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相會(29)篝火
晚宴的最後一項,是篝火舞會。酒場的鏖戰過後,眾皆微醺,狀態剛剛好。每個人都自帶歡笑,嘴角外咧。小孟牙呲得像個八萬,從聚會開始那天嘴就沒合上過。這是發自內心的激動和喜悅。因為他們知道,新一輪的狂歡即將開始,這是真二八經的紅火哇!眾人移步戶外,再一次感受激情的燃燒與迸發。
夜色已深,蒼涼的蒙古草原,天似穹廬,明月高懸,寒星數點。場地中央的篝火已熊熊燃起,幾成燎原之勢,映紅了半壁蒼天,也映紅了同學們的張張笑臉。
其實,在內蒙地區,不叫篝火,而是叫旺火。每到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要燃起自己的旺火,辭舊迎新。原來是用乾草劈柴,現在生活好了,都改成了煤炭旺火。但煤炭不容易點燃,所以每到年根,家家戶戶都帶著各式瓶瓶罐罐,排隊去加油站買柴油,用做點燃旺火之用。這種場景在北京地區是無法想像。出於安全考慮,散裝油品早已明令禁止。篝火一詞類似於土著部落用語,含有原生態的、尚未開化的意味。不像旺火,寓意吉祥,更有時代感。
伴隨著青春的旋律,踏著躍動的節拍,所有同學手拉手結成一個圈,圍著篝火,盡情地跳起來。在此時此刻,所有人都忘記了年紀,忘記了時空,肆意釋放著聚會的喜悅。這一刻只屬於機85,只屬於聚會的我們。青春不再,除了這樣的場合,每個人很少再有這樣嗨的時光。畢竟英雄遲暮,美人白頭。
包頭的女同學們,隨後又拿來了演出道具紅綢,分發給眾人,與大家一道舞動紅綢,狂歡起來!有人扭秧歌,有人蹦迪,有人跳殭屍舞。對三在場地中央乎抽了半天了,愣是沒看出來跳的啥舞。小孟興奮地繞著篝火撒歡兒,捲起一股黃塵。兩條腿一碼奔子,中間圓得能鑽過去一頭小豬。反正是狂歡,怎麼高興怎麼來。五花八門的舞姿將篝火之夜推向高潮。
老茂拿來了聚會為老師準備的玫瑰花束,被人們悉數拆開,男生搶著獻給心儀的女神們。包頭女同學驚豔的舞姿,再一次嗨翻全場,徵服全場,攬獲無數鮮花和掌聲!是當之無愧的女神集體!
李慧老師一展歌喉,唱的都是新舊社會交替時的革命歌曲。滄桑感自不必說,更有隔朝隔代的感覺,連60後的吾輩都聞所未聞,只有細心聆聽鼓掌的份。令人好奇的是,不知李慧老師是從哪兒學的,為何記憶如此之深刻?
小師自顧自地對著麥克風,盯著手機上的歌詞,唱著無人能懂的歌,完全沉浸在自我的娛樂世界,不可自拔。歌聲和著勁爆的舞曲節奏,呈現出極不協調的混音效果,跳舞的眾同學一時踩不到鼓點,現場亂作一團。老黃看到小師孤獨的身影,關懷備至地又為其添加了一個話筒,一時間,小師悽厲的歌聲在大漠曠野上極速掠過,驚起寒鴉無數。
我跳的秧歌幅度有點兒大,好幾次都扯的蛋疼!有人驚異於我的舞姿,我遂自豪地說:這是東北大秧歌。董慧則嗤之以鼻,說我把東北大秧歌給糟蹋了。我忽然有點兒蒙圈,可能是酒喝多了。東北我也沒去過呀,我跳的應該是正宗陝北秧歌。是那種伴著震天鑼鼓,可以把腰扭到極致,把胯甩到極致的感覺。再就是可勁往起蹦,能蹦多高就蹦多高。要充分表達出老區人民的豪爽,以及新中國走向勝利的革命氣概!
十年前的聚會,依然歷歷在目。那也是一樣的篝火晚會,一樣的草原之夜。由王波領銜狂歡,鏗鏘激昂的演唱,刺破蒼涼的夜幕,嗨翻聚會晚宴!
今夜註定無眠。相聚動情,無關風月。斯人猶在,風韻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