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水滸傳》中差點上梁山的角色,他們究竟在梁山能排第幾位

2020-10-12 邏輯文史遊

從《水滸傳》的情節來看,前七十回所有的劇情都是在為108妖星的聚義做鋪墊,所以別管這些角色身上發生了多麼令現代人不能接受的劇情,在小說的主旋律下都會變得順理成章。除此之外,梁山外的對手或者是隊友們也存在許多讓人頗有印象的角色,下面邏輯文史姨就簡單盤點下那些本能上梁山卻沒上去的角色。

一、王進

王教頭這個角色真的是被讀者賦予了太多的想像,王進不僅是全書第一個能被稱得上是好漢的人物,他還是最能讓林衝明白什麼叫做「打不起躲得起」。王進出走後先去了史家村,半年時間好好把史進磨鍊了一番,接著王進直奔延安府,這一走,就再也沒出現。史進沒能找到王進,就選擇了去少華山。

以王進的水平,無論什麼時候上山也是妥妥的五虎級別,雖然王進沒有實際的戰例,我們也不能單靠史進的成長來給其定位,但從其官職來看,王進的實力在林衝之上,在丘嶽、周昂之下。

預計排名:第六——第九。


二、欒廷玉

關於欒廷玉的結局,不同的版本有的不同的記載,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寫的是宋江最後感嘆「只可惜走了欒廷玉那個好漢」,而在百十五版本中則是「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所以總的來說,欒廷玉逃脫的可能性很大,這也是為什麼《蕩寇志》、《水滸後傳》、《殘水滸》、《梅本水滸》等小說都出現了欒廷玉的身影。

欒廷玉的武功定位也比較明確,他的同門孫立也說過他與欒廷玉的實力相仿。孫立排名地煞第三,強於宣、郝、單、魏、韓、彭、凌,但孫立可是官員,欒廷玉這等地方武裝組織的教師排名不會高於朝廷武將。

預計排名:第四十六——第六十一。


三、韓伯龍

韓伯龍真的是一個十足的倒黴蛋,本事平平不說,架子還大得很。小韓因欽慕梁山群雄,就來朱貴酒店談入夥之事,既然朱貴沒讓他滾,說明小韓身上還是有些許的氣質是讓朱貴很欣賞的。但就是這樣一個距離加入梁山僅差一步的漢子,就被暴躁的李逵砍了。

其實按照韓伯龍的出身,他一沒有背景,二沒有財力就算上梁山,對梁山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所以看在他不是雞鳴狗盜之輩的份上,至少他不會墊底。

預計排名:鬱保四之前,王定六之後。

四、扈成

扈成的性質和韓伯龍相似,本來已經要上山尋妹了,結果被殺紅了眼的李逵直接嚇跑。扈成也是倔脾氣,自此與妹妹劃清界限,成為軍官。

從杜興的言辭中我們可知,扈家莊所需要提防的只有扈三娘一人,SO扈成的武力不會高於扈三娘。扈成雖然是扈三娘的親哥,但他的地位遠沒有王英高,所以無論為其定位成馬軍還是步軍,其排名都不會高到哪去。

預計排名:第六十——第七十六。


五、蘇定

因為史文恭有殺害晁蓋的嫌疑,所以副教師蘇定或許更值得讓我們期待。從小說情節來看,蘇定似乎很不受施公待見,堂堂副教師居然沒有任何勇武的描寫,單單一個史文恭「跟班」的設定就足以秒殺許多梁山賊首了吧。

施公沒管他的怎麼來的,卻沒忘寫他是怎麼沒的。曾頭市被攻破後,蘇定被梁山眾頭領圍殺,死相那叫個慘。關於蘇定的武力,邏輯文史姨也只能主觀的認為他應該高於曾家五兄弟中的任意一個。曾家五虎中曾塗有著八驃的水平,那麼蘇定也保守是個八驃將了。

預計排名:第二十——第二十五。



文/邏輯文史遊 今日頭條原創首發

相關焦點

  • 誰是《水滸傳》武功第一人 梁山有幾人能入選「水滸五虎將」
    本文將在諸多《水滸傳》武功排序的基礎上,全面解析書中一流以上武將的武力值,對梁山好漢以及朝廷武將、江湖武師進行大排名,討論一番究竟誰是施耐庵筆下武功第一人。假若對《水滸傳》所有的戰將按照梁山大聚義之後的分工方式,梁山又有幾人能夠入選代表武將最高水準的「五虎將」呢?
  • 《水滸傳》中的宋江,真的是梁山覆滅的罪魁禍首嗎?
    小的時候,看央視版《水滸傳》,產生了一個極大的錯覺。便是認為宋江為人自私、懦弱,是最後梁山覆滅,以及造成多位好漢慘死的罪魁禍首。以為水泊梁山上的108條好漢,加上些小老弟,就能有推翻整個朝廷的實力。可事實證明,光一個浙江的方臘,就已經讓他們損失慘重。因此我不得不發出一個疑問:小小的梁山泊,真能推翻一個諾大的趙宋王朝嗎?答案顯然是不能的。
  • 水滸傳:梁山眾人真的配得上「好漢」二字嗎?
    一提起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將,人們都會稱之為梁山好漢,他們一個個都嫉惡如仇,經常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可是在書中有很多情節並沒有展現出梁山好漢嫉惡如仇,仔細讀起來反倒有些違背人性,讓人感覺他們就是一群殺人不眨眼的強盜土匪,接下來就盤點一下梁山「好漢」的強盜行為。
  • 第二章水泊梁山排座次
    宋江說 :「想俺宋江原是鄆城卑微小吏,承蒙各位兄弟抬愛,推我為梁山之 主,弟兄們東拼西殺,如今直幹出偌大的事業。落草為寇非俺本意,如能早日招 安,眾弟兄好歹也落得個光宗耀祖,封妻蔭子,只是眾弟兄有的與朝廷積怨太 深,影響招安大事」。 吳用不愧為智多星,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何不把梁山兄弟重新再排一下 座次?」 宋江聽罷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 水滸傳:梁山政權是如何一步一步落入宋江手中的
    水滸今說,了解不一樣的水滸傳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第一任梁山泊主是白衣秀士王倫,第二位是託塔天王晁蓋,最後一位才是及時雨可是他在梁山眾人中,文不如吳用、朱武之才,武不比林衝、盧俊義之勇,為什麼在晁蓋死後宋江會成為梁山之主呢?梁山政權是怎樣落入到宋江手中的呢?列位看官,且往下看。
  • 英雄好漢座次重排一下,梁山的結局未必會成這個樣子了
    在三十六天罡中,除了魯智深和武松等,其餘核心人物,都是宋江的人。萬不得已把別系排進去的,也比宋江的嫡系低一級。比如與晁蓋一起上山的阮氏三雄,和宋江帶上山的李俊、張橫、張順比較,阮小二比李俊低一位,阮小五比張橫低一位,阮小七比張順低一位。魯智深原來是二龍山老大,一山之主,因為不是宋江親信,被擠到了天罡第十三位。
  • 《水滸傳》:從歷史的微言大義,看梁山好漢小人物李忠的人生之旅
    在小說中,他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平庸之輩,功夫平平,戰績平平,性格也不爽利,英雄氣質幾乎沒有,平凡的出現,平庸的死去,他的人生與精彩相差甚遠,甚至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事實果真是如此嗎?反思之下,李忠既入梁山好漢,就不該被視為平凡之人,結合梁山聚義大旗」忠義「二字,再來理解李忠這類小人物的人生。
  • 《水滸傳》被讀反了:梁山主張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晁蓋
    假如細讀文本,解析施耐庵的「曲筆深意」,就會發現,梁山上真正主張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託塔天王晁蓋。這樣講有道理嗎?且讓我們從文本出發,來看一看梁山上究竟是誰要招安,為什麼要招安,梁山好漢最終是否投降招安了。
  • 水泊梁山聚一百單八將,是官逼民反嗎?其中幾位也是犯下滔天罪行
    當然,梁山一般單八將中,不乏有盧俊義等這樣的員外名仕,也有像林衝一樣曾經在官場上混跡之人,然而,他們當中大部分還是來自於貧苦的老百姓,落草為寇並不是朝廷逼迫,更多的是他們咎由自取。為何這麼說呢?從古至今,落草為寇就不是什麼光明的事情,擾亂社會秩序不說,老百姓也是談起土匪就膽戰心驚,事實證明,歷史上的土匪之禍比封建王朝壓迫更觸目驚心,而梁山最初也是由幾個土匪團夥構成,但凡是土匪,幾乎無一例外都參與過打家劫舍、綁架勒索的勾當,這也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 水滸傳中,神偷時遷為什麼只能排在梁山倒數第二?原因很簡單
    在《水滸傳》中,神偷時遷的功勞,在某些方面,比三十六正將還大,尤其在救盧俊義時火燒翠雲樓。還有幾次都是放火擾亂敵方人心軍心。他飛簷走壁攀高爬低,打探軍情都非常人能比。但是,即使這樣,時遷在梁山的排名,依然很低,居然在倒數第二,這是為什麼呢?
  • 水泊梁山的前世今生
    小時候讀《水滸傳》,酣暢淋漓:這是個英雄好漢的世界,路見不平一聲吼,行俠仗義,肆意人生,吳用更是可以和諸葛亮相仿的智多星。大些了再讀《水滸傳》,匪夷所思:怎麼這麼多殺人如麻的角色,李逵尤甚。吃人的燕順,淫賊矮腳虎,無能的孔明孔亮,竟然都是宋江的嫡系。吳用這個陰人竟是些損人利己的絕戶計,啥玩意啊,還暗中把晁天王給賣了,做的隱晦就不是二五仔了?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總吃大魚大肉,那麼,他們的錢從哪裡來的
    在《水滸傳》中,相信很多夥伴都知道,梁山好漢們聚在一起,總是大魚大肉,大碗喝酒,非常爽快,非常自由。但是這樣開銷的話,是非常大的,需要有足夠的錢來支撐。那麼, 他們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呢?對此,筆者認為,應該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得來的。
  • 一對新人上梁山,晁蓋自作主張排座位順序,這是他中箭的導火索?
    宋江自從上了梁山,整個人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僅架空了晁蓋的勢力,成為了梁山的統治者,還讓弟兄們心甘情願跟隨他,為他效命。本來梁山是為了接納有困難的英雄好漢們的,而晁蓋是這些人的統領,大家都聽從他的,但是宋江的到來,讓本來跟隨著晁蓋的小弟吳用的態度開始變得模糊。
  • 《水滸傳》揭秘,梁山扛把子宋江,起義軍剛熱身就被滅掉
    施耐庵在《水滸傳》這本書中,雖然多是虛構創作,但是他不能顛覆歷史,就算宋江他們的將領再厲害,也註定煙消雲散。定心丸吃過了,我們就能安靜的分析公明哥哥的梁山,真正的歷史面貌。據介紹,宋江為代表的梁山好漢,的的確確是因為老百姓遇到了孬官,導致大家餓了肚子,所以好漢們拿起了手裡的工具,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李俊在泰國當了國王,為什麼沒有將倖存的梁山兄弟接過去享福呢?
    《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其中許多在招安後下場不佳,不是在徵討方臘中去世,就是被高俅暗害,只有一個&34;李俊,在一切塵埃落定後翩然南下,得了一個善終。李俊排名天罡星第26位,在潯陽江上左右逢源,水性極好,一直是梁山水軍統領,在招安之後,他於徵討方臘的過程中立下大功,率軍攻打湖門,又擒住了方臘的守將吳值,之後他要通過詐降的戰術協助了宋江大軍破城,是平定方臘之亂的主要功臣。
  • 施耐庵寫《水滸傳》時,為何要給梁山好漢們起諢名綽號?
    當然作者給梁山英雄們起上綽號,可不單純是為了藝術表現,其中當然還包含著更多蘊意。梁山好漢的綽號梁山一百零八將,各有所長,也各有一個混跡江湖的響亮諢名綽號。比如梁山首領宋江就有三個綽號,"及時雨"、"孝義黑三郎"、"呼保義",也正是這些偌大名號,讓武藝平平的宋江能號令群雄,無往不利。
  • 也說逼上梁山
    教頭是整書中最典型的被權貴逼上梁山的,解氏兩兄弟上梁山也是被權貴所逼,只是形象不突出罷了。 不是被逼,自願上梁山的佔了多數。魯智深上梁山,絕對是自願的,沒人逼他。救了金氏父女逃走,你上班不得了,還非得逞強打死人命。
  • 水泊梁山六大廢柴
    《水滸傳》所謂梁山好漢,好漢是指什麼呢?什麼樣的漢子才能稱為好漢呢?仗義疏財,忠肝義膽,義薄雲天,這三條似乎是水滸梁山好漢的標準。按書中所表梁山軍馬能三敗高俅,二敗童貫,完全可以打到開封府取代趙氏江山,偏偏喜歡被招安,投降去打同類造反派。最後弄了個被賜毒酒。
  • 水滸傳中,林衝是怎樣的人,又因何上的梁山?
    梁山魯智深等人也慕名而來,與他豪飲,大談武林中事,梁山中事,與眾兄弟們一塊在梁山活得瀟灑。但是林衝是有妻子,有家的人,他也愛自己的妻子,愛自己的家,所以每談及此,他都會說:「家裡還有內人等著我。」由此可見,林衝心裡一直都有自己溫暖的小家。
  • 108個梁山好漢,有幾個高人?
    不過在這些人當中,卻有三個人和他們都不一樣,宋江那一套一套的說辭根本就忽悠不了他們,這四個人心如明鏡,自有一番見地,果然最後的結局也是和其他的人大為不同。一,世外高人入雲龍,梁山強大後他立馬隱退,最後得到善終 公孫勝一介道人,法術高明,為人謙虛,居功甚偉,卻功成身退,是真英雄!知進知退,終得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