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洋樓
前段時間有一段小視頻在微信群裡熱傳,一支郵遞雪橇犬隊在冰天雪地裡狂奔。前方發生雪崩,領頭犬卻沒有遵照主人的指令,而是朝著雪山狂衝,因為它看到了山頂上的黑狼和山下的狼洞。當它帶領著隊伍穿越山洞,小鎮上的人們也在歡呼它們的到來。
這段小視頻,正是目前正在熱映的電影《野性的呼喚》中的片段。這條領頭犬,就是主角巴克。
美國著名作家傑克·倫敦的經典小說《野性的呼喚》風靡全球百年,再版無數,如今大狗巴克和人類摯友約翰·桑頓的故事,經過真人+CG技術被搬上銀幕。電影從巴克的角度展開敘事,從狗的眼睛看人類的或殘酷或善良,或憂傷或歡樂。人類主角約翰·桑頓,則由主演過《亡命天涯》《星球大戰》《奪寶奇兵》系列大片的巨星哈裡森·福特出演。
經典小說改編往往要面臨原著黨的苛責,《野性的呼喚》雖然劇情上比較忠實於原著,但風格卻有所不同,所以豆瓣評分停留在7.1分。或許有人認為,接近於真人動畫的風格,與原著相比有些低幼,但是在狗狗眼裡,世界是簡單的,人類也是比較臉譜化的,比如大表哥演的那個淘金狂熱分子,是個大壞人;比如女主人掉進冰湖,巴克奮不顧身地解救,自己差點喪命,但郵差夫婦就這樣把救命恩狗和其他雪橇犬留在了這裡——在狗狗眼裡,人類的世界似乎難以理解,但它依然愛他們。
傑克·倫敦的小說是這樣描述巴克的,「巴克的父親是一條體格魁梧的聖伯納狗,母親是蘇格蘭牧羊犬。它受母親的影響,只有一百四十磅的體重,但它又受父親的影響,儀表堂堂。它這種優良血統和矯健的體格以及莊園裡普遍的尊重而產生的威嚴,使它具有了貴族的氣質」。兼有爸爸的大個子和媽媽蘇牧溫柔性格的巴克,是美國加州克拉拉縣大法官的寵物狗,住在庭院裡養尊處優。1897年,人們在阿拉斯加育空河發現了金礦, 於是在美國掀起了一股淘金熱。許多人來到阿拉斯加的斯卡圭,希望能淘到黃金,而身強力壯的狗就成了他們不可缺少的幫手。
巴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偷走,從燦爛的加州陽光地帶來到冰天雪地的極地荒原。它被賣給了一對郵差夫婦,變成了雪橇犬。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迅速跟上同伴的節奏,巴克成長為優秀的雪橇犬,不久後又當仁不讓地當上了領頭犬。
但是當電報時代來臨,巴克作為郵路雪橇犬的使命也宣告終結。它又被賣給另一個淘金狂熱分子,飽受虐待,這時候它遇到了好主人約翰·桑頓。失去兒子的桑頓逃離人群,卻在巴克這裡找到最好的慰藉。他帶著巴克去森林探險,就像完成他兒子當年的夢想。在森林深處,他們在河谷間找到了人們瘋狂尋找的金子。巴克也得以重返自然,回歸野性。
如果說小說更多是描述巴克從城市回歸野性的過程,側重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那麼20世紀影業出品的這部電影,則多了喜劇和溫情色彩。導演克裡斯·桑德斯曾憑《瘋狂原始人》《馴龍高手》《星際寶貝》三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野性的呼喚》在他的鏡頭下,更像是一部真人動畫,巴克的很多擬人化鏡頭也是CG製作而成。它從一開始的淘氣鬧騰,到成為雪橇犬的錯誤百出,再到兩次冒死救出自己的兩任主人,救出狼族首領,成為一條樂於助人、樂於助狗、富有愛心和領袖精神的領頭犬,電影其實是關於一條狗的成長,和原小說的冷峻風格有較大區別。
作為一部狗狗電影,《野性的呼喚》讓我想起了迪士尼電影《多哥》,同樣是關於英勇的雪橇犬。也讓我想起了中國的《狼圖騰》,狗和狼本就屬於同一個祖先,它們都來自森林,那是它們的故鄉。《野性的呼喚》裡的巴克,從寵物犬到雪橇犬,和森林狼結伴,最終回歸森林,回歸族群,回歸野性,回歸自然。
巴克歷經了多個主人,但在最後,它成為了自己的主人。它回家了。人類啊,我們不也應該有自己靈魂的安息地嗎?
詩篇81:10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
小洋樓,媒體人
圖書《戀戀韓情》(合著)《韓碟》《美國遊記》《我不是娛記》《天堂電影院:高分電影裡的情愛》作者
今日頭條號「小洋樓杭州":https://mp.toutiao.com/profile_v3/graphic/articles
新浪博客"小洋樓」:http://blog.sina.com.cn/louxiaoyang
微信公眾號:光影流轉 唯愛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