後就離開了。劉老漢騎上車子繼續前行。兩天後,劉老漢還沒有出門,一男一女帶著孩子來找劉老漢。「您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要不是您搭救,我家兒子早就沒命了。」那對夫妻激動地說道。
  • 故事:3個兒子鬧分家,老漢年輕時藏進祖宅的寶貝,化解一場矛盾
    本故事已由作者:飛鴻影下,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在老屋的南牆上有一扇封閉的門,它突兀地鑲嵌進牆壁裡面,讓每一個看到它的人變得尷尬。門上掛著一把塵封的鎖頭,鎖孔已經鏽死。兩條暗黃色的封條交叉相連,上面的字跡已經變得模糊不清。這扇門不知從何時起就一直處於封閉的狀態,它是那樣的古老,跟這間老屋一樣,屬於遙遠的年代。
  • 故事一山裡老漢進城
    2老漢坐在飛速的火車上感到什麼都新奇。人坐著不動外面的樹卻飛速向後退去,那麼高的大樓是怎麼蓋上去的等......。懷著好奇的心情,不知過了多久到達省城終點站,隨即由兒子排來的人接到公司。公司領導按排了接風晚宴,美女服務員奉上咖啡。老漢這時有點口渴,以為是荼端起杯子一口而下。喝到嘴裡悲催了,苦若黃連,難以下咽。
  • 聊齋志異:有位老漢遭遇女鬼壓床,下意識的動作卻救了自己一命
    蒲松齡先生的《聊齋志異》裡就有這麼一則小故事,雖然簡短,卻令人細思極恐,回味無窮——1、老漢午睡,卻遭遇來歷不明的女子有位叫沈麟生地講了一件事,他說:他的朋友某翁,夏天午睡,朦朦朧朧之中,見一個女子掀簾進屋,頭上裹著白布,穿著喪服,竟向裡屋走去。
  • 故事:瘸腿老漢誤用鼠夾傷害黃鼠狼,幾年後黃鼠狼來復仇了
    這是發生在老家農村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瘸腿的老漢,未娶媳婦,便住在妹妹家裡,平日裡幹些農活,一家人相處和和氣氣。從前農村小院裡,家裡若是沒有隻貓,老鼠橫行,連只拴著的狗都能偶爾抓住老鼠,猶記得小時候半夜忽然老鼠從房梁上跳到蚊帳杆上,嚇得我從睡夢中驚醒,連連喊叫!所以我還是很喜歡養貓的,更喜歡貓在我身邊睡覺,非常有安全感。
  • 聊齋故事:亡妻常坐在床頭,和尚、道士束手無策,卻被一郎中化解
    第二天清早,胡泉一睜眼看到王氏竟然坐在床頭的椅子上此事讓胡泉寢食難安,他決定去城隍廟求神,求妻子早日投胎,不要再來找他,還請了和尚和道士來家裡驅邪,都沒有效果。有一日,縣裡有一個郎中聽說了這件事,掐指一算似乎找到王氏出現的原因。他專程趕到永寧村,此時的胡泉已經快被逼瘋,聽說有郎中主動上門問診,胡泉只是應付了事,在他看來自己所有的法子都試過了,和尚和道士都解決不了的事情,一個郎中又如何能解決。
  • 故事:老漢把20年陽壽給鄰居,不久鄰居夢見已逝老漢:俺真後悔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李老漢的老伴去世早,他獨自將唯一的兒子拉扯大,十分的不容易。一晃,兒子到了成家的年紀,經媒婆介紹,娶了鄰村的翠英做老婆。這一年,李老漢的身體越來越差,不但幹不了重活了,而且每天都得大把吃藥。看著兒子兒媳從早忙到晚,辛辛苦苦攢下點錢,還要給他買藥吃,李老漢實在是過意不去,覺得自己就是個累贅。這天,兒子兒媳又下地幹活了,直到天黑還沒回來,李老漢做好了晚飯,便到門口張望,等待著兒子兒媳。
  • 老漢一生未娶,半仙卻說他九子送終,老漢不信,不料10年後應驗
    何老漢就主動迎上前去,打招呼:「衝虛道長好,我老漢在這裡有禮了!」衝虛道長還禮道:「何老漢,你拿著鐮刀去幹什麼呀?」何老漢說:「快到冬天了,我得多貯備點草餵驢呢,要不然驢沒草吃餓瘦了,我老漢無兒無女的,就沒有指望了!」衝虛道長看了看何老漢,突然說道:「何老漢,你不必擔憂,在你老了不能動時,自有九子為你養老送終!」「啥,我有九子?」
  • 小說:女兒不幸溺亡,父親卻漠不關心,兒子半夜去河邊竟發現真相
    辛苦了一天,張老漢年過六旬體力早不如從前,一身疲憊。「老張,放寬心,是那個孩子和你沒緣分,自己早去投胎去了」鄰居李老太一望見老張就又拉著他說著不知說了多少遍的話。「嗯,是」老張含糊著應了一句。就在昨天晚上李老漢發現兒子有一次半夜趁自己睡覺的時候偷偷溜出去,自從女兒溺亡之後,李老漢經常半夜驚醒,這一醒,發現自己的兒子,居然老是半夜偷偷出去,而且每天都是在凌晨一點左右出門。「他這麼晚出去到底幹什麼了,去見什麼人嗎,還是去幹啥事兒」李老漢邊走邊想,眉頭越擰越緊,一個計劃也在他心裡慢慢成型。
  • 故事:老漢和鄰居鬧矛盾,委託木匠往鄰家放紙人,豈料鄰家走鴻運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來源於網絡)楊老漢和老伴種了一輩子地,供著唯一的兒子上大學,老兩口很是不容易。一晃,老兩口都已年過六旬,楊老漢的身體還算硬朗,可老伴的身體卻越來越差,已經幹不了重活了。
  • 瘸腿老漢誤用鼠夾傷害黃鼠狼,幾年後黃鼠狼來復仇了
    這是發生在老家農村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瘸腿的老漢,未娶媳婦,便住在妹妹家裡,平日裡幹些農活,一家人相處和和氣氣。從前農村小院裡,家裡若是沒有隻貓,老鼠橫行,連只拴著的狗都能偶爾抓住老鼠,猶記得小時候半夜忽然老鼠從房梁上跳到蚊帳杆上,嚇得我從睡夢中驚醒,連連喊叫!所以我還是很喜歡養貓的,更喜歡貓在我身邊睡覺,非常有安全感。
  • 老漢去女兒家養老,去世多年的老伴託夢說:趕快帶女兒跑
    家住宋家村的宋老漢,很久以前老伴就去世了,宋老漢一直和女兒杏花相依為命。由於宋老漢體弱多病,於是就招了一個上門女婿,打算撐起這個家庭,如果不是因為宋老漢的拖累,杏花在城裡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為了父親,她只能留在村裡。
  • 故事:老婦死後想念老漢,化身巨蛇回家
    見老漢閉口猶豫,不作回應,我立刻又說:「當然咯,這白吃白住也怪不好意思,我會按您要求給付柴米錢。」老漢大眼一睜,怒道:「山鄉雖窮,還會差你那幾頓柴米?只是這山鄉野村,屋陋蟲多,若是個大半夜你少見多怪,嚇出了神也就不好了。」我自小從農村長大,還會像小腳女人一樣害怕昆蟲山獸?老漢見我諸多理由執意要住下,也就不再多言,騰出一間偏房讓我住下。
  • 老漢進城給兒子送粽子,兒子給五百路費老漢說早給過了,兒子愣了
    老漢進城給兒子送粽子,兒子給五百路費老漢說早給過了,兒子愣了「老頭你給我快點,再不走一會就來不及了,欸,老頭子,你說兒媳婦是喜歡吃這個豆啊,還是那個豆,要不要這個瓜再來點。算了算了,你全帶著好了。」「你啊,不就是去一趟城裡嗎,至於這樣嗎?」
  • 新聊齋:老漢進山拾柴,救回一6旬婆婆,村中幾男人遭遇不測
    新聊齋故事:蛇妖婆婆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東石村的劉老漢,已經68歲了還孤身一人。不一會,那老婆婆便睡著了,劉老漢又胡思亂想了半夜,才漸漸睡去。就這樣,這老婆婆就在他家住了下來,也不提回去的事。劉老漢暗暗心喜,這樣有個糊塗老伴,也是好事。他每天都做些好吃的,讓這老婦很是開心。看見老婦笑,他也跟著傻笑。可是,這幾天村裡卻出了事,每隔兩天就會失蹤一個人。失蹤的人都是壯年大漢,村民們惶惶不安,都說村裡來了妖怪,讓大家小心提防。
  • 故事:老漢醉倒山道邊,女子微笑一指大石頭:請你做吃瓜群眾
    故事:老漢醉倒山道邊,女子微笑一指大石頭:請你做吃瓜群眾女子說罷,向王老漢拋了個媚笑,輕盈盈地轉身鑽進樹林中不見了。王老漢得女子一笑,渾身一抽,更加用心扮演吃瓜群眾。我想來想去,下凡到這裡,正好遇見你酒醉在山中,於是,我靈機一動,就求你扮演吃瓜群眾,讓天上的姐妹們看一看。我本來沒想會贏,可沒料到,你這人雖然一無是處,但卻極有表演天分,吃瓜群眾讓你演得維妙維肖。」「這……竟然有這樣的事?」王老漢聽得呆了,不敢相信地瞪著眼睛。女子點點頭,笑道:「老哥哥,你我今夜相遇,也是一種緣分,就此別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