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本小說中的反派誰最惡毒?
1林姨娘
林姨娘是一朵白蓮花。哭得楚楚可憐,身姿動人。讓人情不自禁地憐惜她。孔嬤嬤一語道破林姨娘和盛老爺的相處模式。每次都是林姨娘先哭訴自己的卑微可憐,然後盛老爺就心疼哄她,然後林姨娘更加惶恐自己的將來,哭哭啼啼個沒完,然後盛老爺就心軟地許這個那個。林姨娘只限於在盛府內宅攪風攪雨,最大的過錯,就是害得衛姨娘一屍兩命。她雖然愛她的子女,本人雖然識字,也懂幾首詩,城府也夠深,但是她卻並不聰明,只能說她很精明,受限於身份,她的目光短淺,對子女的幫助有限。她只教會了女兒爭寵,做為一個小妾,她沒有能力教女兒如何做好正室娘子,可她卻不自知,把女兒教偏了。
如果不是王氏沒有心機,性格暴躁,容易被激怒,林姨娘的前半生也不會過的如此舒心。
2康姨媽
康姨媽人聰明,手段了得,做事狠毒。盛家幫助康家不少,康姨媽不記恩,反而處處挖牆盛家牆角,。最後因為妒忌盛家昌盛,妹妹比她過的好,盛老夫人不喜歡她,竟然買通道士製取劇毒——杏芽汁,欲置盛老夫人於死地,後來計親妹妹頂罪,連老實的王舅父都說,妹妹這次做的太過分了。
在娘家做小姑子時,在母親面前搬弄是非,變著法兒挑剔,叫嫂子立規矩,在她大哥面前挑撥。在嫂子剛生了孩子,就攛掇母親給大哥納二房,出嫁時,竟然看上了大嫂的送子觀音,那是大嫂娘家母親三步一叩首,從楓霞山求來的,她大嫂就算不舍,也要笑著把觀音像送給她。
王舅父為了給她擦屁股,豁出臉面求人幫忙,找路子,使銀子,做了多少不該做的事,可她從不知感恩,女兒對婆婆不滿,她竟然要給兄長的妻子——女兒婆婆下毒。要讓哥哥做鰥夫。真可謂毒婦。
3曼娘
曼娘的偶像是前朝的琉璃夫人,一心想複製琉璃夫人的成功之路。前朝高大學士為了琉璃夫人,拋棄家族,放棄所有,只為與琉璃夫人在一起。
可是曼娘她只是一個戲子,她有心機,有手段,卻沒有琉璃夫人的能力。更不要說顧侯爺不是高大學士,他並不傾心於曼娘,曼娘於他,只不過是他少年時所犯的一個錯。
曼娘心機深重,手上也沾滿了鮮血。顧廷燁曾說過:「你已叫我做了一次鰥夫,還想讓我做第二次U夫。你這次抱著進府做甚,還抱著孩子撞夫人。」曼娘設計害死餘嫣紅,竟然還想撞明蘭,想讓明蘭一屍兩命,可謂惡毒至極。在江淮時,車三娘想見顧廷燁孤身一人,讓一個姑娘去服侍他,曼娘先接進姑娘,拼命對她好,熟悉以後,誆姑娘深夜外出,致使姑娘被人姦污,投河自盡而亡,歹徒很可能就是曼娘引來的。從那以後,車三娘不再理會曼娘。
顧廷燁的得力屬下謝昂有過這樣的心理活動:當初他還暗暗羨慕過。想這位顧大哥就是有福氣,哪怕流落江湖,也有紅顏知己相隨,可這一路看來,卻是愈發心驚害怕——這哪是紅顏知己,這是索命債主。
康姨媽和曼娘比較,本人覺得曼娘更惡毒。康姨媽雖然可惡,但是她對三個子女卻非常好。為了兆兒的婚事,本來王老夫人看中了如蘭為孫媳,卻被康姨媽半途劫走,王老夫人寵愛康姨媽,肯定會對兆兒好,這是門好姻緣。允兒嫁的更好了,長梧尊敬並喜歡妻子,婆婆也不會伸手管兒子房裡事,允兒過的甚是舒心。康晉在康姨媽出事以後,還是想力保康姨媽,而不是放棄,證明母子關係也很好。
而曼娘,在蓉姐兒很小時,就把她從常嬤嬤處接出來,送到群狼環視的侯府,從明蘭第一次看到蓉姐兒的形象——矮小又瘦弱,不愛說話,整個人看起來很陰沉。而昌哥兒,就是被曼娘耽誤了,不然作為侯府庶長子,只要不作死,就會一輩子榮華富貴。可曼娘從小給他灌輸仇恨嫡母,嫡子,侯爺怎會放心把他養在明蘭身邊。正如公孫師爺所說:這孩子本就不甚健康,還被你硬帶著千裡奔波,忍飢挨餓,病了又得不到及時醫治,白白拖死了一條小生命,都是你這好母親的功勞。可憐昌哥兒出身富貴之家,卻從沒有享受過榮華富貴。
三個反派,林姨娘只能是初級反派,康姨媽和曼娘都算是惡毒的高級反派,康姨媽雖然手段很毒,但對自己的子女卻很愛惜,曼娘執著於自己的幻想,對自己的子女都是利用,虎毒不食子,可曼娘卻把自己的孩子害死了。曼娘是整本書中最討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