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喜迎「Shiau Chi Ji」

2020-11-27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4日電 還記得3個月前,旅美大熊貓「美香」誕下的熊貓幼崽嗎?當地時間11月23日, 這個幼崽被正式命名為「小奇蹟」。

在動物園發起的網絡投票中,「小奇蹟」在4個候選名字中以明顯優勢獲勝,好多美國網友紛紛評論,「小奇蹟」這個名字最恰當,因為他的出生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這是2020年11月在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拍攝的大熊貓雄性幼崽「小奇蹟」。新華社發(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供圖)

「美香」狂貼秋膘

「小奇蹟」能吃能睡

「小奇蹟」被命名前一天,新華社記者探訪了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在大熊貓館看到院舍十分乾淨、整潔,給大熊貓準備的食物充足、新鮮且富有營養,無論大熊貓「踱」到哪裡,竹子等食物都唾手可得。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通過多個攝像頭對大熊貓進行實時觀察,飼養員更是對大熊貓「有求必應」、反應迅速。

照顧大熊貓已經10年的飼養員馬蒂·迪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美香」和「小奇蹟」目前狀況都「棒極了」。

迪裡表示,「美香」是一位極為出色的大熊貓母親,在精心養育「小奇蹟」,與此同時,在大熊貓團隊的悉心呵護下,「美香」已經完全恢復,她目前胃口很好,一天至少要進食4到5次,體重增長十分「可觀」。

這是旅美大熊貓「美香」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美國國家動物園供圖)

「小奇蹟」繼續保持喜人的長勢。最近一次體檢數據顯示,「小奇蹟」已經接近5公斤,從鼻尖到尾巴根長56公分,腰圍達到46公分。

迪裡說,他和其他飼養員同事觀察到,「小奇蹟」已經開始把後肢放在身下,這是準備獨立行走的預兆。大熊貓幼崽通常在4個月大時開始行走。

目前,「小奇蹟」繼續依靠「美香」的奶水獲取所需營養,預計在6個月到1歲之間開始對竹子、特製餅乾、新鮮果蔬等食物產生興趣並嘗試咀嚼,到時候大熊貓營養團隊會為他制定專門的食譜。

這個年紀的大熊貓幼崽大多時間在睡覺,不怎麼動,還看不出性格,但結合照顧「美香」其他後代的經歷,有飼養員說,「小奇蹟」似乎很願意和人打交道,這一點和他大哥「泰山」很像。至於外表上,有人覺得他和姐姐「寶寶」有幾分相似。「小奇蹟」還有一個二哥叫「貝貝」。

當然,要是問小編,小編覺得他們全家都很像。

2010年1月30,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大熊貓「泰山」在雪地裡玩耍。新華社記者張軍攝

2017年2月21日,大熊貓「寶寶」在美國華盛頓的國家動物園玩耍。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2019年11月19日,在美國華盛頓的國家動物園,大熊貓「貝貝」享用啟程回國前的最後一頓「早餐」。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由於疫情,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目前暫停對公眾開放,加上「小奇蹟」還沒有接種完疫苗,這意味著至少還要有一段時間,他才能公開亮相。

跟我一起念:Shiau Chi Ji!

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23日發表聲明說,約13.5萬人投票選出了這個新名字。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小奇蹟」得票優勢明顯。落選的3個名字分別是「福仔」「幸福」和「仔仔」。

「小奇蹟」之所以眾望所歸,很大程度是因為幼崽降生的時刻。

8月21日,在新冠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美香」在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誕下「小奇蹟」,不僅在特殊時期為人們帶來純粹的歡愉時刻,還創造中美合作保護和繁育大熊貓的新裡程碑——她成為在中國外年齡最大的大熊貓「產婦」,幼崽出生時就被稱為「奇蹟寶寶」。

在「小奇蹟」被命名之際,國家動物園也為他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史密森學會秘書長朗尼·邦奇三世、華盛頓市長繆裡爾·鮑澤等都以視頻的方式表示祝賀。

崔天凱在視頻中說:「小奇蹟」出生是一個真正的奇蹟,疫情之下,所有人都為此感到鼓舞,美國朋友和中國人民都很關心「小奇蹟」,他成長的點點滴滴也讓人興奮不已,這位「小大使」的成長也再次把我們聯繫到了一起,讓我們分享歡愉、再續友誼。

在動物園的組織下,其他動物園的動物也紛紛行動起來,向小鄰居表示歡迎。狐狸和鳥類都在各自園區裡「豎起」牌子,歡迎「小奇蹟」,樹懶也在樹枝上「掛」了個牌子:「乎安……迎……」

樹懶打出「歡迎」標誌。史密森學會視頻截圖

不過歡迎歸歡迎,「小奇蹟」這個名字的發音著實讓不少美國人有些撓頭。為了方便美國民眾,史密森學會給出了一個非常歪果仁的發音指南:「Shiau Chi Ji」。

不過即便這樣,美國人還是讀得五花八門。就在史密森學會發布的公布「小奇蹟」姓名的視頻中,就有網友在下面留言:「我在視頻裡至少聽到了3種發音……」(記者:孫丁、檀易曉;視頻:胡友松;編輯:劉陽、王豐豐;剪輯:孫碩)

相關焦點

  • 刺蝟貓關閉,晉江喜迎整改,網文小說寒冬喜迎
    刺蝟貓關閉,晉江喜迎整改,網文小說寒冬喜迎作者 喜大神連有一些大一點網站,也喜迎關閉了。晉江又被整改,某欄目關閉,以後不能有cp了。XZ粉以cp起家,攪渾水飯圈,最終cp涼了,腐文化和d美,也涼了。看著一個個收藏夾,一個個404的作品,無數人的心血,就這樣化為烏有了。許多網絡作家,早先時候,對於他人絲毫不關心。直到輪到自己刪除,封號,才想到哀嚎一下。
  • 小說:王爺喜迎側妃,隔天卻在王妃院中醒來,他竊喜:終於開竅了
    王爺喜迎側妃,隔天卻在王妃院中醒來,他竊喜:終於開竅了葉淺予一身紅妝,對鏡梳妝。「王妃。」丫鬟琉翠匍匐在地,音腔帶著幾許驚顫。「辦妥了嗎?」葉淺予執起那時出嫁阿娘為她戴上的白玉簪,緩緩插入鬢髮。「已調換了王爺在喜宴上喝的酒。這會……王爺正前往芸香院。」葉淺予站起身,一甩紅袖,精緻的面容高深莫測,「好。」
  • 「祭城」各種叫法都有,僅老鄭州人才能叫對,外人:到底怎麼讀呢
    老趙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時,心裡讀的是祭(ji)城,老秦也沒在意這麼多,只是感覺名字有點瘮得慌。在高鐵上,老趙碰見了老同學老錢,一番敘舊後,得知老錢也是要去鄭州。於是老趙說自己去祭(ji)城辦點事,很快的,要是沒啥事的話,就一塊吃飯再敘敘舊。老錢聽了這話後,本來笑呵呵的臉上出現了疑惑的表情。
  • 阿彼察邦的處女作,足以給美國人上一課
    一部恐怖片有多好並不重要;如果它不是美國製造,我們在大銀幕上看到它的機率幾乎為零。如果一部電影——無論是恐怖片、藝術片還是實驗片——出自泰國這樣的國家,這種機率就更微乎其微了。我們從未聽說過泰國的什麼電影人,我們唯一能看到的泰國演員所扮演的角色,是背景設定在亞洲的動作冒險片中的惡棍和辣妹,正如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裡展現的那樣。我並不是要說我對泰國電影有多了解。
  • 《美國牧歌》:一個人生贏家支離破碎的美國夢
    《美國牧歌》依舊如此,故事的最後所留下的,依然是一個孤獨的背影,一個一生都與自己的命運和家庭抗爭的女孩,眼看著自己父親的棺木——躺臥其中的父親,用盡一生的時間跟不知道什麼人在爭奪自己的女兒,最終敗下陣來。《美國牧歌》的主人公「瑞典仔」西莫·黎沃夫是一名優秀的猶太青年,體育明星,只要他從事任何體育項目,都能夠取得星光一般的成績,耀眼非常。
  • 在美國蕩起雙槳
    當時我剛到美國讀書的第一年,費力租好一個房子安頓下來。好像是某天一夜之間天裂開了一樣,大暴雨下個不停。連續幾天的大雨,整個城市都被淹了,我當時幸運的租的是二樓的房子,從窗戶看去,都是齊腰深的水,很多人就是像圖片裡這樣划船。
  • 超50%美國青年要求:美國就廣島核爆向日本道歉
    ,死了幾十萬人。日本人有時候這麼想想我們倒也能理解,問題是現在日本人這種思潮都已經蔓延開了。大家知道嗎?就在前不久有調查機構調查美國的青少年,說你認為美國二戰扔原子彈對不對?美國應不應當向日本道歉?竟然有超過50%的美國青少年說,美國應當為當年的戰爭罪行向日本人民道歉。
  • 一篇短文,道出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老百姓心裡對美國人的真實感覺
    官方消息確定,美國人真的要來黑石坳,今天下午就進山。也就是說,這幾天囂囂於鎢礦的流言,不是謊言;前幾天鎢礦上下獵狗趕兔子樣忙乎的成果,馬上就要派上用場。那蔸佬古大叔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鬱躁的答案,是不是也要揭曉了呢?
  • 北京人在紐約|拼了命想去實現美國夢,最後卻只能是家破人亡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1994年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小說《北京人在紐約》講述的是北京小兩口王啟明和郭燕放棄自己大提琴演奏家的工作,到美國發展實現自己的美國夢。小兩口到美國後一切都不順利,沒有工作也沒有房子住,只能住在由姨媽找到的地下室,工作也只能是去飯館給飯店老闆端盤子洗碗,這一切與他們來之前的差太多了。長時間的洗碗工作讓王起明覺得美國夢破滅了,還不如好好當演奏家呢。
  • 從文化入侵到圍剿中國科技公司,美國人的套路,《三體》中都寫了
    到現在為止,美國還沒有直接使用武力對付中國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中國也有核武器,如果與中國開戰,兩個核大國之間的戰爭,會毀掉地球,讓美國人也無處可去。而這,就是美國鼓吹所謂「文明衝突」的原因,因為在軍事上不能消滅中國,所以只能用文化經濟等方式,實現對中國的入侵。
  • 美國入學留學生下降43%
    來源:澎湃新聞一份最新報告顯示,2019-2020學年美國大學留學生入學人數創自2003年以來最大降幅。除新冠疫情影響以外,分析人士指出,川普政府的移民和籤證等政策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據美國彭博社16日報導,美國非營利組織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16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大學2019-2020學年的國際生入學人數約為108萬人,較上一學年此前下降了1.8%,這是自2003年來的最大降幅,也創下該報告發布近70年的歷史上第三大降幅。報告顯示,沙烏地阿拉伯是赴美留學生下降比例最大的國家,降幅為16.5%。
  • 科幻小說《三體》走紅美國
    美國奈飛公司9月初宣布,《三體》三部曲將由HBO電視劇《權力遊戲》編劇貝尼奧夫與韋斯改編成劇集,劉慈欣將擔任製片顧問。《三體》是劉慈欣於2006年5月至12月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的長篇科幻小說,故事講述外星文明可能入侵地球故事。出版後成為中國大陸最暢銷的科幻長篇小說之一,小說英譯版獲得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2014年度「星雲獎」提名,並榮獲2015年雨果獎最佳小說獎。
  • 在美國為什麼不能請黑人吃西瓜?
    在美國不能請黑人吃西瓜,這一禁忌,只是在美國獨有,在世界其它地方並沒有。網上很多探索這一禁忌來源的,都是瞎猜胡編,沒有一個說得正確。其實,真正原因是,來自美國馬克·吐溫最著名的小說之一《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 假如美國真的發生內戰?這部科幻小說和美國的現實聯結細思極恐
    蓋恩斯雖然神秘,沒有故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但是從其他人的態度中,可以知道他其實是南方反叛軍的招募人員,不斷招募一些勇士,前往北方展現南方人的勇氣和不屈。 蓋恩斯還向薩拉特介紹了一位神秘人物:來自布瓦吉吉帝國的特工喬,當時他秘密向南方自由州提供援助,好讓美國繼續維持著虛弱和分裂狀態。
  • 《美國眾神》打開科幻新世界
    如果你喜歡看科幻小說,那這部《美國眾神》絕對是科幻迷心目中永恆的經典;如果你不喜歡看科幻小說,那這本書絕對能讓你打開科幻小說的新世界。本書講述了主人公Shadow(影)從監獄釋放後,跟著一個叫「星期三」的老頭橫跨美國大陸的旅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奇幻故事。而這個叫「星期三」的老頭,就是北歐神話中的 「眾神之王」—奧丁,對!就是雷神索爾他老爸!
  • 《了不起的蓋茨比》:人性的喪失,破碎的「美國夢」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的代表作。電影以一戰後美國人民對金錢的狂熱追求為線索,向觀影者展示了在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美國青年對奢靡的金錢世界的追求,以及在以金錢為主的「美國夢」破滅後,人性的喪失。
  • 數以千萬計美國人面臨被驅逐風險...
    在疫情之下,受低利率政策刺激,美國購房市場迅速復甦,但是租房市場則暗藏危機。數以千萬計的美國人因拖欠租金而面臨被驅逐的風險,這必將對經濟復甦造成阻礙。△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在疫情衝擊之下,自今年3月份以來就有大量美國人因收入減少而無力負擔房租
  • 美國領事館救不了「港獨」
    鍾翰林「港獨」分子、前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27日再次被捕,落網地點是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外據了解,鍾翰林原計劃27日早到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尋求庇護,但當時領事館未開門,故到聖約翰大廈的太平洋咖啡坐下,隨後被捕。
  • 病毒源頭確認,美國還有何話可說?
    僅在兩天之前,上海市的毒株研究機構發現,在上海確診患者身上發現的病毒毒株非常類似於北美的毒株,表明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新冠病毒肺炎的傳播方。截止12月4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1453.5萬例,死亡病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