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龍生?殘陽血?金庸武俠小說《千佛神功》其實是司馬長虹的作品

2020-08-16 舊武俠書在這裡

一、前面的話


那些年,那些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四部:《千佛神功》正式登場。



整理些手中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偽作,主要包括內容簡介,出版社,出版時間,冊數,以及作品的真實面目和相同內容不同名字的各種掛名偽作,部分圖片取自網絡。


目前手中這樣的武俠小說偽作約莫百來部,這些武俠小說絕大部分並非金庸先生的真品,部分作品真實面目有待考證,慢慢的來吧。


( )


舊武俠書在這裡,歡迎喜歡的朋友前來交流,與青莓時代一起縱武論俠瞎扯淡!


二、內容介紹


  秋風蕭瑟;

  秋雨連綿;

  淒風苦雨中,「哀牢」山愈發顯得悲涼了……

  夜!悄悄地到了人間。

  「哀牢」山黑沉沉的;蒙上層可怕的陰影;但在這漆黑的陰影裡,赫然!竟有一絲燈火閃爍著。

  風雨之勢也增強了!


  

  奇怪,那小小書房的燈火猶然未熄,燭影在窗子上搖曳著……。

  無疑,房主人尚未入睡,但他何以尚未入睡?夜過三更了,他敢是期待甚麼?他為何定要廝守著這令人腸斷;淒涼的秋風夜雨呢?他究竟是誰?



  原來,他竟是個孩子──十四歲光景的孩子啊。

  但見他嘴角含著微笑,腦子閃出個嬌小的人兒來。

  她是莊主夫婦的獨生女兒,她長得太美了,一對會說話的美麗大眼睛,一對嬌嫩而又俏皮的粉頰,深深的梨渦,還有一張專討人便宜的可愛小嘴。



  他想著,想著,噗嗤的笑了。

  他嘴角勾劃起兩條因內心喜悅所起的弧線。

  他在含著微笑中睡著了。


......


三、出版信息



天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新疆書店發行

銀川七二三四印刷廠印刷

1986年4月第1版

1986年4月第1次印刷


四、原貌追跡


考證可知,本書真實面目是有些神秘的武俠小說作家司馬長虹的代表作《千佛手》。

本書有早期三十六開薄本,署名「噬徐壘--曹若冰合著 」,時事版,24集,1964-04出版。

後有二十五開厚本,三冊,1979-11金蘭文化版;另有,1977文天版,四冊;1993-03安徽文藝版,三冊。

60年代曾有漫畫改編版。



本書偽作版本也不少,已知版本大致如下:

曹若冰:《閻王城》,約70年代(香港)文康印刷公司版∕長興書局經銷;

託名金庸:《稚子神功》,三冊、80年代內蒙古版;

託名金庸:《千佛神功》兩冊,1986-04天山文藝版;

託名巨龍生:《毒谷驚魂》,兩冊,1999-06內蒙古人民版;

託名殘陽血:《天羅神掌》,三冊,1993-02陝西旅遊版;

即司馬長虹的《千佛手》。


另,本書有電子版,需要的朋友可加好友,小助力即可!


本文由青莓時代創作,舊武俠書在這裡出品。新舊武俠百家偽作探究,記憶中的武俠解惑,江湖逸聞趣事,武俠影視。

點擊底部了解更多,更多武俠與你分享!

相關焦點

  • 金庸武俠小說偽作掛名金童的《怪指琴魔》是倪匡作品《六指琴魔》
    那些年,那些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十五部:《怪指琴魔》正式登場。作者寫的是大名鼎鼎的金童,一併劃入到金庸武俠小說偽作之中。金童鬼堡楊小邪風流老頑童:那些在街角租書店看過的武俠小說 整理些手中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主要包括內容簡介,出版社,出版時間,冊數,以及作品的真實面目和相同內容不同名字的各種掛名偽作
  • 吉龍武俠小說《陰陽三書生》掛羊頭賣狗肉,還是蹭古龍大師的熱度
    發行商還是吉林省新華書店,這個出版社倒是造了不少吉龍先生的作品出來,比如上回的《亡命風塵客》也是吉林省新華書店造出來的。,主要包括內容簡介,出版社,出版時間,冊數,以及作品的真實面目和相同內容不同名字的各種掛名偽作,部分圖片取自網絡。
  • 馬雲:每個男人都應該看看金庸的武俠小說
    依然記得第一次看武俠小說的時候是一部臥龍生的作品,名字已經忘記了,是從一位堂兄弟手裡借來的,而且只有半部,所以時間太久已經忘記了,每當周末自己就跑到舊書店,一站就是半天,又先後看了《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神鵰俠侶》、《連城訣》、《俠客行》等作品,因為常到書店看書,好多次都被店主驅逐,因為書店藏書都是舊書,通過收集舊書轉賣營業,去的次數多了,店主心裡不喜。
  • 金庸古龍之外的未陽《處子神功》:百家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十三部
    一、前面的話百家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十三部:《處子神功》正式登場。真功令人叫絕、真情催人淚下,奇事引人入勝、奇遇駭人聽聞!整理下手中的一些武俠小說,絕大部分都是偽作,主要包括內容簡介,出版社,出版時間,冊數,以及作品的真實面目和相同內容不同名字的各種掛名偽作,部分圖片取自網絡。
  • 臥龍生武俠小說《魔功邪女混小子》究竟是雪雁還是歐陽生的作品?
    然而,這個數字還是低估了臥龍生大師的影響力,錯略統計,這種作品不下千餘種。整理些手中掛名臥龍生的武俠小說,主要包括內容簡介,出版社,出版時間,冊數,以及作品的真實面目和相同內容不同名字的各種掛名偽作,部分圖片取自網絡。
  • 冒名諧趣武俠小說家李涼偽作《江湖書生》,其實是伴霞樓主的作品
    偽書市場比較亂,你的作品掛上我的名字,我的作品卻掛上他的名字,他的作品又掛上了你的名字!哈哈,這一次,輪到了以《奇神楊小邪》威震武林的諧趣武俠小說家、因貌似劉德華而有「李德華」之稱的李涼!或者說,李涼新。
  • 是什麼促使金庸寫出了《鹿鼎記》這樣不倫不類的武俠小說
    金庸的武俠作品成為了武俠小說領域中的至高境界。但從他第一部《書劍恩仇錄》開始直到《越女劍》都有著濃厚的武俠韻味。但從《鹿鼎記》中,那種武俠味道已經蕩然無存。那麼到底是什麼促使金庸寫出了《鹿鼎記》這樣不倫不類的武俠小說呢?先讓我們看一看金庸武俠小說創作的年表。
  • 金庸的武俠小說風靡全國,但他為何刻意推崇明教?其實有2個原因
    武俠小說一代宗師金庸老先生病逝於香港,據香港媒體透露,金庸老先生離世時很安詳,家人一直都陪伴在身邊。回顧金庸小說,六十多年來,金庸的作品風靡於全國,我國武俠小說達到新的高峰,深受讀者的喜愛。金庸留給世人印象最深的作品當屬《倚天屠龍記》,從上映以來就深受觀眾喜愛,雖然已過幾十年,但是熱度從沒有退過。這部武俠劇也是我國翻拍最多的劇,回憶劇情,講述著明教與六大門派之間的恩怨情仇。其實仔細回想,這些門派正是道教、佛教、明教的代表。明教是正義教派,而少林和峨眉作為佛教代表卻成為了反派。
  • 金庸從哪裡來?前金庸武俠小說時代
    金庸作為一代武俠宗師,絕不是憑空而起,而新武俠小說之所以會風靡一個時代,那也是因為站在前人背上,這個過程很漫長,恐怕得從2000多年前開始說起。1: 武俠小說的萌芽階段:司馬大叔《史記》當中的《遊俠列傳》、《刺客列傳》可以說是武俠文學的鼻祖。《唐傳奇》以文言短篇形式敘述了唐代遊俠的英勇事跡。
  • 金庸古龍之外,被改編為電視劇的3本武俠小說,精彩值得一讀
    很多武俠迷並沒有看過武俠小說,他們的武俠記憶主要來自於電視劇。有一些武俠劇是編劇原創作品,比如《雪花女神龍》,比如《傲劍江湖》。有一些武俠劇是編劇模仿小說作品,比如《蓮花爭霸》,比如《策馬嘯西風》。而大量武俠劇都是改編自武俠小說。
  • 不解,金庸小說裡一些神功的練習方法
    今天看了一段《笑傲江湖》的視頻,裡邊有一段關於葵花寶典也叫闢邪劍譜的練習方法,第一句就是:欲練神功,必先自宮。以前其實也知道,這個葵花寶典是一門邪門的武功,練習此武功者,必先自宮,需要變得不男不女,「自宮」顧名思義,就像古代的太監一樣,除掉自己的男性特徵,東方不敗就是一個例子。以前讀到這一段,從來沒有懷疑過,現在突然覺得這一段金庸老先生寫的太不合常理。
  • 一代武俠小說泰鬥—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與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1946年,赴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1950年,《大公報》所屬《新晚報》創刊,金庸調任副刊編輯,主持《下午茶座》欄目,也做翻譯、記者工作,期間寫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功絕學排行榜前五名(個人觀點)
    說到武俠小說,那就不得不提到金庸了,金庸寫過很多經典的武俠小說,而且大多都被改編成了影視劇,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等。裡面有很多武功高強的高手,而且他們都練過上成的武功絕學,這麼多武功,到底哪一個才是最厲害的呢?
  •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翻開金庸武俠小說,你心裡是否也曾有個江湖夢
    依然記得第一次看武俠小說的時候是一部臥龍生的作品,名字已經忘記了,是從一位堂兄弟手裡借來的,每當周末自己就跑到舊書店,一站就是半天,又先後看了《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神鵰俠侶》、《連城訣》、《俠客行》等作品,因為常到書店看書,好多次都被店主驅逐,因為書店藏書都是舊書,通過收集舊書轉賣營業,去的次數多了,店主心裡不喜。
  • 《玉扇神劍》一部以書名就達到成功的武俠小說
    而在眾多大大小小亮亮黑黑新新舊舊的讀書社之中,那武俠小說的數量用宋丹丹老師的話來說,那就是相當地多啊。在浩如煙海汗牛充棟的武俠作品中,金庸、古龍、溫瑞安的武俠小說總是一部難求。反而盜版的臥龍生、柳殘陽、陳青雲的作品卻能時時借到。而這種現象直到三聯版《金庸作品集》和珠海版《古龍作品集》以及友誼版《溫瑞安作品集》的不斷上市才告一段落。遙想當年到租書社租武俠小說,書名的作用就太明顯的。
  • 金庸武俠十大神功,如果可以選3個,這麼選怎麼樣?
    網絡小說還沒興起的年代,無數國人是讀著金庸武俠小說長大的縱觀金老爺子全部15部武俠作作品,可圈可點的10大神功分別是:葵花寶典、獨孤九劍、六脈神劍、凌波微步、北冥神功、鬥轉星移、乾坤大挪移、當然,彼時令狐衝獨孤九劍神功尚未大成。缺點嘛,當然就是「欲練神功,引刀自宮」。此功邪氣的很,但見那東方不敗功成後殺盡妻妾,變得喜穿花衣,青睞美男。武器也變成了一根輕飄飄的繡花針。
  • 溫瑞安的武俠小說至少有三點讓金庸、古龍望塵莫及
    金庸作為武俠小說五大宗師之首,一方面取決於他創作武俠小說的專注與態度,以及他的才氣縱橫,引經據典且能以假亂真再加上金庸先生為了保證作品的嚴謹與質量,毅然選擇急流勇退,並且專心致志的進行作品的刪改與修訂,因此其傳世的十五部作品已成為武俠小說領域中的最高標準著作。
  • 盤點近代經典武俠小說大師,你知道哪些他們的經典作品
    進入三四十年代,隨著新思想和新觀念引入中國,武俠小說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民國時期的「北派五大家」,即李壽民、宮白羽、王度廬、鄭證因、朱貞木。與之前武俠小說前輩們相比,他們的作品都突出了「新」和「變」,也被稱為「新」派,他們也可以說是新舊派武俠小說的銜接者。
  • 3本金庸偽作武俠小說,早些年看得津津有味,後來才知道上當了
    提起武俠小說,總是繞不開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個對聯膾炙人口,就算沒有看過金庸小說的人,也聽過這個對聯。話說回來,正因為金庸在武俠小說界大名鼎鼎,所以當年出現了很多冒牌金庸作品。無良出版社和書商打著「金庸」的旗號,用別人的作品冒名頂替,魚目混珠,居然銷量大好。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時候,武俠迷確實不知道金庸到底寫了多少作品。所以,一看到署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很多人拿起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