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陳常勝名將:不懼羅士信親爹,卻鬥不過尚師徒父親,只因一件事

2020-10-03 老樂說歷史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南陳常勝名將:不懼羅士信親爹,卻鬥不過尚師徒父親,只因一件事」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小說主線故事的朋友,對書中的羅士信,尚師徒都不會陌生,可是他們的父輩都是誰呢?那個所謂的南陳常勝名將,又是誰呢?這些人和事兒,其實都是隋唐小說衍生作品裡出現的人物,而且在不同版本裡,姓名也不一樣,比如《陳隋演義》中,羅士信的父親是北齊大將羅鮑威,而在《興隋傳》裡,羅士信的父親又變成了南陳第一猛將,鎮殿大將軍羅融。那麼,講相關的故事,也只能選取一個版本,以免造成混亂。而在《陳隋演義》中,沒有尚師徒父子的故事,所以接下來的內容就以《興隋傳》為基礎。

在《興隋傳》中,羅融手使大棍,悍勇異常,所以羅士信的天賦也是家族遺傳,而在羅融還為國效力的時候,羅士信只不過是個嬰兒,所以南陳更倚重這位鎮殿將軍。當然,南陳也有其他不少戰將,除了出名的秦彝和程友德以外,還有一個叫馬應舉的勇士,他胯下馬,手拿一把三尖兩刃刀,也是萬夫不當,曾經在南陳內部的人才選拔中,跟羅融打成了平手,因此,陳後主將其安排在全椒城鎮守。然而,這個馬應舉雖然實力出眾,但人品不怎麼樣,除了跟陳後主的寵臣孔佳臭味相投外,自己也仗勢欺人,縱容兒子馬鈺,四處搶男霸女,所以他們父子的名聲非常差。

結果,馬鈺得罪了一個最不該得罪的人,此人名叫尚司朗,也就是後來威震天下的四寶大將尚師徒的父親,馬鈺要搶的美女,自然是尚師徒的母親,雖然尚司朗保護了妻子,但全家也因此得罪了馬氏父子,他只能領著老母嬌妻逃走。不幸的是,老太太沒受住風霜,半路上一命嗚呼,這讓尚司朗對馬氏父子更加仇恨,最終,他在機緣巧合下,跟老隱士寧祿臣學武,並且在武藝練成後,得到了四寶,也就是夜明盔,唐猊鎧,吸水提顱槍以及呼雷豹,而第一代「四寶大將」也就此誕生。本來就力氣大,武功高的尚司朗,再有這一身裝備加成,眼下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差報仇了。

因此,尚司朗主動投靠了正在跟南陳作戰的隋軍陣營,跟隨著靠山王楊林,打到了全椒城下,面對著不可一世的馬應舉和馬鈺父子,尚司朗當然是鬥志昂揚,主動請戰。面對著尚司朗這位盔甲鮮明的大將,目中無人的馬鈺,怎麼也沒想到,這是當年的「情敵」,倒是很輕敵地催馬上陣了。尚司朗跟他動手前,先是大罵一通,把自己的仇恨全部講明,馬鈺一聽,更加狂傲,根本不在乎這個昔日的手下敗將,二人不用再多說,直接動手。

這場單挑的結果,自然是毫無懸念地,尚司朗很快就槍挑馬鈺。馬應舉看到兒子陣亡,當然滿腔悲憤,新仇舊恨讓他放棄了一切理智,舉三尖兩刃刀就衝向對手。這馬應舉不愧是南陳的常勝名將,跟尚司朗大戰了二百回合,不分勝負,二人打到天黑,也沒有罷手的意思,畢竟彼此的仇怨太深,於是便挑燈夜戰。但這樣一來,馬應舉就吃虧了,因為尚司朗也是四寶大將,他頭上的夜明盔,反光效果最好,特別是在夜間,一旦得到機會,反射火光,敵人被晃到雙眼的話,肯定要閉眼。所以,正是利用這樣一個機會,尚司朗藉助著頭盔夜明珠奪人二目的「附加屬性」,打了馬應舉一個措手不及,成功出了一口惡氣。

因此,老樂才說,強如馬應舉這樣的大將,就因為對方盔甲更有優勢這一件事,讓他在戰場上分心,進而敗亡。當然,這些故事不過是小說家杜撰,真正的隋陳戰爭史上,根本沒這幾個人,更沒有這場大戰,但故事背後折射出的道理確實真實的——馬應舉即便英勇無敵,可是他做人太差,所以他兒子在戰場上的殞命,其實還是他自己家教不嚴的後果。而這些變故,也會讓他著急報仇,迷失心智,否則的話,面對尚司朗,以他的勇武,也不至於吃大虧。所以說,做人如果太過自信能力,卻忽略了對自己的修養,以及對兒女的管束,最終引發的連鎖反應,造成的後果是後悔也來不及的。

相關焦點

  • 四路大軍頭打瓦崗,瓦崗力退新文禮,智退尚師徒,並說反了這一路
    在這次圍剿中,共有四路人馬每路十萬人分東、西、南、北四面包圍了瓦崗山,其中正東面守將是濟南帥唐壁、正西面守將是四寶將尚師徒、正南面守將是八馬將新文禮、正北面是守將是靠山王楊林和花刀帥魏文通。當然在這四路人馬中,四寶將尚師徒和八馬將新文禮都沒有接到朝廷調令,他們屬於是不請自來,而他們所來的目的就是搶功!
  • 為什麼尚師徒明明有「四寶」,卻僅排名第十?只因他有個最大弱點
    熟悉隋唐主線故事的朋友,對四寶大將尚師徒應該都不會陌生,他在小說中的武評排名,也因為版本不同,略有差異。但按照最早的《說唐》定位,尚師徒名列天下第十條好漢,那也是打得瓦崗群雄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的名將。甚至在網絡上,有些隋唐資深書迷評價過,《說唐》裡的尚師徒,要比《興唐傳》中的所有名將都厲害,甚至打李元霸都不吃虧。
  • 小說中南陳四大降隋虎將,世代英豪,兩個兒子兩個外甥,威名赫赫
    最終,羅藝只能接受這樣的命運,並且在南陳滅亡後,以優厚的條件,歸順了隋朝。,比如《說唐》的前半部分,以及《隋唐演義》的原著中,羅藝都是北齊的降將,評書《陳隋演義》中的羅藝更複雜,他是南陳秦旭的女婿不假,但秦旭給他推薦到了北齊做官。
  • 為何說羅士信打不過楊林?
    羅士信和楊林都是《隋唐演義》中的重要人物。楊林,字虎臣,是隋文帝楊堅的弟弟,隋煬帝楊廣的親叔叔。所以羅士信被排在了四猛之首。那麼羅士信能否輕鬆戰勝楊林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羅士信不但不能輕鬆戰勝楊林,甚至不出20回合,羅士信可能就會死在楊林的囚龍棒下。為什麼這麼說呢? 按照傳統評書裡的說法,兩將交戰既要有勇更要有智,這叫做逢強智取遇弱活擒。有人可以「一力降十會」,但也有人可以「以巧破千斤」。楊林自年輕時候開始,徵戰疆場幾十年,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 南陳五大虎將:最強兩人投隋,二兄弟血染疆場,最弱的降隋又叛隋
    看到「南陳五大虎將:最強兩人投隋,二兄弟血染疆場,最弱的降隋又叛隋」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系列主線小說故事的朋友,能夠將這幾位對號入座嗎?也許有人會說,既然叫「隋唐」,那麼南陳與隋朝爭鋒的故事,自然沒有更多的介紹,這該怎麼尋找呢?
  • 馬鳴關大帥秦彝,破四寶,克雙龍,威風八面鬥隋軍,卻敗亡於細節
    看到「馬鳴關大帥秦彝,破四寶,克雙龍,威風八面鬥隋軍,卻敗亡於細節」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系列小說故事的朋友,對這段情節了解多少呢?首先,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這肯定不是隋唐主線小說的內容,因為隋唐主線故事,基本就是一部以秦瓊成長曆程為核心的小說,關於秦瓊的父親秦彝,只是在介紹背景的時候提過,一來表面秦瓊的身世非凡,武藝來自家傳,二來則是給秦瓊和楊林,乃至於楊林身後代表的隋朝,融入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隋唐中五大為愛臨陣倒戈女將:尚、武、屠、新、樊,個個武藝高強
    ,臨陣倒戈,助正派男將攻城,不過她們大部分有個好歸宿,但也有香消玉殞的。二人相鬥三十個回合不分勝負。飛鏡公主之後借交戰空隙說出了意願,若薛雲答應娶飛鏡公主為妻,那麼飛鏡公主願意獻關降唐,薛雲自然答應,於是飛鏡公主說服其父武丹池獻關降了廬陵王。
  • 史進未死於徵方臘,而在金國南侵時起義稱帝,被抗金名將吳玠斬殺
    從史書來看,這件事發生在宋江起義失敗五年後,金國大舉南侵的戰爭期間。當時金國兩路大軍南侵,一路直指北宋的京城汴梁,另一路則撲向關中地區。當時成都府利州路兵馬鈐轄盧法原與提點刑獄邵伯溫在劍門關採取堅壁清野的戰術死守,史斌久攻不下,不得不轉戰興元府、鳳州等地。與此同時,金國名將完顏婁室率軍攻入關中,一路勢如破竹,連續佔領同州、華州、長安、鳳翔等地。河東經制使王燮兵戰敗,退入興元府與盧法原、張上行等人合兵。於是史斌陷入官軍包圍,不但攻興元府受挫,還被盧法原攻佔了興州,搞得進退維谷。
  • 羅士信之妻,奇醜無比,一錘擊敗宇文成都師父,助羅成大破銅旗陣
    其父親、丈夫、兒子皆為武藝高超的猛將,自然馬金花本人亦不遜色。馬三保年老歸隱,居住在馬家莊,家中有一女兒名叫馬金花,金花雖然是個女子,卻長得奇醜無比,體型粗壯,形如男子,不僅如此她性格上還傻裡傻氣的。不過俗話說得好,上天總是公平的,給你關了這扇窗戶,就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戶,馬金花雖然長得醜,但她卻十分好武,因而練就了一身好本領,好武藝,她的慣用武器是八稜梅花鏈子錘,無論是馬上還是馬下使用的相當厲害。
  • 隋唐第一女將,殺羅士信,生擒程咬金,卻死於新婚之夜
    然而在《興唐傳》中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女人,她擁有一項獨門絕技,並憑藉著這個絕技殺掉了四猛之首羅士信,最終成為了隋唐第一女高手,這個女人就是新月娥!話不多說,羅士信來到虹霓關後,「一猛戰三猛」那是手到擒來的事,只用了一鐵棍就將新文禮打成了內傷,最後因傷重不治而亡。
  • 三國演義頂級名將大排名
    三國之時,群雄並起,名將輩出。可以說,一部三國史,就是一部英雄史。金戈鐵馬,硝煙瀰漫的三國戰場,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將領,締造了一段段不朽的軍事傳奇。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 北鬥七星與南鬥六星,一個主生一個主死,千萬別拜錯了
    夏天入夜後不久,在北方的天空可以看到閃耀的「北鬥七星」,在南方的天空可以看到人馬座的「南鬥六星」。在中國古代,人們將北鬥和南鬥湊在一起,形成了下面這個故事。20歲都活不過。」看相高人解釋道:「北邊的青臉老人是掌管死的北鬥仙人,南邊的老人是掌管生的南鬥仙人。人類的壽命就由這兩人商量決定。」看相高人留下這段話後,連謝禮都不要就離開了。
  • 羋月傳:鄭袖如此心狠手辣、工於心計,卻偏偏鬥不過這個女人
    但南後卻很善於把握火候,令自己聖寵不衰,即便不與羋槐行「周公之禮」,她在羋槐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也照樣難以撼動。可見其心術遠在鄭袖之上。鄭袖一直在與南後鬥智鬥勇,這些年不斷的滋事,不斷挑撥,她就不信了:就憑自己年輕美貌又深得大王寵愛的資本,就鬥不過一個病懨懨的南後!可事實證明,她真的鬥不過!
  • 五代十國之名將悲歌,鐵槍廟裡話鐵槍
    其實也是沒法的事,後梁的名將此時已經凋零得差不多了,此時能拿得出手的大將,也就王彥章了。公元911年(乾化元年)王彥章兼任行營左先鋒馬軍使,並被封為金紫光祿大夫及檢校司空。次年(公元912年),王彥章又被加封為檢校司徒。公元913年(乾化三年),王彥章被委任為濮州刺史及馬步軍都指揮使。次年(公元914年)遷任澶州刺史,並被封為「開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