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故事:黃金塔下(17)

2020-09-03 中都不肖生


(十七)龍濤回來了

  

張秀珍去找王芳,她知道王芳曾經在紡紗廠工作過,認識的女孩子多,她希望王芳能給兒子介紹個對象。

王芳說:「姐姐別愁,你兒子在上海已經是個大老闆,他肯定不想再回汶上找。」

  「我心裡急啊,人家龍濤現在都倆孩子了。」張秀珍說。

  「龍濤?龍集的、當兵的龍濤?」王芳很驚訝:「他在部隊出了事兒,10多年一直沒有他的音訊。」

  「是啊,當年他打死了人,被判了刑。」張秀珍說:「你也認識他?」

  「何止認識,俺倆在學校裡還關係不錯!」王芳也不避諱。

  「其實他服刑沒兩年就出來了,部隊裡給他安排了工作。前些天,他帶著媳婦孩子回來了。」張秀珍說。

  「他回來呆多長時間?」王芳問。

  「說是不想再在外邊了!」張秀珍說:「我也沒見他,是聽老家裡人說的。」

  王芳有些坐不住了,她想去見龍濤。

  「姐姐,你幫我看一天店,我想去見見龍濤!」王芳迫不及待。

  「去見行,可別讓人家家裡產生誤會!」張秀珍笑了笑,說。

  「我知道,姐姐,我也有丈夫和孩子,這些年,我一直想知道,龍濤到底是咋回事兒,人人都說他冤,我想知道他當年受了多大的委屈。」王芳說。

  「人這一輩子,能經歷什麼,都是命。」張秀珍說:「你哪天去?要去就叫我。」

  「我這就去,我知道他家!」王芳說:「麻煩姐姐你給我招呼一天生意!」

  從王芳的眼神中,張秀珍感覺到,王芳和龍濤的關係很不一般。

  王芳去了龍集……

  周縣長帶著一幫人考察城市建設,來到了王芳的商店門口。

  張秀珍知道了是周縣長來,很是激動,她急忙出門相迎。

  「這是你的店?經營的這些商品還不錯。」周縣長問。

  「縣長好,我今天是臨時幫忙。」張秀珍招呼周縣長一行。

  「老張的生意在這條街上一直不孬,她現在轉給別人了。」在陪同周縣長的人群中,有人知道張秀珍的情況,他給周縣長介紹說。

  「自己咋不幹了?是不是也聽說了這邊要拆遷啦?」周縣長問。

  「不是,不是,年齡大了,再幹不行了!」張秀珍說。

  「也是啊,您快有60歲了吧!」周縣長問。

  「嗯,周縣長會看人,我今年58。」張秀珍說。

  「您對縣裡的城市建設規劃有什麼設想和建議啊?」周縣長又問。

  「如果寶相寺要建成大旅遊區,這條街就顯得有些亂了。」張秀珍說。

  「今天我來這邊也是想聽聽群眾的意見,想知道大家怎麼想?」周縣長問。

  「我是寺院裡的一名居士,每天都去廟裡參加活動,我感覺寶相寺二期工程的建設進度有些慢。」張秀珍直言:「規劃的挺大、挺好,但實施起來,我覺得比較難。」張秀珍說。

  「您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周縣長問。

  「我一個小老百姓,對縣裡的規劃,我還真不好說。」張秀珍不好意思說。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說說無妨,我想聽聽您的真實想法。」周縣長說。

  「要叫我說,路北的這幾個單位都應該拆掉,路南這一塊兒也太亂,要想發展旅遊業,城市的基礎設施必須跟上。」張秀珍不掩飾自己的內心。她說:「連武裝部、糧所,這一片都應該改造。」

  「有氣魄!生意人走南闖北見識廣、你這想法很好。」周縣長說。

  「我家住在唐子街,那邊幾個胡同都太窄,根本過不去車,房子蓋的也五花八門,一下雨街上就成河,如果縣裡要改造那一塊兒,我舉雙手贊成。」張秀珍說。

  「如果因為城市改造需要拆掉你家的房子,你怎麼想?」周縣長問。

  「我能咋想,人家咋著咱咋著,也就拆了補唄。」張秀珍說。

  「你們那邊的住戶都能這樣想嗎?」周縣長又問。

  「只要講清楚道理,我認為大部分人家會認同。畢竟,縣裡的規劃是大局。」張秀珍說:「我有兩個院子,如果縣裡能保證拆一套再補給一套,我看行。」

  「臨沂那邊你進貨也沒少去了吧,就水田路那邊,那麼大的批發市場,臨沂市也決定要拆遷了!」。周縣長是臨沂人。

  「去過多次,臨沂在城西邊新建了市場,老城區都在改造,我也盼著汶上會有那麼一天。」與周縣長聊天,張秀珍感覺她很親民。

  「以後對縣裡的工作有什麼想法,你可以隨時向徐主任他們反映,也可以直接來找我。」周縣長一行又沿街去看其他地方。

  下午王芳回來,張秀珍說:「上午周縣長來過你店裡,看起來,你這門面是保不住了。」

  「嗯,剛才龍濤也說起了這事兒,他想來城裡開個建築公司,下一步好參與城市建設。」王芳說。

  「龍濤他這些年怎麼樣?」張秀珍也想知道龍濤的情況。

  「他很知足,出了監獄後,部隊讓他管後勤多年,他對工程建設和基建項目很熟悉,而且他手裡有多個工程隊。」王芳說。

  「那他回來的正是時候,縣裡的工程會越來越多!」張秀珍說。

  「龍濤邀我一塊兒幹,他說先弄拆遷,下一步再搞基建、開發房地產。」看得出,王芳和龍濤聊的很投機。

  「壩口那邊馬上就要開始拆了,你得讓龍濤抓緊了。」張秀珍不愧是個生意人,她也看到了商機。

  「龍濤明天來,他說和你兒子小偉也是很要好的同學,到時候咱一起給她說說!」王芳說。

  「是啊,1988年以前他們是同學,那一年,我把小偉給弄來了城裡。」張秀珍說。

  「我和小偉也應該認識,我得改口長稱您為姨了,真沒想到咱還有這層關係!」王芳說。

  「小偉和龍濤從小就在一塊兒玩!俺兩個莊離得近。」張秀珍說。

  「那更好了!龍濤進城開公司,咱可以和他合夥一塊兒幹!」王芳說。

  「我年齡大了,這事兒就不摻和了,小偉要是能回來倒是可以考慮」。張秀珍幫王芳看店一天,她感到很充實。

  在回家的路上,張秀珍遇到了鄰居老李,老李家正想翻蓋房子。

  「別再翻蓋了,可能用不了幾年,咱這房子就都得拆,我上午見周縣長了,是她親口對我說的。」張秀珍說。

  「那我更得抓緊翻蓋,我那麼大個院子,四間老房子才60多平方,要是拆一補一,我虧大了。」老李說。

  「也是,你要蓋就趕快蓋,以後再蓋,縣裡肯定要管。」張秀珍說。

  「還是你有眼光,老早地翻蓋了房子,現在壩口那邊一說拆,很多人都想增加自己家的房產面積,磚、沙、水泥都漲錢了。」老李說。

  「我哪裡想到過要拆遷?我那房子建的可墩實。」張秀珍說。

  「我不建那麼好,現在關鍵是要把房子面積加大,再蓋時,我就不留院子了。」老李說。

  「說著念著,也不一定哪年拆,你還得考慮生活方便才行。」張秀珍與老李一路聊著天,她暗自慶幸:「要不是慌著給小偉娶媳婦,我哪能急著翻蓋房子?」

  回到家,張秀珍拿個捲尺,她把自己家的院子又量了一遍。

  張秀珍看著她操心蓋好的房子,自言自語道:「這麼好的房子,要是真給拆了,我還真有些捨不得。」

  

  (待續)

相關焦點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15)
    (十五)佛牙面世 1994年春天,汶上維修黃金塔,施工單位在塔周邊搭了高高的木頭架子又過了幾天,黃金塔下邊出土了佛牙、舍利、鐵胎泥塑跪拜式菩薩等佛教聖物,一時轟動了海內外。人們爭相到黃金塔下邊看究竟,縣城裡一度車水馬龍。三月十五這一天,張秀珍帶著小亮去黃金塔下邊燒香。天空突然出現了七彩祥雲,接著塔上邊出現了佛光。人們駐足觀看、紛紛稱奇。虔誠的張秀珍見到這一天象,她信奉的五體投地,急忙趴在地上感恩佛主。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28)
    (二十八)曇山之戀李玉亮帶我們去那裡,今天天氣好,去看看今天能不能看見縣城裡邊的黃金塔。」楊麗萍說。「好,我也有一個月沒有上山頂了。」李玉亮伸出手,他拉楊麗萍上山。「挺浪漫的。」楊麗萍跟著李玉亮上山。「如果不教課,我願意天天過來玩。」「這山下邊有個十二中,你可以申請到這裡來當老師。」李玉亮說:「不過,這裡全是初中生,你來就屈才了。」「你又在這裡呆不了幾年。」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16)
    (十六)周縣長來汶上 十年後,汶上縣來了個女縣長,姓周。那些年,為了配合寶相寺二期工程建設,汶上縣城進行了重新規劃和布局:黃金塔前,政府招待所和中都賓館被拆除,法院搬到了南門外,財政局搬到了縣印刷廠和法院的位置,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20)
    (二十)南旺飯店 三人來到黃金塔下西南角的燉雞店,這家燉雞店是南旺宋莊的老宋開的,招牌菜是南旺燉雞和燉泥鰍,燒雞、肘子、狗肉、驢肉、紅燒大腸等,多個硬菜色香味美,生意格外好。「這是咱汶上最好的酒,今天給龍濤喝龍酒。」王芳喝酒臉紅,她倒了一杯酒,又倒了一杯白開水,她想摻著喝。王芳叨了一塊雞,品了品:「味道真不錯。」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25)
    (二十五)浙商在汶上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剛下了學的鄭朝國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單槍匹馬地闖入內蒙古,在當地投資經營百貨商店,淘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997年,鄭朝國移師河北,在涿鹿縣創辦百貨商城,4年時間取得了豐碩回報。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26)
    (二十六)工地現場會 張書記第一個下了車。  「張書記親臨我們工地視察,我們倍感榮幸。」龍濤與張書記、周縣長一一握手。縣裡的六大班子主要領導也都過來了。  「看來,你們華龍公司確實是部隊作風,縣裡的各單位和廣大市民百姓都在關注你們的項目,尤其是你們打出的廣告:工程兵打造的房子。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19)
    (十九)王芳下崗開店  兩人下了車。看過了辦公樓,兩人又去找住宅。「嗯,這裡挺好,孩子還能就近上幼兒園。」龍濤很滿意。看好了房子,周強又電話邀王芳中午一起吃飯。「既然下了決心從廠子裡走出來,那就不能在家閒著。」王芳說:「現在生意還不錯,我剛又盤了秀珍姨的貨,接了她的店,店大了,以後會好些。」「是李玉偉的媽媽?」龍濤問。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22)
    (二十二)國慶節   2006年國慶節,高俊從內蒙古項目部回到濟寧,七天的假期,高俊決定要帶妻子李玉玲和兒子回汶上。  「城南邊的工地,她在建汶上最標準的住宅小區。」小趙答。  「你說老張?她在建小區?」高俊媽一時懵逼,她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24)
    (二十四)老五醉酒   「哥倆好,好就好,六個、六個、八個八個……」龍濤回汶上時間不長,酒令學得倒也快。  「爺倆好、好就好,七巧、七巧、五魁手、五魁手,六、六,一個、一個,不猜、不猜……」老王也謹慎地按著自己的套路出牌。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23)
    (二十三)小玲回娘家   「老趙是餐飲公司裡的董事長、大股東,這不,汶上要搞開發建設,他又回來和龍濤一起註冊了房地產開發公司。」張秀珍說。「小偉還沒找媳婦?」高俊媽問。「還沒有,他不慌,我再催再著急也沒用。」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14)
    (十四)李萬成病逝 國慶節,張秀珍的店搬到二輕局樓下重新開業。張秀珍在市場裡轉了兩天,發現她可經營的商品實在太多,而且這裡的商品料子好、價格低、款式新穎,汶上市場上很少有同類。張秀珍想大幹一場,她這一次進貨6萬多元,公共汽車裝不上,她又通過車站零擔辦理了託運。張秀珍進貨回到家,天也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張秀珍實在是太累了,她打開店裡的門,一頭倒在床上睡著了。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21)
    而仍然有很多人因為視頻配文的情緒引導,對鞠婧禕「下罪行」。所以我們平時觀看視頻、文章時,是不是該多多獨立思考,明察是非再給別人下結論呢?沒想到鞠婧禕也是奶茶愛好者呀上春晚時,給原組合塞納河(snh48的別稱)的後輩發紅包其實這並非什麼大事,但輿論的惡意好像她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一樣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13)
    (十三)張秀珍情緒失控 小玲墜入愛河,每天徜徉在與高俊的書信中。以後下了學回家,讓你爸爸給你做!」「爸爸不做飯,他光看電視!」小亮說。「不來店裡不說,在家連個飯也不做,這實在是不像話。」張秀珍生氣。晚上回到家,見李萬成還在看比賽。張秀珍出門就把電視機的天線給拽了。電視機沒有了信號,李萬成去換臺。他把電視機的調頻鈕擰了一圈,「唉,這咋都沒信號了?」「那是電視機累了。」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18)
    一邊自稱是個生活化的人(有煙火氣)讓粉絲不要幻想她是個仙女,但轉頭又自曝不知今夕是何夕 2014年, 一出4000年偶像(被誤譯成美人)的日媒話題通稿為她引發了國內巨大的關注度,從此步上了事業躍升的天梯後。
  • 汶上故事:黃金塔下(12)
  • 民間故事——汶上的孔子溝
    大運河畔汶上南旺鎮西境,南旺湖上,乃闞城遺址。闞城,魯下邑,魯桓公十年(公元前702年),魯桓公遊於闞,面南望氣不吉,對這塊風水寶地,大為讚嘆,告訴左右,他想死後就葬在這裡。公元前694年,桓公駕崩,魯國大夫(輔臣)們便遵照他的遺願,將他葬在了闞城的鳳凰嶺南坡,此為魯皇林,(即姬家皇林)由曲阜防山續遷闞城之始。
  • 群英傳5│五代最強繼承者李存勖崛起與亡國的秘密(下)
    同光元年(923年)閏四月,李存勖稱帝不久,就命令後唐大將李嗣源率軍五千,連夜冒雨跨過黃河,南下迅速佔領了鄆州(今山東境內,汴州東部重鎮)。聽到鄆州失守,朱友貞趕緊命令大將王彥章率軍東進,收復鄆州。唐梁圍繞著鄆州及周邊城池展開了一系列大戰。
  • 挑山的男人——勇救大小姐下(17)
    宜城(安慶)商旅雲集之地,店鋪林立,同時鴉片煙館,煙花柳巷,賭博樓檔等消金窟繁多,這也滋生了很多黑幫勢利。這幫小痞子今天到公園晃蕩,剛好看到兩個女學生遊玩,四下無人便欲行不軌。恰巧被大狗碰到,被暴揍一頓。
  • 民間故事——靛王的由來
    相傳在後梁時期,王彥章帶兵在汶上的某個河灣裡發動過一次激烈的戰爭,因此,老百姓就為這個村子取名為戰灣。但是,戰灣只是這個村的行政名,其實,當地的老百姓都喜歡叫它為靛王。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很久以前,這裡的老百姓都種棉花,老百姓不論是身上穿的還是床上蓋的,都是自己用棉花紡成線然後再織成布而做出來的。
  • 17歲噩夢糾纏40年:她一心求死(7)
    (接上集)美好的人生,是每個生命的嚮往 7、作古前進入佛門,媽媽你就痛吧悔吧 40年來,我過得狼狽不堪,如果可以選擇,我一定不會選擇來到這個世界;如果不是遭遇深圳惡毒警察程元雄(後來我聽說他遭遇車禍死了,不知是真是假)陷害,我的人生不會這麼悽慘,是他毀滅了我一生的幸福,改寫了我一生的命運……40年來,我身邊所有朋友包括我兒子都想不通,為什麼我一個幾十歲的人,還總是為了父母不愛自己而傷心欲絕?他們總是說我還像個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