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了28年的煙,這回他抽不起也不敢抽,那就搞個儀式開始戒菸吧

2020-10-03 小人傳

望著手中即將熄滅的菸蒂,小心翼翼地穩住手指,慢慢地把手放到辦公桌的A4紙上,可別讓菸灰條給掉了,然後拿出手機拍個照。白紙、燻黃的指頭,欲掉未掉的菸灰、還有已聞到過濾嘴被燒的焦味。心中在想:這會是我今生的最後一支煙嗎?



抽了28年的煙,中途肯定也反覆戒過多回,印象中戒得最長時間的大概有1個月吧,戒菸時的誓言、保證、賭約、送打灰機、扔掉大半包煙都是例行程序的一套下來,總希望有個戒斷結果,然而呢,依然是吸了戒,戒了吸,煙量一次比一次增多。是意志不夠、定力太差,還是生活艱辛唯有借煙緩憂愁,好像是,也好像不是,能確定的就是整整28個春秋以來,煙成了最最親密的朋友,形影不離,吸吻不斷、沁肺入脾,滲透進我的每個細胞,甚至成了它的附庸。


對老菸民來說,想戒菸的念頭估計每天都冒泡過,但真能徹底戒斷的實屬不多。這回,我要徹底和這位神交了28年的它決裂,永不相往來,這不是臨時起意,想戒菸的念頭早就有之,只是一直給自己找藉口、尋託詞而繼續抽著。

今天中午午休時,半躺在靠背椅上,將雙腳伸出搭在辦公桌下的紙箱上,這樣舒服些。這個紙箱放在那裡有一年多了,裡面原先放了半箱的紙資料。大概在3個多月前的某天,也是像這樣半躺著,從邊上的煙盒裡拿了支煙,發現是最後一顆了,因不想起身,就順手把空煙殼扔到辦公桌下的紙箱裡,那時突然冒出個念頭:要是哪天煙盒把這空了一半的紙箱子裝滿,就戒菸。接下來的時間呢,凡在辦公室抽空的煙盒幾乎都習慣性地扔到這箱子裡頭了,雖然有時會不自覺甚至故意把煙盒丟棄到外頭紙簍桶裡,就怕它滿得快。更曾有幾回因看不慣自己,頗為自責地馬上將剛扔在外頭的煙盒撿回到大紙箱裡。



結果今天午休撓癢時,大腿不得勁把紙箱邊角給壓開裂了,掉出了些空煙盒,這意味著紙箱滿了,也可以說是快滿了。對於老煙槍的我很是矛盾,滿了就要開始戒了;快滿了,還可裝下大幾十個,說成快滿當然是想能再繼續抽一段時間。但這一腿下去,我強烈意識到不能再自欺欺人了,自己現在都什麼狀況了,靠煙、酒來麻痺、想逃避能行嗎?不,肯定不行,還是勇敢面對現實,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尋求解決問題之道,想方設法掙錢還債才是正事。對,戒菸就是現實,就是行動,戒菸就是省錢,戒菸就是健康,健康才有將來。

於是把紙箱拖出來,用煙盒拼了「不煙」兩字,還搜到了六把火機一併擺上,然後拍照留存。並把自己的雙腳也照進去,算是本次開始戒菸的儀式吧。



從照片中大家發現沒,大半箱的煙盒都是上海喜、廣東喜、紅塔山、藍狼。它們共同點就是便宜,屬於窮人煙,價位都在10元以下。自從15年股災受損起,為了省點錢,抽的煙就逐級自降檔次了,從「玉溪」到「藍利群」再到「軟紅狼」,現在就只抽箱子裡這幾種。但每天的煙錢比以前卻沒少多少,這是因為煩惱多、苦悶大,導致煙量大漲,從每天1包2包直至現在的4包都不夠抽,還要控著點,因此很少整條買,都是早上買2包,下午再2包,順帶著散步,4包抽完後就努力控制著,實在扛不住了再買或早點睡覺去了。每天4包的煙錢接近40塊,一個月怎麼都得要1000元,是個人最大的一筆開支了。

若不戒菸,這筆開支將還要加大,不是每天4包的煙量再漲,而是10元以下的煙在逐步漲價,並且還以買到,好像全國都如此。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低價煙快消失不見了?菸葉還是那個菸葉,價格呢翻幾番了。很好奇的是原來生產2塊多一包的菸葉哪去了,照理來說,這兩年菸草稅調整幅度不大啊,它漲價翻倍賣5塊好了,可是哪兒能看到有大量的5塊多煙在賣呢?10塊左右的這幾個月都很緊張了,每個小店只定量供幾條。難道是通過大幅抬高價格讓窮人抽不起煙,從而達到戒菸目的。但戒菸很難的,於是3.2億菸民中的大部分只能被消費升級了,菸民們仍繼續著每天為國家貢獻多達32億的利稅,人均每天10元。現在的我抽不起煙了,下午開始戒,也算是響應號召,畢竟抽了28年的煙也算是貢獻了28年。

還有抽不起煙,也包括身體方面。每天4包多的煙量進去,肯定對身體傷害極大,有一陣子時間了,左胸口覺得堵,老感覺呼吸不到位,似乎沒將空氣吸到肺裡去似的,偶爾會咳出些小的透明的像果凍似的膠狀體。加之記憶力衰退得厲害,人也木訥起來,做啥事都提不起精神來。這應該是身體機能發警報了吧,得戒菸了。

前兩個星期,有人到辦公室來清洗空調掛機,開玩笑說:菸癮好大,把空調出風口的葉片都燻黃了。的確如此,想想每天桌面的菸灰,早上剛進辦公室聞到的隔夜煙味,還有不抽菸的同事不經意間說起我身上煙味好大以及好心提醒要少抽點。是得戒菸了。這麼多年來,在辦公室、在家裡、在外頭,噴雲吐霧,自我燻醉,讓家人、朋友、同事跟著吸二手菸,明知不道德,但老拿自己菸癮大別人會體諒為藉口,這不就是活脫脫的小人嘛。我把自媒體帳號名設為「小人傳」,一是因為我名字裡帶「傳」字;二是這人生一路走來,的確做了些小人才做事,比如公眾場合抽菸等,到這個歲數了,是要找個合適時機把我的「小人」一面翻出來給傳一傳了。



一邊敲字,一邊吃糖,腦瓜昏沉迷糊起來了,菸癮上來了,沒法再碼字堆文了。

接下來會陸續把自己戒菸的真實經歷、過程、感受及時分享給大家,希望在廣大網友的見證下,把28年的菸癮徹底戒斷,有想加入的嗎?來一起戒菸、一起見證吧。

相關焦點

  • 小人傳戒菸記一:28年煙齡的他抽不起煙了,搞個儀式開始戒菸吧
    1個月吧,戒菸時的誓言、保證、賭約、送打灰機、扔掉大半包煙都是例行程序的一套下來,總希望有個戒斷結果,然而呢,依然是吸了戒,戒了吸,煙量一次比一次增多。對於老煙槍的我很是矛盾,滿了就要開始戒了;快滿了,還可裝下大幾十個,說成快滿當然是想能再繼續抽一段時間。但這一腿下去,我強烈意識到不能再自欺欺人了,自己現在都什麼狀況了,靠煙、酒來麻痺、想逃避能行嗎?不,肯定不行,還是勇敢面對現實,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尋求解決問題之道,想方設法掙錢還債才是正事。對,戒菸就是現實,就是行動,戒菸就是省錢,戒菸就是健康,健康才有將來。
  • 一天抽兩包煙的菸鬼,突然一根都不抽了,這到底是咋回事?
    久而久之,老郭就成了個大菸鬼,菸癮特別大,一大早睜開眼在被窩裡就要抽上兩根才肯起床,晚上睡覺前不抽上兩根睡不著覺,一個人一天抽個兩包煙不在話下。但是後來發現他突然不抽了,我很奇怪,就問他原因,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讓我很受教育,對他也由衷的敬佩了幾分。
  • 我想抽支煙!
    到了那,他們家親朋好友還不少,進了屋,爺爺走過來了,我用力的握了握他老人家的手:爺爺!他說:小樊啊,謝謝你能過來!我說:您別客氣…過了兩天我出門,下樓看見了爺爺坐在樓道外門口,手裡拿著一個「特製的煙盒」發呆呢,我走近他:您老這是幹嘛呢?哦,小樊啊,我沒事,出來透透空氣!
  • 煙,抽的不是寂寞,而是一種男人的浪漫
    剛從大學校門出來,很多行為還保持純真與幼稚,比如跟人要煙。校園宿舍裡,這種事也就是一句話「老三,扔根煙給我,老二,還有火」。記得那是個中秋節的晚上,加班加點完成了最後一批小音箱。大家都鬆了口氣,都聚在廠房門口聊天。老闆拿出一根雙喜盛世好日子,這煙挺貴,當時賣100元一包。但我從來沒抽過,也沒問過價。
  • 我是給爸爸買煙的,我自己才不抽這種煙,聽完這個對話我淚流滿面
    買完煙閒著也沒有什麼事情,就在店裡一邊蹭空調吹,一邊和老闆閒聊,這時候遇到村裡一個小孩也來買煙,買的和我一樣也是3元錢的,在他付錢的時候,另外又有一個小孩進來也是買煙,然後,後來的小孩對著之前的那個說了一句:你就抽這種煙嗎?
  • 「懶老婆」不抽不轉,抽一抽轉一轉,偏偏有人愛玩這一套
    抽一抽轉一轉,不抽不轉的「懶老婆」,大家一猜就知道,不就是有的地方叫丟丟,有的地方叫陀螺嗎?但古時候以物喻人,對懶人統稱「懶老婆」,把抽打喻為鞭策,知道的就不多了。這裡發生在某個人身上的故事不說你就更不清楚了。小趙幼年的時候抽著「懶老婆」長大的,他爸爸閒他懶,經常說:你就是個「懶老婆」,抽一抽轉一轉,不抽不轉。
  • 故事:誰抽這半袋煙?
    幹累了,老三就說:大哥二哥,幹累了,咱們休息一會,抽袋煙。過去休息就要抽菸,因為過去滿洲蚊蟲多,抽菸可以驅趕蚊蟲。關東三大怪,是大姑娘叼個大菸袋,但男的一般是短菸袋,七寸來長,用菸袋合巴裝,菸袋合巴有一丈來長,每次出門就要裝煙,因為裝的煙不多。
  • 母親說別再給你爸買了,他抽不來。上次你送的兩條煙拿去換了化肥
    我沒出生時,父親抽「春燕」,我出生後,父親抽「白鶴」。我上了小學,父親開始種上了葉子煙。那年月,父親常獨自坐在院壩邊的磨刀石上,一桿接一桿悶頭抽葉子煙。每逢這個時候,我躲得遠遠的,不敢看父親。我心裡愧得慌,我知道,父親又在為我的學費書費水電費夥食費犯愁。我上了大學,這才知道抽菸對人體有害,特別是葉子煙,危害更大,我馬上開始勸父親少抽。父親從嘴裡扯出煙杆子,說,抽了幾十年,難戒。說完,又吧噠起來。
  • 老太太去世了, 兒媳婦哭抽了,這是怎麼回事啊?
    昨晚表哥去屯裡老太太病故那家看看,嚇了一跳,花錢聘請的陪哭專業女人,給老太太的女兒和兒媳婦哭抽了,昏過去了,不省人事了。8個人把她倆抬進屋裡,喇叭和哭聲都停了,所有人鴉雀無聲,環境和場面都挺恐怖的。表哥嚇得頭髮直立,面如灰土地回來了。老太太是前天下午去世的, 昨天我發了一篇微頭條《 老人去世了,後輩該不該花這筆錢?》
  • 打工仔抽6塊的煙,被婦人笑話,主管幫忙回復
    父親在外面經常不知道回家。可憐了他的媽媽。把畢生的精力都只在了她身上。可是他也沒有很爭氣,初中畢業以後就不讀書了,而跟著同村的小李李一起出去打工。主管小心翼翼的遞給他一根煙,說你抽一手可以提神醒腦,他猛吸了一口,感覺精神狀態突然好了一點。他們就互相聊起了生活,慢慢的他也就學會了抽菸。但是在電子廠上班,公司也就那麼一點,而且他還要每個月給家裡寄生活費,可是他又抽不起貴的煙,所以總是去旁邊的小地攤買,很便宜的,主要是因為咽不僅,便宜,而且勁兒大。好像特別管用。
  • 回家的路上車拋錨了,抽了一根煙,車竟然可以發動了!
    有一年夏天,晚上的時候,我表哥叫我去和他到縣城拿羊蹄子,當時我們都喜歡吃羊蹄,尤其是麻辣羊蹄想起就流口水,去縣城有兩條路,路程都一樣,但村裡人很少走北邊的那條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北邊有很多路邊墳的緣故,總之都是走這條中間的路,表哥騎著摩託車帶著我就出發了,去了縣城拿了羊蹄,我表哥又和幾個同學吃了個飯
  • 滿腔思念之情卷了紙菸抽
    舅舅依然是大北頭,滿頭白髮有些稀疏,硬朗的架骨,不服輸的話頭,硬氣的男子漢範兒。車子路過一座禪寺,我們下車去遊覽一番,也拜一拜佛。舅舅沒有下車,他不去寺院。他說: "沒有神也沒有鬼。不去拜。"我們去寺院裡遊拜時,他自己在寺院門口看大水池子,看門口的風景。他已經是一個對其他風景沒有興致的年齡和心段了。舅舅一生經歷坎坷,都是靠著自己的堅強、樂觀和苦幹渡過難關的。
  • 堂弟請客,我拿20的煙出來散,有倆人沒接,卻直接拿出華子來抽
    我堂弟請客,其中有幾個是單位上班的公務員,我拿20元一包的煙出來散,其中有兩個沒有接,後來他們自已拿出中華煙來抽。我當時感覺很不好意思。以後再不參加那種飯局了。說說因為散煙,你有沒有被人瞧不起過?,我去她家見面,她嬸子大娘嫂子以及她的叔伯大爺都去了,我印象中沒見過女人抽菸,所以男的我全部都散了煙,女的就沒給,還沒有兩分鐘時間,她媽和她嫂子一人掏出一包煙並且一人一支抽起來,她嬸子和她大娘也一人一個從褲腰裡掏出一個大菸袋抽起煙來,我當時覺得臉上發燒,忙掏出煙給她們散煙,她們都沒接我散的煙,結果給我介紹的對象也沒成。
  • 同事老曹請我陪他抽支煙
    他說,兄弟陪我抽支煙啊。我說好。他掏出了白殼的紅塔山,我說好久沒見過這個煙了啊。他說是啊,這不等著發工資的嘛。我問他,沒錢花了嗎?他苦笑點頭:我每月的工資都全部上交老婆,沒有餘錢啊。老曹五十出頭,已經來公司20多年了。青春年少時,被學校公派到蘇聯留學,學習俄語,回來後在一家大企業給蘇聯專家做翻譯。世事難料,沒做多長時間,蘇聯解體了。
  • 30年煙齡的老爸戒菸了,聽他說完緣由,我原本的開心變成了沉思
    妹妹告訴我:「老爸這次住院雖然遭了些罪,但卻把煙給戒掉了。」「不會吧,爸可是抽了近30年的煙了,怎麼可能說戒就戒了呢?」我帶著懷疑的口氣反問妹妹。我為什麼會不相信我老爸能輕易的戒菸呢?這還得從頭說起。煙搭橋酒開路,這句話是老爸經常掛在嘴邊的,也成了他抽菸的正當理由,畢竟他也是個「生意人」。
  • 小說:「抽點血,死不了!」醫生:她死了,血液凝固,抽不出來了
    沈澤霖衝上去一把將季瀾歌拽了回來,渾身冰涼的人跌了他滿懷。季瀾歌緊緊的抱著他,喜極而泣:「澤霖,我就知道你是嚇我的,你不會......」「還愣著幹什麼,抽血!」沈澤霖瞥了她一眼,轉身走了出去。寒冬臘月裡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季瀾歌愣怔著被按在了桌子上,針管扎進血管是尖銳的疼,然後血被一點點的抽了出去。粘稠而暗紅。
  • 阿桂吸菸、戒菸的那些事兒
    阿桂一輩子都在戒菸。到終了,也沒有戒掉。阿桂的菸癮偷學於其父老桂。早年的老桂在水頭公社畜牧站管點事,負責劁豬騸羊兼配種之類的工作。那些想一炮打中不再跑冤枉路的豬婆戶,就會悄悄塞給他一包煙。煙不好,老桂也不挑剔,揣了煙,就會把憋過一夜的公豬放出來成事,從不耽誤人家的一番好意。
  • 勵志故事,沒有戒不掉的煙
    我表叔年輕的時候,是名副其實的菸民,每天至少三包煙。用他自己的話說:「離了飯能行,但絕對不能離了煙。」 一旦暫時沒了煙,就連吃飯也吃不香,他的菸癮不亞於吸鴉片的。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們農村還沒有電,只能聽收音機,當收音機開始宣傳吸菸對身體有危害,特別是對肺的危害極大。在收音機宣傳之前,我們這裡的人根本就沒有吸菸有害身體的概念。自從聽了收音機宣傳之後,我們這裡的很多人便開始戒菸。那時候的戒菸人群有一個通病,就是在戒菸期間,無論是下地幹活,還是在大街上玩,就不再帶煙和火了,帶什麼呢?有在口袋裡裝瓜子的,還有裝冰糖的。
  • ◎吾乃是九世仙——下落凡塵,抽支煙
    ◎吾乃是九世仙——下落凡塵,抽支煙乃九世仙奈何蒼生滄海,下塵凡平天山關地水,驗人間駕青風摸御妹,察人緣一壺酒,半隻碗悠悠來去,不留一點錢修這一世情,還那九份緣——功德圓滿,抽支煙。
  • 對煙的割愛
    過了半個小時,上來了,開始超過我們了。大家急了,我們中打頭的同學竟毛楞楞的把鐮刀劃到左小腿上了,流血。他急忙到有水的地方,用水撲摟撲摟幾下,又開始飛刀不止。我們看見他腿的傷口裡面都露出白肉了,讓他休息,他不聽,繼續帶頭追「老黨」。快到中午時,我們全都沒勁了,都放慢了腳步。遠遠地看見「老黨」已經到了地頭,他坐在田梗上休息抽菸,甩我們至少有一二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