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flix(奈飛)宣布拍攝《三體》美劇,中國網友激動的表示終於能活著看到一部上映的《三體》了。
《三體》作為我國科幻小說的最高成就,出版這麼多年知名度不畏是不高,為何最後宣布拍攝的是一個外國?
在這裡我們不抨擊外國人拍攝我國優秀作品,因為有能力者拍攝出來的藝術品屬於全世界。我們反思我們為什麼不拍攝。
在《流浪地球》之前,有人認為中國的特效團隊不行,不能夠製作出像漫威一樣特效的作品。但是《流浪地球》一出,紛紛打
臉,事實證明我們是有技術的,假如國內技術不行還可以到國外挖人,都已經經濟全球化了,這其實是非常簡單的。
有人認為是我們的想像力不夠。我國的網絡爽文作者已經將作品寫到國外,被翻譯成多國文字,讓老外欲罷不能,並且我國古有《山海經》,《唐傳奇》、《聊齋志異》近有仙俠劇,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內力也使得風起雲湧。可見我們中國人的想像力並非缺乏,從古至今都是如泉水般洶湧連綿。
有人說我國拍攝科幻片會賠錢,《流量地球》五十幾億的票房暫且不說,《復仇者聯盟三》在中國比美國提前放映幾天的事實不容爭論。為什麼美國的《復仇者聯盟》要提前在中國放映?
因為我國的科幻市場比美國更大,把中國人伺候舒服了就有大把的錢賺。所以中國這十三億人口的地方這個並不缺科幻題材電影的市場。
有人說中國演員不行,什麼叫不行?好的演員是不會被人們貼在身上的標籤限制自身的演技。吳京是武打演員,吳孟達是幾代人從小看到大的喜劇演員。他們都還不是影帝,便能演的如此之好,何況我國那麼多的影帝?
那我們到底缺在哪裡了?中國人就只能看國外的科幻嗎?
記得《戰狼2》播出後吳京說過這樣一個案例,有人問吳京假不假,他一個人怎麼可能打得過十幾個美國僱傭兵?
吳京當時很氣憤,&34;渾水「?
中國導演應該背最大的鍋。
導演一個作品的底層邏輯是相同的,並不是我國的導演沒學過導演科幻電影,畢竟吳京還是一個演員半路導演電影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導演科幻電影太費腦,太費錢,投資不一定有回報。
導演也要養家餬口,我們不能指望他費力不討好做賠錢買賣。但是導演作為中國影視的掌舵人,中國影視的所有問題都與導演脫不了干係。
除了以上三點還有就是中國導演太懶,這裡的懶指幾方面,一是不敢革新。
武俠劇、喜劇、肥皂劇、綜藝這些導演都不知道拍了多少部了,但是有多少拍過科幻?屈指可數!
拍前面說的這些劇只要小鮮肉找得好,保證口袋餵得飽。科幻太費腦,實在不想搞。
保證不賠錢能理解,但是像《三體》這樣的作品還不出手,對中國導演」勇於挑戰自身能力「的態度深表懷疑。
說了這麼多,中國科幻到底缺的什麼?大多中國人看劇太過於膚淺?阻礙了市場發展?中國演員閒散懶惰,只想綜藝撈錢?還是中國導演不作為?
我覺得是,但是還不全。中國科幻缺少的是自信,來自內心深處的自信。
中國人並不缺乏任何實質的東西,缺的是對影視的正確認識,對中國人自己影視作品的包容,對中國文化的徹底相信,以及創新改革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