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地給我帶來的人情冷暖!

2020-08-28 小莫觀世界

我獨自坐上了去鄭州的大巴車,大巴車那種獨特的氣味,讓我有些受不了,找個靠近窗戶的地方,坐了下來,把從家裡帶的小風扇和一捆白色的電線,戴上耳機就昏昏沉沉的睡了。

等我醒來的時候發現已經到鄭州了,「師傅,我在前面的路口下車……」,接二連三的喊叫聲,人們陸陸續續的不下車了。

對於鄭州我又熟悉,又是那麼的陌生。我每次去學校,或者去其他的城市都喜歡在鄭州轉火車。但是這次我對自己的目的地是那麼的陌生,只是知道那是一個叫中原區的地方,在郊區。

對的,就像題目說的那樣,我是來建築工地找活幹的。

臨過來的時候,我父親給了我一個隔壁村的叫叔的電話號碼,說到了鄭州就跟他打電話。

「嘟嘟嘟……」響了幾聲,一個陌生的男子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來了。

「誰啊?」

「叔,我是福文家的小孩,我父親提前跟您打過電話的,讓我來這找您的。」我很客氣的跟對面這個從未見面的叔說著。

他告訴我如何坐公交車,怎麼怎麼轉車,為了不浪費錢,我沒有選擇打的。

轉了三次公交車,我到了他跟我說的那個地方。

下了車,我在原地又跟他打了電話,他告訴我怎麼走,他在工地門口接我。

七八月份的天氣很熱,雖然已經是下午三四點了,但是大地好像吸足了熱量,就在我走的路上散發出來了。

當時想買瓶水喝,但是看了一圈,好像除了馬路沒有一個讓我感覺親近的東西。

走了三四十分鐘,我看到了未來一個月我要努力奮鬥的地方,一個中年男人迎了過來,說:你是福文大哥家的孩子吧,我是你叔。

隨便客套了幾句,他帶我去住的地方,然後一塊陪我見了老闆。老闆讓我以後跟著這個叔幹,他給我安排什麼,我幹什麼。他跟我說了上班的時間:早上六點上班,中午十二點下班;下午兩點上班,六點半下班,工資是一天一百五,不管飯。

就這樣,我就跟著叔兒幹活,剛開始他告訴我幹什麼,怎麼幹,我就按著他說的做,然後教我怎麼做,這讓我本來有些不知所措的心情,有了慰藉,把叔兒當成我在那裡唯一的依靠。

有時候我也會被老闆帶到其他的工地去幹活。

有一次我跟一個年齡給我大小差不多的去其他的工地,到那裡扛水泥,搬瓷磚,老闆給要求了任務量,讓我們一天幹完。

我們兩個就這樣,搬著,抬著,很累,墜心的累。

到中午的時候,我們已經是滿身水泥,夾雜著汗水,黏糊糊的。

用水洗洗胳膊上的水泥,去飯館裡面吃飯,準備好好的犒勞一下自己。到裡面以後,卻發現周圍的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那種眼光扎人,我這輩子都會記得。是的,我身上很髒,就這樣,我自卑了,不敢去坐板凳,害怕給別人弄髒了,就跟我同伴說:咱們帶回去吃吧。

我們在一間小屋裡吃了飯,休息了一會兒,接著幹活了。

一個月就這樣很快過去了,我跟老闆說,我要回去了,馬上就要開學了。希望他能把工資給結一下。

他說:等後天吧,我現在手裡沒現錢。

我說:好,後天上午我來找您。

等到後天上午,我拿著我的小風扇,還有我的行李,來到了他住的地方。他從褲兜裡拿出來了一沓鈔票,跟我說:你幹了二十二個工(一天是一個工),一共是2640。

我心裡一沉,但是臉上還是微笑著說:不是一百五一天嗎?應該是3300啊,老闆。

他說:就這麼多。

我知道,我再去跟他辯論下去也沒什麼用了。我就跟他說:那好的,老闆,我走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我很難受,為什麼這麼少,我沒有少幹活啊!於是我跟我父親打了電話,說明了情況。

一會兒,父親回過來電話跟我說:你那個叔兒說你不好好幹活,偷懶。

我當時什麼都沒說就掛了電話,很難受,我也很慶幸笑了,笑的是我再也不用跟他們這些人打交道了。

現在我坐在研究生的自修室,寫下了這篇文章。我很感謝他們,感謝他們讓我懂得了人情世故,讓我懂得了世態炎涼,也讓我更加珍惜我現在讀書的機會,努力改變自己的現狀。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希望大家多多關注點讚!

相關焦點

  • 《往事》1978年,我被選為建築工程隊的隊長,在汽車廠工地。
    主要是我幹的活太粗糙,線梭子加工的不精細。周師傅拿著幾臺打上包裝,在包裝箱上面寫著浙江的工廠產地,和別人說是從浙江那邊郵過來的,這50臺修鞋的小機器一共賣了5000多元錢。這時候大隊組建建築工程隊,很多木匠瓦匠都選我當工程隊隊長。我在工廠裡閒著也沒啥事兒,大隊領導同意我組建工程隊,去長春承包工程。我不善外交,也不會什麼交際手腕。
  • 故事:那年我58歲,走進建築工地,當了一名塔吊信號員
    文:杏壇閒人圖:來自網絡俗話說「人到四十不學藝」,可是我卻在五十八歲那年,從周經理手裡接過對講機,當上了塔吊下的一個信號新兵。別說指揮塔吊,就是建築工地,我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跨進。當時工地上立了兩座塔吊,東西各一,每個塔吊兩名司機,一個隊長負責管理,共五個人。我負責東邊的塔吊,西面的由一個叫郭慶的年輕人負責。一天下午,郭慶不知何故離開了工地,而工地上又正是最忙的時候。一位木工師傅讓我喊一下西塔吊的司機,要吊送一捆模板,我把對講機調到西塔吊使用的頻道,向正操作的劉師傅說明了情況,卻不料劉師傅冷冷地回應:「管好你那邊,不要管不該你管的事!」
  • 故事:建築工地每天都在上演人生故事,有的精彩,有的卻因此而凋謝
    有一個人讓我記憶很深刻。在我印象中,他算是有錢人,開豪車,住豪宅,有很多美女,個個愛得他死去活來。如果穩抓穩打,我相信他這一輩子會過得很好,但他不甘寂寞,他看中了一個工程項目,同時對自己的判斷能力十分自信,於是,他決定投資這個項目。按照行規,項目需要墊資,他前前後後投入了五千萬,項目很快出了正負零,業主該付錢了。沒想到,業主卻沒錢,主要原因是銀行貸款沒下來,房子地處偏僻,銷售不佳,一點錢不夠員工發工資,沒辦法支付工程款。
  • 那些年,我在工地上的生活
    十年前,我在工地上班,和農民工兄弟同吃同住,只不過我們工程師、管理人員的板房好一點,有空調,有獨立單間。工地這種地方,對於普通人來說,很危險,一個從未去過工地的人,只需隨便走走,就有可能被鋼筋擦到腦袋,被釘子扎穿腳底板……我第一次實習的時候,就被一根釘子扎穿了腳底板,連著一塊木板
  • 一級建造師重返建築工地的真實經歷(四)
    隨著中午、晚上工地食堂一起吃飯,和同事們也漸漸熟悉起來。我暗暗準備了一箱塔牌花雕老酒。正好那天老婆來附近辦事,我說你過來我這邊,一方面呢,看看你老公將要工作兩年的環境,另一方面,晚上回家你做司機,我趁機和同事、監理們喝喝酒。 對抽菸,我倒是興趣不大,剛來時候兜裡揣著的一包軟中華,也分散得差不多了,自己在工地一直沒抽菸。
  • 同從建築小工做起,一個身價過千萬,一個靠借錢度日
    也許深感農村生活不易,生財之路少,又要還債,於是在朋友介紹下,兩對夫妻懷揣掙錢過好日子的希望來到廣州,各自丟下二歲多的孩子給爺爺奶奶,從事建築工地打零工。稻子在相同陽光、相同溫度、同一土壤,最後能結出差不多的稻穗。他們同學、同村、同齡,閱歷等各方面都差不多,按說,最終取得的收入也應該相差無幾。
  • 在工地|甫躍輝
    我去找他,往往是在他幹木匠時候,偌大的房子裡,一個人幹活,還哼著小曲,很是悠閒自在,到灰頭土臉的建築工地去找他,還是第一次。這一年我讀高一。再次和阿爸到建築工地,我已經讀大一。天不亮起床,打著呵欠,很快,困意全無,多少有些興奮。我和阿爸在昏暗的院子邊,洗臉,刷牙,各自推出單車,跨上去,叮鈴叮鈴打響車鈴,拐出還在沉睡的漢村,朝大公路騎行。
  • 弟弟初中沒讀完就去工地搬磚,三天就後悔,表示想上學
    我弟弟小偉,來自湖北的一個小村莊,身高169,家裡是打工為生。馬上18歲,卻已經在工地上工作了幾年。 剛上中學沒有多久,就瘋狂迷戀上網,每天都要逃課去網吧。回憶那段歲月,當時他就像是中毒般每天晚上九點到網吧能玩到早上六點,然後七點到學校上學。持續了一段時間,課程造就荒廢,那時候完全成了活生生的痞子青年。
  • 建築工地眾生相之工地門衛
    孫女士是這樣描述的:「車子被敲開後,公公拿鐵棍猛敲我的頭,接著我被公公、丈夫及多名社會閒雜人員拉下趴倒,並用鐵棍敲我的頭,而後公公返回他車上換工具。我起來時,他使勁用帶著工具的雙手刮我的臉,刮完臉後,又返回車上,拿了幾袋大便塗抹我的傷口和嘴巴,再拿剪刀剪我頭髮和衣服。」
  • 公公獨居老家,突然拿來4萬,我下班回來,路過工地時眼淚下來了
    前幾天我在廚房做飯,丈夫在整理家務;突然老家的一個堂叔打電話過來說我公公跑到城裡去打工了,在城裡的一家建築工地上,他也想過去,問我們知不知道公公在哪?我和老公一頭霧水,公公不是在老家嗎?怎麼會去工地上了?我們一下子愣住了。
  • 建築打工人
    建築打工人的加班就拉開了序幕。首先它得有個故宮,然後有個十幾米的中國仿古建築,有座歐式的學校,那不就是文化大融合?在一起創造文化繁榮的路上,建築打工人不能掉鏈子。有時候,甲方打工人比建築打工人還懂設計,因為這個國家受到最好建築教育的那批人有不少拒絕成為建築打工人,而去做甲方打工人。同樣是打工人,同樣受到市場高周轉的打壓,雖然各有各的難處,但是至少甲方打工人可以賺更多錢。
  • 「我兩次住院生孩子,看到的儘是產護病房裡的人情冷暖」
    女人的婆婆來之後,沒有過多的問候女人,也沒有關心孩子,更沒有幫她倒水餵飯,到病房就坐下,不是跟帶來的姑娘有說有笑的聊天,就是一個人養神打盹,待久了就會跟帶來的姑娘出去吃飯逛街或者回兒子家休息。我媽媽好心關切地勸他去看看醫生,他說先照顧好媳婦,等孩子抱回來了再去看。我們都以為女人婆婆帶來的那個姑娘是他的小姑子,可男人說,那是他弟媳。
  • 小說:昔日中文系才子為餬口,竟不得不去工地拉廣告
    這是一家由私人老闆承包的行業小報,每個星期出版一期,主要刊登建築行業的一些新聞和廣告。報社的社長,也即老闆,叫張鶴。報社雖小,卻有十來個人,對外都稱記者,其實卻是張鶴手下的廣告業務員。今天陳名去外面採訪回來,路過在建的金山大廈,看見建築工地的圍牆上印著一行廣告標語,其中有「開發商:正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字樣。就是這一行字,引起了他的注意。前段時間,一位高中同學在QQ 上告訴陳名,說他們高中時代的校花沈玲,如今正在青陽一家叫正隆房產的公司任總經理助理。
  • 67歲農民打工供女兒上大學,女兒大學畢業後,他昏倒在工地上
    有一天,他在建築工地上對工友們說,我的女兒大學畢業了,她今後能賺錢了,我可以輕鬆了。不料,他說完這話一個多小時後,忽然昏倒在建築工地上。工友們趕緊將他送到了醫院裡。醫生檢查了他的身體後,發現他長期營養不良。原來,為了供女兒上大學,十分節省。比如下雨的時候,工友們都休息,別的工友到鎮上的飯店吃飯,他卻吃饅頭喝白開水。他抽菸喝酒,但是他抽的煙只是幾元錢一包,喝的酒也只是幾元錢一瓶。
  • 建築工人進豪華餐廳,卻被服務生看不起,經理:馬上去寫離職單
    王師傅在工地上幹了十幾年的活,是一位實打實的建築工人,因為那時候家庭條件極為困難,孩子又馬上面臨著上小學,所以他不得不只身一人來到外地打工。剛開始的時候在工廠裡做了一年了,可是賺不到錢,索性直接出來就去了工地上。
  • 草根春秋 第三章 二十 我在八二0四工地後勤總務工作
    我們後勤組的組長是張元光,老張未來八二0四工地以前,是在汾陽縣檢察院工作。到了八二0四工地上工作以後,一直擔任民兵團後勤組的組長,別的組組長經常調換,唯有後勤組的組長一直就是老張同志,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強勢組長負責人。老張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而且,工作起來雷厲風行。極有個性,幾年來在民兵團後勤組的工作,有口皆碑,得到了民兵團領導以及八七三部隊領導的認可。
  • 丈夫工地摔瘸腿,妻子離婚出走,沒想到2天後收到丈夫的新婚請柬
    只能在建築工地上幹些體力活討生活。張愛霞心裡暗暗計較,再怎麼辛苦總得在城裡買套房,讓孩子在城裡上學,城裡的教育總歸是比農村要好得多,絕對不能再讓孩子跟自己兩夫妻一樣沒文化,這麼炎熱的夏天,在建築工地上累的要死要活掙不了幾個錢,城裡人還看不起自己,美其名曰:農民工……
  • 哥累倒在工地,嫂子在外面打牌,我喊她回家做飯,灑下感動的淚水
    哥嫂都很勤勞,嫂子負責買菜,我哥哥則在工地上當起了建築小工。哥哥因為經常要跟兄弟們去外地的工地上打工,在家的時間特別少。我哥哥也意識到,他放不下嫂子和小侄女兒,於是哥哥經常從工地上請假回來看嫂子。去年的時候,我哥哥在工地上幹活,突然感到胸悶氣喘,右腿疼痛難忍。
  • 《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國爵士時代的人情冷暖與紙醉金迷
    最後看似得到了黛西的芳心,卻成為愛情的犧牲品和上層階級的替死鬼,尼克才意識到上層階級的人情冷暖、冷漠與虛假。美國的20年代被菲茨傑拉德本人譽為是「爵士年代」,在他看來,這是一個繁榮進步但卻揮霍無度的年代。以自己的經歷為素材,菲茨傑拉德創造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為讀者展現出特殊年代裡幾個角色的愛情觀,體現出美國爵士時代的人情冷暖和紙醉金迷。
  • 老子幹工地,兒子吹空調:啃老的子女,算不算不孝
    建築工地是出了名的活重錢多環境差,也因此吸引了一大批能吃苦的農民工日曬雨淋,黑白顛倒再尋常不過,燙手的鋼筋,侵蝕的水泥也是工地上醒目的標籤。老陳五十出頭,這是他幹工地的第八個年頭,由於常年做苦力,論氣力不輸正值壯年的後生,唯獨不同的是,他已不再年輕。如果非要再找出幾處不同,他還有個吹空調的兒子,購物狂的兒媳,以及負債纍纍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