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巴朱驍(小小說)文/王書祥
易家集一個先天性聾啞人,鄉親們都叫他啞巴。
啞巴也有名字,叫朱驍,是他爸送他到私塾讀書由先生給取的。私塾先生想法用實物模型教他認了不少字,兩年後基本能與讀書人用筆對話。
十二歲那年,他父親去世。十五歲時,他母親也撒手人寰,他成了當地的孤兒。
父親留下半畝地,不能養活他。易家集濱湖靠河,抓魚採藕成了他的主要生活來源。
在山知鳥音,靠水識魚性。啞巴練得一手飛叉捉魚的絕招。太陽出現東方時,鯉魚交配,他一飛叉捉雙。黑魚產籽,他用螺螄釣起大黑魚。他知道鱔魚的洞路,常半天釣到大鱔魚二十多斤,有的一條一兩斤。鱔魚太大,有人說吃了會做惡夢,他只得便宜賣給小餐館換米吃。他最拿手的是採藕。無論野藕在水裡多深,他一個潛泅就把整藕拿上來。他夏天不戴鬥笠,冬天不穿棉褲,渾身黝黑。下雨他不穿蓑衣,大雨刷打,皮上雨滴滑溜滾水珠。村裡有人冬天要藕請客作菜,他也能打開冰塊幫人挖藕……生活的霜刀風劍,煉成了他一身鋼筋鐵骨。
辛巳年秋,日本鬼子打進了易家集,百姓慘遭蹂躪。
一天,鬼子甲與鬼子乙,掛著上刺刀的步槍耍到易家集。人們聞風而逃,只有啞巴信息不靈在屋山頭磨魚叉。矮個子鬼子乙上去按住他的頭,把他手裡的磨刀石與魚叉扔出老遠。啞巴強裝笑臉啊啊……意識是我在磨魚叉,別逗。鬼子甲把他揪起來,動手刮他的褲子……啞巴怒目以對,轉身跨向魚叉。鬼子乙警覺端起刺刀猛戳過來……說是遲,那時快,啞巴一個騰躍,越過刺刀雙手舉起鬼子乙……鬼子甲呀呀挺槍過來,啞巴就勢把鬼子乙作盾牌一擋。鬼子乙殺豬樣嚎叫……嚎叫聲分神鬼子甲,啞巴轉身將鬼子乙高舉,拼力砸向鬼子甲,鬼子甲應聲倒地。啞巴撿槍一刺,鬼子甲一命嗚呼。
日本少佐久保太郎聞訊帶兵騎馬趕來,包圍了朱驍啞巴,大叫要捉活的。啞巴在樹林中舉槍還擊,打傷兩鬼子。子彈射光了,把槍當標槍扔出去,鬼子不敢靠近。槍扔完了,飛叉搗住了一靠近的鬼子的喉嚨……鬼子猛烈掃射,啞巴靠樹而立不倒,鮮血染紅了樹根。
久保太郎指著啞巴問漢奸翻譯:あなたの仕事は八路ですか?(你的,八路的幹活?)翻譯說:據我了解,他是個啞巴孤兒。
少佐一個鞠躬:すごいですね中國の唖巴孤児!(厲害!中國啞巴孤兒!)
鬼子在易家集殺人不少,唯有啞巴朱驍的故事古話流傳至今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