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撕得了小三,幫得了閨蜜,混得了太太圈,她是商場精英,也是情場高手,更是賢妻良母。
她就是顧佳,熱播劇《三十而已》中的女主角。
顧佳活出了大部分女生羨慕的生活,但即使是這樣優秀的女性,也遇到了困擾很多人的問題:離婚。
《三十而已》中,許子言問顧佳:爸爸媽媽,你們是不是要離婚了?
顧佳很意外,兒子怎麼會知道?
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孩子還小,大人的事情,他們怎麼會懂呢?
但其實,孩子很敏感,父母關係中細微的變化,他們可以感受的到。
劇中的主要原因是林有有送給許子言的一本書:《媽媽家,爸爸家》,並且告訴他,爸爸會有自己的家。(今天又是怒罵林有有的一天)
當顧佳和許幻山因為育兒師事件,在兒子面前吵架時,孩子就已經感受到了家庭的變化。
其實,請育兒師這件事,也會給許子言一種,媽媽是不是不要我的了想法。所以,他才會在育兒師來時說:我討厭這個阿姨!
孩子是單純的,他們不知道離婚是什麼,只知道不好,所以會試圖用自己的語言,來阻止父母離婚。
「如果我選擇爸爸的話,媽媽就捨不得離開我們了。」
這句話深深刺痛了顧佳,猶如萬箭穿心。她抱著許子言痛哭起來。
聽到這麼可愛的兒子,說出這樣的話,作為媽媽肯定是非常為難。離婚對於孩子的傷害之大,毋庸置疑,但是為了孩子而維持婚姻,有必要嗎?
和所有人一樣,顧佳也猶豫了,但是最後她說:「我不想有一天告訴兒子,媽媽一直忍受不幸福的婚姻,都是為了你。」
童年的幸福可以治癒人生,童年的不幸卻要花一生來治癒。
小編有一個朋友,父母離異,爸爸在離婚後對家庭不聞不問,從小缺失父愛的她,對父親一直非常怨恨。
她永遠記得父母婚姻失敗給她帶來的痛苦,不願意再重蹈覆轍。面對自己不幸的婚姻,她選擇隱忍。
她對我說:我已經失去了很多,花了5年時間自愈,現在不會讓任何人奪走屬於我的重要東西,也不會讓我的孩子去體驗我經歷過的傷痛。
其實也有很多離婚後的楷模家庭,這裡就不得不表揚一下《小歡喜》中英子一家。
英子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也離異了,英子判給了媽媽,但是她的爸爸會經常來看她,對英子萬般寵溺。她的生活,除了父母不住在一起,和正常家庭的孩子沒有什麼區別。
英子順利地成長為一個陽光、開朗、學習優異的好孩子。
對於英子來說她既沒有缺失母愛,也沒有失去父愛。雖然父母離異,但是她擁有一個完整的家。
離婚不是造成孩子叛逆、誤入歧途的根本原因,也不是摧毀孩子的原罪。真正的原罪是孩子缺乏愛——家長漠視孩子的需求,對孩子不聞不問。
即使我們真的要走到離婚這一步,也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告訴孩子真相:爸爸媽媽要分開生活了,但除了不住在一起,其他沒有任何區別。我們對你的愛,也一分不會少。
與其打著為孩子好的藉口,逃避離婚的話題,勉強自己繼續不幸的婚姻,不如大大方方說出真相,用雙方各自的方式,繼續愛孩子,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不是累贅,離婚也不是原罪,只要坦然面對,真正的愛就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