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狗眼看人高

2020-09-05 一起來聽雨夜雨

我和張明是同事,也是「酒肉朋友」,少不了時不時地在一起小聚一次。

一個星期天,中午無事,我們兩人相約到飯店撮一頓。按照平常的習慣,我要先到張明家,再一起去飯店。因為張明的父親去年得了半身不遂,無法行動,所以,張明必須先安排父親才能外出。

到了張明家,眼見張老爺子正坐在院裡的老槐樹下乘涼,腳下趴伏著一條黃色的小狗,仰臉看著老爺子手中的饅頭,前爪不停地爬撓著,一副搖尾乞憐的樣子。張老爺子則不緊不慢地將手裡的饅頭一塊一塊地扔到小狗的嘴裡。


我問老爺子什麼時候養上狗的,張明在一旁說,是別人家的狗,經常到他家來。我又問老爺子中午吃什麼,平常只要我和張明出去,老爺子都是讓我們從飯店捎回些吃的,不讓張明另外做飯了。老爺子言語含糊不清地說,隨便來點就行,你們要少喝酒多吃菜。我們點頭稱是,剛要出門,就聽老爺子在後面囑咐道,今天到李家酒樓去吃吧,菜一定做得好,還便宜。

我和張明聽了一頭霧水,上次,我的幾位同學來我家做客,我就約好友張明作陪,當時想去李家酒樓時,老爺子曾經說過,不要到李家酒樓去,菜一定不好,還會多花錢的。當時我和張明都不以為然,知道老爺子和李家酒樓的李老闆有過節。老爺子身體壯實的時候,和兩個村民一起收糧食,每天累得一身臭汗,滿身的玉米屑。一天中午,三人到李家酒樓吃飯,李家酒樓的李老闆眼見三位這副邋遢相,怕影響酒樓的生意,就以沒有空屋為名把三個人攆出門。張老爺子氣憤不已,臨走留下一句話:狗眼看人低。


我們以為張老爺子不讓我們到李家酒樓去,是還在記恨李老闆。張明怕老爺子生氣,答應了一聲,跟著我們出了門,但還是偷著去了李家酒樓,因為老爺子出不了門,看不到。但吃完飯,我們才後悔沒聽老爺子的話。那天李家酒樓每個房間都有人,菜就上得慢了,菜量也少,還沒滋沒味,我們幾個人經常是看著見底的盤子等著下一盤菜。沒有菜,酒喝起來就少了興頭,鬧得我這個請客的很沒面子。最後算帳時,又領教到了「小李飛刀」的厲害(因為李老闆經常在算帳時宰人,所以人送外號「小李飛刀」。),最起碼多算我了一百多元。

那件事讓我至今耿耿於懷,因此我和張明商量好了,今天不去李家酒樓,而是去較遠的聚正樓。但聽了老爺子的話,我動心了,想驗證一下張老爺子的預測是不是還那麼準。


我們走進李家酒樓的時候,裡面冷冷清清的,無精打採的李老闆看見我倆,立刻笑臉相迎,給我們安排了一間最好的房間,親自沏茶倒水。上的菜不但量大,而且要色有色,要味有味,李老闆還贈送了一道菜。算帳的時候,總共百十元錢,李老闆硬是讓了二十元,讓我疑心李老闆是不是犯了糊塗。

回來的路上,我問張明,老爺子是不是有先知先覺呀?一個在家不能出門的老人怎麼能預先知道李家酒樓的服務情況呢?張明搖搖頭,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到了張明家,見老爺子正在閉目養神,那條黃狗趴在藤椅旁邊,仰臉看著老爺子。老爺子睜開眼問道,去李家酒樓了吧?怎麼樣?

老爺子,你真夠神的,你是怎麼知道李家酒樓什麼時候能去,什麼時候不能去的?我問道。


你們想呀,李家酒樓要是吃飯的人多,廚師一定忙不過來,菜的量肯定減少,味道也好不到哪裡去,李老闆在算帳時,也不會講情面。相反,要是很多天沒有人到他的酒樓喝酒,他一定著急,要是顧客去了,服務肯定好,宰人也不會那麼厲害了,目的就是一個,讓你們下次還去他的酒樓。他這就是這種看人下菜碟的人。你們說是這個理吧?」老爺子含糊不清地說。

我點點頭,又問道,這個理我知道,但你老人家在家從不出門,你是怎麼知道李家酒樓哪幾天顧客多,哪幾天沒顧客的?


老爺子未開口,先指了指身邊趴著的那條狗,你們看見這條狗了吧,就是它告訴我的,它是李老闆家的,有時候也到我這裡來,因為我常餵它東西吃。李老闆平常拿客人的剩飯剩菜來餵狗,如果那幾天,李家酒樓的顧客多了,剩飯剩菜也就多,狗就不到我家來了。要是沒有客人去吃飯,也就沒有剩飯剩菜給狗吃了,狗就到我這裡來。這條狗在我這裡待了兩天了,說明李家酒樓這兩天沒有人去吃飯,所以你們去了,才不會挨宰。別看李老闆低看我,可他這條狗卻高看我。


張老爺子哆哆嗦嗦地伸出右手撫摸著狗頭,黃狗則是眯縫著雙眼抬頭看著老爺子。

相關焦點

  • 小說《狗眼看人高》下
    盧強沒有作正面回答,只談談地說:「不見了就不見了吧,一隻狗而已。」為此一家人當晚都沒有吃飯,尤其是盧偉,竟然哭了起來。三個月後,一個周日晚上,外面下著小雨,盧強正在批改學生的作業,盧偉坐在對面複習功課。門外傳來輕微的抓門聲音,盧偉突然叫了起來:「爸爸,球球回來了!」不等盧強說話,盧偉已跑到大門旁,拉開門,一團毛茸茸的東西滾了進來。盧偉正在詫異,那團毛茸茸的東西已鑽到盧偉的腳下。
  • 小說《狗眼看人高》中
    盧偉聽到狗叫聲,跑了出來,抱著球球傷心地流出了眼淚,嘴裡說道:「你打球球幹嘛?你打球球幹嘛?」。宛芬也從屋裡出來,埋怨丈夫,不該這樣對待球球。說球球畢竟是條狗,人怎能同狗一樣計較呢?球球很懂人情,捲起舌頭不住地舔盧偉的手和臉。盧強見狀,嘆了聲氣,走進屋裡,抽菸去了。
  • 小說《狗眼看人高》上
    小狗不是什麼名貴物品,而是農村土狗子高攀了貴人家的母京巴什麼的,抑或是其他什麼名狗,雜交而成。小狗黑色,長不過米,高不能盈尺,頭呈不規則三角形,眼如溜蛋,嘴巴很長,像黑鐵皮捲成的喇叭筒,耳朵不大,豎起來像春天盛開的喇叭花,被人撕了一個豁口。球球乖巧玲瓏,善解人意,特別惹人憐愛,一家人都很喜歡,所以搬家時特意把它從遙遠的山裡帶到了鎮中學。
  • 故事:人與狗奇事(民間故事)
    他怒氣衝衝來到麥地裡,順著麥苗根部就往上捋,麥稈上的大麥穗紛紛落地,眼看就剩下梢尖上最後一個「螞蚱頭」了。李憨的狗不住地央求:「老天爺呀,您發發慈悲,不要再捋了!」玉皇大帝忍住怒氣:「好,就留一個麥穗兒!」  狗問:「只留下一個麥穗兒,那我吃什麼?」  「沒啥吃你就吃屎吧!」  從此,麥稈上剩下的最後一個麥穗兒讓人吃,狗也就只好吃屎了!
  • 聊齋故事:大娘野外抱回狗崽,長大後嚇壞眾人,只因狗崽身世特殊
    > 寶兒吃得多,長得也快,不到兩年就有半人多高,比村裡所有的狗都要大上一號,村裡的狗都不敢從胡大娘家門前過,只要聽到寶兒的吼叫聲,村裡的狗就趴在地上不敢亂動。村裡很多人都懷疑寶兒不是狗而是野狼,便請了一個老獵人來看,老獵人看到寶兒後也很驚訝,他可以確定寶兒不是狼,但也不像狗。為了讓村裡的人安心,胡大娘外出便把寶兒拴在院子裡,等她回來再讓寶兒進屋跟她在一起。寶兒還在長大,胡大娘已經漸漸負擔不起,便摟著寶兒說道:「寶兒,我已經養不起你了,我也陪不了你幾年,你終究要回到山上,不如你早點回去吧。」
  • 故事:帶來好運的狗兒子
    說故事道傳奇,千言萬語其實就是一句話:多做善事莫作惡,莫看惡人一時樂,是非因果有公道。話說從前,有一對孤苦伶仃的老夫妻,一生膝下無子,眼看眉毛鬍子一天天變白,老兩口天天求菩薩,日日行善做好事,只為了積德能夠換來一兒半女養老送終。
  • 老 人 與 狗 的 故 事
    她倆幾乎與老人一般地深居簡出,很長時間以後,才從一些隻言片語的拼湊中,勾勒出她們的故事情節,原來對門是一處包養的金屋。藏嬌的是一對母女,母親在某保險公司任職,女兒還在上學。難怪偶爾才能難得一見有一中年男子開著保時捷過來與對門的女人同享人倫。
  • 人與狗 了不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深夜,fpg聽到狗叫得兇猛,感覺不對勁,便起床去看個究竟,沒想到與來人打了個照面。 「半夜三更的,你來幹啥?!」 「想牽你個狗吃。」 「都不是遠路的,你好意思的嗎?」 「都有難處,我的日子還不如你。」 「你回去吧!咱別傷了和氣,哪裡來哪裡回,到處是溝,小心別摔著。」
  • 故事:一米狐仙(八)狗要吃人
    我太爺爺沒想到一點,這大狗已經吃了人了,現在眼睛都是綠的,已經完全喪失了理智,這種狗是最兇猛的,說要咬死你,他一定會咬死你,絕對不會退縮。而且這種狗的狀態,就算讓他和狼搏鬥一番,那也是不死不休。當時我太爺爺也沒勁兒了,他還想念個咒什麼的,可是腦子裡什麼都沒有,就是一個字——餓,要麼再加上一個字——乏。但是人在絕境的時候會爆發潛力,我太爺爺就爆發了。
  • 三斤狗的故事不是傳說,三斤狗故居尋古蹟,故事發生在鬆口這裡
    三斤狗的故事在客家地區廣為流傳,幾乎是家喻戶曉。很多人都以為那只是一個傳說,沒想到三斤狗的故事竟然是真人真事。三斤狗的故事梗概清朝乾隆年間,梅縣鬆口小黃村有個李三雄,生下時只有三斤九兩。因家境貧窮,身材又瘦小,很多人便叫他 「三斤九」。小孩子發音不準,把「三斤九」叫成「三斤狗」。天長日久,「三斤狗」這個外號便人盡皆知了。三斤狗窮得叮噹響,鄰居有東西不見了,總是誣賴三斤狗。
  • 一隻狗的故事
    如果你對養狗有興趣,如果你對生活有記憶,請你從今天開始跟我回憶養狗的故事那是1976年剛剛入秋的大西北銀川市,我十歲出頭,姐比我大兩歲,爸說,小君,你不是想養狗嗎?現在有了,就在小賣部的前面,一幫孩子正在欺負它,你要是能把它弄回來,咱就養著。在此解釋一下小賣部。那時,我們住的被叫做工具機廠家屬院的那片清一色的幹打壘土坯房。當時的工具機廠是一機部直屬企業,爸媽及其他2000多名職工多數都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從沿海城市舉家搬遷過來的。小賣部就是家屬院裡唯一的售賣針頭線腦醬油和鹽的小商店,就在我家東面大約三、四十米處。
  • 布爾加科夫《狗心》,一條狗變成人的故事
    和米·布爾加科夫另一部中篇作品《不祥的蛋》一樣,這部《狗心》也可以看作為科幻小說。事實上,兩書寫作時間相差不多(前者寫於一九二四年,後者寫於一九二五年),《不祥的蛋》時代背景主要為一九二八年,而《狗心》則為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五年。
  • 《盜墓筆記重啟》:狗五爺的故事,他和狗之間有著怎樣的秘密?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在這裡見面了,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重啟之極海聽雷》第二季已經大結局了,劇中可以說沒填多少坑,但是又挖了不少,今天我們在這裡就為大家說一說《盜墓筆記》的故事。《盜墓筆記》是以吳家開始的,首先狗五爺是長沙老九門中赫赫有名的平三門吳家的掌門人。平三門為賊,專幹下地摸金的勾當。
  • 狗很重義,人卻無情!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老家一個老頭養了一隻大黃狗,因兒子長期在外打工,這隻狗與老人相依為命,十多年來,幾乎是形影不離。前年,老人突然生病,在從後的四個多月裡,這隻狗也是天天在病床前,任何地方都不去,直至老人去世。老人去世它,在辦喪事的三天中,也只狗也沒有離開靈堂一步。
  • 故事嘉魚 ‖ 狗的故事
    動植物的故事之狗的故事帶谷過江古時候,長江以南的風景特別好,美中不足的是整個江南找不到一粒谷。江南人只好靠吃雜糧度日。在江北的一個偏僻地方卻有很多谷,玉皇大帝派一隻狗到江北去馱谷。狗把一袋谷馱到江邊,難住了。這麼重的谷哪麼馱得過去呢?
  • 狗爬界插隊的故事
    的偉大號召,我們五名知青從省城被分到桂北一個名叫「狗爬界」的山村插隊。狗爬界村四面環山,與當年的中學語文課本中陸定一老先生寫的紅軍長徵時《翻越老山界》中的老山界直線距離不到100來公裡。人們進出小村都要經過村東頭一道近5米高的石崖小道,由於經過這段山道時要手腳並用,所以當地人形象地把這道山崖稱為「狗爬界」。而小山村也因此而得名。這狗爬界雖然沒有老山界「上山30裡,下山15
  • 馬、牛、狗與人
    宙斯創造了人,沒給人長壽,卻給了人聰明才智。在冬天,人給自己建造好了房屋,舒適地住在裡面。有一天,天氣異常庫冷,還下著雨,馬凍得再忍受不住了,便跑到人那裡,請求讓它住在屋內避寒。人說除非馬同意把它的部分壽命送給人,否則就不讓它進門。馬高興地答應了。不久之後,牛也忍受不了寒冬,跑來找人。
  • 舔狗男同學的逆襲
    班花是那種完全不正眼看他,跟他多說幾句都嫌丟人的那種。可這男的不在意,四年來堅持不懈,毫不動搖,一條道走到黑。大學畢業了,班花直接去美國常青藤留學了,男的留在北京北漂,沒房沒車沒錢,真真的一無所有。期間男的居然還各種方式打聽聯繫班花,班花依然從沒有搭理過他一次。
  • 被狗碾的經歷
    很多人都說是我們喝的井水起了很大的作用!後來各家各戶都安裝了自來水,確實也沒有雙胞胎的誕生了!我們大家族沒有一個女孩,除了我們兩兄弟,還有一個表哥,兩個表弟和兩個堂弟!因為大人的原因,我們從小和表哥表弟玩的比較多,對堂弟那邊的情況一直不太熟悉!
  • 諺語 "蛇咬三生冤,狗咬對頭人" 裡的故事
    凡是修道求仙之人口中總會有些耐人尋味的故事,而這故事便是一個相士給說道的:「蛇咬三生冤,狗咬對頭人。」蛇和狗是不會隨便咬人的,如果有蛇和狗不管是無意還是有意咬你的話,那就證明你以前一定對它做過一些不好的事情。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從前有個二十來歲的商人,有一次出去給人幫忙直到夜晚回家時路過一片樹林,走著走著來到一棵大樹底下正準備走過時,突然樹上傳來吱吱的聲音,然後他抬頭一看忽然眼睛一白,嚇了一跳。原來是一條大白蛇真纏著一隻黃毛巨鼠正在進食,細看這蛇和老鼠的體型均已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