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職場,人不由己,同事之間的人情往來也是不得不參加的,低頭不見抬頭見,到底是失了那份說「不」的勇氣。
今年,我的朋友小王就遇見了一件無奈的事,去年同事的婚禮上,小王心思平時關係處的也不錯,果斷隨禮1000元!
對於剛工作月薪3000多的他,1000元不是小數目,但是,他想著自己沒結婚,這錢也能收回來,隨禮1000元也能彰顯自己「大氣」。
這位同事對他是感激不盡,就連喜糖都給了他兩份,聲稱等他結婚的時候,給他隨雙倍,小王打哈哈就完事了,沒想到僅僅間隔一年,同事就「失憶了」。
「哥,10月8號我結婚呢,你一定要來喝喜酒啊!」
「小王,我離職了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個紅包你先收著,最近再還信用卡,等還完信用卡再給你包個更大的!婚禮我就不去了,和嫂子出去旅行沒空去!」
「哥,你客氣了!」小王隨手點了微信,結果只有200元的紅包,當時他就生氣了,於是他立馬發微信「哥,你啥意思啊?」結果早已被拉黑!
自己的心情一落千丈,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錢,更一方面覺得人與人之間的情意真是一言難盡,自那以後,小王更加理性的來處理職場上的「隨份子」。
01、被邀請了,怎麼辦?
「本來我和小麗也就是點頭之交,沒想到她的婚禮邀請到了我,能不能不去?」
「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給我發來了結婚電子賀卡,邀請我去參加婚禮,兩個城市還不夠折騰的,感情也早就淡了,能不能不去?」
職場的新老同事總是會涉及到人情往來,婚禮這個事本是喜事,如果真被邀請到了,那就看看當年自己的婚禮,對方有沒有參加,隨了多少份子。
回禮的時候一定不能低於對方當年送的份子,如果當年自己的婚禮,對方沒有參加,那麼我們可得看一下親疏遠近的關係。
如果只是點頭之交,拉不下面子擔心別人背後嚼舌根,或者低頭不見抬頭見覺得尷尬,那麼可以隨個200元紅包,自己不用到場也是可以的。
如果是昔日同學,多年不聯繫,一聯繫就邀請參加婚禮的話,可以工作繁忙為理由拒絕參加,至於隨不隨200的紅包就看自己的。
「本以為我倆關係不錯,沒想到她沒有邀請我!」
小麗暗暗記恨上了之前的同事小孫,倆人曾經在單位也算是很近的關係了,怎麼結婚了都不告訴自己一聲,反而通知了另一位不太熟絡的同事?
職場同事的婚禮邀請誰和不邀請誰,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一般情況下是邀請本部門內部的同事足矣,甚至僅僅邀請本辦公室的人。
與其他的同事僅僅是工作關係,沒有必要進行私下的人際往來,除非關係私下不錯,否則,邀請誰和不邀請誰都容易得罪人。
自己沒有被邀請,很顯然是不去的,至於隨不隨禮,那就要看之前的關係了!比如說領導的孩子結婚,只告訴了他的朋友,但又參加過你的婚禮,那麼這份禮你得隨上。
如果是一般的同事沒有邀請自己,那就保持正常的工作關係就好,「不請自來」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大家隨多少禮?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