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老翁心善撿了一條白蛇,放在米缸裡養傷,從此糧倉總是滿著

2020-11-08 詩文書畫匯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6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文/小田


很多古代民間小故事都曾講過,善心救助小動物,最後那些好心人都得了福報。

這些民間小故事都是在教育世人:做人要有一顆善心,關愛、保護小動物。

今天筆者講的這則小故事也與此有關。閒言少敘,這就開講故事了:

古時候,有一個李老翁。家裡很是清貧,除了種地,他經常去山上採藥,拿到鎮子上去賣,賺些銀子餬口。不過,上山採藥這行當很是危險,一不留神就會墜入谷底。

老翁採了半輩子草藥,有幾次險些出事故,好在他心善、命大才轉危為安。

不過老翁的一次善舉卻讓他從此發了家,家中糧倉總是滿著。

有一日,這老翁如同往日一樣,去到山裡採藥。臨近午時老翁背著竹簍走下山來。正當他低頭走路的時候,卻瞧見旁邊不遠處的草叢裡蜷縮著一條白蛇。

老翁看見那條蛇時,那條蛇開始躲閃。但不知為何,那條蛇爬起來卻非常緩慢。老翁看情況不對勁便走了過去。

他走進一瞧,原來那條白蛇的尾巴處受了傷,此時正在流血。

老翁對那條白蛇說道:「小傢伙,你這是怎麼弄的呀?你尾巴都流血了,你別動了,我是個採藥人,不會害你的。」

那條蛇怯怯地看著他老翁,想動身子卻動彈不得。

「你別動,我幫你止血。」說著老翁便從竹簍裡拿出了草藥,嚼碎後給那條白蛇敷上,又扯下來一塊布,將蛇的尾巴包紮好。

那條白蛇不能動彈,瞧著老翁吐著信子,似乎正在感謝老翁。

「你去吧,下次可要注意啊!」老翁說完就要離開,但轉念一想:「這條蛇尾巴被包紮了,很難動彈,如果遇到意外那它豈不是會遭遇不測?唉!算了,送佛送到西,將它帶回家裡養傷吧!」

善良的老翁便將那條白蛇拿了起來,之後回了家。老翁將那條受傷的白蛇特意放在廂房糧倉邊上的米缸裡養傷。

接下來的幾天裡,老翁上山專門採止血的草藥,經過老翁的精細照顧,這條白蛇的傷慢慢好了。

有一日,老翁仔細看了下那白蛇的傷,已經完全好了,便將白蛇從米缸裡拿了出來,老翁就對那白蛇說:「如今你的傷已經好了,我就不關著你了。一會兒我去山裡採藥,順便把你放了,你快回去找家人吧!」

老翁說完就將白蛇放進了竹簍裡,之後朝著山上走了去。到了第一次發現白蛇的地方後,老翁將白蛇取出,就此放生了:「快走吧,下次注意不要再弄傷自己了。」

老翁說完扭身就走了,那條白蛇遠遠地看著老翁,嘴裡不停地吐著信子。快到午時,老翁回到了家,他整理完剛採的草藥後,就去廂房裡取米準備做飯。

可他看了一眼即將空空如也的米缸後,老翁嘆了一口氣:「米馬上就沒了,這些草藥還得抓緊去賣,不然吃飯都成問題了,唉!」吃過飯後,老翁便去鎮子裡賣草藥去了。

黃昏時候,老翁回到了家。他拎著剛買來的米,走到廂房糧倉邊,可眼前的糧倉卻讓他大吃一驚:本是空蕩蕩的糧倉,現在卻已經填滿了!

老翁不敢相信,他使勁揉了揉眼睛,再看時,那些米還在。老翁不明所以,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感謝各路神仙幫忙啊!」

就在老翁磕頭的時候,從糧倉裡爬出來一條白蛇。老翁定睛一看,正是自己救過的那條白蛇。此時白蛇翹著頭,嘴裡吐著信子看著老翁。

「原來是你啊!多謝你的幫助呀!」老翁雙手合十,不住地感謝那條白蛇。那白蛇忽然鑽進糧倉不見了。

此後,這個糧倉的糧食只要用了一半後,轉天就會自動填滿。老翁再也不用為了吃喝發愁了,他常常拿著糧食去鎮子上賣,換了銀子後,他蓋起了新房,還經常救濟附近窮困的鄉民,鄉民們都成老翁是「活菩薩」。

老翁一如既往,經常幫助他人、救治受傷的動物。而那條白蛇也經常會出現,老翁每每見到它,就會和它聊上一會兒。

那條白蛇一直住在糧倉裡,守護著善良的老翁。


本故事完結!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相關焦點

  • 聊齋新故事:黃大仙報恩送白蛇,白蛇每天都要下一兩銀子
    待二人都是酒足菜飽之後,黃書郎忽然從他的長袖裡取出一條小白蛇道,「趙兄,聽說你向來心地善良,能否幫我飼養一下我的家寵小白蛇?主要是我過幾天將出門做生意,實在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回來。」  趙長生本來很是怕蛇,但見那條小白蛇時,不但沒有懼意,反而還覺得它十分可愛,於是點頭答應。黃書郎又道,「它每天只需要吃些白米便可度日,你把它放在你家米缸之下便可。
  • 故事:民間故事:家裡糧食用不盡,兒媳好奇挖空糧倉,卻發現了一條白蛇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聽聞,是王家的一位先祖善心救過一條蛇仙,這蛇仙為了報答恩情,就世代守護王家人,保他們衣食無憂。
  • 故事:民間故事:劉老太救白蛇
    那會劉老爺剛剛病逝沒幾天,有一天早晨劉家的糧倉裡傳出了一聲驚叫,家裡的人連忙趕過去查看,只見劉家的大兒子渾身發抖的縮在一邊,並且死死地盯著一個地方,家裡人奇怪,順著他的目光看了過去,只見在糧倉的深處,竟然盤踞著一條大蛇,看樣子足有三四米長,而且這條大蛇通體雪白沒有一點花紋,只有一雙眼睛是赤紅色的。
  • 故事:報恩的小白蛇
    回到家後,胡成將小白蛇放到了一個乾燥的米缸裡養傷,還餵了它一些食物!胡成睡醒後,隱隱約約的還記著那個夢,走到米缸前,看著那條白蛇,而那條白蛇也倆眼看著他,似乎在看一位老朋友!漸漸地小白蛇的傷勢已經好了,胡成一日上山的時候,將蛇放進了背簍,來到了遇見白蛇地方,將它放在了地上,低聲說道:「你的傷已經好了,去找你的家人吧。我們有緣再見了,你要小心啊!」說完,胡成便上山去採藥去了。。。
  • 輪胎下放生一條白蛇,從此一帆風順,算命先生說它是守地仙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就說說我親生經歷的故事吧。那是很多年前了,當時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差,父母為了改善家裡的情況,開始四處輾轉,做點小買賣!那是07年夏天,父親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租下了一座廢棄的廠房,這裡位置偏僻,極為荒涼,如果不是養家餬口,父親一定不會來這樣的地方。夏天草長得很快,幾場滂沱大雨之後,廠房附近的草很快長到一人多高。
  • 老漢深山冒死救回一條白蛇,第二天白蛇報恩,老漢一家卻出事
    (故事純屬虛構,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大山村的後山是一片原始森林,這天村裡的李老漢正在山裡採藥,正當他專心的在挖掘一株藥材時,突然聽到身後有一絲的詭異的聲音,李老漢轉身向身後發出聲音的地方看去,卻被眼前這一幕嚇了一跳,只見一條又大又粗的白蛇向他爬了過來,李老漢嚇得向後退了幾步,可是白蛇卻爬到他的腳邊卻不動了,李老漢穩定了一下情緒,然後俯身一看,原來這條白蛇已經受傷了,可是那條白蛇還在張著大嘴,身體不停的動著,李老漢看著怪可憐的,然後李老漢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弄了一些草藥給白蛇敷上
  • 男子山上救了一條白蛇,帶回家養了三年,卻發現自己家中異常不斷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這天趙虎像往常一樣到山上採藥,在採藥的途中無意遇到了一條受傷的白蛇,他不僅對人很善良,對這些小動物也很善良。於是他便把這條白蛇帶回家醫治了,把白蛇醫治好後本想把它放生,可是這條白蛇卻一直不願離開趙虎的家,於是趙虎便把白蛇留在了家中。趙虎覺得和白蛇相處比和那些女孩相處容易得多了,白蛇不會像那些女孩一樣影響自己學醫,自己平時有什麼心事也會和白蛇分享。慢慢的趙虎養這條白蛇已經3年了。
  • 老太聽見家裡有哭聲,進門見棺材裡一具屍體,和自己很像
    ,牆角裡盤踞著一條大約五尺長的白蛇。:糧倉說罷,三兒子手執鐵鏟,噔噔噔大踏步走向白蛇,來到近前。眾人回頭望去,但見母親被下人攙扶而來,她氣得聲音顫抖道:「都給我住手,你們三個不孝子,白蛇是糧倉的守護神,它極善捕鼠,沒有它,家裡的糧食早被老鼠糟蹋盡了!」
  • 故事:老房子裡的白蛇
    故事發生在1999年6 月份,正是家裡蓋新房子的時候。這天,凡是能勞動的人,都去幫忙幹活去了,碩大的院子裡,也只剩下我們幾個半大的孩子了,因為沒有了大人的嘮叨,我們感覺輕鬆多了,我們決定玩捉迷藏,沒想到這一次居然是哥哥找,這次一定不能讓哥哥找到。
  • 老漢救了條白蛇,白蛇纏住兒子咬傷兒媳,才知兒媳身份
    吳畏和父親一樣心善,成為郎中後,他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去山林裡採藥。然而採回來的藥,他卻並沒有賣,而是用在了那些十分困難的鄉親們的身上,只希望自己能夠幫助他們將病治好,不讓他們那麼痛苦。因此,村子裡的人們對吳畏都抱著感恩戴德的心。
  • 《天乩之白蛇傳說》(一)撿了一條小白蛇,你怎麼跑到九溪山來了
    在山間緩緩走來一人,身後跟著一條小白蛇,這條小蛇渾身通白,要不是身後留下一條彎彎曲曲的痕跡,還真難發現它。來的這個人正是驪山聖母,這條小白蛇是她的徒弟。驪山聖母說自己要去參加蟠桃大會,小白聽了就跟了出來,結果迷路,驪山聖母發現了她,就說要把她暫放九溪山。
  • 民間故事:女子救條白蛇,10年後蛇開口叫「奶奶」,才知是親兒
    ,導致了總是心神不寧、無精打採的。在家調整的日子裡,一天早上王姐出門洗衣服,結果就在洗衣服的過程中,王姐忽然從上遊處聽到了噗通的水花聲,似乎有重物落水了。王姐疑惑地朝著動靜處看去,沒想到沒過一會兒的功夫,一條受傷的白蛇正朝著她的方向漂來,王姐害怕極了,原先並沒有要去管它的意思,結果白蛇越發靠近後,忽然間心裡有些緊張不安,似乎在提醒她什麼,再加上王姐看著白蛇傷勢過重,一時間也不忍心就這樣放任不管,所以還是聽從了內心的想法,把白蛇救了起來。為了給白蛇處理傷口,王姐連忙帶著白蛇往家裡走去。
  • 故事:小孫子在淺水坑裡丟了命,只因老嫗的一次惡行
    作者:小田常聽身邊人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話聽起來很江湖,不過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說,別總做壞事,老天爺的帳本可都記著呢!就在娘倆兒料理農作物時,一條白色的蛇忽然從作物裡爬了出來,趴在蘇冉的腳背上。蘇冉低頭一看,眼見是一條蛇,嚇得他大聲呼喊「救命」!
  • 故事:民間故事:善心救下一條白蛇,後遇怪人多次相幫,還因此得了姻緣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白蛇報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清朝貴州省有個以採草藥為生的小夥,名叫楊魁,他生性善良,村裡如果有人買不起藥材治病,他都會慷慨解囊。一日,楊魁像往常一樣去山上採藥,回來的路上看到幾個放牛的娃娃圍在一起,手裡拿著樹枝來回抽打。
  • 故事:老木匠晚歸遇到鬼童,白髮老翁出手相助,善心讓他渡過劫難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69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北宋年間,江浙交界處有一個老木匠。他姓張名友,字仲厲。他常常外出給主家做木工活,晚歸已成家常便飯之事。那男孩梳著羊角辮子,身穿紅色肚兜,腳下踩著一條黑鯰魚。小男孩手持一條繩,雙眼泛著紅光,呲牙咧嘴看著張木匠。張木匠被那男童嚇了一跳,心中暗叫道:「莫非那就是傳說中害人的鬼童?看來我命休矣了!」張木匠用力抬了抬雙腳,卻還是動彈不得。此時那鬼童腳踩鯰魚向他極速衝來。
  • 故事:家門盤口大蛇,老太救下放米缸,白花花大米取之不盡
    後來我知道,在父親夜間,發現一條蛇,已有男人的臂膀那樣粗,以極快的速度爬行到了床下。對許多人而言,碗口粗的蛇也不稀奇。但在我的家鄉,蛇以老鼠為食糧,多數都只有鋤頭柄的粗度。父親也是有些擔憂,想著找幾個膽大的男人把它弄走。我的母親卻認為,萬物長到一定的個頭兒時,實屬不易,又非蛇患,不必去管它,然後講了許久之前,姥姥講過的一個故事。
  • 故事:老翁帶他去吃酒,從屋梁上摔下來,已在一千多裡之外
    明朝時期,河間縣的書生莊心劫心地善良,有一天,他拜訪文友回來,走在山路上,發現路邊躺著一個老翁,道士打扮,不住地呻吟。他上前詢問,原來老翁的大腿中了一箭,疼痛不止。 莊心劫問道:「好端端的,誰會射你一箭?」老翁苦著臉說:「我上山撿蘑菇,被獵人誤射一箭,他們嚇跑了,我拔了箭支,好不容易走下山。又疼又累,故此在這裡休息一下。」莊心劫問他家住哪裡?老翁說還有十幾裡路。
  • 故事:他救了老漢一命,老漢把女兒許配給他,糧倉從此不會空
    翠珠又騰出三間大屋當糧倉,把家務管理得井井有條。房三箭也收了心,安心在家過日子。 轉眼間一年過去。這一天,房三箭的母親找到他,悄悄地說:「我看翠珠有點怪!」原來,她發現新騰出的三間糧倉總是滿的,往年,他家的良田打的糧食,兩間糧倉就足夠了。如今增加了三間糧倉,居然都裝滿了糧食,而且前面吃,後面又滿了,感覺總也吃不完。
  • 聊齋故事:阻路奈何橋
    宋朝時期,位於萬景峰以西三十裡地,有個東陽村。村裡住著一戶周姓人家,周老婦人六十歲,為人心地善良,樂善好施,子孫滿堂。這日,周家糧倉裡忽然傳來一陣驚叫聲,一家人連忙跑來查看。只見周家大兒子嚇得周身哆嗦,手指糧倉一角說:「有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