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的母親出場並不多,說的話也非常有限,很多人對郭靖的母親李萍沒有印象,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一般武俠小說中,主角是沒有父母的,父母在主角成長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李萍在整個武俠世界中,都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她的言傳身教對郭靖成長起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可以說沒有她,就沒有日後揚名千載的郭巨俠。
身世浮沉雨打萍,金庸先生用文天祥的詩句為李萍起名,就暗示了李萍一生坎坷,李萍沒有文化,樣貌醜陋,是個粗手大腳的農村女人,一輩子也沒有享過什麼福。李萍前半生是與布帛絲線打交道,後半生是和牛羊打交道,吃盡了苦,受盡了磨難,對於李萍來說,最大煎熬不是身體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李萍的丈夫郭嘯天被官兵殺死,段天德至今逍遙法外。為夫報仇和培養郭靖成才成為李萍最大的使命。
郭靖很小的時候,別人問她母親叫什麼名字,郭靖說不上來,媽媽就是媽媽。別人問他殺害他父親的兇手叫什麼,他咬牙切齒的說段天德。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李萍不想郭靖生活在仇恨中,但為父報仇是天經地義。李萍自殺的時候曾經囑咐郭靖不要報仇,她知道郭靖無論如何都弄不過鐵木真,報仇只是自尋死路,所以臨死前勸說郭靖做個好人,不要為自己報仇。
如果說嶽飛式郭靖的精神導師,那麼江南七怪就是郭靖成俠上道路上的榜樣。江南七怪出身市井,武功高強,脾氣倔強古怪,他們沒有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卻是金庸武俠俠義的化身,連洪七公都對他們禮敬有加,稱他們是江湖上響噹噹的漢子。
江南七怪沒有教會郭靖高深武功,卻奠定了郭靖最樸素的俠義精神。
《射鵰英雄傳》前半段十分有趣,後半段明顯低沉,差點演化成一出大悲劇,先是郭靖五位恩師慘死桃花島,黃蓉不知下落,後來郭靖的母親也死了,整部小說呈現出悲涼悽苦的一面。
令人疑惑的地方也在於此,郭靖的恩師和母親都被人害死,郭靖為什麼始終沒有為他們報仇呢?
首先一點,郭靖不願報仇,他樂於見到大家和平相處,討厭戰爭殺伐。郭靖曾經一度陷入精神苦悶,學武究竟所謂何來,難道為的就是多殺人命?西徵途中,郭靖親眼看到完顏洪烈被處死,他沒有大仇得報的輕鬆和暢快,反而鬱鬱不樂,為了自己私仇搭上幾十萬人性命,郭靖內心越來越苦悶。
恩師和母親都是對郭靖至關重要的人,郭靖何嘗不想為他們報仇,只可惜造化弄人,自己前本生大多活在血海深仇中,至親之人一個個離去,甚至連累蒼生蒙難,郭靖對報仇產生厭倦,這就是為什麼郭靖很少提報仇的原因。
其次,郭靖報不了仇。殺死他五位恩師的歐陽鋒武功極高,郭靖一直都不是他對手,仇怨難報。鐵木真是蒙古梟雄,手上擁有幾十萬大軍,那個時候的郭靖還不具備在千軍萬馬之中衝殺的能力,這仇也是報不成了。
歐陽鋒害死郭靖五位恩師,他卻是第一個給郭靖鼓勵的武學宗師。鐵木真逼死李萍,卻也對郭靖有著知遇之恩,很早的時候,郭靖家裡一貧如洗,生計苦難,是鐵木真的垂青讓郭靖走上蒙古上流社會,又是鐵木真的垂青,郭靖成為先鋒大將,橫掃西域。
世事往往夾纏不清,也不能只用對錯衡量一切,郭靖也是受了諸多世事羈絆所以才沒有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