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老說累死了?也許不是你累,只是想幹成事的決心不夠

2020-09-20 成長號外

【不關注我,將少一種思維角度——成長】

王廟村生產體系建成之後,丁元英和歐陽雪給王廟村村民送合同時,發生了有趣的一幕,是馮世傑喊只是喊了一句累,卻被丁元英對於累死了重新闡釋了一下內容的含義。或許有點小題大作,但是其中的意義或許對於我們有莫大的啟發。

當丁元英和歐陽雪見到馮世傑時,他敞著懷,臉上被煤煙燻得黢黑。趁爐子裡暫時不需要加料的工夫,把柳條筐往丁元英和歐陽雪旁邊扣著一扔,一屁股坐下隨口說:「我的天,累死我了!丁哥,大冷的天你怎麼來了?本來我們幾個都說好了晚上要到你那兒去呢。也沒啥要緊的事,就是想過去跟你聊聊。」

當聽到馮世傑這番話之後,丁元英停頓了一下,所問非所答地說:「累死了,你死了嗎?」

也許我們平時也會說累死了,但我們大部分人卻從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或許我們和馮世傑的反應一樣,他一愣,只能訕訕一笑說:「嘿嘿,哪能真死呢。」

可丁元英下面對於我們為什麼不能輕易說累死了的原因解釋卻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地方了。

丁元英說:「以後不許說『累死我了』這句話,只有一種情況可以說,就是你真的快累死了,還剩最後一口氣。但是有個條件,說完就得死,不死不行。」

這句話無論是從誰的口裡說出來,我們肯定會認為是小題大做,不就一句隨意的話嘛,幹嘛這麼較真呢,簡直就是一個槓精。

但你如果細細品來,對於一個想把事情做成的人,他的較真確實很有道理。因為想成事有兩個要點別把別人不當人了,別把自己太當人了。當我們說累死了,其實是太把我們當人了,所以有時事情難免最後幹不成。

一句帶有抱怨式口吻的語言,或許它本沒有意義,只是一個習慣而已。可是有時細細品味一些人對於裡面的邏輯的解讀,沒準從中可以找到我們改變命運的開端呢!

…………………………

【如果你喜歡天道的原著《死比活著容易》、《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紅塵》任何或全部電子版作為參考,可以關注並私信我(點頭像看簡介),將經典電子版送給優秀的你作為參考。

為了您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公號成長齋也在陸續添加三部曲,為您提供好的美好體驗!】

喜歡紙質版的請購買原版,不為別的,只為自己的優秀!

覺得有用,可以轉發!

———————————————

相關焦點

  • 《天道》由一句「累死了」引發的探討,別把自己太當人
    《天道》中有個印象比較深刻的鏡頭,丁元英到王廟村送合同文件,馮世傑在忙活,看到丁哥過來了,隨口說了一句:我的天,累死我了!……。哪只丁元英卻嚴肅地說:「累死了,你死了嗎?」,後面接著說:以後不許說「累死我了」這句話,只有一種情況可以說,就是你真的快累死了,還剩最後一口氣。但是有個條件,說完就得死,不死不行。
  • 《天道》:丁元英是神是魔?其實都不是,他只是活得太真實了
    《天道》裡通過肖亞文之口說丁元英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由此可見丁元英這個人在普通人眼裡有多麼另類、特殊和「格格不入」。這一點在丁元英跟自己的親人、愛人以及身邊很多人的互動中都能很好的體現出來。但是丁元英的這種「格格不入」又和普通人對世事的格格不入有所不同,因為肖亞文還說了,他每個毛孔裡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跟你講道理,包容到讓你自己覺得低俗自卑。
  • 《天道》揭開:底層窮人的逆襲,需要扒掉這5層皮
    丁元英去王廟村看音響生產情況的時候,馮世傑抱怨著說:我的天,累死我了啊!丁元英停頓了說:累死了,你死了嗎?以後不許說「累死我了」,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真的快累死,還剩最後一口氣,但有個條件,說完就得死,不死不行。
  • 你現在的日子很難過?也許並不是。
    住的房子不是蒙古包,因為蒙古包也是條件好的才有的,我家就是一個簡陋的房子,在我們這邊叫「馬架子」。父母背著很大一捆木柴,而我背著一小捆,走在路上滿頭大汗,我爸那個時候腰間盤突出,不能幹太累的活,比如背柴,所以走到一半他就放下了,不想背了。我媽媽就和我說:「兒子,背不動別背了,家裡還有柴火,等天好再來拿」。什麼是天好呢?就是晴天!我們當時的天氣就是俗稱「白毛風」。
  • 《琉璃》之成毅——也許他只是個普通人
    只想說下自己的想法,也不是蹭熱度,就是想到這了,隨便記錄下來,語言沒什麼邏輯性,想到哪說哪,願意看的就掃一眼,不願意看的也沒關係,您走,不送。在我看來cy只是個普通人,什麼是普通人,就是自己也會因為被關注而開心,而自喜,而拘謹,而患得患失的人,至於他和女主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我不知道,也對女主那了解不多,但至少不是雲歌會那樣形同陌路,也許人家關係鐵著呢又或者真的有故事但可能性很小你看cy和yby那事業心就知道。
  • 《天道》人生歲月不哀戚,還有夢境與黎明
    《天道》人生歲月不哀戚,還有夢境與黎明丁元英也許不存在,但智慧一直都在,就同救世主文化,天道文化,說到底都是為人類共同努力走向未來設計的組織結構,機構文化,甚至是為了限制人性的惡讓原本基因計劃向壞的方向發展。禮樂崩壞害怕不,道德淪喪害怕不,甚至是完全不依靠文化觀念約束自己,從這個角度老說文化觀念也有用,不能一棒子打死。
  • 《天道》十九:丁元英到底想沒想過要弄死劉冰?
    他要的,只是讓芮小丹見識一回,所謂的文化屬性的現實體現,僅此而已。是的,話是這麼說的。想,是這麼想的。可是,他丁元英畢竟還真的不是神,這麼噁心的行徑他看在眼裡,就真的沒有記在心裡嗎?只不過那時的他,是不想計較、不削計較,而且,可以不計較罷了。他的大度,緣起於跟他沒有半點關係。無所謂,是因為不在乎,不在乎是因為沒有關係。那時的他,可以以高人自居。
  • 《天道》:你未必能活成劉冰
    《天道》電視劇這段時間刷屏,不少人覺得丁元英神秘莫測,活的是個明白人,電視劇刷了幾遍,以為自己懂得了什麼,想活成丁元英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殊不知,你未必能活成劉冰。丁元英說看馮世傑和葉曉明,昨晚本來已經和馮世傑和葉曉明說好了,搭上這個扶貧車子理所應當。我們一生遇見的機會數不勝數,你發現了,但是是否可以抓住這個機會。
  • 生「二胎」真不是容易的事,你考慮清楚沒有?
    可是,對於四十歲以上的女性來說,要不要生二胎,卻成為最糾結的事。特別對於已超過四十五歲的女性更是難以選擇,猶豫在要與不要之間,下不了決心。同事說她今年四十有六,孩子剛好大學畢業,正在談戀愛,也許過不久就結婚生孩子了,她如果現在又生孩子,那不是太難為情了。我當即表示贊同她的決定,建議她把精力留著抱孫子。老實說,年輕時我也希望多生幾個孩子,總覺得有一堆孩子圍在身邊轉,是一件特別幸福和溫暖的事。開放二胎政策時,我兒子已經當爹了,自然也沒有機會讓我考慮要不要當「二媽」的事,一切都自然過渡到當奶奶的角色,少了這份操心。
  • 故事:農村老故事,吳先生講的稀罕事
    聽吳先生講,合作社時期,這方地不僅不肥沃而且還難耕,當時生產隊的一頭耕牛曾累死在這塊地,死牛地的名號由此而來。後來合作社解體,農村迎來了家庭聯產承包。張先生講,當年分地的時候,丈量死牛地時可是沒少費了功夫。別看這方地只有五六十畝,生產隊的一個小隊足足測量了三天,到最後愣是沒分明白。不管怎麼量,到最後不是多出來一分就是少了二釐。
  • 紅山微評之說《天道》
    雖然小有心得,但還沒想過來評,來解讀這本小說,一是自認思想境界不夠,二是覺得除了作者本人,任何人的想法都是一廂情願的意淫,就像劉心武,蔣勳他們解讀紅樓夢一樣,說的再精彩也不過是他們的想法,和曹雪芹沒半毛錢關係。而「天道」這一現像,其實在所謂文化圈沒有任何反應,有人說《遙遠的救世主》是讓中國文化界集體失聲的一部作品。
  • 故事:書生家眷被拐走,老和尚說莫怕,只是找你幫個忙
    老和尚離韋生大約有十丈,三枚銅丸如同連珠箭,飛如流星正中目標。然而老和尚無動於衷,只是拍了拍後腦勺,說道:「不要開玩笑!」如同沒事人一般,繼續趕路。韋生大吃一驚,知道老和尚不是普通人,自己那點本事根本不夠看的,於是硬著頭皮繼續走。又走了幾裡路,終於看到一片建築物,然而這裡卻是莊園,而非寺廟。幾十個人打著火把,前來迎接老和尚和韋生。
  • 為什麼一定要推薦你看《天道》這部電視劇
    如果你想擺脫現在的自己,有一個全新的開始,但是卻無處發力,不知道前路是何方。我建議你一定要抽出時間看一下《天道》,有條件的同學最好讀一下小說原文。你想要的答案,《天道》都會給你,裡面不僅有魚,還有漁!》一書改拍成電視劇,電視劇《天道》裡面只有一個主導的思維模式,就是逆向思維的多米諾布局,點透了就會發現你也完全可以擁有這種思維模式:用兩個字說:顛倒用三個字說:果導因用四個字說:倒行逆施用五個字來說:多米諾布局劇中主角丁元英
  • 《天道》:你的富人朋友怎麼看待你?
    他們去參加飯局,自己幹三杯,希望別人幫忙帶一帶。他們去參加圈子聚會,在大牛面前表達恭維欣賞和敬仰,姿態也是非常低的。一次,在一個知識付費的論壇上,一位大咖推銷課程在會場上說,你不買我的課程,憑什麼讓我跟你發生連結!就像肖亞文,去接芮小丹時看到韓楚風在接她就自己躲開了。朋友一場,接朋友是很自然的事情,看到有個上流社會的貴人就識趣的躲開,這樣的人生難道不可悲嗎?
  •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
    演員王志文曾經說,《天道》主角丁元英,是他自己演過最「邪」的人物之一。《天道》,改編自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部電視劇豆瓣評分9.1!生活是自己的,丁元英在人生的靜音模式裡,不強融圈子,不尋求理解,只是專注悟道,安靜地享受著精神獨處的開闊與自由。正如好友韓楚風借用尼採的話對他的評價:更高級別的哲人獨處著,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他的周圍找不到同類。
  • 月薪20000北京保潔大姐:老公回老家看孩子,我幹2人活累的想哭
    然後今天算是對這個保潔大姐故事的續集吧,因為今天出辦公室門的時候她恰巧蹲在門口打電話,跟她打招呼,隨口說了一句她今天臉色還不錯,大姐說:還不錯呢,累的都站不起來了,想哭。要不然她咋蹲那兒了,原來是累的!
  • 《天道》只要不是你覺到、悟到的,給你也拿不住!論道與術
    這些天我想了很多很多,關於文化屬性,關於你和我,關於樂聖公司與王廟村,關於已經發生的和可以預見的……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這麼沉溺於思考,好像突然有很多很多話要跟你說,有很多很多問題要跟你討論。你送給我的禮物不是神話,是覺悟。你與傳統習俗格格不入,這使你不愉快,也給周圍的人帶來不愉快。如你所說,不該作為的不作為就是作為。
  • 《天道》借錢:能借不借,我不夠朋友!不借硬借,你不夠意思!
    >借錢的片段是這樣的:陳茹說:「我弟弟又惹麻煩了,在歌廳裡跟人打架,把人臉上劃了個口子,破相了。楚風對我弟弟本來就有看法,我不想讓他知道這事。楚風的位置擔不起人情,我也不好去找別人。所以,只能來找你了。」丁元英問:「要多少?」陳茹答道:「人家要20萬。」 丁元英現有的錢總共不超過18萬,這是他為今後幾年準備的生活費。他仔細盤算了一下,說:「對不起嫂子,我只能給你15萬。」
  • 在《天道》中誰的命運更「悲慘」
    不全是,強者可以做主,弱者聽強者號令,不是強者強,也不是弱者弱,而是文化鄙視鏈,總有一種文化居高臨下的包容,救贖世界。電視劇《天道》中誰的命運最悲慘呢?為什麼小人物的命運總是當作「炮灰」來犧牲,理想有多貴,現實有多難,我們該如何反思社會現象,反饋我們認知,並且指導實踐。
  • 天道:漫談丁元英的著相,為什麼丁元英能看透人性和事物的本質?
    看的都不只是人和事,而習慣透過人和事,探究人事背後的文化屬性。如果看官你看了《天道》,只研究丁元英為人處世的道理,研究他說話的技巧和處世的分寸,那不是著相又是什麼?丁元英外在表現出來的機巧,都是內心通透以後的自然流露,而很多看客沒有學到天道之心,偏偏對丁元英的術感興趣,那和劇中的葉小明劉冰其實也沒多少差別,即使學有所成,也多是局部僥倖,沒有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