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二十年後,父子江邊一起行酒令,相逢對面不相識

2020-08-09 正經說文史

(重溫聊齋系列263篇《田子成》)

話說明朝末期,江寧人田子成偶遊洞庭湖,不幸翻船淹死了。他的妻子杜氏聽說了死訊,尋了短見。此時,他們的兒子田良耜還是個嬰兒,被庶祖母撫養。後來,田良耜長大,考中進士,被委派到湖北做官。

一年多後,院司把他調任湖南。走到洞庭湖時,田良耜想起死去的父親,不知他的屍骨流落何方,不禁痛哭流涕,萬念俱灰,返回辭職,想隱居田園。他找了個藉口,說自己才疏學淺,難堪大任。上司信以為真,極力挽留,把他降為縣丞,隸屬漢陽府。

田良耜藉故不去上任,無奈院司屢屢來函催促,他才迫不得已赴任。到任以後,他不理政事,放蕩不羈,常常遨遊於草莽之間,行走於江湖之上。



這一天,月色皎潔,田良耜忽然雅興大發,駕船出去遊玩。深夜裡,他把船泊在江岸邊,欣賞著無邊的夜色,忽然聽見一陣悠揚的簫聲傳來,直擊心靈。他便動了一探究竟的念頭,登船上岸,循著簫聲,踏月而去。

大約半裡之遙,忽見幾間茅草屋孤立於曠野之中,透出隱隱約約的燈光。田良耜走近,湊近窗戶往裡觀看,只見三個人坐著喝酒。上首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秀才,下首是一個白髮老翁,打橫的是一個少年,正在吹著洞簫。

少年一曲吹罷,老翁鼓掌誇讚,卻見秀才凝神沉思,嘴裡不時傳來吟哦聲,似乎在苦思詩句。老翁笑著說:「盧十兄定是得了佳作,不妨吟誦出來,我等洗耳恭聽。」

秀才便吟道:「滿江風月冷悽悽,瘦草零花化作泥。千裡雲山飛不到,夢魂夜夜竹橋西。」聲音裡滿是哀傷,吟罷,不由得眼角潮溼,吐出幾聲嘆息。

老翁笑著說:「盧十兄故態復萌也!」他拿過酒杯,斟滿酒,說道:「老夫才疏學淺,不會吟詩作對,姑且唱一首歌,用來佐酒。」舉杯高聲唱起了李白的《客中作》,唱罷,大家舉杯共飲,氣氛頓時輕鬆起來。



這時,少年站起來說:「不知已經到了什麼時辰?我去看看月亮斜掛在何處?」他從窗戶裡探出身子,望著天邊的月亮,忽然發現了田良耜,拍手大笑著說:「貴客遠臨,窺盡我等狂態也!」

大家起身邀請田良耜進屋,坐在少年對面,一起飲酒作樂。田良耜舉杯一嘗,發現酒是冷的,推辭不飲。少年出門點燃一把野草,把酒溫熱,給田良耜斟滿。田良耜過意不去,想做東請客,吩咐隨從出去買酒,被老翁制止。

老翁很是健談,問起田良耜的身世,田良耜講了。老翁肅然起敬,說道:「原來是父母官到了,我的妻子姓江,本地人。這位少年是江西的杜野侯。這位盧十兄,和你是同鄉。」

盧十很是傲慢,也不和田良耜行禮。田良耜問道:「你家住哪裡?既然是同鄉,有如此高的才學,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盧十說道:「我久居他鄉,連親屬都不認識,真是惋惜!」聲音充滿落寞哀傷。老翁急忙插話說:「貴客來臨,大家趕緊喝酒吧。」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說道:「不如大家行酒令取樂,一次擲三個骰子,其中一個點數,必須是另兩個點數之和,還要講出一個典故來。」



大家同意,老翁先來,擲了么、二、三點,於是唱道:「三加么二點相同,雞黍三年約範公;朋友喜相逢。」(範公的典故出自《後漢書·范式傳》,這裡不贅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看一看)

接下來輪到少年,只見他擲出兩個兩點,一個四點,謙遜地說:「我讀書不多,知道的都是俗典,還請大家不要見笑。」於是唱道:「四加雙二點相同,四人聚義古城中;兄弟喜相逢。」

第三個是盧十,擲出兩個么點,一個兩點,開口唱道:「二加雙么點相同,呂向兩手抱老翁;父子喜相逢。」呂向的典故,出自《陝西通志》。

最後是田良耜,擲出的點數和盧十相同,便開口唱道:「二加雙么點相同,茅容二簋款林宗;主客喜相逢。」茅容的典故,見於《後漢書·茅容傳》。

酒令完畢,田良耜稱天色已晚,起身告辭。盧十說道:「幹嘛忙著走呢?我還想向你打聽個事,先別急著回去。」田良耜只得坐下。

盧十說:「我有個老朋友田子成,不幸淹死於洞庭湖,和你是同宗吧?」田良耜忙說:「他是我父親。」盧十接著說:「我倆關係不錯,他淹死後,我把他掩埋在江邊。



田良耜大哭下拜,懇求指點父親的埋葬之處。盧十說:「離這裡不遠,墳頭上長著十棵蘆葦,你明天到這裡來,我帶你去。」田良耜灑淚而別。

田良耜在船上一夜未睡,天剛亮,便趕到昨晚的地方,哪裡有茅草屋的影子?按照盧十的指點,他找到一座墳墓,墳頭上長著蘆葦叢,數了數,正好十棵。他這才恍然大悟,昨晚遇見的是父親的魂魄,所謂的「盧十」,正是十棵蘆葦的暗指。

田良耜向當地人打聽墳墓的來歷,原來二十多年前,本地大善人高富翁,出錢把淹死的人都打撈上來,為他們修建墳墓,這裡的幾座墳,都是當年洞庭湖被淹死的人。田良耜挖開墳墓,把父親的骨殖運回家鄉掩埋,棄官不做。

回到家裡,田良耜講述了盧十的相貌,祖母說正是他的父親田子成。那個杜野侯,是田良耜的表兄,也是那年淹死在洞庭湖,死時才十九歲。至於那名老翁,打聽不出是什麼人。

田良耜這才醒悟,當晚父親的詩句「夢魂夜夜竹橋西」,是因為母親杜夫人葬在竹橋之西,詩中道不盡的思念之情。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四十年後重相逢
    記得那時農村人照相,一定要走十幾裡路去徐州市照相館去照,那時的照相館很少,都是國營的,一個城市就是四到五家,有些農村的孩子長到二十多歲都沒進過照相館,那時很少用到照片,沒有身份證,即使結婚的結婚證,也不需要照片。記得那時的結婚證就是一張8開的彩色紙張,象獎狀這麼大,婚後會把它貼在牆上。
  • 世態浮繪之相逢何必再相識
    眼神匆匆一掠後,我趕著去巡檢了。我邊走邊回憶,這個身影在腦海裡湧動,會不會是她呢?有這個可能性,因為她的家就在車站附近!為了確定是否就是曾經的她,我加快腳步巡完站臺,趕緊回到候車室。謝天謝地,那個熟悉的美麗身影還在!但我不敢去驚擾她,就坐在不遠處座椅上,默默觀察她,以免出現尷尬。只見她身穿一件淺黃風衣,旁邊放著一個黑色行李箱,正低頭看手機。
  • 1000個戀愛故事: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說閨女什麼彩禮也不想要,就想要搶到繡球的大鳥,迎娶她的那天,一定要帶上大鳥。此時,一家三口,如五雷轟頂,全都癱在了那裡。沒有了大鳥,也就沒有了「緣」,也就沒有了彩禮,也就無法迎娶新娘。也不知道我們平時所說的:「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成語故事之旅 | 不打不相識
    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前方到站:不打不相識。典故 四個人再到琵琶亭上來坐下。戴宗便對張順道:「二哥,你認得我麼?」張順道:「小人自識得院長。只是無緣,不曾拜會。」戴宗指著李逵問張順道:「足下日常曾認得他麼?今日倒衝撞了你。」張順道:「小人如何不認得李大哥,只是不曾交手。」李逵道:「你也淹得我勾了。」張順道:「你也打得好了。」
  • 《錦衣之下番外152》行酒令變翻舊帳,陸繹有備而來,今夏完了
    "今夏向後靠去,朝陸繹身側靠去,小聲開口。陸繹瞧向廳中,有公子們陸續起身出廳,陸繹倒是沒起身,今夏想站起身去送,被陸繹拉住,輕搖著頭,攔下了。眼見廳中的公子們,陸續離去,最後廳中只剩下陸繹與今夏,今夏想溜,想著法子。"不喝桃花釀了?
  • 為何父子之間二十年相遇卻視而不見
    三姨在鄉下教書,三姨父在市裡上班,表弟出生三個月就跟著他奶奶在一起生活。六歲的時候姨父把表弟接回來讀書,三姨只有周末才能回來團聚。姨父對表弟格外嚴厲,作業沒做完不讓出門玩,有時候還打罵。三姨回來都條件交換表弟複習預習做作業。有次有個客人來姨父家做客,姨父讓表弟叫人,表弟沒叫,兩人發生衝突當天晚上表弟離家出走,第二天才找回來。
  • 父子終相認,同是苦命人
    終於讀完了小說《馬上天下》,看似一篇不起眼的小說,隨著故事的深入,腦海中不時浮現出一幅幅規模宏大的戰場場面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主要還是主人公陳秋石與兒子陳三川相分、相遇、相見、相識到相認的人生經歷。兒子陳三川剛出生不久,陳秋石就被同學拽走成為一名戰術專家,從此與家人天隔一方。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大,陳秋石對家人的思念越來越強,但又無法與家人取得聯繫。也就在陳秋石離家不久,家中便發生變故。
  • 故事:父子恩仇記
    林天順還以為鄰居們都怕他,鄰家的孩子也不敢欺負林宏了。殊不知,每次打架,都是林宏引起的。因為林天順長期對兒子的嬌寵,養成了林宏飛揚跋扈的性格,只要鄰居的孩子有一點不順他心意的事情,他就會出手打人,才導致一起玩時經常打架。鄰居孩子們多數不跟林宏玩了,林宏沒事就待在家裡,跟爸媽玩。林宏初中畢業後就不上學了,也沒有正經事做。
  • 父子一起釣魚,不想卻雙雙被殺身亡
    江邊的沙洲上蘆花飄絮,漫天飛舞,宛如冬日飄雪。江水邊的小馬紮上,坐著一老一少兩個垂釣者。年長者五十多歲年紀,頭髮已經花白。年輕者二十三四歲,戴著一副金邊半框眼鏡。不遠處的江堤邊,停著一輛黑色的奔馳轎車。習習江風,送來陣陣涼爽。忽然,年輕人的浮漂猛然往下一沉。年輕人大喜,立即起身,欲提釣竿。
  • 鄧姑娘講故事:不該相識
    過往的人生中,有些故事仿佛就是毒瘡,自己癒合不了,不去面對它,並不代表它不存在,事情過去近十年,才有勇氣把以前的故事寫出來,安慰自己,警醒他人。 這是一段兩個人不該相識的故事,起於一次彎腰繫鞋帶,時光荏苒,那個彎腰幫你繫鞋帶的人還在嘛? 她排行老二,家中多餘的那個姑娘,高考畢業,去了很遠的地方,大三那年,遇到了他。
  • 深度解讀:父子騎驢的故事
    深度解讀:父子騎驢的故事大家好,這裡是小小宋讀書會,今天給大家分享解讀的是父子騎驢的故事。也許大家已經聽過這個故事,但也是從其他課外讀物裡面看到或者在網上聽到,現在能夠從正規課本裡面看到,這充分顯示教育也是在與時俱進,讓祖國的花朵學習具有更多的豐富性。在這裡我精簡的講一下父子騎驢的故事:有一對父子遠行做生意返回,買了一頭毛驢,父子兩人牽著都沒有騎毛驢,路旁行人一個婦女就笑話父子倆笨,放著好好一頭驢都不騎,真是笨蛋。父親聽了覺得對,就讓兒子騎上毛驢,自己就牽著在前面走。
  • 一個人遭雷劈的背後故事 二十年後他說出真相!
    一個人遭雷劈的背後故事 二十年後他說出真相(圖片:pixabay)《子不語》是清代詩人開篇自序當中作者就提到了書名的來由:「『怪、力、亂、神』,子所不語也。」意思是,怪力亂神,孔子所不談的,他來給予記述下來。其中的《雷誅營卒》故事雖短,但頗曲折縈迴,引人深思。乾隆三年二月的時候,一個軍營的兵卒(某甲)被雷擊而死。 這個兵卒平時沒有惡行和劣跡,人們都感到非常奇怪。有個跟某甲同一營帳的老兵,在二十年前這個兵卒剛剛當兵的時候,就跟他同為一班兵丁,對他的情況非常了解。
  • 故事:微小說:「蘇探花和柳狀元從前相識?」
    春風鬧,逗得杏樹一顫一顫的,帶著溼氣的杏花瓣落了蘇霖一頭,他倒也不惱,反倒是愉悅極了。這三年一次的盛大科舉殿試,今年蘇霖金榜題名。人有才不消說,長的俊而年齡又最小,這探花郎的名號啊,實在是實至名歸。「宋兄,這明後幾日探的花,最好看的定要歸我。」蘇霖對同是探花使的宋安說。「行。」宋安只當他小孩心性,什麼都想要最好的。
  • 新聊齋:妻子江邊失蹤,3天後突然回家,8年後一和尚上門除妖
    沈松無比悲傷,安葬母親後,夫妻倆相依為命,非常的恩愛。轉眼過了三年,妻子王氏出現了大問題。整整三年,王氏非但沒能生下孩子,連肚皮都沒有一點動靜,這讓她非常難過。這天,王氏一大早就到江邊去洗衣服,可天黑了還沒回家。
  • 小說:積攢了二十年的控訴
    他喜歡用蔥、姜和花椒熬成一碗水,與肉餡融在一起,說這樣可以徹底祛除腥味。藏在味蕾深處的記憶傾瀉而出,看來他的手工水餃在這裡挺受歡迎,沒有經過任何迎合老外口味的改良。「咦?姑娘這是不合口味嗎?我還是頭一次看到老楊的餃子有客人不愛吃……」鄰桌吃麵的華裔男子看著楊唯只吃了一個就不再動筷,好奇的出聲。
  • 《夏日夢想家》:相識於夏日,永生於四季,一生相伴相隨!
    在泥潭中掙扎了四年後,二十歲那年,他遇到了她,從此以後相伴相隨,確定了那個眼神之後,就知道你是我今生的陽光,我會永遠擁抱下去。《夏日夢想家》是星河蚍蜉最新言情小說,在男女主角夏夏和謝淮的情感中,我再一次相信了愛情,這是相識於大一新學期的故事。
  • 《二十年後》:一場滾燙情感與沉默理智在現實生活超級時刻的對簿
    初讀這一篇《二十年後》,便被歐·亨利精湛的小說構思吸引;再讀及再反覆復讀,方覺在這經典的故事之上,懸著一面可以穿越時空並照進現實的鏡子: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曾是我們年少出發時收到的最有憧憬亦最充滿想像的祝福。
  • 故事:書生遊過月宮後,仙女為他生兒子,這人的結局不一般
    從此後,兩人朝夕相伴,一起讀書。吳筠發現白於玉都是讀的練氣之類的書,問他為何讀這種書?白於玉說他無意於功名。白於玉送給吳筠一本書,吳筠發現是練氣之類的書,就放在旁邊不讀。白於玉說這是《黃庭經》,羽化登仙的入門教材,好多人覓而不得,問他為何不讀?吳筠笑說無意於修煉,心無雜念斬斷情緣這些事,他做不到。
  • 二十年後的家鄉
    沒等我發問,一個神秘的聲音就響了起來:「你好,尊貴的旅客,歡迎來到二十年後。」我一驚:天哪!我竟然來到了二十年後的家鄉!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回我家看看。一路上,好幾隻鳥落在我的肩頭,嘰嘰喳喳叫,仿佛在說:「歡迎回家!」
  • 老人娶智障女人為妻,為其找家多年,二十年後才知女人身份不一般
    「他們這次是專程過來找你家屬王芳的,一起回家看看吧……」。老人是清益縣周橋村人,王芳是他的老伴,兩人相識在二十年前。那個時候老人是村裡的一名泥瓦匠,靠體力勞動吃飯,有天中午幹完活下班回家的途中,老人騎著自行車路過街道的時候,看著一豆腐攤前圍著一大群人,中間還傳出吵吵鬧鬧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