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杜甫《遣興》
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真摯地感情。從我們的出生到我們長大,母親在我們的人生中扮演著特別重要的位置。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母親對我們的愛都從未減少半分。天冷囑咐我們加衣,天熱告誡我們不要吃壞肚子,無論我們多大,在母親眼裡都是孩子。
愛,是向下傳承的,母親把人生最好的年華和青春都付諸於孩子的身上。現實生活中,也有這麼一位母親,她獨自撫養兩個腦癱兒子,而且把二兒子培養成鋼琴家,她就是單親媽媽--馬曉秋。
馬曉秋和兩個兒子
26年前,馬曉秋迎來了她生命中最特別的人--雙胞胎兒子張航郡和張原郡。兩個孩子的到來,讓原本簡單的兩口之家成為了幸福的一家四口。鄉鄰和親戚都羨慕馬曉秋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喜悅的心情籠罩著這個家庭。但很快,不幸就來臨了。由於馬曉秋生孩子時候早產加難產,兩個兒子都患有不同程度腦癱。
大兒子重度腦癱,二兒子中度腦癱,這讓26歲的馬曉秋一時間難以接受。看著熟睡的兩個孩子,她怎麼都不相信會發生這樣的事。她摸著兩個孩子的小手,眼淚吧嗒吧嗒地掉著。畢竟指頭連著心。看到患病的兒子,她又怎麼能安心睡覺。
馬曉秋照顧大兒子
她腦袋裡一遍又一遍地想著,這是她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來的孩子,她又怎麼能放棄他們?於是她決定不惜代價都要治好兒子,哪怕砸鍋賣鐵,都要讓他們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而馬曉秋的丈夫看到如此難過的妻子,他妻子抱在懷裡,安慰妻子並決定共支撐起這個家。
於是夫妻二人就開始拼命地工作。馬曉秋的工作很體面,是在國企的財務上班。丈夫也每天奔波。為了給孩子治病,馬曉秋的丈夫天不亮就出門了,直到晚上才回來。夫妻二人更是為了節省開支,中午飯就只是將就著吃一點。但高昂的費用讓這個家庭陷入了困頓。即便夫妻二人拼命地賺錢,依舊不夠這些費用。
馬曉秋照顧大兒子
而無奈的丈夫也只能在角落裡焦慮地抽著煙。家庭重擔讓曉秋的丈夫難以承受,就這樣,他患上了抑鬱症。原本以為吃藥可以有好轉,但丈夫的病卻越來越嚴重,三天三夜不合眼。心疼丈夫的馬曉秋最終和丈夫離婚。結束了這段關係。而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單親媽媽馬曉秋辭去了工作,回歸了家庭。
辭去工作的馬曉秋專心照看兩個兒子。用柔弱的身體支撐起這個家。大兒子因為病情,無法自理,吃喝拉撒都在那個小床上。而智商只有一歲的兒子,完全沒有思考能力,看見什麼吃什麼。心疼兒子的馬曉秋上去阻攔兒子。
馬曉秋和二兒子
但兒子卻哭鬧起來,朝著牆撞自己的頭,要麼就啃食自己的指頭。馬曉秋為了安撫兒子,只能作罷,就這樣,大兒子的體重達到500斤。龐大的體格也讓張航郡寸步難行。本來就不會說話的他現在連下床都很困難,只能躺著和坐著。但孩子每20分鐘就需要翻身一次。馬曉秋每次翻動自己的兒子,就像扛起了百十斤的重物一樣,翻一次身需要七八分鐘。
而每天,她還需要給兒子擦洗身體,經常汗流浹背。而她的二兒子還有自閉症。為了開導二兒子,他帶每天來回奔波三個小時只為了帶兒子上才藝班。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就會打開一扇窗,張原郡在藝術方面有很高的天賦,慢慢的和他人接觸的過程中,張原郡恢復了,而且還學會了彈鋼琴,成為了一個鋼琴家。
二兒子張原郡
平時的時候,原郡也會照顧哥哥,為了幫媽媽減輕負擔,會主動地做飯,還給擦洗身體。然而,三年前,大兒子因為疾病原因永遠都離開了這個世界。也許在外人看來,馬曉秋是減輕了負擔,但作為母親,卻要承受失去了一個兒子的痛苦。但這位母親沒有倒下,她把兒子的器官捐贈給了醫院。也和二兒子積極的生活在一起。
後來,二兒子憑藉著自己八級的鋼琴水平,進行公益性的演出。他帶著母親一起生活。而馬曉秋平時也就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和兒子相依為命的生活。
馬曉秋
馬曉秋對自己兒子的愛,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也許她的生活很困難,但她愛孩子們的心卻從未冷卻過。我們也祝願馬曉秋的生活可以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