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
女人該怎樣活?我覺得《知否》這部電視劇中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盛家老太太的通透,明蘭的睿智,王大娘子的耿直,如蘭的可愛,張大娘子的直爽,林小娘的狠毒,朱蔓娘的陰險,平寧郡主的霸道,小秦氏的自私......
這些女人都在努力過著自己的生活,不管結局是好是壞,她們都用自己的人生告訴了我們女人應該懂的道理。
看一部劇,懂一些道理,《知否》告訴我們的五大真理,女人們最好都要懂。
女人一定要讀書,有文化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我特別喜歡董卿說過的一段話:「學習讀書是最有用的,抱怨是最沒用的。不讀書就像沒有吃飽飯一樣,精神上是飢餓的。讀書讓人學會思考,讓人能夠沉靜下來,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
這句話說出了一個真切的道理,那就是讀書無用論根本是錯的,女人必須有文化,才能夠掌掌控自己的命運。
在《知否》中,我第一次被盛家老太太圈粉就是因為她堅持要讓明蘭去讀書這件事。
明蘭從小沒了娘親,成了爹不疼娘不愛的可憐孩子,在盛家組建學堂的時候,盛紘說明蘭年齡小,也剛失去了母親,還是不要去了。可盛家老太太堅持讓她去讀書,還說「多讀書才能明白道理」。
後來,盛家老太太請了閨蜜孔嬤嬤給盛家的女兒們教習規矩,結束以後,盛家老太太就和明蘭討論了關於讀書的事情。
明蘭說:「讀書無用論的話都是騙人的,如果真的讀書無用,為何天下男子都要爭著去科考,又不是閒得慌;還有就是這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無需讀書之類的,無非就是那些男人們希望女人們一輩子渾渾噩噩,乖巧聽話,任由他們擺布罷了。」
祖母深表認同:「此話不假,不願女子讀書,那是短見。歷朝歷代,哪一個不是從小讀書明理。如果女子讀書真的無用,他們還會讓女兒去受這個罪嗎?」
這樣一番話,深明大義,讓人看到了作為金陵勇毅侯府的嫡出大小姐的高瞻遠矚,也讓大家看到了在盛家老太太的言傳身教下,明蘭成長得多麼通透。
從古至今,總有人喜歡宣揚「女子讀書無用論」,這其實是一種封建統治的手段。男人們以「德」為由,剝奪女性受教育的權利,將她們置於愚昧無知的境地。無論是未婚女子還是出嫁婦人,大都不知不識,頭腦空空,懵懵懂懂,以此來確保男權中心主義的統治地位及對女性的壓迫與控制。
可這樣的女人,大多都不怎麼幸福,倒是明蘭,能夠在每個人生重要的關口用自己的知識來脫困,這就能夠看出,為什么女人一定要讀書,因為她從書中學到的那些道理,在她一生中每個重要的節點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個道理從古至今都適用,女人如果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就一定要多讀書,多學知識,提升自我,強大內心。
婚姻不能有情飲水飽,要合適才會幸福
明蘭的愛情和婚姻是《知否》這部電視劇的主線。
一開始,明蘭和齊衡互相喜歡,雖然明蘭知道自己和小公爺的家世差距很大,但因為小公爺對她的好,她也願意不顧一切,為他拼一次。
可是啊,生於鐘鳴鼎食之家的齊衡還是在縣主母親的威脅下放棄了明蘭,一時間,她成為了眾人笑話的對象,大家都說她「痴心妄想」,幸好盛家老太太護她周全,帶她回到了老家,遠離是非之地,還為她選擇了世代習醫的醫官賀家為理想的歸宿。
賀弘文是個典型的「經濟適用男」,和明蘭家門當戶對,脾氣秉性也很溫和。如果不是曹家表妹的出現,明蘭可能就會過上一生平穩的生活,但祖母不願意她受委屈,她更是不想要將就,這段感情無疾而終。
顧廷燁出現的時候,明蘭是遲疑的,畢竟經歷了齊衡的事情,她不敢再去想那些大門大戶,可顧廷燁用一番話打動了她,他說:「以後我在男人堆裡是老幾,你在女人堆裡就是老幾。」
因為這樣的承諾,明蘭放下了顧慮,敞開了心扉,這時候的她不一定是有多愛顧廷燁,但她明白,婚姻不能只是有情飲水飽,合適才更重要。
雖然說明蘭嫁給顧廷燁也是一場賭局,可最終的結果告訴我們,她贏了。雖然婆家也有一些煩人的事情,可因為顧廷燁的保護,明蘭的日子越來越幸福。
想一想,如果當初她嫁給了齊衡,有平寧郡主這樣一個強勢的婆婆,婚後一定會吃不少的苦頭。到了那個時候,她和齊衡的感情再真摯,也會被生活的瑣碎給磨沒,而她的娘家也不會為她撐腰,就像是盛家老太太說的那樣:「你的父親和那大娘子可斷然不會為你去得罪那國公府。」
所以啊,女人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婚姻的基礎是愛情,可一定不是僅僅有愛情就可以。年少時,我們可以耳聽愛情,有情飲水飽,但開始實實在在過日子後,我們就必須要明白,很多時候,熱烈的愛沒有合適重要。
已入窮巷,要學會及時止損
明蘭隨盛老太太回宥陽老家,見到堂姐盛淑蘭狗血的婚姻後,為盛淑蘭父母長輩們的做法感到痛心。
淑蘭帶著豐厚的嫁妝低嫁給了孫秀才,這個男人仗著自己有點文採就覺得淑蘭高攀了他,聯合婆婆對她百般刁難。
這些年,他拿著淑蘭的嫁妝花天酒地,還嫌棄淑蘭無所出。淑蘭為他納了多個妾侍,可他還是不滿意,要求把一個青樓女子迎進門。
這一點觸到了淑蘭的底線,她沒有妥協,孫秀才就對她又打又罵。面對這樣的局面,淑蘭的父母不知所措,只有明蘭說出了這件事的癥結所在。
她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孫秀才若無殺身之禍,滅頂之災,萬萬不會改他那個脾氣,淑蘭姐姐一步走錯,已入窮巷。既入窮巷,就該及時掉頭才是,不可等一世消磨,悔之晚矣啊。」
就是這樣一番話,點醒了淑蘭一家,在明蘭的幫助下,她成功和離,拿回了自己的嫁妝,保護了自己的權益。
對於女人來說,一段爛糟的婚姻的確會對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可我們絕不能因為這樣就選擇妥協,你一定要知道,不愛你的人不會因為你的卑微愛上你,當你失去了底線和原則後,對方就更加不會珍惜你。
想要好好被愛,就要先好好愛自己,當發現自己走錯了路時,及時回頭,及時止損,重新開始,其實沒有那麼難。
女人一定要懂得自尊自愛,不要為了利益作踐自己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古今皆是。所以,很多女人在選擇另一半的時候,就特別想要嫁一個能夠讓自己過得幸福的人。
可是幸福這個東西,每個人的感受不同,也沒法給一個統一的標準,我們能做的,就是遵從內心,選擇適合自己的。
那麼,到底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我覺得至少對方要是善良的,有底線的,你們也是三觀相融的,而不是為了利益等等問題不顧一切的和對方在一起。
就像《知否》中的墨蘭,她從小受到林小娘的薰陶,一心想要嫁個好郎君。她先是看上小公爺,妄圖飛上枝頭變鳳凰,後來勾搭不成,換了目標,看上了永昌伯爵府的梁六公子梁晗,為了嫁給梁晗,她不惜扮成婢女和梁晗在道觀私會,敗了名聲還差點連累家人。
最後,墨蘭所願以不正當的手段嫁入梁家,可她過得一點都不好。梁晗花心,婆婆不喜歡她,還需要鬥小妾。最終,梁晗厭棄了她,讓她成為了幾個姐妹中過得最慘的那一個。
通過墨蘭,我們應該明白,女人一定要自尊自愛,保持理智,永遠不要為了利益隨意作踐自己,如果你這樣做了,那麼你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女人一定要手裡有錢,才能過得踏實
看《知否》的時候,我特別心疼明蘭,因為她從小失去了母親,可我也因為盛家老太太對她的愛屢次被感動。
盛家老太太是個命運多舛的女人,年輕的時候經歷了不幸的婚姻,年輕守寡帶大庶子,後來和明蘭相依為命。
可能是因為看過了太多人世間的坎坷,所以她特別知道一個女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麼,那就是手裡有錢,也有離開任何人都能活得好的底氣。
於是,她告訴明蘭:「想顧家的那些妯娌親長定不會有什麼好果子給你吃,橫豎別放在心上,把自己氣著了。他雖護著你,但你不要過分依賴他,咱們做女人的,終究要自己撐得住。手裡要有錢,身邊要有心腹,日子才能過得舒坦。」
這樣幾句話,說透了經營婚姻最核心的幾個道理,那就是女人想要幸福,就一定要獨立,尤其是經濟方面,只有手裡有了足夠的錢,才能夠不看任何人的臉色。
這樣一段話,也給現代女性們提了個醒,不管是結婚還是生子,都不要放棄自己,當你開始手心朝上向對方要錢的時候,你的好日子就已經到頭了,不管那個男人多愛你,也會有厭棄的一天,只有讓自己活成最堅強獨立的樣子,你才能夠保護自己的幸福。
女人該如何好好活,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話題,我覺得,《知否》這部劇中講給女人的這些道理,就可以很好地解答這些問題。
如果你想要讓自己更加幸福,如果你也想活成自己人生的大女主,那麼就請多聽多看多思考,相信你會有所收穫,相信你會成長許多。
我是夕言,專欄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齡少女,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做感性的節目,已出版《你的餘生,與我有關》,如果你有故事,記得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