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快三十年了…
板兒下午放學回家,看到母親在掉眼淚,手上緊緊握著電話,一直沒有放下…
板兒很識趣,躲到房間去寫作業。怕引起母親的煩惱,吃晚飯時也不敢多說話,低頭悶吃,父親下班也沒有多說話,似乎氣得不輕。
這時,板兒聽到母親說:「不行,明天我回趟老家,這媒,我一定扒掉!」
說到做到,板兒母親第二天就回老家了…
從老家回來後,母親似乎又氣得不輕,說大舅媽真不通情理,「我就這麼一個侄女,難道我會害她?」
原來,板兒母親想給娘家侄女在礦上介紹個下井工人,這樣,板兒表姐就能農轉非了。板兒父親是轉業軍人,也下過井,因為工作努力,文章寫的好,被調到機關辦公室工作。
板兒母親通過老鄉的幫忙,很快給表姐找到一個年齡相當的小夥子,小夥子很帥氣,看上去也很文靜。然而,他對自己的工作很不滿意,他不想下井。板兒母親說,先下兩年井,表現好很快就能提到井上來的。
男孩子和板兒表姐談上對象了,表姐很滿意,板兒大舅媽也很滿意。
沒有多長時間,男孩子在井下偷懶,打瞌睡被班長處罰,男孩子受不了了,要求板兒父親幫忙調動工作。板兒父親說,你好好寫個檢查,好好表現,有機會再調。然而調動工作,變動工種哪有那麼容易,哪有那麼快!
男孩子一次次的找板兒父親,找板兒母親。一次,板兒父親出差,男孩子直接找到板兒母親單位,說:「如果不給調動工作,這個媒就算了,我是覺得你們能幫我轉地上工才答應這個媒的!」
板兒母親氣得發抖,直接說算了就算了吧,煤礦不是我們家開的,不是我們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的!
下班回到家,板兒母親直接跟板兒大舅媽通了電話,說這個媒不能成。大舅媽一聽不幹了說:「沒見過有你這樣當姑的!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你怎麼扒起媒來…」
板兒母親匆匆回老家,大舅媽和表姐都躲開不見。板兒母親很生氣,直接給在外地上班的板兒大表哥打電話說明原委,邊說邊氣得掉眼淚。
大表哥一聽,這個媒不能成,直接回了趟老家,跟大舅媽講清楚,又把妹妹帶到身邊幫忙看孩子。
再後來,板兒表姐在大表哥工作的縣城裡學縫紉,在學縫紉的時候遇到了一男孩子,追表姐追得緊。
那時候正流行電視連續劇《射鵰英雄傳》,板兒一直認為表姐跟黃蓉很像,比黃蓉還要漂亮。板兒想,不知道他有沒有福氣能娶到表姐。聽說大舅媽是不太願意的,男孩子是農村戶口,還是被抱養的。然而,男孩子的樸實,上進感動了表姐,也感動了表哥,他們最終成為一家人。
三十後,看著大表姐家兒子考上了研究生,大表姐還成了麵包店店長(後來板兒表姐還學了糕點製作),生活過的很美滿幸福。
板兒母親欣慰的說,幸虧當時把媒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