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師生情

2020-08-28 我是胖小呆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爸爸和他的初中班主任。

爸爸出生在六十年代末,爺爺死得早,家裡很窮。那個年代,很多孩子都沒怎麼讀書,爸爸是初中文化,算是很不錯了。

小時候,經常聽爸爸提起董老師這個人,卻從未見過。我一度以為董老師既然是爸爸的老師,那肯定是很老,應該早就退休了。直到2009年,我上初中,爸爸帶我去拜訪董老師,我才慢慢知道了故事的全部。

1981年,爸爸14歲,上初一,而他的班主任董老師,19歲,第一次站上講臺。據說董老師是讀完了初中,自學的高中課程,考了中專學校,後來分配到了這個鄉村中學。

我問爸爸:「你們那時候一個班人很少嗎?」

「不少啊,一個班六十多人呢!」

「那董老師是怎麼認識你的?」

「因為你老爸成績好啊···哈哈···」

其實我不太能看出來老爸是成績很好的那種學生,倒是長輩們,都說爸爸讀書的時候很聰明。

爸爸說第一次和董老師講話,是他在早讀課上練字,董老師湊過去看,說了句:「你這字不行啊,需要練。」爸爸看了他一眼,沒說話,又繼續寫。

大約過了兩三天罷,董老師悄悄塞給爸爸一本字帖,是很漂亮的行楷,我曾經在爸爸的行李箱裡翻到過,紙張已經舊得泛黃,只剩下半本,封面也不見了,彼時才知道原來那本殘破且被爸爸視為寶貝的字帖是有來歷的。

爸爸的字寫得確實很好看,我小學課本上名字都是他寫的,我的老師曾經還問我是誰的字,都說這實在不像一個只有初中文化能寫出來的。

自那之後兩個人的交集就多了起來,董老師在得知我家很窮,而且爺爺還抱病在身,爸爸常常交不起大米(因為中午在學校吃,大米需要學生自己從家帶來交給學校)後,中午他會向灶上多要一點米飯,偷偷地把爸爸喊到他的宿舍,和他一起吃。

學校正對面是一個很大的湖,天氣熱的時候,董老師會叫上爸爸一起去遊泳,遊過去再遊回來,爸爸說他的衣服溼了,怕回去挨爺爺的罵,董老師就陪他坐在太陽底下把衣服曬乾。

曾幾何時,他們也只是十幾歲的頑皮少年···

爸爸的很多技能都是董老師教的,比如騎自行車、打羽毛球。八十年代的教育資源相當匱乏,董老師不僅教數學,還帶英語,他教給爸爸的第一篇英文,爸爸至今還記得:「My name is Tom···」

我抬頭看看爸爸爬滿皺紋的臉,很難想像他孩子時候是個什麼模樣。

好景不長,1982年冬天,爺爺去世了,家裡窮得連一副棺材都買不起,就更別提上學了。爸爸一個多星期沒去學校,董老師問了和爸爸同村的一個學生,找到了我家,和爸爸聊了一晚上,勸爸爸回去上學,大意就是越窮越要上學,否則就沒有出路,並表示沒錢讀書,他可以給爸爸交學費。十五歲的爸爸想到家裡來年春天就沒人犁田了,生產隊的牛也沒人放,兩個弟弟還在上小學,愁了一夜,拒絕了董老師的好意。沒想到過了幾天,董老師又上門了,並且帶了另一個老師一起勸說爸爸,僵持到最後,董老師說:「實在不行,你看這樣,白天你在家幹活,晚上你來學校,我給你補課,我就住在宿舍,不回家了,明年我給你弄個名額,你去考中專,等畢業了可以當個老師,也穩定,就一年多,你堅持堅持。」

如果當時爸爸答應了,我家或許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吧?

唉,這苦難的生活!

爸爸還是輟學了···

沒讀書的爸爸在家犁田打壩,什麼活都做,農閒的時候就去看看董老師,董老師給爸爸配了一把他家的鑰匙,說爸爸只要上縣城裡去玩,就自己去他家做飯。後來董老師談戀愛了,和師母約會的時候,也會帶著爸爸,我曾經還打趣:「人家小兩口談戀愛,你跟著去,不羞嗎?」

「是董老師讓我去的,那時候我還是孩子,不懂事···」

再後來董老師的孩子出生了,爸爸也長大了,便出外謀生計,一年到頭都不怎麼回家。董老師從農村學校調到鎮上,最後考去了縣城最好的中學。

1992年爸爸結婚了,94年正月爸爸帶著媽媽和姐姐一起去看董老師,董老師對爸爸說:「我沒有女兒,讓你閨女認我做乾女兒吧!以後就來縣城上學,住我家。」

也就是那一次,爸爸意識到了他和董老師的差距,人家是老師,自己在工地上打工,畢竟年輕,瞬間心裡就湧起了強烈的自卑感。

打那時起,爸爸就再也沒去找過董老師,只是經常會提起,所以我對董老師的印象只停留在爸爸的口中。

時間說快也快,十五年後,2009年,我要上初中了。爸爸想把我送進縣上的初中,想來想去,只認識董老師,在萬般不情願下,多方打聽,要到了老師的號碼,電話接通的那一刻,爸爸還沒來得及告訴對方是誰,董老師就開口了:「這麼多年,你去哪兒了?你知不知道我一直在打聽你?你怎麼就不來看看我?」

現在想起那番對話,都不禁讓人淚目···

也就是那一年,爸爸和董老師恢復了聯繫,我終於見到了那個傳說中的人,比爸爸看起來年輕很多。那一天,他讓師母做了幾個菜,陪爸爸喝酒,他說:「你知不知道這麼多年,我一直拿你當兄弟,你好歹託人轉告一下我你的情況啊,這一別就是十五年···」

那副畫面,我至今感動,爸爸只是喝酒、沉默···

我上初中後,董老師也是經常給我開「小灶」,讓我去他家補課,我對數學所有的興趣都是因為他。只是每次爸爸讓我帶去的學費,都被董老師原封不動地退回來了···並且給爸爸打電話:「咱倆這關係,你讓丫頭帶錢來,就沒意思了。」爸爸也只有過年過節買點禮物送過去,後來,也都被董老師當成壓歲錢折現給我了。

2014年,我高二,爸爸不小心摔骨折了,縣醫院沒有認識的人,不僅預約不上手術,連個床位都沒有,爸爸只能坐在輸液大廳。晚上董老師去了醫院,給爸爸安排了床位,第二天就把手術做了,因為骨科主任是他的學生,隨後又給了爸爸一千塊錢:「你好好養傷,傷筋動骨一百天,兩個閨女學費不夠的話,我來掏,你千萬不要著急!」

我在敲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幾度哽咽。2015年,我去讀大學了,九月份接到家裡電話,爸爸告訴我董老師病了,可能是癌症,那一刻,我幾乎是呆住了,在心裡不停地祈禱,希望老師能夠平安!那年春節董老師打電話給爸爸,說要留在上海過年,我們都以為可能不是太嚴重。

2016年4月,爸爸特地從杭州趕到上海,病床上的老師已經瘦脫了相,時而迷糊時而清醒,前來看望他的學生,有的他已經辨別不出了。據師母說,爸爸去的那天是老師病重後精神最好的一天,和爸爸聊了很多。

2016年6月26日晚,我接到老師去世的訃告,第二天是期末考試,我回不去。一個人躺在床上哭了很久,我不知道爸爸是怎樣的心情,我和他都是董老師的學生。

後來,聽別的同學說,老師出殯的那天,去了很多學生,最遠的是從西藏趕回來的,從1981年他帶的第一屆到2015年帶的最後一屆,每一屆都有學生去,送葬的學生總共五百多人。

前幾天在家整理錢包時,裡面有十幾張連號的五十和一百塊錢,都是當年董老師給的壓歲錢,一直攢著沒捨得花,一晃老師都走了四年了···

相關焦點

  • 八十年代翻身記,年代軍婚文,穿越重生,發家致富
    《八十年代翻身記》作者:秀木成林關鍵詞:女主穿越,年代文文案一睜眼八十年代初,姜寧穿成一個十八歲小姑娘,未婚夫劈腿堂姐,她氣病在床。捕獲鐵血軍哥哥,發家致富,建設八十年代新好家庭,姜寧愛情事業兩不誤。梗概女主穿越成遭未婚夫和堂姐雙重背叛後原身,果斷踢走渣男。男主是部隊軍官,回鄉解決個人問題。兩人經人介紹相親,看對眼後很快結婚。女主和娘家一直暗裡做生意,引來妯娌覬覦,引發矛盾。女主隨軍前,男主分家。
  •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__之14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十四)劉蘭福八十年代初電視還是個稀罕物,在鄉鎮,人們常常到有數的幾個機關單位上去看電視節目。他告訴領導,在七十年代的時候他是村裡的宣傳骨幹,會說快板書,特別是打快板能打出花樣來。他準備將鄉裡這幾年取得的成績以快板書的形式向全縣人民匯報。領導樂壞了,這樣既完成了上級布置的演出任務,又能宣傳本單位的成績,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啊!當即決定給他放假幾天,讓他專心準備,爭取獲獎。
  •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十六)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劉蘭福 八十年代隨著 六七十年代的幹部工人時興接班,也就是老子去世或者退休後可由他的子女頂替他的工作。雖然七七年恢復了高考,但是四年上下來,也就進入到八十年代了,頭幾屆的大學生數量也不是很多,所以接班頂替又持續了好幾年才終止。
  • 穿越八十年代農家媳,年代婚後文,穿越重生,男強女強
    《穿越八十年代農家媳》作者:臧白關鍵詞:外表嬌柔內心沉著有魄力女主VS硬朗糙漢男主卻在出國散心時遭遇空難,穿越成了八十年代農村新媳婦傅寧。麻花辮、紅頭繩、花布衫、粗布褲、繡花單布鞋……這……是要她做個復古的小媳婦麼?【穿越目標】要讓那些滿眼鄙夷的人羨慕到掉口水!梗概女主是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出國散心遭遇空難重生為原身。
  •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十七)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十七) 有人在八十年代末被提拔成為副鄉長。 八十年代末川菜館開遍了全國,我們這偏僻的小縣城也突地冒出來好幾個川菜館。這天鄉政府的幾個工作人員到川菜館吃飯,其中有人點了魚香肉絲這道菜。
  • 耿直大哥說說八十年代的的婚禮
    就是結婚,我在同輩人裡邊最小,我的哥哥姐姐們八十年代就都結婚了,
  • 劉福蘭:八十年代鄉村趣聞(之十三)
    八十年代鄉村趣聞 八十年代後期鄉政府的食堂大都承包給廚師了,以前食堂的菜譜由司務長做主,現在則由廚師自己掌握了。有一天廚師要做茄子炒肉片這道菜,人群中有人嘀咕了一句,好久沒有吃肉憋茄了(肉憋茄是我們那一帶的名菜,原材料雖然也是茄子和豬肉,但是因為它費工費火費時間,價錢還上不去,所以廚師在食堂承包後就不大做這道菜了)。廚師有點情緒,說了句我不會做。
  • 前世遇空難重生八十年代,顏值高能賺錢,嫁個首長成了人生贏家
    今天給大家推薦前世遇空難重生八十年代,顏值高能賺錢,嫁個首長成了人生贏家!話不多說,請往下看。第1本:《八十年代小悍妻》——作者:千裡殘陽大總裁傅雪高姿生活沒多久,在回國途中遭遇了飛機事故,一睜眼,人到了八十年代。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缺錢短食也就算了,整天被七大姑八大嬸兒的嚼舌根挑撥離間,外加父親家暴,母親無能,奶奶重男輕女,這個同名同姓卻不同命的原主,簡直活在地獄裡。更可氣的,她們還要阻礙她發家致富奔小康,這簡直不能忍受!
  •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八十年代的一部電影,人們還記得嗎?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對八十年代文藝界的思想解放起了一個先導作用。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是由張弦1980年發表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的。該小說獲得了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的編劇也是張弦本人。
  • 重生到八十年代逆流而上,外星文明把平行地球帶入星際文明
    配角也各有特色,共同描繪出八十年代工廠風貌情節節選:簡評:這本重生科技文,有點慢熱,文筆流暢,寫得很有年代感,讓讀者從文字中了解到八十年代的發展變化
  • 現代師生戀以及古代師徒戀的好看言情小說盤點
    5.七十年代之農門長女作者:金波灩灩特點:種田,年代文,師生,2020.1完結(芭蒔圈掃文組亢亢早睡了嗎 8.7分評價)很不錯的一篇種田文,女主是農家長女,父母意外去世後毅然退學,承擔起照顧一串弟妹的責任。
  • 坐著火車去朝鮮留學,仿佛回到八十年代
    眼前所見,讓人覺得回到了八十年代。 到新義州後,換乘前往平壤的國際列車。列車每天往返只有一趟,到新義州後,我們需要接受安檢,安檢比較原始,人工開包檢查,比較費時。
  • 年代文:《在年代文中不思進取》
    《在年代文中不思進取》《重生六零好時光》《八十年代翻身記》《帶著空間穿七零》《七十年代白富美》這個大大寫的年代文都很可,文筆、劇情都很好,《重回六零全能軍嫂》《七十年代學霸
  • 從路遙的作品看八十年代的生活
    路遙的作品差不多都是描述80年代前後的生活,很大一部分,我都經歷過。 先說吃喝方面。 確實,那個年代的人有喝糖水的習慣。我就記得我們兄妹仨,有事沒事,都愛衝個糖水喝。現在說起來簡直匪夷所思。那時候放白糖的都是大玻璃瓶子,很多單位發放福利時也愛發白糖,商店裡白糖和冰糖也是爆款,一堆一堆的擺著。哪像現在,白糖和冰糖都是小小的袋裝,放在家裡也都只出現在廚房,充當調味品。
  • 她回八十年代,空間在手功夫傍身,撩個團長做夫婿,還是個寵妻奴
    今天給大家推薦她回八十年代,空間在手功夫傍身,撩個團長做夫婿,還是個寵妻奴!話不多說,請往下看。第1本:《嬌寵無度:團長的重生小嬌妻》——作者:復小芽短評簡介:二十一世紀的女漢子於盼盼從夢中醒來回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 《八十年代之嬌花》暗戀兵哥哥的壞女配也有春天~
    本文語言樸實,行文流暢,文章風格溫馨輕鬆,主要講述男女主在八十年代攜手努力奔小康的拼搏史,男女主感情動人,萌寶可愛,值得一讀。
  • 八十年代還有這麼露骨的電影
    在一個寬鬆開明的年代,國內上映的電影能好到什麼程度,敢拍到什麼地步?《芙蓉鎮》改編自古華的同名小說,是80年代「傷痕文學」的代表作,講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四清運動」和「WG」)的故事。上世紀六十年代,在湖南、廣東、廣西三省交界之處,有一個叫芙蓉鎮的地方。小鎮不大,但民風淳樸。偶爾某戶人家兄弟內訌,夫妻吵架,整條街道便會騷動起來,人們往來奔走,相告相勸。
  • 龍潭河鎮中學:抓好飲食飲水,保障師生健康
    紅網時刻慈利11月30日訊(通訊員 康伯新)為保障師生飲食飲水安全,謹防「病從口入」,保證教職工安心工作,保障學生健康成長,12月1日,慈利縣龍潭河鎮中學開展了飲食飲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據悉,該校通過利用廣播、黑板報、主題班會、宣傳欄和實物標本等形式,加強對師生的飲食飲水安全知識教育,普及有關的衛生知識,使師生能夠識別過期、變質、偽劣或「三無」食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還聘請公安、交警、衛生防疫等部門的領導到學校進行安全工作指導,強化學校飲食飲水衛生安全,嚴格把關飲食飲水的來源關口,嚴格管控飲食飲水的加工與儲存,確保不出現飲食飲水安全事故。
  •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三個愛而無果的師生戀故事
    但那個年代誰也沒有表現出來,只有一個女同學可能比我們年長一兩歲的原因,迷戀老師到了不可控的地步,她常請教老師單獨輔導作文,也常主動幫助老師批改學生聽寫的生字,時間久了,大家都似乎知曉了她的心事,當有好事者發現她作業本上的字已和老師一模一樣時,很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便十分明了,不知她暗地裡練了多久才仿出老師那一手好字,同學們便竊竊嘲笑她,令她後來的初中生活一直抬不起頭來。
  • 《白色遊泳衣》|那個八十年代的頑主和大院子弟結仇的故事
    文|十裡荷塘秋水長看過很多表現八十年代頑主「混不吝」的文藝作品,有書也有電影,無一例外都充滿了血腥和打鬥的場面。那裡面差不多都寫到了大院子弟和街頭頑主之間矛盾重重的故事。本來嘛,也很好理解,這代表著兩個不同的陣營,階級差異決定了雙方之間的關係充滿了不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