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果郡王明明識破餘鶯兒身份,為何不戳破?幸好雍正不知道

2020-09-04 小白說文



導語:「果郡王明明識破餘鶯兒身份,為何不戳破?幸好雍正不知道」

甄嬛剛剛入宮的時候,並沒有立刻就得寵,反而是她的好朋友沈眉莊,在後宮裡一枝獨秀。其實不是甄嬛沒有得寵的能力,而是甄嬛故意避寵的,因為她不想要成為皇帝的女人。甄嬛 一直對外說自己生病了,所以除夕夜的時候,甄嬛就沒有和後宮的眾人一起吃年夜飯。這也就促成了皇帝和甄嬛的初遇——倚梅園偶遇。

甄嬛貪玩,去倚梅園祈福,但是沒想到皇帝居然也來了倚梅園,如果甄嬛被發現,可就是欺君之罪了,所以甄嬛並不敢讓皇帝認出自己。當皇帝要走過來的時候,甄嬛立刻撒謊說:你別過來,我的鞋襪溼了,藉此甄嬛逃開了。

但是皇帝對甄嬛可以說很有興趣,叫蘇培盛憑著一句:逆風如解意,去尋人。結果當時的宮女餘鶯兒冒認了,果郡王一眼看破,卻沒有告訴皇帝。



果郡王一句詩看破餘鶯兒

餘鶯兒本來只是一個倚梅園打掃的宮女,當時蘇培盛說誰能對得出「逆風如解意」的下一句,就重重有賞,餘鶯兒只是想貪個小便宜,於是就站起來說出了下一句。其實餘鶯兒是因為除夕夜裡,剛好偷聽到了皇帝和甄嬛的對話,所以才知道這句詩的。

後來餘鶯兒知道自己被皇帝封了答應,當然更不會承認自己不是那夜和皇帝偶遇的人,而甄嬛也不想去承認,所以白白便宜了餘鶯兒。餘鶯兒被封賞之後,皇帝恨高興的念了一句詩: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但是餘鶯兒一臉茫然,顯然是沒聽懂。



這一切果郡王都看在眼裡,從餘鶯兒一進門,果郡王就看出來餘鶯兒身上粗俗的氣質,完全不像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女人。看見餘鶯兒一臉困惑,果郡王便出言試探:這是李白的詩,皇上喜歡李白的詩。這時候餘鶯兒並沒有發現果郡王故意說錯,而是面露感激。

這時候果郡王就確定了,餘鶯兒絕對不是除夕夜的那個人,因為皇帝念的那句話,是朱敦儒寫,而不是李白。餘鶯兒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露餡了。



皇帝喜歡餘鶯兒唱崑曲

但是後來,果郡王並沒有告訴皇帝,餘鶯兒不是除夕夜的那個女子。一個是因為但是並沒有其他人站出來承認,另外一個就是,皇帝薄情,其實只要是女人,有趣一些的,皇帝都會喜歡。果郡王過沒多久,就聽見殿內,皇帝和餘鶯兒調情的話語,餘鶯兒便開始給皇帝唱崑曲,皇帝也是很逍遙享受,果郡王笑著搖搖頭便出宮去了。



後來餘鶯兒便得了一個封號,稱作妙音娘子,可見皇帝是很喜歡她的歌喉的。後來更是和果郡王說到,餘鶯兒這個人粗俗的有趣,果郡王就更不會說出真相來掃皇帝興了。

餘鶯兒能夠得寵,其實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甄嬛,沒有立刻出來拆穿她。另外一個就是果郡王,沒有告訴皇帝真相,才有了她在後宮風光的日子,但是後來她不知收斂,還是自毀前程了。


相關焦點

  • 甄嬛傳:雍正毒殺果郡王前,甄嬛為何非要更衣?幸好雍正否決了
    導語:甄嬛傳:雍正毒殺果郡王前,甄嬛為何非要更衣?幸好雍正否決了!甄嬛出宮之前,不僅收回了對雍正的愛,還帶走了雍正的心,雍正這麼多年一直心裡記掛著甄嬛。卻沒想到甄嬛的那顆心已經送給了自己的弟弟,還是雍正心裡一直很嫉妒得康熙寵愛的果郡王。雍正發現他們私情後,逼著甄嬛親手毒死她心愛的人,這時甄嬛為何要去更衣?
  • 甄嬛傳:摩格識破甄嬛私情,為何不向雍正告發?答案有些放肆
    導語:「甄嬛傳:摩格識破甄嬛私情,為何不向雍正告發?答案有些放肆」甄嬛這一生經歷了兩段感情,第二段就像一個小插曲,而果郡王只是在特定的時間段裡出現在她生命裡,在教會她重新去愛後,甄嬛的生活又恢復正常。只是甄嬛不小心對雍正動了真情,在這段感情裡無法自拔,所以在被澆了一桶冷水後才清醒過來。只是當時候的心已經傷到本源了,為了療傷,甄嬛去了甘露寺,這次她真的來對了,不過治療藥物不是時間,而是第二段愛情,主治醫生就是雍正的弟弟——果郡王。
  • 甄嬛傳:雍正要毒死果郡王時,甄嬛為何非要更衣?可惜雍正攔住了
    導語:甄嬛傳:雍正要毒死果郡王時,甄嬛為何非要更衣?可惜雍正攔住了《甄嬛傳》過去了這麼多年,至今難以忘懷甄嬛跟果郡王兩個人的情誼,可惜他們兩個人最終還是輸給了時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算是有主角光環的甄嬛也是如此,明明都做好了打算要跟果郡王浪跡天涯,可是好像老天就是不想看他們兩個人發糖。
  • 甄嬛傳:果郡王明知雙生子身份,為何不向甄嬛確認?她不說就不問
    導語:「甄嬛傳:果郡王明知雙生子身份,為何不向甄嬛確認?她不說就不問」要是可以選擇,甄嬛也一定會選擇拋棄皇宮裡的一切榮華富貴,平平淡淡地和果郡王過日子吧,而不是像如今一樣,自己死守著和靈犀和弘曕的身世,就算是看著果郡王因為不知道這從中的真相而日漸消瘦。
  • 甄嬛傳:甄嬛為何殺雍正?並不是替果郡王報仇,原因只槿汐知道
    甄嬛傳:甄嬛為何殺雍正?並不是替果郡王報仇,原因只槿汐知道!雖然今年已經上映了兩部宮鬥劇,但說到最經典的宮鬥劇,大家還是會想到《甄嬛傳》吧?對於這部劇,很多人都是看看了很多遍的,而甄嬛更是一個宮鬥女王。在最後,甄嬛不僅殺了所有敵對的人,更是將皇帝也殺了。對於甄嬛要殺雍正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是要替果郡王復仇,但其實原因並不是這樣。
  • 果郡王明知餘鶯兒並非皇帝找的人,為何卻沒有當場拆穿呢?
    果郡王明知餘鶯兒並非皇帝找的人,為何卻沒有當場拆穿呢?果郡王是《甄嬛傳》中比較獨特的一個王爺,他不同於其他王爺一般在朝堂之上身居要職責,手中也沒有什麼實際權利,他就是一個閒散王爺,卻和皇帝的關係出其意料的好,兩人經常在一起下棋品畫,不過在有一件事上果郡王卻瞞了皇帝,那便是餘鶯兒的事情。
  • 甄嬛傳:果郡王醉酒時,孟靜嫻能把握時機懷孕,為何浣碧不願意?
    導語:甄嬛傳:果郡王醉酒時,孟靜嫻能把握時機懷孕,為何浣碧不願意?可是浣碧不同,浣碧在甘露寺親眼看著果郡王對甄嬛有多麼好,就是因為知道看見過果郡王的真心,所以才不願意對果郡王用手段。浣碧心裡一直覺得不公平,明明甄嬛在還喜歡雍正的時候,浣碧就跟果郡王關係好,果郡王曾經還誇浣碧長得好看,可最後在一起恩愛的卻是他們兩個人。
  • 《甄嬛傳》果郡王劇情,為何一直不受觀眾歡迎?
    電視劇《甄嬛傳》公認最不討喜的劇情,莫過於男二號果郡王的相關劇情了。很多人都看得出來,甄嬛的極度自私和果郡王的種種離奇行為,大感違和,其實這些的根源,都在於這部電視劇或者說原小說的諸多邏輯漏洞。甄嬛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後宮嬪妃麼?難道沒受過封建女德教育麼?兩個人同時失心瘋。
  • 浣碧不知,雍正能寵幸頌芝和餘氏為啥偏看不上她?然而果郡王知道
    《甄嬛傳》中,雍正可以說是見一個愛一個。表面上對純元皇后非常痴情,但其實是渣男一個,但凡是有幾分想純元的女子,他都佔為己有,是不是和《情深深雨濛濛》中的陸振華很是相似呢?第一個就是倚梅園的宮女餘鶯兒,因為在除夕夜聽到了皇上和甄嬛之間的對話,第二天對上了蘇培盛出的詩句而被皇上寵幸,封為官女子,又因擅長崑曲,有「妙音娘子」之稱,若不是甄嬛告知餘鶯兒欺君之罪,皇上也還是捨不得殺她的。
  • 難怪雍正會寵幸餘鶯兒,誇她唱歌好聽只是個幌子,你看看她做了啥
    因為甄嬛就是吟詩的那個人,只要戳破這個謊言,皇上必定容顏大怒。沈眉莊都被丟一邊去了,那麼像餘鶯兒這樣一個自私自利,囂張跋扈的人怎麼會得到雍正的寵幸呢?,把餘鶯兒慣得連皇后都不放心裡了。後來屢次犯錯,屢次引發後宮不滿,仗著皇帝的寵愛更是囂張跋扈,太后最為不喜,這個時候餘鶯兒就失寵了,但很快又復寵了,為什麼呢?
  • 甄嬛傳:孟靜嫻成了替死鬼,為何甄嬛不讓雍正深查?別有深意
    導語:「甄嬛傳:孟靜嫻成了替死鬼,為何甄嬛不讓雍正深查?別有深意」後宮處處有算計,其實有算計的又何止是後宮而已呢?只要人的私心得不到滿足,那就會存在算計。因為浣碧是甄嬛的妹妹,加上她和果郡王是名義上的「戀人」,所以果郡王在成親第一晚就去了浣碧那,還把管家權交給了浣碧。而孟靜嫻體弱多病,加上用手段懷上了果郡王的孩子,所以果郡王平時就比較照顧她,這下就激化了孟靜嫻和浣碧的矛盾了。
  • 甄嬛傳:曹貴人封嬪後,雍正為何非要殺她?只怪說錯了一句話
    導語:甄嬛傳:曹貴人封嬪後,雍正為何非要殺她?只怪說錯了一句話!《甄嬛傳》播出多年,再想起裡面的人物,第一時間能想到甄嬛、華妃、皇后,或者是安陵容和雍正,但是很少人會想起那個聰明勝過甄嬛的曹貴人。曹貴人跟著華妃的時候基本承擔著智囊的角色,在甄嬛飯食裡下毒,後來甄嬛有幸識破後讓妙音娘子背了鍋。甄嬛跟雍正認識的時候,雍正當時用了果郡王的身份,曹貴人一句話就讓雍正心裡猜忌甄嬛。可是這樣聰明的曹貴人卻因為自己的女兒,反成了華妃的棋子。
  • 甄嬛傳:摩格進京後,為何非要求娶甄嬛?果郡王說錯了一句話
    導語:甄嬛傳:摩格進京後,為何非要求娶甄嬛?果郡王說錯了一句話!準葛爾一直是雍正比較憂心的敵人,年羹堯還在的時候,雍正還沒那麼擔心,畢竟年羹堯的戰功是經得起考驗的。可年羹堯死後,準葛爾的人就一直暗中動作,摩格專門來挑釁,就是想藉機生事打仗。可摩格見到甄嬛後,為何改變主意非要娶甄嬛呢?其實這還是果郡王的鍋!
  • 甄嬛傳:雍正察覺頭頂綠帽後,為何要找端妃?答案就在端妃的眼睛
    導語:「甄嬛傳:雍正察覺頭頂綠帽後,為何要找端妃?約好了從此浪跡天涯,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甄嬛最後還是懷著果郡王的孩子回了宮。雍正開始是不知道的,後來知道了,竟去找端妃。端妃病懨懨的,平時存在感低到近無,雍正為何要找她呢?
  • 甄嬛傳:果郡王和甄嬛的私情,早已暴露致命破綻,幸好眉莊沒戳破
    ,早已暴露致命破綻,幸好眉莊沒戳破」儘管甄嬛是愛過皇上的,可是皇上對甄嬛的疑心,已經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直接就把甄嬛心中對他最後的好感給消磨了。所以當果郡王不斷追求甄嬛的時候,甄嬛就被果郡王打動和他在一起了,但是他們把感情隱藏地很深,宮裡的人基本不知道,除了這兩個人以外。
  • 甄嬛傳:最傻的小主不是夏冬春,不是餘鶯兒,是以色侍君的她
    囂張任性,沒有把其他人放眼裡,這不就惹到了華妃了嗎,剛進來就被華妃賞了千丈紅,下半身廢了,一輩子就這樣玩完了。她能夠頂了人家的身份去受了雍正的青睞,再被雍正寵愛,這說明了她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錯就錯在於她看不清形勢,雍正就是希望在他心情不好的時候,聽一下餘鶯兒唱的小曲,舒舒心緩緩心情。可是她就要恃寵而驕,得罪了不少人。特別是三番四次去找甄嬛的麻煩。她原本可以簡簡單單做一個小妃子的,可偏偏要招惹甄嬛這尊大佛,最後被雍正處死了。
  • 果郡王為何要收藏甄嬛小像?除夕夜家宴富察貴人為何是C位?
    我們知道這一次的和宮家宴是華妃布置安排的,像桌上的紅梅,華妃不知情,結果讓皇上看了睹物思情。而更有趣的是,歷史上的雍正皇帝特別認可寒山拾得的影響力,後來封他們為「和合二聖」。另外,槿汐還提到「打馬吊提神守歲」,打馬吊也是一種紙牌遊戲,在這裡不詳述。
  • 甄嬛傳:祺嬪跟安嬪不合已久,為何突然壞她嗓子?幸好宜修不知道
    導語:甄嬛傳:祺嬪跟安嬪不合已久,為何突然壞她嗓子?幸好宜修不知道自從甄嬛出宮之後,後宮裡雍正就獨寵祺嬪和安嬪,後來新進來一個葉瀾依,算得上是「三足鼎立」。說起來祺嬪和安嬪都是宜修身邊的人,可是兩個人卻不合已久,祺嬪瞧不起安嬪的出身和地位,而安嬪則恨她輕視自己。兩個人不合已久,為何祺嬪突然要壞安嬪嗓子呢?
  • 《甄嬛傳》餘鶯兒上位: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就算皇帝和蘇培盛糊塗,果郡王可是用一句詩就看清了一切。皇帝讓餘鶯兒留下,不用去採梅枝了,走出去時說了那兩句詞,餘鶯兒聽後一臉糟逼,壓根兒就不懂其意。果郡王故意說成是李白的詩,實際上是朱敦儒的。用這一招就明白了餘鶯兒是冒名頂替。
  • 甄嬛傳:果郡王死前,甄嬛為何一直說雙生子?原來話裡有話
    導語:甄嬛傳:果郡王死前,甄嬛為何一直說雙生子?原來話裡有話!甄嬛從雍正手裡接過毒藥的時候,心裡已經默默做了決定,她知道雍正心裡必然是懷疑了她跟果郡王之間的感情。,甄嬛回來後,才知道果郡王選擇了他死。甄嬛回宮之後,果郡王一直表現得那麼難過其實不僅是甄嬛放棄了他們的約定,還因為他以為甄嬛懷了雍正的孩子,這意味著甄嬛對他不忠貞,並沒那麼在意他。到如今,甄嬛也沒有必要繼續隱瞞了,才用暗語明說,果郡王知道甄嬛的意思,也跟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