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的遊戲》《雷神》《魔戒》靈感的源泉,北歐神話魅力何在?

2020-11-11 漠鷹茶館


1、陌生而又神秘的北歐神話

北歐是一個神秘的地方。

印象中,北歐夏季短暫,冬天漫長,隨處可見大陸冰川;北歐人身材高大,不修邊幅,冷峻憂鬱。

北歐的文學是殘酷,冷靜的,以尤奈斯博為代表的北歐硬派推理小說,在冰天雪地與攝人心魄的極光中,演繹著一出又一出暴力兇殺案,在奈斯博的筆下,哈利走到哪裡,哪裡就血流成河;

北歐又是影視、遊戲素材的寶藏,電影《指環王》系列、《雷神》系列、《尼伯龍根的指環》,遊戲《戰神》《上古捲軸5》,皆取材於北歐神話,北歐的歷史文化土壤孕育出屬於全世界的美麗花朵

說起北歐神話,這是斯堪地那維亞地區所特有的一個神話體系,其口頭傳播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 1-2 世紀。

相對於希臘神話來說,普通民眾對北歐神話知之甚少,更加凸顯其神秘性。

由於北歐特殊的自然環境、歷史進程、人文特徵,造就了北歐神話所特有的海洋崇拜、戰爭崇拜等特徵。北歐神話的演變過程,也體現了自古以來北歐五國人民在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時,不折不撓與自然抗爭的精神,和渴望和平的美好願景。

既然北歐神話如此的陌生而又神秘,那麼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方式去了解它呢?茅盾先生早年創造的《北歐神話》就是一本非常全面地了解北歐神話的入門讀物。

封面

2、茅盾的神話學與王浣的插畫相得益彰

談起茅盾先生來,第一印象肯定是《子夜》、《春蠶》等作品,其實茅盾還是我國近代神話學研究領域最早的研究者和探索者。後來他從神話學研究轉為文學創作,很快光芒四射的文學作品掩蓋了他的神話學研究成果,《北歐神話》作為其中比較小眾的神話研究,更是不為人所知。

茅盾

茅盾先生的《北歐神話》出版於1930年,是在之前諸多神話故事的研究基礎上誕生的,可謂是茅盾神話研究的巔峰之作,其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非常之高。

在創作該書的時候,定位即為文學普及讀本,因此茅盾先生在書寫故事的時候,特別注重通俗易懂。

茅盾以北歐神話中的人物為主體,以諸神之間的關係為線索,創作出不同的小故事,使得繁雜的神話體系以簡明易懂的形態出現在讀者面前,北歐神話故事兼具故事性和知識性,是讀者們充分了解北歐神話的絕佳入門讀物。

鑑於茅盾先生寫《北歐神話》的年代較久遠,許多詞語的翻譯方式已經發生了改變,為照顧當今讀者的閱讀習慣,在出版的時候特意進行了精校,還是非常貼心的。

如果一本神話科普讀物只有文字的話,還是略顯乾癟。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中國,讀者可能在文字的閱讀,尤其是人名的閱讀上會略顯吃力。為解決這一問題,《北歐神話》非常巧妙地選用插畫師王浣創作的大量北歐神話中的人物形象作為插圖,讓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北歐神話的魅力與氣場。

王浣的插畫

說起來,王浣的插畫風格多樣,注重線條和細節的搭配,插畫風格色彩濃烈、清冷華麗、筆觸精緻,華麗妖嬈之中又顯深沉。與《北歐神話》陰鬱清冷的風格還是很搭的。尤其是插圖基本上都是黑白色調繪製,更加凸顯出北歐的悽冷與神秘。

文字與插圖相得益彰,就像是鮮美的北歐的紅點鮭魚搭配"KOSKENKORVA",還未讀,人已微醺

3、相親相殺的奧丁與洛基

縱覽《北歐神話》,有兩個神給人留下的印象最深。

第一個神就是奧丁。

奧丁

奧丁被稱為北歐神話中的至高神,是空氣的人格化(茅盾寫得是空氣人格化,一說是天空人格化),是世界的統治者,諸神之父。他還是智慧與勝利之神,貴族與英雄的保護者。

在奧丁的肩頭,有兩隻烏鴉,其一名叫尤金,代表了思想,其一名穆寧,意為記憶。這兩隻大鴉是奧丁的偵探,每天到人間去刺探情報。這兩隻渡鴉雖然不起眼,但在各類作品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遊戲《戰神》中就有一個收集物品是"奧丁的烏鴉",只有將烏鴉都幹掉,才可以讓眾神之父丟了眼線。

奧丁是勝利之神,在不講究邏輯的北歐神話中,所有的公平、至善、仁慈是不怎麼提的,只有血與火的戰歌是永恆的主旋律。也正因此,英勇無比的奧丁帶給武士們的榮耀感是無窮的。同時奧丁與眾武士們在瓦爾哈拉宮裡面整天暢飲,還能享受戰爭勝利所帶來的的快樂,因此奧丁也是北歐武士們最愛的一位神。跟隨著奧丁簡直就是躺贏啊。

奧丁的兒子包括雷神索爾,光明神巴德爾,神使赫爾莫德,園藝之神瓦利等,可以說奧丁本人,甚至包括他的妻兒,都在北歐神話體系中佔據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第二個給人留下極深印象的神就是洛基。

洛基

洛基是火與惡之神。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物,最開始的時候洛基作為灶火的人格化,是善惡兼半的,畢竟火能為善,亦能為惡,看掌管火種的人而定。這時候的洛基相對來說還算是善神。

但發展到最後,洛基做的壞事越來越多,最後便成為了代表惡勢力的神,最終在他殺死巴德爾後,被驅逐出神界,成為阿德加斯的叛徒。

洛基神格演變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北歐先民對於社會發展認知的轉變,從"生活的精神",演變為"生活的誘惑",充斥著著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觀。

在北歐神話中,與洛基有關的故事大概佔了三分之一還多。他的存在,給神族帶來了一種悲愴的意味。北歐神話的一個特點是認為神族終將有滅亡的一天,神也擺脫不了生死的束縛。

正因為有了洛基這樣充斥著"惡"的神的搗亂,神族已經不再純真,已經不是無所不能,逐漸喪失了道義與和平。與此同時,巨人聯合其他被神族懲罰的族群,開始了對神族的反攻,芬裡爾狼、惡犬加姆、巨蛇尤蒙剛德、霜巨人等一起攻擊神族,在火焰巨人蘇爾特爾的火劍揮舞之下,天、地與冥間九界立刻充滿了火焰。

這場惡火,燒盡了空、陸、冥三界的一切,善的與惡的,同歸於盡。世界末日來臨了,混沌的黑暗籠罩著宇宙。

但是在"惡的廢墟"上,終會重新產生善。於是第二代諸神重整天宮,成為世界的主宰。

北歐神話擁有冰與火的開端,最終又在冰與火中結束。

北歐神話的形成及演變過程,是北歐先民們在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鬥爭的一個縮影,也體現出人們堅強無比的生存欲望,以及對戰爭背後的和平安定的一種渴望。

4、東西方藝術形式對北歐神話的借鑑

茅盾先生對於北歐神話的深刻研究及理解,也對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在人類學派神話學的影響下,茅盾先生非常關注神話與社會現狀的關係,力圖在虛無縹緲的神話故事中找到社會現實的影子。

神話不僅僅是一個傳說,一個故事,更應該是社會現實的一個投影。

茅盾認為,北歐神話是"悲劇的",他們的神一直在與惡勢力做鬥爭,而這種反抗的精神與茅盾先生的精神世界是吻合的。

在北歐神話中,有命運三女神,也就是諾倫三女神

命運三女神

其中烏爾德(Urd)司掌"過去",薇爾丹蒂(Verdandi)司掌"現在",詩寇蒂(Skuld)司掌未來。三姊妹不僅掌握了人類的命運,甚至也能預告諸神的命運。

在1928年茅盾前往日本的時候,時局的不穩定,祖國的戰亂,都讓茅盾憂心忡忡。這時候,北歐神話中的命運女神就是茅盾精神的支柱,指引著茅盾前進的方向,引導著茅盾的抗爭精神。

在茅盾的作品《虹》中,梅行素女士通過自身的抗爭,擺脫了婚姻的束縛,堅持自己的精神世界,最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茅盾先生的筆下,這是命運女神精神世界在作者身上的體現,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一種回應。

如果說《虹》的寓意還相對比較隱晦的話,那《神的滅亡》則通過神界覆滅的故事,將國民黨的"諸神的黃昏"展現得淋漓盡致,人民已經覺醒,反動派的"黃昏"已經到來,廣大人民群眾的"新世界"終將到來。

其實對於同根同源的歐美作品來說,北歐神話涉及得更多。火遍全球的《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卡洛琳·拉靈頓就是從北歐神話中知道到了大量的靈感,"史塔克家族"的冰原狼,取材於北歐神話中的芬裡爾狼;預知未來的"三眼烏鴉",取材於北歐神話中奧丁肩上的渡鴉;備受矚目的"龍媽"的起源被指向了印度,但是在形象的塑造上與北歐神話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還有代表了正義、勇猛形象的《雷神》系列電影,那完完全全取材於北歐神話,當北歐的歷史文化與美國英雄主義色彩相結合的時候,反而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在遊戲世界中,爆款網遊《魔獸世界》的種族設定、世界觀和劇情都吸取了北歐神話的元素;《戰神》中的巨蛇耶夢加得也出自北歐神話,它是雷神託爾的宿敵,雙方於"諸神的黃昏"中同歸於盡。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無論是何種藝術形式,北歐神話都為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5、北歐神話與中國神話的相同與不同

神話故事是先人們對於世界起源、宗教信仰、社會價值觀的一種表現形式,對於東西方民族而言,不同的國度,不同的種族,對於神話體系的構建是不一樣的。

讀完《北歐神話》,再對比中國的神話傳說,會發現這兩種神話傳說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方面,這體現了人類民族發展的差異化。

北歐神話的混沌世界

《北歐神話》的開篇,《天地創造的神話》,會發現北歐神話是巨人創造世界。在世界之初,北歐也是沒有地,沒有海,沒有空氣,一切都包孕在黑暗中。一切都是混沌狀態,冰霜巨人伊米爾劈開了這一切,成為創世者。而在中國神話中,盤古開天闢地,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形成了天地,才有了後來的人類。從這一點上來看,東西方的先民們對於世界的初始認知非常相同。

不過畢竟是不同的種族,隨後的發展劇情就很不一樣了。中國神話中的巨人盤古是一個至善之神,為了人類的存在而犧牲了自己。在北歐的神話中,巨人是一個種族,是作為神族的對立面而存在的。神為了創造世界而殺死了伊米爾,伊米爾的身體與血液化為了世間的萬物與星辰。從創世的故事就能看出,北歐神話中戰爭是貫穿整個體系的始終的。

在古代中國,皇帝是神的化身,神話中的神仙必然是完美無缺的人物,於是中國神話中的神基本上是道德完美的人物,他們擁有著超人一等的能力,也就是"道行"。神是悲憫世人的,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向神仙去訴說。

但是在北歐神話中,神界充斥著欺詐、爭鬥,神族、巨人的戰爭,是永恆的主題,"諸神的黃昏"是一種宿命,對世界的毀滅濃墨重彩的描繪,表現得極為悲愴。與萬事大同的中國神仙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隨著時代的發展,神話故事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在世界文化融合的大趨勢下,越來越煥發出耀眼的光芒。

6、北歐神話全人類的瑰寶

北歐神話

諸神與巨人的爭鬥,可否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

奧丁與洛基是如何從形影不離的兄弟,變成不共戴天的仇人?

"諸神的黃昏"為世界帶來了毀滅還是帶來了希望?

在日常的刷劇中,有哪些北歐元素?

玩的遊戲裡面,最喜歡操作的人物,與北歐有何淵源?

茅盾先生文學作品中隱約可見的神話色彩出自哪裡?

當你閱讀完《北歐神話》後,想必會有一個深刻的思考與認知。

北歐神話那神奇瑰麗的世界,不僅為世界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也讓世界各族神話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互相吸引,互相融合,成為全人類最美麗的瑰寶。

相關焦點

  • 《北歐神話》昔日維京人四職業,除了航海、經商、當海盜,還有啥
    近些年,《雷神》系列電影大火,雖然編劇把故事設定在現今的地球以及奧斯卡的奇幻世界,但《雷神》故事本身取材於北歐神話。網上大火的歐美劇《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雖不是直接脫胎北歐神話,但依然有著緊密的血脈聯繫。他們都給了我想看完《北歐神話》這本書的衝動。
  • 雷神之錘失竊記~北歐神話
    雷神之錘失竊記 索爾早上醒來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伸手拿他的錘子。可是有一天早上,他的錘子不見了!索爾急得直跳腳,又是抓頭髮,又是揪鬍子,大喊大叫:「洛基,給我過來!」
  • 《權力的遊戲》靈感源泉:英國玫瑰戰爭,論「神經病」當權的危害
    權力的遊戲劇照《權力的遊戲》構造了一個龐大的世界體系,在維斯特洛大陸上,七大王國在君臨城為爭奪權力進行了頻繁的政治鬥爭,其中兩個主要家族蘭尼斯特家族和斯塔克家族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權力的遊戲》中的紛繁鬥爭似乎有歷史原型,原因有三:一是因為維斯特洛大陸的形狀與英國版圖極為相似,而君臨城更是基本與倫敦城重合;二是因為兩大主要家族中的蘭尼斯特家族就是以蘭開斯特家族為原型,斯塔克家族的原型就是約克家族;三是因為它的整個背景與玫瑰戰爭期間的英國歷史頗為相似,都是內戰時期,以兩大家族為代表的兩方勢力爭奪最高權力
  • 豆瓣8.8,媲美《權力的遊戲》之東方奇幻體系—九州興衰決裂史
    ,一般將其視為西方奇幻文學的開端;後來更是自《貝奧武夫》始,《堂吉訶德》終開啟了一段英雄文學的歷程;到了上世紀,託爾金以一人之力結合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和盎格魯薩克遜神話,創作出筆下的「中土世界」,在D&D體系下,西方誕生了經典的小說《龍槍編年史》,遊戲《魔法門》《英雄無敵》等。
  • 激發《權力的遊戲》創作靈感:拈花之間,白皇后的千年城堡
    據記載,伊莉莎白在第一任丈夫戰死沙場之後,就被婆婆剝奪了繼承阿斯特利城堡和其他遺產的權利,只有當時被認可的國王,來自約克家族的愛德華四世才可以重新給她繼承權。是諷刺吧,她必須向自己已逝丈夫的敵對家族請求幫助。
  • 5本歷史神話類小說,文筆華麗優雅,歷史功底紮實,值得細品味
    大家好,我是爽哥,今天推薦5本歷史神話類小說 ,文筆華麗優雅,歷史功底紮實,值得細細品味第一本:《洪荒歷》 作者:zhttty,主角穿越到了北歐神話卻被扔到了無盡深海之中,冥冥之中忘記了自己是誰,穿越者?
  • 《魔戒之旅》:魔幻的力量
    每年都吸引著無數的電影《魔戒》發燒友的嚮往,探險。一部英國作家託爾斯的小說《魔戒》獲得了20世紀之書的榮譽,英國兩千年來最偉大作品的頭銜。一部風靡全球的電影《魔戒》又稱《指環王》,火了紐西蘭旅遊,成為紐西蘭的標誌。一部趙德發的中篇小說《魔戒之旅》,十年之後,近日再次出版印刷熱銷,引起評論家高度關注和讀者深度喜愛,《魔戒之旅》又熱了?
  • 魔戒的愛情:國王的深沉與精靈的捨棄
    在人類存在的神話傳說裡,無論是東方的炎黃大戰,還是西方的特洛伊戰爭,都不及第五戰的項背。但是我們有《魔戒》足夠了,我們應該感到知足。人類不應像精靈及人類的遠祖那樣,貪得無厭,任性驕橫,最終自食其果。我們應該如善良溫順的霍比特人一樣懂得知足常樂,懂得愛惜美好的事物而又充分地享受它。
  • 希芙的金髮一北歐神話
    它,就是妙爾尼爾,雷神之錘。 那隻討厭的蒼蠅一看到錘子, 立刻就飛走了;原來它是洛基變的,想方設法要破壞辛德利的工作。 布洛克拿者他兄弟最造的珍寶,匆匆趕到阿斯加德,埃西爾諸神見了都拍案叫絕 這就是題丁獲得那個無價之寶——「德羅尼爾" 臂環的經過。弗雷得到了那頭金色野豬,當他夏天騎著它從天上飛過時,就如太陽一樣耀眼。
  • 神話故事裡面的諸神黃昏,詳細介紹來了
    洛基(Loki,別稱Roptr或Hveðrungr),是北歐神話中的火神、惡作劇之神以及惡神。他是巨人法布提(Farbauti)和女巨人勞菲(Laufey)的兒子,阿薩神族主神奧丁(Odin)的義兄弟,他貌似和善,性實詭譎,經常出言不遜,與其他神祇爭吵不休。
  • 《封神演義》中的雷震子肉身稱聖后,是雷神嗎?他最終去了哪裡?
    雷震子當年在封神大戰中,出的力不比任何一位少,他最後還闖入誅仙陣,與敵軍大戰,最終不幸死亡,姜子牙將其封為雷神,負責仙界的雷神眾。而雷震子一開始的身份便是周文王的義子,因為周文王遇見他的時候正好是雷雨之日,便將其取名為雷震子,讓雲中子撫養他長大成人。
  • 《權利的遊戲》爛尾,若《三國演義》按美劇拍,簡直全程反轉高能
    喜歡美劇,尤其是戰爭史詩劇的朋友,應該都看過《權力的遊戲》。如果沒有,強烈推薦去各大網站觀看,想必三國迷都不會對這劇失望。尤其是,這部劇將美劇慣有的暴力血腥風格,發揮到極致。當然,想看未刪減版的可以去「美劇天堂」,我這裡立下Flag,您一定會回來感謝我。
  • 三分鐘了解埃及神話的起源
    之前我們從北歐來到了希臘,今天繼續往南,來到尼羅河邊上。相信玩過遊戲王的朋友,對這裡並不陌生,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埃及。(到這裡為止,埃及神話最重要的九柱神,就全都出現了。頭上有小紅花的。)造人在埃及神話裡,造人的是太陽神拉。在風神舒和雨神泰芙努特,誕生後沒多久,這倆倒黴孩子和老爸走散了。著急的「拉」取出了自己的眼睛,讓眼睛來尋找著兩人的下落,(最早的無人偵察機?)所幸最後找到了。拉,喜極而泣、淚流滿面,掉下的淚珠就成為了人類。
  • 《諸天降臨》:294萬字諸天流,開局獲得魔戒,隱身無敵大逃殺
    【簡介】神開啟了諸天大逃殺遊戲,隨機被選中的人將會被送入戰場,迎接來自諸天世界的殺戮者:半獸人,吸血鬼,外星入侵者,奧創機器人……或者被殺死。或者活下來,得到來自諸天世界的能力、武器、血脈以及黑科技。地下有一把刀子,他剛撿起來轉過身,就只聽噗嗤一聲,一個隱身的傢伙撞到了他的刀子上——戴著魔戒的咕嚕?恭喜你,你獲得傳奇物品,魔戒。葉垂:「???」……簡單來說,這是一個開了隱身掛的老陰參加諸天大逃殺的故事……【黃金五章】第一章,至尊魔戒。
  • 《魔獸世界》獸人:始於《魔戒》,先後被暴雪動刀,媳婦熬成婆
    而創作動機也很簡單,他對英國沒有成體系的民族神話表示不滿,世界上各個國家大多有極為厚重的神話故事,且被自圓其說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這不能忍。基於這一動機,隨後著名中土風格小說《魔戒》橫空出世,宏大的世界觀讓世人驚嘆不已。除了隨後改編為《指環王》拿下當時30億美元票房值得稱讚之外,其作者的信念與抱負也值得後輩學習。
  • 克蘇魯神話簡介
    克蘇魯神話簡介克蘇魯神話,如今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但是可能有很多還不了解克蘇魯神話到底是什麼。然而克蘇魯神話卻在幾十年後大放異彩,甚至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恐怖小說體系,至今對各個領域仍有很大的影響力,或者說,克蘇魯神話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有很多遊戲、動漫、電影、小說作品都受到了克蘇魯文化的影響。克蘇魯出現於愛手藝的一篇中篇小說《克蘇魯的呼喊》,裡邊詳細描寫了邪神克魯蘇及其瘋狂的信徒,該邪神的原型可能來自於北歐神話的北海巨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