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夜的曇
有一位命運比較悲慘的農村女文青,發過一些小的小說,是心比天高但很不幸卻又命比紙薄的類型。她的丈夫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農民,家裡經濟比較窘迫,偏偏唯一的女兒又因意外事故造成很嚴重的殘疾。
她喜歡寫小說,參加文學筆會結識了不少文人,其中也有她暗戀已久的知名作家。
她同女性作者的關係都很差,她也從不掩飾對她們的嫉妒,差距很大的生活處境令她心態失衡很嚴重,我想要把她從農村拯救出來,因此給她介紹過工作。
她同人在一起時,都是無盡的埋怨,我比較能夠理解,因為她那無力改變的婚姻、家庭和處境。
她很厭惡她的丈夫,因為覺得他壓根就與她不配,但她自己也沒有其他求生的能力,也就無法擺脫現在的婚姻。
與對丈夫的厭惡一起與日俱增的,是她對那位知名作家的愛戀,她知道這是一場無法表白的單戀,因此只能用想像編造自己的「愛情」來作為慰籍,最後她竟然把長期臆想出來的」愛情」,當成了真的「記憶」。
在虛假「記憶」的支配下,她多次去騷擾那位知名作家,鬧得滿城風雨,那位作家說,自己甚至都不認識她,不知道她為什麼會把那些根本沒有的事情說得活靈活現像真的存在一樣。
我不止一次對她說,你同他的事情,都是假的,都是你想像出來的。她說,怎麼會是假的呢?怎麼會呢?你因為他有名你就維護他。
這因此讓我對記憶產生了懷疑,即便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記憶也能夠被自己修改。可能只是一個男人對你笑過,你珍藏多年,記憶慢慢由「他對我笑」,變成「他喜歡我」,再變成「他愛我」,甚至變成「他只愛我一個」……
時間流失的同時,記憶被我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加入各種調料,並且還可以在自己的腦子裡,按著自己想要的樣子不斷地修改,甚至還有情節發展。
那段不存在的愛情,在所謂的「記憶」裡,單方面地成長為一個完美無缺的故事,並且時時還可以「回憶」起來,感動一下自己。
這位女文青大概便是如此,因為處境的艱難,她的單戀以及想像出來的美好愛情,成為她苦痛時的慰籍,她把記憶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一遍遍修改,漸漸的連自己都忘記了她腦中最美好的回憶,實際上並未曾在這個世上存在過。
韓國科幻劇《Circle:相連的兩個世界》,講的是用科學人為控制人類記憶的故事。從2017年便已開始了好幾年的「記憶刪除」研究,到了2037年,世界被分為「智能地區」和「一般地區」,智能地區號稱「永無犯罪」,進入這個地區的人,腦中都被安裝了晶片,晶片刪除了人們以前的所有記憶,人因此忘掉了過往痛苦,表面上看十分幸福地生活著。
但同時,人的犯罪記憶也被刪除,那些犯過罪的人,因為一枚晶片便洗白了過往,毫無愧疚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一般地區」的人們是未安裝晶片的,他們因為罪犯不能被繩之以法、且徹底忘記自己犯下的罪惡,而忍受著痛苦記憶的折磨。這部劇的主線,便是找回記憶。
劇中進行刪除記憶研究的科學家認為,人類痛苦的根源,就是因為有了痛苦的記憶,只有像消除癌細胞一樣徹底消除這些記憶,人類才能夠得到長久的幸福。
劇的主角在看到哥哥因為記憶消失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時,曾有過一時的動搖。但最終,他認為記憶就是責任和感情,擁有了記憶,才有了家人朋友,也才所以成為人類。
強姦犯在被強行恢復記憶以後,終於收起了他喪失記憶以後無辜的樣子,記起了自己曾經犯下的罪惡,但因此而帶來的痛苦讓他崩潰,他要求恢復記憶,結束生不如死的人生。而恢復記憶以後的智能地區安保,回憶起愛人的慘死,痛苦的記憶雖然令他痛不欲生,卻讓他結束了心靈的空洞,擁有了完整的人生。
於前者來講,記憶是他需要承擔的責任,以及為自己行為所付出的代價。而後者,記憶便是他的愛人和感情。
其實刪除和修改一個人甚或一個群體的記憶,並不一定真的需要動用高科技。另外一部韓劇《奇怪的搭檔》裡,男主年幼時見證過一次火災,案件的檢察官為了儘早結案立功,給年幼的他看一個男人的照片,並強行重複灌輸照片上便是縱火者的信息,他因此在不自覺中做了假證。
而他的記憶裡,那個照片裡的男人就是縱火的犯人,是他親眼所見。
這件事情令人恐懼的地方在於,一個人一直當成親身見證並且確信不疑的事,實際上是外部力量強行植入的記憶。也就是說,外部其實是能夠輕易給人植入記憶並且大加利用的。
就像在《Circle:相連的兩個世界》裡,恐怖的並不僅僅只是記憶的消失,尤其是「刪除記憶」技術被邪惡力量控制,變成操縱人類的工具。
人類因為那枚晶片,沒有了記憶,同時也沒有了獨立的思維和思想,即便對掌控「智能地區」的力量有稍微一點點的質疑,也會被晶片施力產生痛苦,讓人瞬間把質疑放棄,只餘對晶片和控制他們的權力無條件的服從。
這部劇一開始是懸疑和科幻,但最後令人深思的卻是對人性的探討。
甚至人的身體已經變得不再重要,即便是複製人,即便是被刪除記憶只能靠背下影像而重獲「記憶」的人,他們只要擁有了記憶,擁有了獨立的思維,便能夠算是一個完整的人類。
反之,那些被刪除記憶的生命體,因為喪失了記憶、個性、思想,他們只能成為行屍走肉般被人控制的工具。
我同我的朋友「花竹螢」討論「刪除記憶」的話題。她說,沒有記憶就沒有判斷和衡量行為對錯、事物美醜的標準,也產生不了喜怒哀樂這樣的情緒。對我而言,即便明天就要去見上帝,我的記憶裡有家人、有朋友、有陪伴過我的寵物,這是我這一生的幸福。雖然回想起曾經做錯的事依然會難過,會羞恥,但我會希望來生上帝能指引我做得更好一點。
是呀,痛苦有什麼呢?就算是痛苦的記憶,那也是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