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1月24日電 還記得3個月前,旅美大熊貓「美香」誕下的熊貓幼崽嗎?當地時間11月23日, 這個幼崽被正式命名為「小奇蹟」。
在動物園發起的網絡投票中,「小奇蹟」在4個候選名字中以明顯優勢獲勝,好多美國網友紛紛評論,「小奇蹟」這個名字最恰當,因為他的出生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這是2020年11月在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拍攝的大熊貓雄性幼崽「小奇蹟」。新華社發(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供圖)
「美香」狂貼秋膘
「小奇蹟」能吃能睡
「小奇蹟」被命名前一天,新華社記者探訪了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在大熊貓館看到院舍十分乾淨、整潔,給大熊貓準備的食物充足、新鮮且富有營養,無論大熊貓「踱」到哪裡,竹子等食物都唾手可得。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通過多個攝像頭對大熊貓進行實時觀察,飼養員更是對大熊貓「有求必應」、反應迅速。
照顧大熊貓已經10年的飼養員馬蒂·迪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美香」和「小奇蹟」目前狀況都「棒極了」。
迪裡表示,「美香」是一位極為出色的大熊貓母親,在精心養育「小奇蹟」,與此同時,在大熊貓團隊的悉心呵護下,「美香」已經完全恢復,她目前胃口很好,一天至少要進食4到5次,體重增長十分「可觀」。
這是旅美大熊貓「美香」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美國國家動物園供圖)
「小奇蹟」繼續保持喜人的長勢。最近一次體檢數據顯示,「小奇蹟」已經接近5公斤,從鼻尖到尾巴根長56公分,腰圍達到46公分。
迪裡說,他和其他飼養員同事觀察到,「小奇蹟」已經開始把後肢放在身下,這是準備獨立行走的預兆。大熊貓幼崽通常在4個月大時開始行走。
目前,「小奇蹟」繼續依靠「美香」的奶水獲取所需營養,預計在6個月到1歲之間開始對竹子、特製餅乾、新鮮果蔬等食物產生興趣並嘗試咀嚼,到時候大熊貓營養團隊會為他制定專門的食譜。
這個年紀的大熊貓幼崽大多時間在睡覺,不怎麼動,還看不出性格,但結合照顧「美香」其他後代的經歷,有飼養員說,「小奇蹟」似乎很願意和人打交道,這一點和他大哥「泰山」很像。至於外表上,有人覺得他和姐姐「寶寶」有幾分相似。「小奇蹟」還有一個二哥叫「貝貝」。
當然,要是問小編,小編覺得他們全家都很像。
2010年1月30,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大熊貓「泰山」在雪地裡玩耍。新華社記者張軍攝
2017年2月21日,大熊貓「寶寶」在美國華盛頓的國家動物園玩耍。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2019年11月19日,在美國華盛頓的國家動物園,大熊貓「貝貝」享用啟程回國前的最後一頓「早餐」。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由於疫情,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目前暫停對公眾開放,加上「小奇蹟」還沒有接種完疫苗,這意味著至少還要有一段時間,他才能公開亮相。
跟我一起念:Shiau Chi Ji!
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23日發表聲明說,約13.5萬人投票選出了這個新名字。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小奇蹟」得票優勢明顯。落選的3個名字分別是「福仔」「幸福」和「仔仔」。
「小奇蹟」之所以眾望所歸,很大程度是因為幼崽降生的時刻。
8月21日,在新冠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美香」在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誕下「小奇蹟」,不僅在特殊時期為人們帶來純粹的歡愉時刻,還創造中美合作保護和繁育大熊貓的新裡程碑——她成為在中國外年齡最大的大熊貓「產婦」,幼崽出生時就被稱為「奇蹟寶寶」。
在「小奇蹟」被命名之際,國家動物園也為他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史密森學會秘書長朗尼·邦奇三世、華盛頓市長繆裡爾·鮑澤等都以視頻的方式表示祝賀。
崔天凱在視頻中說:「小奇蹟」出生是一個真正的奇蹟,疫情之下,所有人都為此感到鼓舞,美國朋友和中國人民都很關心「小奇蹟」,他成長的點點滴滴也讓人興奮不已,這位「小大使」的成長也再次把我們聯繫到了一起,讓我們分享歡愉、再續友誼。
在動物園的組織下,其他動物園的動物也紛紛行動起來,向小鄰居表示歡迎。狐狸和鳥類都在各自園區裡「豎起」牌子,歡迎「小奇蹟」,樹懶也在樹枝上「掛」了個牌子:「乎安……迎……」
樹懶打出「歡迎」標誌。史密森學會視頻截圖
不過歡迎歸歡迎,「小奇蹟」這個名字的發音著實讓不少美國人有些撓頭。為了方便美國民眾,史密森學會給出了一個非常歪果仁的發音指南:「Shiau Chi Ji」。
不過即便這樣,美國人還是讀得五花八門。就在史密森學會發布的公布「小奇蹟」姓名的視頻中,就有網友在下面留言:「我在視頻裡至少聽到了3種發音……」(記者:孫丁、檀易曉;視頻:胡友松;編輯:劉陽、王豐豐;剪輯:孫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