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很長,也很真實,36歲被事業單位裁員,深夜賣起了小龍蝦

2020-11-11 愛上企業好名稱

1

新店順利開張

心裡卻涼了一大截

陳爽沒想過,創業如此簡單。

收了1萬5轉讓費,前任店主老吳,把鋪面連灶具、鍋碗瓢盆、冰櫃貨架,半罐子煤氣,都留給了陳爽。

陳爽拎包入住,花120元,做了個新招牌,「滷迅」,喻義滷得好,送得快。蓋住老吳地「小龍蝦供銷社」,就算開張了。

美中不足,是少了點儀式感,第一次開店,就像頭婚,排面也很重要。

店在金楠天街D館二樓,視野開闊,穿堂風涼爽;街對面,天街A、B、C館人頭攢動,到處都是閒逛的人民幣。

這家店,老吳開了一年,他說,開店時身上有十多萬,關店時二十多萬,「好好幹,你也行。」

後來,陳爽才明白,老吳說的是負債。

再後來,他才知道,相同位置的鋪面,幾千塊都轉不出去;再再後來,他才知道,街對面的繁華,跟這邊沒一毛錢關係。

穿堂風繼續吹,陳爽覺得,不光身體涼,連心也涼了。

2

在事業單位工作5年後

因為一件事被辭退

每個人頭上,都懸著一根胡蘿蔔,陳爽的叫「編制」。

陳爽在某省級事業單位當了5年合同工。領導說,資歷、能力你都有,再考個研究生,提升一下,有坑了會考慮你。

研究生陳爽考了4年沒考上,「第4次,老師給我說,穩了,等消息嘛。」名單公布,依然不是他。

第5次還沒考,陳爽就涼了。

2016年,單位出事了,上面來人查帳,一查查到2014年12月,「發現帳不平,長款20萬。」(長款:實際現金多於帳面現金)

那個月,陳爽正好客串出納,「老出納要離職,一二把手單獨找了我,讓幫頂一個月,新出納來了就走。」

陳爽說,其實他並不懂出納,但難得領導器重,覺得是個表現的機會,於是「學了3天出納軟體,就上崗了。」

12月,帳目往來頻繁,這20萬的差池,是在他和新出納交接時出現的。但至今陳爽仍沒搞明白,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新出納進去了,「判了兩年半。」陳爽也被調查了小半年。

朋友告訴他,他還夠不上犯罪,但重大工作失誤是跑不了的。陳爽隱約覺得自己背了鍋,但又不知道鍋在哪兒。

新領導上任,陳爽坐了冷板凳,2018年4月被解聘。這一年,他35歲。

另一個不合時宜的好消息是,他老婆豔均懷上了。

3

「妻子懷孕

生活逼迫著你往前趕」

開店兩月,陳爽在D館處了不少朋友。周圍商家,評價陳爽懂事、耿直、嘴巴甜、不計較。

陳爽說,這副脾氣,是在體制內(準確來說,是體制邊緣)磨出來的。

被開後,陳爽常反思,「磨了5年,學了些啥呢?」

他學會了察言觀色,唯領導是上,學會了安排飯局、搞接待、點菸敬酒,但這都算不上技能;電腦辦公?連中學生都會;寫公文?這輩子都用不上了。

確實,自己很多年沒學過新東西了,離開了老圈子,「一無是處。」

2018年,陳爽常整夜失眠,隨著老婆肚子越來越大,焦慮就越強烈。

所有的焦慮,匯成一句話,「還能幹點啥?」

2018年,陳爽只幹了兩件事,一是在家給老婆做飯;二是寫申訴材料,找原單位扯皮,要求補繳社保、要賠償。

「5年,就這樣走了,我很不甘心。」唯唯諾諾多年,他很享受這種撕破臉的快感。

陳爽放下了所有的執念和怨恨,是在2018年12月的一天。那天,女兒彤彤出生了,看著那個小肉球,陳爽一下豁然開朗了:

「算了,以後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了。」

4

「只有別人家的娃娃吃好了

我的娃娃才能吃好」

陳爽不想去爭了。「不要說我被開了,退一萬步,真給我個編制,也沒那麼大吸引力了。」這份收入,不足以給女兒一個體面的未來。

他說,他沒有背景,「不可能像那些年輕人,開幾十萬的車上班,掙幾千塊的工資,只求一個穩定。」

女兒出生後,是留在成都,還是回綿陽老家,陳爽和老婆意見相左。

豔均想回綿陽,因為他們在成都沒房,站不住腳。

陳爽傾向留在成都,他在成都生活了十多年,喜歡這座城市的繁華喧囂,「喜歡車水馬龍的熱鬧,也喜歡這寬敞的大馬路。」

更重要的是,留在成都,「彤彤將有更高的起點和眼界,更好的成長環境,將來不會走我老路。」

陳爽認為,外來者來到一座城市,要經歷三代人,才能算真正紮根。為了女兒,他要當一個「蓉一代」。開拓是辛苦的,但他規劃清晰,意志堅定。

他研究了積分落戶規則,2021年,他就能落戶成都,那時女兒3歲,可以在成都上幼兒園。

「等這店掙了錢,再按揭一套房。」不用太大,但一家人總要有一個安身之所。

有客戶打電話表揚陳爽,「你做的菜,我家娃娃很喜歡吃。」

陳爽心口砰砰跳,「這感覺,比以前單位大領導表揚你還來得高興。」心情平復後,他又覺得有點難過,他感受到了某種「不對等」的存在:

「只有別人家的娃娃吃好了,我的娃娃才能吃好。」

5

下午5點開店

凌晨5點收攤

早上5點,金楠天街D館,「滷迅」門口,陳爽正打掃衛生,準備打烊。

每天下午5點開店,凌晨5點收攤,日夜顛倒的兩個月,陳爽瘦了24斤,肚腩小了,顛勺炒菜,胳膊也練出肌肉了。

但生意還是不行,一晚上接了4單,賣了227元。

「不像開店,倒像是搞耍。」漫漫長夜,消耗的不光是身體,還有信心。

和陳爽一樣,D館外賣商家們的長夜,已經持續快一年了。

隔壁的「666」夜宵店,前幾天關門了。

「666」和「滷迅」同時開業,也賣小龍蝦和滷菜。店主是兩個年輕人,一人負責後廚、配餐,一人做運營推廣。相比單打獨鬥的陳爽,他們更顯專業。

「兩個小夥子非常吃苦,也很用心,24小時營業,吃睡在店上。」但架不住「666」單子一天比一天少。

8月,「666」孤注一擲,做了最後一次推廣,「全城免配送費」。

陳爽看來,這無疑是飲鴆止渴,「近的配送費10元左右,遠的3、40元,賣一份小龍蝦才掙多少?」

「666」關門那天,兩個小夥來和陳爽告別,把沒用完的紙巾、牙籤、啤酒、調料,都送給了陳爽,說了「以後再不做餐飲」之類的話,離開了D館。

這句話,陳爽聽過太多了。

這裡上下三樓,有數十家外賣店,陳爽開店兩個月,看著它們走馬燈一樣關了又開,開了又關,招牌隨時在變。

「666」倒下的地方,馬上又新開了一家「宵夜江湖」。

兔死狐悲、無路可退,兩種情緒衝擊著陳爽,送走兩個同行,他一連幾天心情都很糟糕。

他恐慌,「還能撐多久?」更恐慌,「如果不開店了,我還能幹啥?」

凌晨5點30,陳爽關了店,開車去白家海鮮市場進貨。

也可選擇商家配送,但陳爽不放心質量,水產品套路深,他吃過虧;另外,配送費40元,自取的話,油費10元,停車費5元,可以省25元。

開店後,陳爽才養成記帳的習慣。店面房租1800元、物業費456元,電費500元,家裡房租1400元,貸款利息1500元,社保1000元…

「一睜眼,一本帳就在腦子裡轉,大到房租水電、小到牙籤、餐巾紙。」

他覺得活得有點困。

6

「我其實很想在成都買房子」

陳爽說,他總是後知後覺,趕不上好時候。

幾年前,網約車大戰,補貼多,收入高,他按揭了一輛車去跑單,花了7萬8,「下午5點半跑到晚上11點,一周能掙一千多。」

但沒多久,政策出臺,「排量1.6L以上才能跑」,陳爽是1.5L,連買車的本錢都沒跑回來,這生意就黃了。

熬了一夜,開車前,陳爽喝了一杯濃咖啡提神,「困得遭不住,就在臉上抹點風油精。」

前幾天,他在買菜路上,還是差點撞了,「等紅燈時,腦殼一歪,睡過去了。」

在單位時,上午10點上班,12點食堂吃飯,擺渡車接送,午休到2、3點,5點半下班,「領導前腳走,我們後腳也走了。」

陳爽說,那時過得太安逸,睡太多了,現在是還債。

2006年,大學畢業後,陳爽當過房產中介。他看準房價要漲,「但想不到,會漲得那麼快。」

想買房,父母都是退休工人,有幾萬元養老錢,母親存的死期,他開不了口。

2009年,成都房價起飛,陳爽有點慌了,「約父母去看過房,幾乎要確定了,最後還是沒買。」

要買,就要賣掉父母綿陽的養老房,他又不敢。

2013年,房東問陳爽,要不要買他的房子,中央花園2期,164平,88萬。陳爽覺得,如果這次買不了,以後就都買不起了。

「但確實沒錢。」陳爽說,他沒有「6個錢包」,即使有,那也是6個空錢包。

不久,那套房賣了105萬。「半年後,漲到了130多萬。」

新房東來了,先給陳爽漲了一波房租,「租不起,只能搬家了。」

「之後,我就再沒想過,還能在成都買房子了。」

這幾年,成都出現一個新詞,「蓉漂」。陳爽頓悟了,沒有房,自己永遠是漂著的。

未來還要漂多久,才能紮根,他也很困惑。

7

「活下去,

只能靠口碑和回頭客」

批發價又漲了。

上一次拿的雞尖,17公斤裝,190元,今天漲到了220元。老闆說,雞尖大多是進口貨,最近貿易摩擦,你懂的。

中號小龍蝦,漲到25、6元/斤。陳爽記得,6月開店時,小龍蝦最便宜12元5,之後一路看漲。店主解釋,產地旱澇不定,影響產量,可以預見的是,這價還要繼續漲。

陳爽和同行們比過價,6到8月,批發價翻了一番,「但沒有人敢漲價。」

誰先漲,誰就先死。

為了活下來,一些同行開始想辦法壓成本,「有條件的商戶,趁蝦子便宜時,大量冷凍存貨。」也有用辣椒精代替辣椒、用老薑代替嫩薑,用便宜的小花甲,代替貴的大花甲。

這些,陳爽都理解,但不敢效仿。一是他沒本錢,二是不擅取巧。他覺得要活出去,只能靠口碑和回頭客。

但很快他就發現,自己被困在「口碑」裡出不來了。

8

「最怕差評

出現1個差評,要補20個好評」

「成都大暴雨那天,我等了很久,才見到來取餐的小哥。」

和陳爽見面前,小哥帶著四份餐,車速過快,在下穿隧道翻了,泡得半身溼透,一瘸一拐走進店來。

小哥們逆行、闖紅燈、超速,經常出事,陳爽也理解,他知道大家頭上都頂著一條紅線,驅趕著他們拼命奔跑,這條線叫「差評」。

有時跑慢一步,也許一天就白幹了。

小哥取了餐,又一瘸一拐走了。

陳爽給客戶打了電話,「我說小哥受傷了,可能要遲一點到,請多包涵,不要給差評。」

後來小哥告訴陳爽,那天還是遲到了,但客戶沒怪他,很客氣,還給了5塊錢小費紅包。

外賣小哥中,還有一些聾啞人,陳爽也會提前給客戶打電話說明情況,「請他們注意看手機簡訊,多擔待。」

陳爽對外賣小哥的深刻理解,源自彼此同被「好評」、「差評」左右的無奈。

「出現1個差評,要補20個好評,才能把星級拉回去。」

打一個差評,幾秒鐘的決定;而一個能充數的「好評」,則需要至少2張圖+30字以上的點評。

凌晨4點後,單子基本就斷了,但陳爽還是要守到5點,「因為5點評價就刷新了。」

每個評論他都看,及時回復感謝。有問題的,白天抽時間打電話解釋、補償。

「在單位上班,你只用把領導服務好,這跟開店是完全不一樣。」

前不久,陳爽被打了個差評,電話打過去,客戶說,「沒別的意思,就是心情不好,隨手打的。」

為了這個差評,陳爽在客戶、平臺之間來回折轉,「反覆好多天,最後依然沒有解決。」

9

「生意的真相是

不做推廣,一天連一單都沒有」

早上7點10分,陳爽回來了。

「開店前,我有兩個情況沒了解清楚,真了解了,可能我就不敢開了。」

一是陳爽以為,「酒香不怕巷子深,手藝好了,生意自然就來了。」

他甚至想過,晚上閒的時候,擺把躺椅在店門口,看會兒書,「這些年除了寫公文,什麼都不會了,正好充充電。」

實際上,「根本沒有閒的時候,不要說看書,一粘椅子我就能睡著。」

過去,他理解的「推廣」,就是貨真價實,口口相傳。

開店了,他才明白,所謂推廣,是拿真金白銀去競價排名、去搞活動、求曝光量。這是決定一家外賣店生死的關鍵。

很現實的道理就是,「如果不做推廣,你可能一天一單都接不到。」

上個月,陳爽在平臺花了近2千元推廣費。他算過,花100元,能帶來5單生意,相當於每單成本增加20元。

「這是硬性支出,省不下來的。」

另一個陳爽沒了解的情況是,「我沒想到現在的大環境會這樣差。」

食材放到店裡,陳爽回家了。

陳爽說,每天關店後,他最想的,就是回去抱抱二寶,「我醒著時,二寶已經睡了;她醒著時,我又睡了。」

「她是你第一個孩子,為什麼叫二寶?」我問。「因為她媽媽是大寶。」陳爽說。

「那你就是三寶?」我又問。

「不是,三寶已經被預定了,以後我們家準備養條狗,就叫三寶。」

陳爽忙開店,豔均要上班,今年5月,陳爽父母來到成都,幫忙帶孩子,為兩口子分擔了不少壓力。

10

「我沒其他愛好,就是愛鑽研吃的」

陳爽臨睡前,手寫了一張採購清單,請母親到菜市場幫忙採購,「一式兩樣,我們家吃什麼,店裡就買什麼。」

開店前,陳爽想寫一句宣傳語,挑了很多浮誇的詞,最後選了「乾淨、衛生」。

「雖然大家都說我做菜好吃。」陳爽說,但之前畢竟是給家人、朋友做,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出來做生意,他心有怯意,怕客戶期待過高。

「我能保證的,就是家裡怎麼做,開店也怎麼做,家裡什麼口味,賣的也是什麼口味。」

「我兒媳婦,就是他做菜做回來的。」陳爽的母親說。

和豔均剛談戀愛時,第一次上門,陳爽的廚藝就給老丈人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一露手,做了道棒子骨菌湯,把老丈人吃得服服帖帖的。」

「再以後,聽說陳爽要去,他們家當天就不做飯了。」老丈人說,吃什麼陳爽說了算,他們提前幫他把菜買好。

小舅子結婚,答謝宴也是陳爽操持,「大家對他非常滿意。」說起這個女婿,「都說他當啥公務員嘛,不當廚師可惜了。」

結婚時,陳爽給丈母娘承諾,一輩子對老婆好,「其它的我不敢保證,就保證讓她天天吃好。」

陳爽遵守了他的承諾。

豔均說,從2016年戀愛,2017年結婚,到2018年孩子出生,她幾乎再沒進過廚房,她現在不太喜歡吃小龍蝦,因為開店前,「陳爽在家裡試菜,做了半年的小龍蝦,吃傷了。」

「你想吃什麼,他就能做什麼。」豔均說,在做菜方面,陳爽展現了過人的天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他沒其他愛好,就是愛鑽研吃的。」電視裡教做菜,他看一遍,做一遍,就會了。

陳爽會過日子。

朋友聚會吃烤肉,一頓花了四百多。陳爽回來後,上網買了個二手烤板,自己買肉、調燒烤料,花了一百多元,請大家吃了兩次,「都說比外面的好吃多了。」

「之前跟他一起合租的,沒有不被他餵肥的。」

豔均懷孕後,口味變得極其嗜辣,「他就做涼拌鯽魚、尖椒兔、仔姜兔、辣子雞丁…每天換著花樣來。」

豔均上班,陳爽每天給她做盒飯,「我沒吃幾口,就被同事搶完了。」為此,陳爽很不高興,他告誡豔均,「你不要太大方了。」

陳爽在閒魚上的一次嘗試,最終鼓足他開店的信心。

2018年失業後,陳爽試著在閒魚上賣過吃的,小龍蝦、炒田螺、尖椒兔和涼拌鯽魚,「也沒當回事,就是搞起耍的」,結果一個月賣了一千多元。

「最遠的買家是都江堰的,一份田螺幾十塊錢,還沒車費貴,他買了幾次。」

「後來我想,幹什麼都不會,乾脆去做外賣吧!」

陳爽主打菜,尖椒兔。

餈粑雞爪。

蒜香雞爪。

簡單洗漱之後,陳爽準備上床睡覺,我們約好,下午店裡再見。

11

「妻子也被裁員」

我和陳爽見面那天,豔均也被裁了。

找工作的空窗期,讓她有時間來給陳爽幫忙。下午5點,夫妻兩人回到店裡,收拾上午買回的食材。

按個頭,2、3、4錢左右的小龍蝦,算小號貨,4、5、6錢左右是中號貨,價格低到高。

陳爽買的這件蝦,中號,55斤。

開箱之後,陳爽抓起幾隻蝦子,臉色就變了,一連幾隻,都只有2、3錢。

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他到隔壁館子,借了幾隻蝦回來,一比較,自家的明顯要小一號。

上稱之後,他確定了,這批貨有問題。

「我承認我是新手,但新手也不至於連大小都分不清楚吧?」和老闆娘打了十多分鐘電話,溝通得很不愉快。

「在那裡拿過幾次貨了,一開始給我拿的還是多好的。」陳爽憤憤地說,「這些商人。」

豔均說,「你這樣說不對,你現在也是商人了。」

她勸慰丈夫,補貨已經來不及了,先把大的挑出來,把晚上的生意對付過去。

陳爽和媳婦一起挑蝦,個頭小的放一個盆,死蝦放一個盆,能用的蝦放一個盆。

死蝦扔了五六斤,小蝦挑了半盆,能用的大約只有三分之二。

「那些小蝦,我們就自己吃吧。」豔均說,正好,也好久沒吃小龍蝦了。

剪蝦頭、剪蝦尾、拔蝦線、開背…

有的店蝦頭只剪一半,或者乾脆不剪,顯得個頭大,裝盤好看。陳爽習慣整個剪下,只留蝦黃,這也是他在家裡的做法。

清理這盆蝦,天已經暗了。

小龍蝦過油,裝盤,放涼,做完準備工作,陳爽歇了下來,和豔均聊天,等待生意上門。

這一等,就到了深夜,直到12點豔均回家,陳爽還沒有開張。

12

生意最差的一晚上,只賣出154元

這種情況,陳爽已經習慣了。「滷迅的單子,大多集中在凌晨3點以後,因為那時很多大店都打烊了,多少能撿點漏。」

生意最差的一晚上,陳爽只賣出去了154元。

陳爽說,局面並不是一直這麼糟糕。去年,尤其是世界盃前後,這裡的生意熱火朝天,樓上的米線店,一個月都能掙2萬,「幾乎每家都是爆單狀態。」

「今年生意忽然都垮了。」

生意難做,樓下「七彩鮮果」奶茶店的老闆,甘肅人老王,提了幾杯奶茶,上來找陳爽聊天。

去年老王生意不錯,賣咖啡、奶茶掙了30多萬,按揭了第二套房,又在高新區開了第二家店。

但似乎沒有緣由地,今年生意忽然就不行了。老王說,今年花的推廣費,不比去年少,但從外賣平臺數據看,「去年每天至少5百人次進店,今年頂多2百,點單率也超低。」

老王的店,只剩一個服務員了,「上個月掙了5千多,只夠開工資。」

在同一配送區域,老王有7個競爭對手,「每天的店鋪排名榜,大家有上有下。」

前段時間,老王發現,他每天都是第一名,但他一點都不高興,「因為其它7家都開垮了。」

樓下的胖姐小廚,一家夫妻店,曾是D館的一個傳奇,去年一天要接400多單,胖姐兩口子忙得沒有時間吃飯。「兩口子開了幾年店,買了四套房,三套全款,一套按揭。」

「今年,做不下去,關門了。」老王說。

老王把生意不好的原因,歸結於「客人掙不到錢了,我們也掙不到錢。」

他不相信數據,只相信自己的直觀判斷,「早上,我到南邊,到地鐵站出口,數帶飯上班的年輕人。」

「我發現,帶飯的人,比以前多太多了。」他指著地下的口袋,「現在,我也開始帶飯了。」

對面「山海間」酒吧的老闆,海南人老羅,加入了這個聊天局。

和這裡灰心喪氣的老闆們不同,他表現出了南方人特有的樂觀和雄心勃勃。

「大家一起想辦法咯,難道坐以待斃?」今天,他花了180塊錢,列印了一疊菜單,把滷迅、七彩鮮果等幾家店都寫了進去,客人在酒吧消費,也可以在上面點餐。

「這樣一盤活,不是大家都有生意做咯?」

「以後,我要把D館的商戶,都加到我們整個聯盟裡來,吃喝玩樂一條龍……」老羅繼續給陳爽和老王打雞血。

但萬事俱備,只缺客人。

老羅的遠大理想,很明顯沒有引起老王和陳爽的響應,大概是因為聽得太多的緣故。

老闆們的聊天局,到了凌晨1點,老羅已經聊到了開分店、收加盟費的遙遠未來。

奶茶喝見底了,三個人都還沒有接到一筆生意。

老羅回到空無一人的酒吧,把門鎖上,轉身去了隔壁網吧。

13

生意有高潮有低谷

總會活過來的

凌晨1點22分,手機響了,陳爽接到了今天的第一個單子。

他轉身跑進屋裡,出來時臉上掛著興奮,「好長的一張單子!」他晃動著手裡的訂單,向我報喜。

仔細看完之後,笑容凝固在臉上,雞爪4隻、蛋炒飯1份,雞尖8個,算上折扣,顧客支付24.05元。

配送費12元,顧客支付3元,陳爽補貼9元,平臺抽成1.3元…

「除開成本,這樣的單子接近白做。」陳爽說,「但總比沒有單子要好。」

這一單之後,陳爽又接到了兩筆單子,一單81.9元,一單71.8元,一直忙到凌晨2點。

老羅又溜了回來,陳爽在廚房忙,他拿起掃帚,幫忙把店門口打掃乾淨了。

「開車了嗎?」見陳爽又閒了下來,老羅問。

「沒開車。」陳爽說。

「我發現這一次進的百威,比以前的要好喝,我拿過來,你試一下。」老羅去了酒吧,回來時,手裡多了兩瓶啤酒。

「做生意咯,有高潮有低谷,山海間會活過來的,滷迅也是。」老羅說,「會翻身的,我不信等不到。」

老羅說,「等下再沒單,我就給你下一單,小龍蝦。」

相關焦點

  • 武漢小龍蝦的恩怨情仇 第一集
    小龍蝦的故事:第一集小龍蝦是湖北的特產,但是真正火起來,其實也就近10年的事情,還記得2007年我剛到武漢,租房子在萬松園,樓下開了一家小店,專賣小龍蝦,生意不錯,但是很奇怪,只開半年,另外半年大門緊鎖,要麼就是租給賣早點的。
  • 小龍蝦之蝦說八道
    就是蝦說八道,小龍蝦的蝦!」她紅撲撲的臉顯露著農村人的質樸。「哦!蝦說八道,曉得了!曉得了!謝謝!」「沒事的!」小姑娘微笑著,錯過身子朝我的來路方向走去。我繼續著悠閒地踱步,「蝦說八道,呵呵!這名字挺好!」現如今,這些以往上不了臺面的食物,竟也如此噱頭。我喜歡吃蝦,吃河蝦,但不是小龍蝦。
  • 故事:我業績倒數第一被公司裁員,半年後遇同事,他卻直呼我走運
    :三分鐘小姐,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談客」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侵權必究。支行長看著電腦上的統計表,「你知道支行、分行都有考核目標,若是最後因為你一個人沒完成任務,害咱們支行、分行考核不合格,責任你但得起麼?」
  • 濠江大夢——東邪小龍蝦(14)
    看著小龍蝦像個寵物似的,一直跟在一個陌生男人身後進入娛樂場!即將脫離視線時,我喊住了他!大哥!你看人家那哥們,多有男人樣!多霸氣!最主要自帶氣場!我跟人家身後觀摩了一番!哪像我倆,要身高沒體重!要形象沒模樣!我還能好看點,你瞅瞅你,彎腰駝背的,你就不能注意一下形象!
  • 講一段36年前的故事,說不定他就在你身邊
    1984年我18歲,在石家莊市西郊振頭學裁剪,班裡有個男同學沒錢買回家的火車票,我和妹妹幫他買了車票,他說到家就寄錢還給我們,一周後收到來信,讓我們大吃一驚!36年前的裁剪培訓班學期50天,學費40元,還包括住宿費用在內。我們班30個學員中只有三個男生,其中兩個男生是小兒麻痺腿部有殘疾,另外一個就是他。
  • 濠江大夢——東邪小龍蝦(21)
    我快速的看牌後,對小龍蝦說,吹啊!小龍蝦把頭湊過來,在已經看清楚是張9的情況下,依然表情嚴肅,看起來非常緊張的,不停的吹著!可以想像身邊的兩位打擂者此時的心境!小龍蝦邊作緊張狀,邊用手掐我的大腿!在我搖了搖頭後,小龍蝦,罵了一句,你媽X,直接起身離開了牌桌!我把牌推給荷官,也站起來低頭整理著面前的籌碼和港紙!表哥表姐看到我倆一通失敗者的操作後,眼神一碰,擊掌慶祝了一下!當荷官把他們的籌碼收走時,在恍然大悟,又讓我擺了一道!再一次的眼神交流,我已經寸步不讓!
  • 裁員(小小說)
    某公司福利待遇一直都比較好,但是因為最近業務不景氣,準備裁員,各個部門都要有裁員名額,消息一出,各個部門人心惶惶,議論紛紛。小李說:劉總啊,聽說公司要裁員了,咱部門不知道誰會被裁啊?劉光輝告訴小李:這個公司會綜合考評的,你好好幹,別想太多。小李又:劉總,您看我平時也是任勞任怨,上有老下有小的,全指望我養家,還望劉總多照顧,咱部門不要裁我。劉光輝說:會綜合考慮的。「謝謝劉總,這是一點心意,給您喝茶。」說完小李留下一個信封,放在劉光輝的辦公桌上。
  • 故事:公司裁員期間,她卻從不主動加班,只因有個更掙錢的副業
    :三分鐘小姐,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談客」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侵權必究。偶然一次張姐湊近善曉雨,半吐槽半八卦道,「我在人力小夥伴那裡看到裁員的草稿了,上次裁員時,裡面竟然有你的名字。聽說是賈總和朱總保證,超額完成全年融資任務,才保住了大家。」
  • 小熊小兔和小龍蝦
    「呀,小龍蝦!」「哼,我是看在小龍蝦的面子上,才沒有原諒你,我才不吃你這狗東西買的垃圾食品呢這些小龍蝦做好了都沒得我們家的小公主寵幸,真是遺憾吶!」「呸,誰是你家的了?一邊待著去,哼。」這小龍蝦怎麼都自己脫好衣服躺在盤子裡了?
  • 濠江大夢——東邪小龍蝦(19)
    我把椅子移動了半個身位,小龍蝦朝我壞壞的笑著!眾人用鄙夷的眼神打量著小龍蝦!小龍蝦精神愉悅的與他們一一點頭回應!大有英雄歸來,豪氣幹雲之霸氣!自信的人,放屁都決絕!我將盈利的8W稠嗎,在小龍蝦的提議下再推3個到和上,其餘34個繼續推閒!沒有退路可言!開弓沒有回頭箭,書我也要書在閒上,書我也要見個真章!天津老哥和少婦看到我再次推在閒上的一坨籌碼,好像有了分歧,一位老哥可能想換臺,女的不同意!斷續聽到女的說,兩個老坦兒,裝什麼大尾巴鷹的方言(自行查閱),我不知其意,反正不是什麼好話!
  • 故事:她身為女主管,懷孕後,卻收到公司一封裁員通知書
    本故事已由作者:琥珀指甲,授權每天讀點故事這次裁員的目標叫韓慧,二十九歲,任職公司的公關部經理,負責公司政府關係維護和對外宣傳。能坐到這個位置的人,不會很簡單,韓慧也是,用程牧野的話說,「這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
  • 小說:妻子神秘失蹤,幾個月後,丈夫望著一盤小龍蝦,突然悟了
    是一鍋子紅豔豔的小龍蝦。「家鄉秘方,正宗的十八香啊!我的店裡是不賣小龍蝦的,嫌麻煩。不過正好得了些原料,就嘗試著做了些,只請你一個人喲。」我勉強笑笑,麻辣的蒸汽撲鼻而來。阿財於是搭上我的肩膀,「很辣,所以,辣得流淚也不會有人笑話你。」我猛得明白阿財的用心良苦。那一夜,我吃完了整整一鍋的小龍蝦,哭得不能自已。
  • 真實的宋江起義:僅有36將,兩年後便被平叛
    《水滸傳》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書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聚義反抗欺壓的故事,書中的梁山義軍十分勇猛,曾連續打退高太尉三路進剿,後又大破曾頭市為晁蓋報仇,縱使朝廷多次派兵進攻也是無濟於事。
  • 被裁員後的第一個夜晚
    我打趣他,婆婆在客廳熱飯,我走近JY,瞥見有個袋子裡面裝著雨傘,不好的預感升起來,還來不及細想,JY叫我進房間:我有事情跟你說,JY把房間門關上:我被裁員了。「大面積裁員麼?」「應該不是」「什麼時候通知的你」「今天下午」「是因為什麼原因?」「說業務部門反應我不配合,能力不好」「你有徵詢過業務部門的反饋麼?聽過去年年終你得到的評價還是非常專業吖?」
  • 《摘花生》《玩粘土》《第一次洗車》《吃小龍蝦》
    吃小龍蝦今天姐姐說帶我去吃小龍蝦,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急忙收拾好東西,踏上了前往淅川的美食之路。一路上我嘰嘰喳喳地討論小龍蝦有多麼的好吃,肉質多麼的鮮美,一直到地方了,我才肯停下來。一下車,我就指望小龍蝦那裡奔,姐姐報了飯,我就坐在一旁看著那鮮活的小龍蝦,看著看著,我拿起一隻左右搖晃,想把它搖暈,誰知,這隻小龍蝦不但沒暈,還掐了我一下,痛得我哇哇大哭,媽媽過來哄了我好長時間,我才停了下來。過了一會飯上來了,是一鍋冒著熱氣的小龍蝦。
  • 今天終於知道了《酒幹倘賣無》背後的真實故事!
    「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這首歌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老人將孩子帶回家,用辛苦收來的空酒瓶,換錢買廉價的奶粉,讓那個小女孩活了下來,女孩在6歲的時候撿了一條小狗,取名旺才。女孩大聲的喊著: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
  • 女孩被裁員2次後做了程式設計師
    學了不到5個月就出去找工作,這工作難找啊,打板師傅越老越吃香,而她長相清純可愛不顯老,外表一看就以為才15歲。最後終於被一家公司錄用了,大小周,工資3500元/月,但工作不到1年公司經營出了問題打算解散打板部門,女友被裁員,經常在宿舍放聲痛哭,下一份工作還不知能不能找到,前途一片茫然。但生活還得繼續,擦乾淚水繼續投簡歷找工作。
  • 濠江大夢——東邪小龍蝦(12)
    當桌面不知何時多了張4的時候,小龍蝦已經暴跳如雷!我的感覺應驗了!閒1點,裝0點!我們的90W彩金沒有到手,且本金縮水14個!一桌子人,一鬨而散。我輕輕的拍了拍小龍蝦!微笑著點點頭,意思這很正常!別沮喪!在濠江這樣的事多著呢!小龍蝦將剩餘的7個稠嗎遞給我,說了聲,哥,可能是我運氣不好,連累了你。
  • 36歲,我終於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我一直都記憶猶新當時我初到深圳,由於長時間沒有找到工作,身上的錢也基本快花完了所以只能蜷縮在我的出租屋裡,艱難地熬過了生日沒有蛋糕,沒有禮物,沒有朋友,沒有祝福我把自己封閉了起來,開始逐漸失去生活的熱情和勇氣當天夜裡,突然驚醒,我好像夢到了我36歲時的樣子經濟拮据,一臉鬍子茬,大肚子,頭髮稀少,渾身散發著油膩的味道
  • 《三十而已》|一盤小龍蝦,吃出「原配」和「小三」的大不同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從劇中的林有有和許幻山一起吃一盤小龍蝦得出的。在吃飯前,許幻山已經亮明立場,他已經戒了晚餐,可等小龍蝦一上桌,林有有就勸許幻山:「這個季節的小龍蝦最肥了,不吃可惜,再吃要等明年了。」接著林有有用「第8天的蟬」的故事給許幻山洗腦:蟬破土而出,只有7天的生命,她自己寧願做一隻肆意鳴叫、活得精彩,只活7天的蟬;不做低頭不語、保存體力、幸運地活到第8天的、孤獨的蟬。最後她得出結論:長壽無趣,快樂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