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史略」前言

2020-09-25 公子棄

1源起

最近在知乎上刷到不少武俠小說的內容,總的來說可以歸結為武俠小說以前很精彩,但是現在已沒落,可能大體上就是這個情況吧。從小學就開始接觸武俠,如果說《小將薛剛》、《小將呼延慶》算是話本小說,那《掌心刀》、《九陰白骨秘笈》(盜版書籍,署名古龍,真實作者不詳,裡面確實有九陰白骨爪,而且模糊的記憶中男女主之間的關係有些虐戀的色彩),這種總算是如假包換的武俠小說了。

初中的時候到鎮上讀書更自由更方便了,就開始租書看了,沒記錯是十塊押金兩毛一天,開始看各種(盜版)武俠小說,什麼金庸、金庸新、令狐庸……什麼《九陰九陽》、《劍魔獨孤求敗》、《風流老頑童》,在那個信息傳播相對落後的時代,還以為這些都是「金庸」作品,很久以後才知道這是一些不要臉的寫的同人,關鍵是誤導我這樣的小白,還以為是出自金庸手筆。當然了,這個時候在盜版封皮的下面也接觸到一些精彩小說,比如溫瑞安的《四大名捕》,只不過那時候還不知道原著的名字。



高中的時候就更方便了,已經有意識的批量閱讀了,金庸的所有作品、古龍中後期的大部分代表作、溫瑞安的部分作品差不多掃完了,剩下的在大學之後幾乎也收尾了。在大學的時候還了了一個心願,那就是《蜀山劍俠傳》,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用EXE格式的電子書看完之後,總算明白為啥之前路邊的盜版書攤一直不見蜀山的蹤影——太TM長了,饒是如此還沒有結尾。

2概述

狹義的武俠小說可能是從民國開始,什麼王度廬(臥虎藏龍)、朱貞木(虎嘯龍吟)、宮白羽(十二金錢鏢)、鄭證因(鷹爪王)、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俠傳》(這本書真的不奇,後面有機會詳說),最重要的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本書堪比西方哲學領域的康德,就如同一個包羅萬象的水池,過去所有的精華流進來,後面所有的精華從這裡流出。現在人們上溯武俠小說,大多數可能也就到《蜀山劍俠傳》了。這本書是如此的優秀,以至於幾乎探索(窮盡)了仙俠小說的發揮空間,後面所謂的新武俠(金古梁溫)集體轉向去寫風格相對樸實的武俠而非仙俠,可能真的是拜讀蜀山之後覺得「觀止矣」。

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武俠小說代表人物,此外可能再加一個黃易。哪怕不看武俠小說的人提到武俠小說也會脫口而出金庸古龍,尤其是金庸作品前幾年的時候每年必翻拍,幾乎到了「凡有自來水飲處,皆能歌金庸」。當然了,這個階段還有一大批同期生,臥龍生、陳青雲、諸葛青雲、雲中嶽、柳殘陽等等,尤其是臥龍生著述頗豐,有些作品也還算中規中矩。一些小道消息說古龍一開始寫小說還給臥龍生代筆(或者是蹭臥龍生的筆名)。這一批中流砥柱之後,武俠小說好像難以挽回地式微了,直到今天也未見回暖的跡象。



3框架

之所以有梳理武俠小說發展歷程的想法,源於前幾天回答了一個問題,題主讓選四部武俠代表作,當時整理了一下思路回答了下,結果發現對武俠小說的了解已經覆蓋的比較廣了。本科階段的時候有意識的去刷書的,後面陸陸續續又補充了些。期間也看過一些武俠小說介紹,總的來說介紹的比較浮光掠影,別說比肩《全球通史》、《時間簡史》這樣的作品,連媲美《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學史話》這樣水平的作品都未曾見過。在這裡根據這些年閱讀沉澱的知識,再加上自己(非常)不成功的寫作經驗中總結出的一些體會,試圖儘可能全面的介紹一下武俠小說。

總體的思路預期是這樣的,先從大家熟悉的開始,用金庸、古龍、溫瑞安、蜀山劍俠傳這樣的代表性作品來介紹武俠小說幾種常見的範式(故事類型或者說創作模式),後面再往前逆推,民國的可以單獨說下,再往前明清有《仙俠五花劍》、《綠野仙蹤》、《封神演義》、《西遊記》這樣的神魔小說,也有《三俠五義》這樣的公案小說,還有楊家將、呼家將、薛家將這種歷史演義小說。再往前推魏晉時候有《列仙傳》、《搜神記》這樣的志怪小說,再往前推的話就是類似殘篇一樣的漢魏小說(一部厚厚的漢魏六朝筆記小說竟然看完了,我自己都給忘了什麼時候看的)。如果從頭到尾讀下來的話,其實跟詩詞演化還有西方哲學的演化是很類似的,能夠感覺到像是一個有機體不斷進化的過程,所有人都是在進化鏈條上的一環,繼承了前人的精華,憑著自己的才華與努力又往前推進一點點,一點點地拓展豐富了武俠小說的文化內涵、思維方式、敘事結構(蜀山稍稍有些例外,這一步跨得有些不可思議的大)。在介紹的時候,可能會單獨或者是附帶介紹香港武俠漫畫臺灣布袋戲的一些內容。



在籠統介紹之外,還會附上我對一些作品的賞析,就套用九品官人法來評級吧。當然了,能流傳後世的作品,顯然不應當歸類到下三品。這裡的評級也是個人根據這些年讀書思考以及寫作經歷過程當中得到的鑑賞力,儘可能摒棄個人偏好,能夠說出其所以然。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評級僅僅是武俠小說內部的評級,不涉及跟其他類型作品的橫向比較。比如《天龍八部》是上上品,《紅樓夢》毫無疑問也是上上品,但是不能認為二者可以相提並論。其實武俠小說內部不同類型作品的橫向比較也未必是公平的,比如《神鵰俠侶》是上中品,那是因為它比同類型的《倚天屠龍記》略遜一籌,但是比上上品的《楚留香傳奇》要差嗎?並不見得。《楚留香傳奇》定為上上品是因為它糅合了武俠小說與偵探推理小說,開闢了武俠小說新模式或者說新思路。

在最後可能會橫向對比一下其他的奇幻類作品,比如日本的山田風太郎(前不久看了《柳生忍法帖》,發現其打鬥場景的設計跟古龍中後期的作品非常相像)、歐美奇幻文學例如魔戒(這個是本科階段用2.4英寸顆粒感十足的安鈦克MP4用了十一假期的時間看完的,具體內容幾乎忘乾淨了)、DC漫畫(看過一些漫畫原作,那些沒有看過原作的作品不妄做評價)等。最最後在介紹完武俠小說之外,盡力嘗試去分析下武俠小說陷入困境的原因或者是進一步拓展武俠小說發展路徑可能的思路。當然了,我也不能貪天之功以為己力,這些想法很多是閱讀其他作品的時候想到的。



4說明

在梳理的過程當中恐怕主要憑藉記憶,如果有需要的話再臨時翻翻原作,掛一漏萬可能在所難免,有記憶錯誤的地方歡迎讀者捉蟲。但是有一個原則,不是親自看過的不妄作評論,因為有件事讓我記憶猶新。本科的時候上了中國近現代文學史的課,教材幾乎涵蓋中國當代有頭有臉的文學作品(包括通俗文學作品),當時讓我大為震撼,因為光是看完這些書都需要耗費極大的時間精力。這種佩服卻在我拜讀《蜀山劍俠傳》之後多米諾骨牌般坍塌。《蜀山劍俠傳》四百多萬字,當時在機房陸陸續續看了一個月,有些地方還沒耐心看快進了下,對內容大體有所了解了。教材上介紹蜀山的內容跟原著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既然這部書可以作假,其他的地方一樣可以作假。可以容許記憶模糊甚至記憶偏差存在,闕如的地方留白,引用的地方標註,但是不能翻錄不知道什麼地方來的一些評論充數。

當然了,從古到今作品太多了,幸虧也是之前我看過許許多多這方面的作品,要不然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想法,有這樣的想法也整理不出來這樣的思路。畢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得不做的事、想做的事、應當做的事,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卯在這上面。當然了,如果反響好一些的話,寫的時候多用功一些。其餘一些明顯闕如的地方,後面找機會看看書補一補。



在敘事作品方面,近代歐美批量貢獻傳世名著(國內有媲美的作品嗎?);愛倫·坡開拓出推理小說這一題材,後面「謀殺女王」克裡斯蒂等人發揚光大,還演化出來007這樣的間諜小說分支;科幻小說了解不多(基地系列、銀河帝國系列、《怒月》、《星船傘兵》),但是直觀上提到科幻就是未來、就是外國人外星人的背景設定。武俠小說可能是唯一的近代本土貢獻的有著民族特色的敘事文學類型了。其實我個人一直不明白武俠小說為何會沒落。有觀點認為前人將可用的題材挖掘殆盡,這個理由不成為理由。金庸的小說尤其是射鵰三部曲不是在重複熟悉的模式嗎?楚留香跟陸小鳳除了一個喜歡摸鼻子一個有四條眉毛外還有何不同?方振眉跟李布衣除了衣服不一樣武功不一樣做的事有多大區別?推理小說也有固定的模式什麼密室殺人、暴風雪山莊,克裡斯蒂小說無非一個個謀殺疑案。成熟的套路一遍遍重複利用,哪怕做不到推陳出現,也可以貢獻質量在線的作品吧,如同好萊塢流水線生產的大片。縱然金古梁溫是天縱英才,我們這代人難道就萬馬齊喑了嗎?況且現在信息大爆炸,獲取信息的途徑比前人多太多方便太多,即便天分有差堆資源堆人力難道就堆不出來名作之壁[1]那樣的作品嗎?武俠小說為何會出現這種斷層式的沒落?希望在梳理介紹武俠小說的過程中,能夠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參考

  1. ^名作之壁是對於銷量高但賣點不突出作品的稱呼和吐槽。

相關焦點

  • 「武俠小說史略」第五章 港臺武俠
    之所以自稱武俠小說史略而非武俠小說通史,主要原因就是意識到不可能面面俱到。要以通史自居,應當涵蓋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的所有作品,畢竟沒看過的作品談何賞析?他的作品可能就落在中品這個區間裡吧,要說優點好像也沒什麼驚豔的優點,要說缺點好像也沒什麼致命的缺點,在那個武俠小說異軍突起的年代,可能是做了風口上的豬,而且是起的比較早的那一隻。
  • 「天下第一劍客」張丹楓的隔世弟子——孟華
    孟華,是梁羽生武俠小說 天下第一快刀孟元超與雲紫蘿之子,「點蒼雙煞」和崆峒派第一高手丹丘生之徒,三百年前「天下第一劍客」張丹楓的隔世弟子; 在《彈指驚雷》、《絕塞傳烽錄》等書中已隱然有「天下第一劍客」的風範。 自小拜得三位當世高手「點蒼雙煞」和「崆峒派」第一高手丹丘生為師。
  • 「武道」中正安舒 氣沉丹田!武俠小說常言的「丹田」實為何物?
    上一篇【武道】與各位淺談過「真氣」的問題( ),這次我來說一下所有武俠作品,都會提到的另外一個常用名詞「丹田」。究竟何謂丹田,丹田與武術修煉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歷來卻沒有一個統一說法。今天我來嘗試以手頭上的資料,跟大家淺釋下丹田這回事。
  • 「武俠小說史略」第六章 民國武俠
    武俠小說的道德觀中這叫什麼?欺師滅祖。這可能是最為嚴重的罪名了,畢竟在武俠小說中師父是亦師亦父的存在,郭靖到後來哪怕一巴掌能把柯鎮惡拍牆上扣都扣不下來,結果柯鎮惡一吹鬍子一瞪眼立馬乖乖下跪先磕頭認錯再說。殺人放火甚至通敵賣國,背叛的是終究是別人,欺師滅祖背叛的是最親近的人。
  • 金庸武俠小說中五大領域的天下第一
    金庸武俠小說中五大領域的天下第一5、輕功第一凌波微步凌波微步是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段譽的的輕功身法,取自周易是「逍遙派」獨門輕功身法,精妙異常,以易經八八六十四卦為基礎,使用者按特定順序踏著卦象方位行進。
  • 掛名吉龍的武俠小說《亡命風塵客》借古龍名氣,實際是臥龍生作品
    目前手中這樣的武俠小說偽作約莫百來部,這些武俠小說絕大部分並非古龍先生的真品,部分作品真實面目有待考證,慢慢的來吧。「雪山派」掌門紫虛道長,網羅黑道梟雄,欲圖稱霸江湖。羅雁秋從此捲入江湖是非,為除魔衛道歷盡艱辛。在為父報仇的過程中認識了一對武當兄弟和美若天仙的凌雪紅,並結識另外一位美麗的女主角於飛瓊。
  • 武俠小說中的高考狀元、探花與秀才,你知道的都有誰?
    武俠小說中也有許多人參加過古代的高考--科舉考試,我印象較深的是孫曉除了狀元,武俠小說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探花郎「小李飛刀成絕響,人世不見楚留香」,作為古龍武俠小說中最出色的的人物之一,李尋歡祖上也是書香門第,「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就是最好的證明。
  • 「淫亂」與「驕傲」,下地獄的都由此而來
    無意中有個聲音向我說:「摘下來吃吧!」賈禮樂神父看見了這些美好的葡萄,不禁嘆道:「多麼美麗的葡萄呀!」說罷,走上前去摘下幾粒放在嘴裡嚼,可是見他眉頭一皺,連續吐了兩三次說道:「阿真糟!酸得要命!」個個神父們只望著不講話。正當此時,從祭花空門,走出一位道貌岸然的陌生人來到我身邊,我問他說:「這有什麼意義?那麼美麗的葡萄卻有那麼壞?!」
  • 金庸武俠小說《千佛神功》其實是司馬長虹的作品
    一、前面的話那些年,那些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四部:《千佛神功》正式登場。整理些手中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偽作目前手中這樣的武俠小說偽作約莫百來部,這些武俠小說絕大部分並非金庸先生的真品,部分作品真實面目有待考證,慢慢的來吧。
  • 「武俠劇」真的攪不動江湖了?丨鮮見
    粉絲基礎雄厚,流量演員加持的網文大IP也紛紛敗北,楊洋、張天愛「武不動乾坤」,吳磊、林允「鬥不破蒼穹」。雖然《俠探簡不知》《少年遊之一寸相思》這兩部作品豆瓣評分達到8.2,但前者知道的人寥寥無幾,後者被冠上「小糊劇」的稱號,網友對其好評的點大部分集中在「女主易容」的點上。
  • Netflix 接手「三體」
    近日,Netflix 宣布將拍攝「三體」三部曲劇集,由「權力的遊戲」主創等人打造,劉慈欣和英文翻譯者劉宇昆任顧問製作人,本劇已預訂整季。該劇涵蓋了「三體」三部曲的所有三本書——「三體:地球往事」「三體:黑暗森林」和「三體:死神永生」。Netflix 已與三體宇宙和遊族達成協議,獲得製作該系列的英文改編權。
  • 「情劫」是什麼意思
    既然是劫難,就有很多種,「情劫」也是其中的一種。顧名思義,情劫就是經歷在男女情感方面的磨難。而現在「渡劫」或者「天劫」這個詞的運用,主要存在於各類修真小說中,並引申出了第二層意思通常,很多人都會卡在一個「劫」上,即達到了能力上限無法突破。這樣主角人物因為天賦異稟或離奇遭遇,就能通過「渡劫」超越大多數人難以逾越的難關。
  • 純愛武俠小說,沙雕爆笑甜文《江湖全都是高手》連狗都比我強
    超級好看的三本純愛武俠小說,沙雕爆笑甜文,書荒強推。「陸昭明,無名之輩。」……當兩人確定心意終於在一起後,師兄頭上的字總算有了變化。「記得吃飯」「多喝熱水」「早點休息」「我心悅你。」一句話簡介:連狗都比我強。
  • 「武俠小說史略」第四章 蜀山劍俠傳
    不管是古典仙俠小說也好,還是傳統武俠小說也好,都能從中找到直接取用的素材以及可供參考的描述方法,後者可能比前者更為難得。如果武俠小說是一種語言,可以認為之前的語言只有零零散散的一些發音,在還珠樓主手裡完善了音韻、詞彙、語法、詞句、典故、篇章、敘事技巧,可以說用手頭不多的素材建立了完整的語言,並且利用這門語言貢獻了完成度極高的作品。按理說這種跨度至少需要幾十年甚至數百年無數賢人前赴後繼的累積努力,但是邀天之倖在還珠樓主手裡二十年左右的功夫大功告成。
  • 推理端木瑛與王子仲、呂家、東洋人這三方之間的潛在關係「終篇」
    【前言】你這時候看到的是「端木瑛、王子仲、呂家、東洋人這四方之間的潛在關係推理」「終篇」,在這之前漫遊君已經用5000字左右的篇幅詳細地分析推理了端木瑛離開24節谷後所發生的故事,以及她與呂家的故事,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漫遊君的頭像去翻閱
  • 求求「三觀黨」,放過國產片吧
    與此同時,還帶來了不一樣的「驚喜」——彈幕。更出現了一群來勢洶洶的「三觀黨」,隨時對主人公做道德審判。多情善感的賈寶玉,被指「中央空調」「媽寶男」。性情乖張的林黛玉,被批「婊」「作精」。賢淑明達的薛寶釵被罵得最多,「綠茶」「心機婊」都用上了。
  • 「童話」青蛙王子與忠僕海利希
    傷心的公主嚎啕大哭了起來:「嗚嗚,要是有誰能幫我拿回金球,我什麼都願意送給他:我的衣服、寶石、珍珠……凡是這個世界上有的寶物,我都願意送給他。」正當公主為此難過不已的時候,突然有隻青蛙從水裡探出頭來,說道:「公主啊公主,妳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呢?」「唉呀,」公主大吃一驚,「好醜的青蛙啊,你根本幫不上什麼忙,我的金球掉進池子裡了。你有辦法幫我找回來嗎?」
  • 汕頭「跑偏創作者」故事會
    「我們最近在開發小遊戲。」他說。「呃?小、小遊戲?」「對,就是那種,怎麼說呢,就是很好玩,然後很簡單,還有點養成,然後就……反正就很牛逼。」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想著趕緊奉承一下,然後說回文字創作的事,於是我隨口說了一句:「哇!這也太棒啦!」沒想到這成了跑偏的開始,他立馬說:「那這麼棒的話,我就來分享遊戲創作吧。」
  • 先「做」起來的奇蹟 |
    任老師以稻盛和夫帶領日航,實現扭虧為盈作為案例,提出了一個組織的發展,需要從「自我湧現」帶動「組織湧現」。這就是,從一個人的「自我湧現」,到一個組織的「全體湧現」。」到「群體湧現」的過程。看,以生命影響生命,以行動啟迪行動,其實就是「自我湧現」到「群體湧現」的過程。
  • 「日本民間故事」裝滿金子的米袋
    「年寄としよりの和尚おしょうさんから馬鹿ばかにされるなんて、くやしいなあ。」「居然被和尚老頭看扁可真是不爽啊。」「そうだ。「いくら和尚おしょうさんだって、お金入かねいりの米こめだわらは擔かつげまい」「何なに?お金入かねいりの米こめだわらだって?」みんな、首くびをかしげました。這時,有一個年輕人說道「這和尚再怎麼厲害,也肯定扛不動裝了金子的米袋啊。」「什麼?裝金子的米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