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影響了幾代人,很多人的童年都和他的武俠小說緊密相連。讀著他的小說,想必很多人年輕時都有一個江湖夢:片言相交的朋友,生死相隨的紅顏,懲強扶弱,仗劍走天涯,被人稱為大俠。
這是童年時天真的夢。
金庸的眾多作品中,《神鵰俠侶》是重要的一部,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感動了無數人,十六年的等待終於換來餘生相守,他們的故事滿足了人們對愛情的期待。一身白衣的小龍女更是美的不染塵俗,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還是忍不住開篇就描寫她的美,這份美是藉助丘處機來表現的,丘處機也讚嘆小龍女清新脫俗的美,專門為他寫了一首詞。
「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作這一首《無俗念》詞的,乃南宋末年一位武學名家,有道之士。此人姓丘,名處機,道號長春子,名列全真七子之一,是全真教中出類拔萃的人物。《詞品》評論此詞道:「長春,世之所謂仙人也,而詞之清拔如此」。這首詞誦的似是梨花,其實詞中真意卻是讚譽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說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又說她「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不與群芳同列」。
這首《無雜念》詞讚頌的是梨花高潔脫俗。
上片寫梨花開放的時間、風姿、周圍的環境。
前三句寫梨花盛開的時間,每年芳草萋萋、百花爭豔的春天,寒食節前後就是梨花盛開的時候。
緊接著三句開始寫梨花的風姿,它像白錦一樣潔白無瑕、柔軟光滑,同時香氣瀰漫。滿樹盛開的梨花又像是雪花。在詩詞中,雪花和梨花經常互比,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就是用梨花來比喻雪花。
最後三句寫了梨花周圍的環境,靜夜裡,梨花和溶溶月色融為一體,月光皎潔、花似雪明,好一幅靜夜梨花圖。
詞的下片寫梨花的高潔品格。
它擁有和姑射真人一樣的美貌,鍾靈毓秀,《莊子》中記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用姑射真人比喻梨花再合適不過了。
梨花的美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不與群芳同列」的一身傲骨,不食人間煙火、超凡脫俗的氣質。
最後幾句則是在談道,沒有什麼驚豔之處,不做贅述。
此詞是丘處機作品中的上乘之作,甚至是最好的一首,一點也不誇張。
金庸為什麼認為這首詞是在寫小龍女呢,其在作品中說出的理由如下:
詞中所頌這美女,乃古墓派傳人小龍女。她一生愛穿白衣,當真如風拂玉樹,雪裹瓊苞,兼之生性清冷,實當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 「無俗念」三字贈之,可說十分貼切。
小龍女的氣質和這首詞的梨花卻是非常相像,小龍女愛穿白衣,梨花是潔白的;小龍女性格清冷,正如寒夜月色下的梨花;小龍女不通世俗又不染塵俗,不驕不躁不爭不搶,正如梨花「不與群芳同列」,而詞名「無俗念」更是小龍女的概括。
金庸作品中的詩詞都用得恰到好處,或許他在塑造小龍女的時候受到這首詞的影響,或許是在塑造玩小龍女形象後發現這首詞適合小龍女。不管是哪般,他確實是將小龍女和《無雜念》完美的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