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入豪門深似海。妻子況且如此,何況丫頭呼?
在古代,丫頭指的是大戶人家的婢女,隨小姐一起嫁入男方家後,成為了通房丫頭。
在《紅樓夢》中,平兒就是賈璉的通房丫頭,襲人是賈寶玉屋中的通房丫頭。
通房丫頭就是主子夫婦行房事的時候,她不但可以貼身伺候,還可以在主子招呼下,一起行房。
通房丫頭的地位比小妾低,比普通的婢女要高一點,但在老爺眼中,丫頭和婢女都是一樣的,可能通房丫頭還要累一些。
從「通房」二字來看,她們是最得寵的丫頭,也是與主子關係最近的丫頭。在大戶人家,夫妻成親之後,自然會有一些私密之事,不願讓外人知道。
所以,家中一定要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丫頭,服侍左右。一般會選擇媳婦從娘家帶來的丫頭,慢慢地,她們就會發展成通房丫頭。
通房丫頭居住在靠近主人的臥室中,一般都是相通的,以便於伺候主人。在深夜,她要為主子寬衣沐浴,事前事後都得她們準備和收拾,當女主人不方便的時候,她們有時也會代勞的。
亦或在男主需要時,通房丫頭也要順應男主,在講究門當戶對的古代,通房丫頭是沒有什麼地位可言的,只能乖乖聽話。
即使到了後半夜,主人有什麼需求,比如方便、喝水、捶背,甚至還要為主人蓋好被子。只要聽到主子的呼喊,她們立即從被窩裡爬起,聽候主子吩咐,直到主子滿意,方能回去休息。
遇到厲害的主子,一旦出現差錯,輕則呵斥,重則一套組合拳是少不了的。
在古代的大戶人家中,男人一般都是一妻多妾的。男主納妾有三個原因,一是為了延續「香火」,尋求多子多福,讓家族人丁興旺。二是為了自己的私慾,試問哪個男人不願意多娶幾個老婆呢?三是小妾多,是一個男人財富和地位象徵,在親朋好友面前倍有面兒。
那麼,問題又來了,大戶人家的小妾都是從哪弄的?據我了解,主要有三個渠道:
1、在古代,丫環和小妾都是可以買賣的,窮苦的人家的女兒在十多歲時,有的會被賣到大戶人家做丫環或者是小妾。
至於賣了多少錢,根據朝代和市場的不同,也會有變化,少的只有幾兩銀子,多的有幾十兩銀子,對於大戶人家來說,這點花費還是出得起的。
2、富家子弟經常逛青樓,遇到喜歡的姑娘可以掏錢為她們贖身,這種姑娘的價格就比較貴了,老鴇幾十兩銀子買的,最低也能賣到上百兩。比如李甲曾為了贖出杜十娘,花費了三百兩銀子。如果是李師師這樣的頭牌,可能需要上千兩銀子。
但這種方法納妾,很容易遭到家人的反對,第一是因為傳出去名聲不好,第二價格實在太貴,沒必要花這冤枉錢。
3、很多情況下,通房丫環也能轉為小妾。畢竟她們有一個天然的優勢,近水樓臺先得月,她們的轉正的機會是最大的。
同樣,在正房妻子的眼中,丈夫納妾她是無法阻擋的,但納誰為妾,正房是有話語權的。她們更趨向於納通房丫頭為妾,因為通房丫頭是她從娘家帶來的,知根知底,而且對自己的忠心度比較高,有利於家庭的和諧。
通房丫頭如果想要快速轉正為妾,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能為男主懷上一兒半女,這樣做也有風險,有的很快轉正了,有的可能一落千丈,被逐出家門,腹中的小生命也不得保留。
通房丫頭一般都下場悽慘,因為出身低微,所以她們通常只是被當作一個下人而已,並沒有什麼尊嚴可談,即使轉正升為「妾室」,也只是有其名無其實而已,依然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仍舊要服侍主子。
《紅樓夢》中的平兒是王熙鳳的陪嫁丫頭,後來成為老爺賈璉的通房丫頭。平兒在日常生活中是王熙鳳最得力的心腹助手。她聰慧、貌美如花、心地善良,從不仗勢欺人。
她總是設身處地的為奶奶著想,分擔了許多的家務。事事都處理的井井有條,又從不越權行事。後來被賈璉收做了房,成為了賈璉的妾。
最終賈府被抄,平兒也被賤賣,無論被賣到哪,最終極有可能依舊難逃作為丫環奴婢的宿命,一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有的命不好,要做一輩子的通房丫頭,她們幹著粗活,過著任勞任怨的日子,還要膽戰心驚,處處小心,在夾縫中求得一絲生機。
如有年老色衰或者因病纏身的那一年,她們將會面臨被驅逐出府的窘境,拿到的一點補償,並不足以維持生活,一旦流浪街頭,一無生存能力,二無一技之長。
初入江湖的她們,很難立足,年老色衰的她們,已無嫁為人婦的可能,想做回老本行,已然力不從心,有的在街頭中蝸居草棚,苟延殘喘度日,尋求最後的解脫。有的在寺廟吃齋念佛,安度餘生,不可謂不悽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