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美國真的發生內戰?這部科幻小說和美國的現實聯結細思極恐

2020-11-08 蘭初的二次元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外國人寫的反烏託邦小說《無人倖免》。


《無人倖免》是埃及裔加拿大作家奧馬爾·阿卡德的第一部小說,一經問世就大獲好評,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在全世界發行,因為這部小說在某種程度照應著美國日漸分裂的現實,更是為這本書的暢銷增添了不少助力。

這本書於2017年面世,隨後便入圍了不少文學獎項,包括2017年加拿大羅傑斯作家信任獎,2018年入圍英國最負盛名的科幻小說獎——阿瑟·克拉克獎,2019年更被英國媒體BBC列入百大最具影響力小說。

作家創作的緣由

作者之所以要寫這本小說,是源於他多年前的一次採訪經歷。

有一次,作者採訪一位國際情勢專家,問他為什麼美軍在阿富汗這麼不招人待見,這位專家就舉了個例子,說當時美軍特種部隊不得不在夜間行動,尋找「恐怖分子」。


可是當士兵行動的時候,經常亂翻當地居民房屋,或者用槍直指女人或孩子的頭,逼著他們說出自己知道的事情。

無論在哪種文化下,這種行為都是非常冒犯人,但是美軍士兵就這麼做了,這就導致美軍在阿富汗戰場的行動,如同陷入泥沼一般。


作者意識到,並不是所有人都對發生在遙遠國外的苦難感同身受,而小說這個文學載體,更容易讓讀者有代入感,既可以讓讀者了解戰爭,也可以讓他們思考戰爭,這也是深度新聞報導無法做到的事情。

於是在2014年,作者開始著手寫這部小說。

故事背景

《無人倖免》的中文版副標題是《2074-2095,美國第二次南北戰爭》,這也是它最大的噱頭,

故事發生的背景是21世紀末的美國,當時的美國飽受全球氣候變暖之苦,東海岸早已被海水淹沒,曾經的首都華盛頓也被海水淹沒,不得已,美國只能選擇遷都,新的首都位於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市。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美國聯邦政府強制推行法令:禁止在全美使用化石燃料。


這項法令激發了南方的反叛之火,2074年10月1日,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喬治亞、南卡羅來納以及德克薩斯州宣布脫離聯邦,成立「南方自由邦」,這標誌著「美國第二次南北戰爭」的開始。

戰爭初期,聯邦政府為了抑制南卡羅來納州日漸高漲的分裂主義情緒,實行生物戰,釋放出一種病毒,讓這裡的居民陷入昏昏欲睡之中,任何人都不敢靠近這裡。


此時的墨西哥,趁機佔領了德克薩斯州,而剩下的幾個州: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和喬治亞州則繼續抵抗。

故事梗概

小說主要是以薩拉特以及她的侄子班傑明的視角來敘述。

故事發生時的2075年,薩拉特只有6歲,她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一起,住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個河口三角洲。

年少的薩拉特,是個性格開朗的孩子,她經常和哥哥姐姐一起,往桶裡盛滿水,一桶一桶地往土堤上灌,直到堤岸滑坡。


接著他們就從溼滑的泥岸上衝下河去,下滑時,他們開心地叫著,身子在泥土裡留下深深的凹痕,即便是這樣簡單的遊戲,就可以玩一整天。

小孩子的快樂總是很簡單,大人的世界卻是另外一番天地。因為氣候變遷,南方早已變得不適宜人類居住,路易斯安那也是滿目蕭條。

薩拉特的父親為了養活一家,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想到經濟形勢更好的北方去,不幸卻在一次炸彈襲擊中喪命,薩拉特只得和母親以及哥哥姐姐一起,被人安置到一個叫「佩興斯」的難民營裡。

說實話,佩興斯難民營,條件算不上多好。

比如薩拉特一家的帳篷裡,布滿了各種二手東西,家裡有數不清的毯子,全是外國捐贈的。孩子們沒有太多憂慮,在塵土飛揚的營地裡打鬧嬉戲,經常可以看到他們頭上沾滿汗水和塵土。

這樣的日子雖說有些難捱,但還不至於說過不下去。薩拉特的世界,沒有怎麼被世界的殘酷陰影覆蓋,她依然經常和小夥伴一起捉迷藏,在難民營的帳篷裡,在沉甸甸的晾衣繩下鑽來鑽去,又笑又叫。

一個偶然的機會,薩拉特與魅力四射的蓋恩斯成為朋友兼師徒,這個人擁有一種神秘莫測且優雅的氣質。

薩拉特剛見他的時候,書中這樣描述:


「一個花甲之年的男人,個頭不高,穿一套戰前款式的黑色西裝,腳蹬一雙鋥亮的正裝皮鞋,頭戴一頂挺括的霍姆堡氈帽,燈光在帽簷下投下陰影,遮蔽了他的面容。」

接下來的時間裡,蓋恩斯教她很多東西,給她講述舊日時光,講述目前世界局勢,說這些都可以幫助薩拉特在世界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蓋恩斯雖然神秘,沒有故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但是從其他人的態度中,可以知道他其實是南方反叛軍的招募人員,不斷招募一些勇士,前往北方展現南方人的勇氣和不屈。

蓋恩斯還向薩拉特介紹了一位神秘人物:來自布瓦吉吉帝國的特工喬,當時他秘密向南方自由州提供援助,好讓美國繼續維持著虛弱和分裂狀態。


布瓦吉吉帝國是一個新興帝國,布瓦吉吉帝國在幾十年前還是散布在中東和北非的一連串小國,隨後合而為一,形成了另一個統一帝國,疆域從摩洛哥的直布羅陀海峽,抑制延伸到黑海和裏海之濱,

後來,一隻北方武裝力量襲擊了難民營,並在這裡實行了屠殺,薩拉特的母親也不幸去世,哥哥身受重傷,只有她和姐姐倖免於難,此時的薩拉特12歲。

大屠殺之後,薩拉特和哥哥姐姐一起,被南方政府重新安置到喬治亞與南卡羅來納交界處的林肯頓。

薩拉特從以前的開朗假小子,變得自我封閉。因為哥哥在之前的襲擊中腦袋中了一顆子彈,智力受到很大影響,美國自由邦政府就請了一個護工幫忙照顧。

在一般人的眼中,薩拉特一家是大屠殺倖存者,是南方獨立大業的堅定支持者,然而在這位護工的眼中,薩拉特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但是卻比任何一位軍人更高效、更冷酷無畏,只因她受過戰爭的摧殘。

父母的死在薩拉特心中埋下一顆種子,蓋恩斯訓練她成為一個出色的狙擊手,還給了她一把步槍。

有一天,薩拉特收到一條線報,一位北方將軍會來到南北對峙的前線視察,她為此準備了數天,終於射殺了這位將領,這位將領是第二次南北戰爭開戰後,北方陣亡的最高級別的將領。

薩拉特的成了南方的英雄。但是北方卻不這麼看,他們把刺殺視為恐怖行動,只會堅定他們結束南方「叛亂」的決心,隨後南方遭遇的是越來越殘酷的鎮壓。

南方的上空不時出現無人戰鬥機,鬼知道它們會什麼時候扔下炸彈,有一次,薩拉特姐姐在乘坐公交時,不幸被炸死。

姐姐去世後的那周,薩拉特一句話都沒說,夜裡經常做溺水的夢。

一個月之後她把姐姐的骨灰撒撒向了河流,隨後就被北方軍逮捕了,洩露她信息的不是別人,正是她的恩師蓋恩斯。

被捕後的薩拉特被關押在佛羅裡達的一座拘留所裡,在接下來的七年時間裡,她多次遭受酷刑折磨。


剛開始,薩拉特還以為自己很快就被處死,她甚至還想像自己臨刑前的畫面:帶著手銬腳鐐,面前是一排排義憤填膺、冷嘲熱諷的北方人;設想那些士兵微微顫抖的雙手。

此時的薩拉特沒有活下去的意志,只想讓死亡快點來臨,這樣她好見她的家人。

然而她想像的死亡沒有來臨,幾個月後,看守好像突然想起來有這麼一號人,提審了她。先是把她綁在一個小小的金屬椅子上,晾她三個小時。隨後一個女審問官來了,開頭就是一頓恐嚇:

「我們很清楚你都幹了什麼,薩拉。」女審問官說道。

直到這時,薩拉特恍然大悟,這些人對她一無所知,索性薩拉特否認了一切。

不配合的結果就是一系列酷刑:

她被帶到一間屋子裡,房間裡全都是碩大的射燈。

看守把薩拉特渾身綁的嚴嚴實實的,絲毫不能動彈,接著,一陣電流聲,射燈亮了,整個房間淹沒在令人暈頭目眩的白光中。

一連好幾天,這種刑罰導致薩拉特的眼睛明顯受損。

又是其他審問,這些折磨麻木了她的感官。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水刑」。書中這樣描述:「接著薩拉特溺水了,水流湧動,無窮無盡。她在生死之間徘徊,感到身體不再屬於自己,她的心在恐懼和驚駭中抽搐,水流吞沒了她,死神卻死死不肯降臨。」

這些手段終於攻破了薩拉特的心理防線,她承認了一切罪行,包括許多她聞所未聞的。

承認罪行後的生活,突然變得輕鬆起來,甚至可以有外出放風的待遇。

後來,北方政府認為蓋恩斯提供的消息不可靠,薩拉特獲得釋放。

此時7年時間過去了,第二次南北戰爭結束,南方再次戰敗,美國重獲統一。

在這七年時間裡,薩拉特的哥哥娶了當時照顧自己的護工,並且有了一個叫班傑明的兒子。

獲釋後的薩拉特,回到了哥哥家裡。滿身都是戒備,故事的最後一部分,是以班傑明的口吻寫的。

班傑明見過姑姑薩拉特的照片,不過當時照片中的她只有十幾歲,瘦削、光頭,臉上帶著邪魅的笑容。現在的薩拉特姑姑,身形肥胖,四肢活像粗壯的樹幹。

不到30歲,卻比爸爸還顯老,甚至比我的媽媽還顯老,我媽媽比爸爸大十幾歲。

這些不是最要緊的,更讓班傑明驚訝的是薩拉特古怪的行為。

一聽到與「水」有關的字,都會讓薩拉特身體緊張,仿佛觸發了她體內深藏的某種防禦機制。也不願睡在普通屋子裡,只睡在地上,渾身蜷縮著。

不久之後,薩拉特的前反叛軍同事前來拜訪,並且告訴了她一個消息,組織抓獲了曾經往死裡虐待過他的看守。薩拉特二話沒說,就殺死了看守,但是當她發現看守還有兩個十幾歲的雙胞胎兒子後,就饒恕了看守的家人,因為薩拉特和姐姐是雙胞胎,只不過姐姐早已在北方的襲擊中去世。

回到哥哥家裡後,薩拉特和嫂子的關係緊張起來,因為班傑明胳膊摔斷了,薩拉特簡單處理了一下,她覺得這沒什麼,本來嫂子對自己不滿,這下子不滿的情緒更是多了,她覺得薩拉特就是一個災星,走到哪兒,哪裡的人就倒黴。

但是當醫生說班傑明的胳膊處理的不錯時,兩人的關係有了緩和,而班傑明也喜歡上了這位沉默寡言的姑媽。

和侄子班傑明在一起的日子,是薩拉特人生最後難得的歡樂時光。


後來布瓦吉吉帝國特工喬前來拜訪薩拉特,他想讓薩拉特攜帶一種致命病毒,前往統一後的美國首都哥倫布,參加慶祝統一儀式。

這時候,喬終於透露了自己的真名,尤瑟夫·本·拉希德,布瓦吉吉帝國想要阻止美國重新成為超級大國。

薩拉特沒有忘記內戰中死去的人,自己死去的父母、姐姐,害哥哥身體殘缺的人、發動難民營大屠殺的人。她不可能忘記。最終為了報復,薩拉特同意喬的提議,通過各種關係,確保自己能夠參加慶祝統一儀式。

離開之前,薩拉特安排夥伴把侄子運到安全地帶。

隨後,薩拉特潛入慶典活動,釋放出超級病毒,由此引發的瘟疫,奪去了1.1億人的生命,薩拉特本人也死在這場瘟疫中。

故事的最後,變成孤兒的班傑明開始了新生活,後來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歷史學家,幾十年後,他發現了薩拉特的日記,了解到了她在第二次南北戰爭中的經歷,以及本人在瘟疫中所扮演的角色。

班傑明很矛盾,因為自己的父母,也死於這場瘟疫中,但是還是不能原諒姑媽的所作所為,最終他燒毀了日記,只留下一頁紙作為紀念。

紙上寫著:

小時候,我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一起住在密西西比海邊的的一座小房子裡。

那時,我還快樂。

書中有趣的點


即便作者的初衷多麼好,想讓美國天龍人多多了解動亂地區的苦難,增加他們的同理心,但是在美國主要媒體介紹這本書時,通常給它加上「反烏託邦」的標籤,認為《無人倖免》是一部類似於《飢餓遊戲》或者《分歧者》那樣的小說。

國外評論家通常從反烏託邦類型小說的角度,來評價這部小說。

比如書中美國早已不是當年的超級大國,內部相互仇視,甚至被外部勢力分裂瓦解,陷入內戰漩渦中。

恐怖主義襲擊肆虐,氣候變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讓美國失去了不少土地……

這些設定,讓不少美國讀者陷入不安,紛紛說他們難以想像美國會變成這樣。

在我看來,更有趣的是小說奇異地,與美國現實實現了共振。比如現實中美國民主黨的代表顏色是藍色,共和黨是紅色。小說中北方的代表顏色是紅色,堅持使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南方的代表顏色是紅色,堅持使用化石能源。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有趣的設定,讓人印象深刻。

第一,2074~2095年的世界和美國局勢。

最大的變數發生在中東和北非,在經歷了多次失敗的政變和革命後,阿拉伯世界和北非統一為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叫布瓦吉吉帝國。首都設在開羅。

這個帝國的名字由來,是為了紀念2010年被羞辱自焚的突尼西亞小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正是他開啟了「阿拉伯之春」。


另外一個變數來自歐洲,2070年代的歐洲,不再是發達經濟體,變成了類似今天中東的存在,歐洲爆發難民危機,有大量來自歐洲的難民,從地中海逃到布瓦吉吉帝國。

中國那時也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和布瓦吉吉一樣,經常向飽受戰爭摧殘的美國提供援助。

俄羅斯那時進行積極擴張。

在書中,那時的世界與現在不同,美國的變化更是巨大。

最初,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和德克薩斯州宣布獨立,美國陷入分裂,第二次南北戰爭爆發。

戰爭開始時,墨西哥趁機吞併了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猶他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和德克薩斯州。

美國南部不穩定,其他州也蠢蠢欲動,像是北部地區的,北加州、俄勒岡、華盛頓以及加拿大部分地區,談判組建新的國家。

有關這個設定,總的感想是,作者不愧是埃及裔的,他的設想是阿拉伯世界重新統一,美國陷入無止境的衰落當中,但是書中又體現了作者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比如這段虛構的文字:布瓦吉吉帝國最高領導人在美國的講話:

我再次重申,布瓦吉吉政府無意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任何國家……我同時也相信,世界上一切有識之士,對自由、民主和自主的權利都懷著同樣的嚮往!

……

我今天在這裡(美國)看到了同樣的精神。

突然感覺一陣諷刺,是諷刺現在的老美。

第二個,對這本小說印象最深的,是裡面審問薩拉特時,所使用的酷刑細節。

後來看相關採訪才知道,作者原來是一名深度調查記者,他工作的前十年,就是在阿富汗和關塔那摩基地進行採訪。

比如光室、比如水刑,是我莫名想到了中國古裝片中,東廠的一個刑罰,把紙巾沾溼,一張一張貼臉上。

如果是這種酷刑的話,難怪書中最後,薩拉特不敢遊泳,不敢去河邊,甚至不能聽到與「水」有關的字。

總的評價

這部小說的可讀性,其實不是那麼強,對於主角,我沒有同情之心,不過按照作者的說法,他自己也不贊同薩拉特的所作所為,但是就是想展示戰爭對於一個人的摧殘。如果單論這點,作者做到了。

其他就沒什麼了。

哦對了,如果按照滿分十分的話,這本書我會打7分,可以一讀吧,至少會引起人的一些思考。

相關焦點

  • 《美國眾神》打開科幻新世界
    如果你喜歡看科幻小說,那這部《美國眾神》絕對是科幻迷心目中永恆的經典;如果你不喜歡看科幻小說,那這本書絕對能讓你打開科幻小說的新世界。本書講述了主人公Shadow(影)從監獄釋放後,跟著一個叫「星期三」的老頭橫跨美國大陸的旅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奇幻故事。而這個叫「星期三」的老頭,就是北歐神話中的 「眾神之王」—奧丁,對!就是雷神索爾他老爸!
  • 科幻小說《三體》走紅美國
    美國奈飛公司9月初宣布,《三體》三部曲將由HBO電視劇《權力遊戲》編劇貝尼奧夫與韋斯改編成劇集,劉慈欣將擔任製片顧問。《三體》是劉慈欣於2006年5月至12月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的長篇科幻小說,故事講述外星文明可能入侵地球故事。出版後成為中國大陸最暢銷的科幻長篇小說之一,小說英譯版獲得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2014年度「星雲獎」提名,並榮獲2015年雨果獎最佳小說獎。
  • 《千次傷我心》科幻電影,「倖存者」精神重建對於美國的現實意義
    核洩漏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短劇《切諾爾貝利》更是看的讓人觸目驚心,《千次傷我心》 (Still See You )的故事就是在類似的背景中構建起來的,由丹尼爾·沃特斯的同名小說改編,是2018年美國的一部科幻電影,曾在香港(靈渡兇間)、臺灣(陰魂未散(臺) 上映。
  • 隱秘的角落,這樣的雙結局,你是相信現實還是童話,細思極恐
    隱秘的角落,這樣的雙結局,你是相信現實還是童話,細思極恐《隱秘的角落》無疑是今年最精彩的一部電視劇,其懸疑劇情十分吸引人。相信很多網友之前也都追過這部劇,很多人有自己的見解,當然也有覺得不太懂得觀眾。今天分享一點小編的看法。
  • 美國拍攝《三體》引熱議,中國科幻到底缺在哪兒了?
    《三體》作為我國科幻小說的最高成就,出版這麼多年知名度不畏是不高,為何最後宣布拍攝的是一個外國?在這裡我們不抨擊外國人拍攝我國優秀作品,因為有能力者拍攝出來的藝術品屬於全世界。我們反思我們為什麼不拍攝。在《流浪地球》之前,有人認為中國的特效團隊不行,不能夠製作出像漫威一樣特效的作品。
  • 網劇《摩天大樓》,你真的看懂了麼?細思極恐
    1.動畫情節的彈幕吳明月以美寶為原型寫作的小說《祥雲幻影錄》,在劇情中以動畫的形式呈現。而此時的彈幕,對魔焱的評價裡,有許多聲音:「只有為覺得魔君帥嗎?」「霸道總裁和他的傲嬌妻子」,還有「如果魔焱是男主,這就是很甜的病嬌文」,「這就是愛情呀」……是的,動畫形象裡
  • 從《卡迪斯紅星》看美國的雙標傳統:交錯在1975的暴力與琴弦
    這篇文章簡單介紹一下這本精彩的推理小說。這是一個交錯在日本與西班牙,跨越國際的戀情與冒險,更牽連了現實的政治與革命情操。書名《卡迪斯紅星》是一把吉他的名稱。有三個元素在這本推理小說中十分深刻且緊密聯結:一、吉他。二、西班牙。
  • 假如日本真的沉沒了,哪些國家最有可能接納難民
    日本沉沒,這個話題雖然有些科幻味道濃厚了,但是還是時不時被提起,梵君覺得最擔憂的應該是日本的政府和國民。《日本沉沒》這部電影是由日本TBS電視臺、東寶映畫聯合製作發行的150分鐘驚悚災難影片。該片由樋口真嗣導演,加藤正人編劇,草彅剛、柴崎幸、等主演,於2006年7月15日在日本上映。
  • 超50%美國青年要求:美國就廣島核爆向日本道歉
    大劉的《三體》深得很多年輕人的喜愛,有時候我們細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們覺得它已經不是簡單的一部科幻小說了,它其中提出的很多問題還真是具有現實意義的。這個時候大家反而想,羅輯你在幾十年前竟然要把三體世界和地球同時毀滅,你用這種威懾的方式讓三體不要進攻地球,你這個做法太可怕了,你這是簡直犯有滅絕人類罪。怎麼著?當時三體不停止,你真的要公布坐標,你真的想讓外星文明把三體和地球全都擊毀嗎?安享了幾十年和平之后的人類心態早就發生變化了,他們認為羅輯不但不是拯救者,反而是罪人,他們要挑選一位聖母般的人物頂替羅輯,然後對羅輯進行審判。
  • 僑報網評:Netflix版《三體》來了,美國人能拍好中國科幻嗎?
    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將與中國遊族公司合作拍劇版《三體》,消息在網上傳開後,科幻迷紛紛表示「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的是Netflix實力有目共睹,害怕的是主創團隊裡的一眾美國人get不到中國作家劉慈欣筆下精髓,把這個放眼宇宙卻植根於中國土壤的科幻故事拍成一部套路化的好萊塢流水線產品。
  • 這部史詩科幻小說將被拍成美劇
    在中國的科幻小說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撰寫的《三體》了,這部中國科幻小說不僅火遍全球,還獲得過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擁有龐大的粉絲數量,所以將其製作成優秀的影視作品成了許多粉絲的願望,但是因其世界觀過於宏大,並且對特效的要求極高,暫時還沒有一部能夠媲美原著的影視作品出現。然而近日,Netflix官宣表示將製作《三體》系列美劇,並且《權力的遊戲》製作團隊也將參與製作。毫無疑問,這將成為全球粉絲們未來最期待的美劇之一。
  • 《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蓋茨比美國夢的破滅及其現實意義
    然而,冰冷的現實容不下縹緲的夢,真正的悲劇卻在此時悄悄啟幕……1.蓋茨比的美國夢,是時代的產物,而蓋茨比本人就是20世紀20年代美國人的代表。這一時期,美國總統競選人的口號是:「美國人的頭等事兒是做生意」。正如文章中提到的,這10年間雖然法律宣布禁酒令,但是隨處可見非法酒吧和私酒生意,地方的司法系統腐敗。這一時期被稱為「迷惘的一代」,因為人們的傳統價值觀完全不適合戰後世界,但又找不到新的生活準則,現實是殘酷的,於是更多人沉浸享樂來發洩對現實的不滿。這一時期又被稱為「爵士時代」。
  • 《琉璃》:大宮主的愛情觀,令人細思極恐
    看《琉璃》時,我感動於禹司鳳的痴情不悔,特別的希望他和璇璣能少點誤會和磨難,多點甜蜜與擁抱,有情人終成眷屬,但看到大宮主為了死去的皓鳳偏執瘋癲的模樣說真的,皓鳳死了那麼久早該入土為安了,大宮主卻放不下執念,千方百計的想要復仇心愛之人,他的愛其實很令人窒息,皓鳳未必想醒過來面對他
  • 這本書重新定義了細思極恐
    他的罪行真的無人知曉嗎?他的未來又將如何?安託萬誤殺雷米時,小K和他一起懊悔;他隱瞞罪證時,小K和他一起緊張。最可怕的是,小K思考後發現:發生在這個男孩身上的事,也可能發生在我們任何人身上。但它同樣能令讀者感受到喘不過氣的緊張感和深深的恐懼感。因為所有人都會設想:這件事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會是怎樣的結局。
  • 美國科技大佬擬砸10億美金拍《三體》,劉慈欣的回應讓人心酸
    而距離2006年第一部推出以來,《三體》已經面世14個年頭,眾多科幻迷在領略過書中宏大的世界觀之後,非常期待它能夠被拍成電影。特別是去年劉慈欣的另一部冷門小說《流浪地球》被搬上銀幕後,受到了一致好評,這種呼聲就更高了。
  • 美國電影徵服大陸觀眾竟然是從這部爛片開始的
    由史泰龍主演的《第一滴血》拍攝於1982年,它是根據10年的一部小說改編的。原著作者大衛·莫瑞爾並沒有去過越南戰場,他寫這部小說時,美國民眾的反戰情緒依然高漲,所以他塑造了退伍老兵蘭博這個人物,寫他從越南歸國後如何受到虐待,逼得他奮起反擊,用自己在越戰中掌握的遊擊戰術對付警察。
  • 鹿鼎記:細思極恐,毛東珠偷梁換柱,最後繼續做她的假太后?
    真是細思極恐!那麼有沒有道理呢?下面一起看看。第二、既然瘦頭陀要威脅真太后帶他們逃出皇宮,那麼他為何和毛東珠一起坐在前面的轎子裡?不是應該陪伴在人質身邊以方便控制嗎?第三、事後,毛東珠面目全非,瘦頭陀還好辨認,毛東珠則是完全認不出來。而後面轎子中的太后竟然下令將瘦頭陀和毛東珠的屍體儘快秘密處理掉。
  • 5本讓人身臨其境的懸疑靈異小說,細思極恐,看後不禁脊背發涼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讓人身臨其境的懸疑靈異小說,細思極恐,看後不禁脊背發涼!沒有刻意渲染恐怖氣氛,但恰巧就是一些習以為常的行為,習以為常的言語,構成一幅幅可怖至極的影像,細思極恐,越思越恐……第二本:《極具恐怖》 作者:彈指一笑間
  • 1951年中國才建國兩年,好萊塢就拍出了這部充滿預見性的電影
    後來,只有瑪麗的作品完成了,就是那本被稱為人類文學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的《弗蘭肯斯坦》。《弗蘭肯斯坦》成書於1818年,這本書問世之後,立刻風靡歐洲,作家瑪麗.雪萊也因此被稱為科幻小說之母。瑪麗.雪萊通過弗蘭肯斯坦悲劇命運的思考,強調了自己的觀點,在科技面前,人應該保持理性和克制,在大自然面前,人應該保持尊重和畏懼,而不能無限制的破壞自然。
  • 原因細思極恐
    原因細思極恐由朱一龍、黃俊捷、陳明昊等主演的《重啟之極海聽雷》第二季今晚就要超前點播結局了,在最新劇情中,雷城的故事終於告一段落,雖然雷城的故事已經結束,但這只是一個開始,後面又解鎖了另一段新故事,解鎖的新劇情然而跟張大佛爺存在十一倉的貨物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