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第十六章 那頭白母豬

2020-08-29 辛芳原創

厭倦了爭鬥的父親,把全部心思放在了餵好牲口上。這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樂趣,更是他養家的手段。此外,還承攬一些講技術、費力氣的包工活,努力多掙點工分。儘管當時工分很不值錢。一個勞動日也就一兩毛錢。比如生產隊要在村東頭挖幾孔土窯洞,計劃把牲口集中餵養。父親他們就就把這活路攬下來。他們有時間了,就去突擊一下。父親幹活摸(mao)竅,最後成型都是由他來完成。他們把這道工序叫「洗窯」。拿一把線钁(很窄的那種钁),站在架子上,仰著頭,一點一點用钁尖梳刮。土屑「唰唰」地往下落,弄得一頭一身。脖子扭的酸痛發麻。那模樣就象他們戲虐的那樣,成了「土地爺」了。

除了拼命地為生產隊幹,父親還利用一切零星時間,用心經營這個大家。大哥結婚了,我們成了村裡的第二大家庭。十幾口人,吃穿用是一筆不小的開資。我和兩個妹妹,還有弟弟正在上學。雖說那時費用很低,但「死水怕勺舀」。而這「死水」也淺的經常見底。為了增加收入,就好點養殖,餵幾隻雞,養一頭豬。特別是養豬,就是「從惡水(泔水)裡面撈幾個錢」。比養雞要合算點。因為很少有精料,就是那幾把磨到不能再磨的麥麩、玉米皮,豬長得很慢,肥得更難。一年到頭,也就養一頭二膘子。趕到收購站,驗了等級,還要等豬排淨屎尿才過磅。記憶裡,那時特等才五毛四分錢。一頭百十來斤的豬,豬肥人數運氣好,撐死也就五六十塊錢。這就是一家人全年的收入了。吃鹽點燈,孩子上學,風發腦疼,針頭線腦,總之,一切開資,就靠它了。就這,還經常處於被割的狀態。

象我們這樣的大家子,這樣搞更是捉襟見肘。父母經過反覆比較,權衡,覺得還是豬老婆(母豬)好些。豬老婆口壯不挑食,好養這在糧食匱乏的年代,是最大的優勢;生的豬娃子擔到集會上自由交易,不用到收購站看臉做難。

可能是我們家運氣來了。父親精心挑選,買回來的這頭白母豬吃的好,長的快,三四個月,就長成了。懷崽後,它的食量更是大增。為了給它找吃食,父親沒少費事。安頓好牲口,父親背上一個大籠,沒遠沒近的拾豬草,捋樹葉子。到了深秋初冬,父親就擔著兩個大老籠,拿著耙子,到處摟桐樹葉子,甚至跑到鄰村。他不等天明,踏著薄霜出發。到了地方,緊趕慢趕摟上幾大堆,挑一擔回來,拉牲口出圈。又趕緊去把剩餘的擔回來。這時的桐樹葉子還沒有幹透,又被霜打溼潮。那兩大老籠擦系納實的桐樹葉,溼重溼重,壓得扁擔如同一張彎弓。去時「哐當哐當」,回來「咯吱咯吱」。好幾裡路,父親一步不敢歇地擔著往回趕。中午餵牲口的空檔,父親就把這些桐樹葉子攤薄,翻騰,等晾乾後,再用棍子打碎,過篩,囤起起來。一冬天下來,能攢好幾囤。

在父母親的精心照料下,這頭母豬長得很好。特別是懷崽以後,胃口大開,能吃能喝,稀疏的毛短短的,白亮白亮。肚子一天一天大起來,身子也一天一天的肥起來。圓滾滾的,惹人喜愛。我們都愛給它撓痒痒。只要我們一動手,它就「克朗」臥倒,伸展四蹄,隨著我們的節奏輕輕地「哼哼」,愜意的很,享受的很。我們有時還頑皮地把手放在它的腹部,感受小傢伙們在母親肚子的動靜。這裡一蹦,那裡一跳,我們的心也格外的柔軟起來。象數根雞毛從心尖尖輕輕掃過,充滿了柔情,也充滿了期待。

人們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快,轉眼間就從小不點長成大孩子了。而看自家的孩子,怎麼老不見長。期待的日子總是那麼遙遠,來得那麼腳步遲遲。經過大概一百一十四五天的等待,它終於要下崽了。這時,它的肷窩有點下陷,奶腺明顯,像個小布袋垂在腹下,奶嘴由癟而圓。產門也脹大了。母豬看來也有預感,它一嘴一嘴地把柴草往窩裡叼。我們罵人笨時,經常會說「你笨的象豬」。其實不然。豬仔離開母體,怕冷,也怕墊著了。這些它都明白。它把父親早就準備好的「白草」叼回窩裡,攤開,鋪展,壓平。這些「白草」一撲壟一撲壟,柔柔綿綿,軟和保溫,剛合適。這時,我們一家人象迎接盛大節日一般,興奮,緊張,而又小心翼翼。

「人生人,嚇死人」,相比豬也是一樣的吧。父親要餵牲口,還要下地。母親就邊做家務,邊觀察母豬的動態。一有情況就通知父親。我們也是上學時去看看,放學後來問問。一家人心牽牽的。說說起來這母豬還真是贏人,它總把生產的時間放在相對清閒的晚上。母親提著馬燈守在母豬身邊。我們也按捺不住的跟去,蹲在媽媽身後,瞪大好奇的眼睛,看著母豬站起來,又臥倒;臥倒了,又掙扎著站起來。滿是期待,又滿是擔心。就是不敢出聲,更不敢亂動。因為母親叮囑我們,不敢驚動了它。父親家裡,飼養室;飼養室,家裡,一趟一趟來回跑。

終於,母豬不再那麼折騰了,靜靜地窩在草墊上,肚子一起一伏,「忽閃」的厲害。接著,小豬露出了半截身子。父親趕緊用手託住,悠悠輕拽。小豬徹底離開了母體,包裹在黏黏薄薄的肉膜裡,看不清眉眼。父親撕開薄膜,把小豬放出來。小豬就努力的想站起來。可是,它才剛剛出生,一起一跌,一起一跌。跌過幾交,它就站得穩當多了,蹣跚挪步。父親就把它掬到母親的奶頭跟前,給它「投奶」。這些小傢伙也聰明的很,投過奶後,就不用再管了,它們會各自尋找自己的那個奶頭。

這時,夜已深了,我們也困得睜不來眼睛,和母親回到屋裡。我們上炕沉沉睡去,母親開始給母豬熬糜子面稀粥。據說這糜子面粥養胃催奶,是下崽母豬的專利。熬好涼冷,等胎盤脫落後,分次餵它。

初生母豬沒經驗,起臥把握不好分寸,小豬又不知道躲避,容易壓傷小豬,就得人看護照管。我們就積極的誰有空誰就去。可是豬必定是豬,溝通起來很困難,又特別護崽。和我們幾個不熟悉的,是更容易鬧出誤會。有一次是我照管它們,它窩下讓小豬吃奶,不小心壓住了一個。我一急就用腳去蹬它。它卻誤會了我,大嘴一張,「嗷——」的一聲,探身咬過來。要不是我動作敏捷,可能只剩半個腳掌了。

「豬離母,四十五」。是說小豬從出生到分槽餵養,起碼要四十五天。可是我們經營的好,最多四十天,它們就發的白淨滾圓,比別人家的能重幾斤。擔到集市,招人喜歡。人們爭著買,價錢也比別人高不少。在當時物價特低的年代,每隻小豬能賣十幾塊,最多曾賣到二十塊,這是多麼可不得的事情呀。這頭白母豬,還真是我們家的功臣。每一窩都是十幾個,沒有十個以下的。而且每一個豬仔都是那麼壯實。最多曾一窩下了十七個。可以它只有十一個奶頭。這是它唯一的不足。無奈之下,只能人多費事了。一年兩窩,兩年五窩。切估每隻十五元,一年下來,也在四五百元。比生產隊的分紅高多了。

養母豬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踏的糞多。它吃的多喝的多,自然拉的就多。人再勤快點,經常把圈墊得乾乾的,把屎尿和吃剩的草窩在一起,漚上一段,就是一圈優質有機肥。除了完成生產隊的任務,還剩不少給自留地上。常常在有月亮的晚上,父親和大哥準備好擔子,往自留地裡擔糞。我肩膀嫩,也懶,痴痴愣愣不想動。可是看到父親和大哥都走了,我也只好懶懶的挑上擔子,往山上爬。到自留地差不多有二裡地,有一段路特別陡,挑上擔子只能側著身子往上挪步。腿還好,腰問題也不大,就是肩膀疼的象猴啃。從左肩換到右肩,又從右肩換到左肩。最後總算找到點竅門:用手抓住兩個籠往起提,肩膀才覺得好受些。

從月亮升起擔到月亮偏西。夜深了,夜動物也紛紛出動。這裡沙沙,那裡嗖嗖,驚得人頭髮直豎。有一天晚上,我們已是最後一擔了。就在我們往回走的時候,一聲悽厲的尖叫,拖得老長老長,從腳下的后里,嚎叫著向另一邊的山峁去了。似人聲,又像受傷的野獸。那聲音格外的悠長,瘮人,不由人不胡思亂想。不說肝膽俱裂,心驚膽戰腿軟,跑回家裡好半天,頭髮還炸著,渾身的雞皮疙瘩下不去。過了不久,村裡一家人箍窯時,兩個兒子被冒了頂的土石埋住,不幸雙雙遇難。村裡人都說,那天晚上是他們的魂走了。因為年輕,死的痛苦,不甘心,才叫得那麼悽慘尖厲瘮人。說來也怪,他們死後,就埋在那天晚上聲音去了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故事:母豬下了十六個仔
    護林員王小柱今天家有喜事,他家那頭大母豬一口氣產下了十六個仔這可把小兩口樂壞了,老婆水玲讓王小柱趕緊到集上買小米,準備給母豬增加營養。王小柱樂呵呵地下了山,在村口剛好碰見村主任鄭大錘,他和水玲常年住在山上,平日裡難得見著個人,忍不住就把母豬下仔的事說了。鄭大錘聽了一拍腦袋:「哎呀,我怎麼把你家那頭母豬給忘了呢!」他抓住王小柱的雙手就不放了:「小柱,你……哦不,是你家那頭母豬,這回可給咱村立了一大功!」
  • 故事:那頭母豬,竟是一個穿花格子衣裳的女子轉世
    我曾見那母豬下過幾次豬崽,小豬生下時,老母豬都會小心翼翼的移動身子,生怕壓了小豬,知道把奶對著還沒有睜眼的小豬仔,數量少時,都有七、八隻,生得多時,有十五、六隻,母親對它也是精心照料,知道它生崽辛苦了,接下來幾天會煮些米,與乾淨的青菜拌一起給它吃,平時就吃些糠楂之類的。
  • 《靈女》第十六章,到達北荒,遇到前世情人
    第十六章到達北荒經過了仇暝鳥這一劫,靈女和璽又繼續上路了,他們在走了三天之後,終於到達了璽所在的部落。璽所在的部落叫做施思,靈女剛到施思見的第一個人就是喇嘛,只見那喇嘛一頭純藍色的頭髮,很長很長,都長到腳踝了,他就這麼隨意的耷拉著,也不去整理,其實,喇嘛很高,比一般的北荒人都高,差不多有五六米高的樣子。喇嘛走過來時,靈女感覺遇到了巨人。喇嘛把靈女抱起來,對靈女說:「是你,真的是你,我終於等到你了,我等了你幾百年,終於等到你了」。
  • 那個村賴,被母豬吃掉了
    走進家門聞到米豆腐韭菜香衝鼻孔,只把個金子嚇得臉色發白。劉三攪陰陰一笑,和和氣氣道:你也莫怕,你喜歡吃米豆腐,乖乖地吃完這一大鍋我就不揍你。一鍋米豆腐,足足二十海碗,吃得下?金子吃過了三碗就臉皮發青,眼淚流出來都是韭菜色,一口米豆腐含在嘴巴裡死咽都下不去了。
  • 長篇小說《實騰騰的大山》(第十六章)
    文/文欽第十六章 大地已經有了一層厚厚的綠,讓人焦慮的是,自春節過後,幾個月過去了,既沒有下雪,也沒有下雨,桃花、杏花都開過了,小麥也開始拔節了,還是沒下雨的徵兆王五給二蛋說了一句話,王志勇抬起頭從這邊看到了那邊,什麼也沒有看到,才發現自己被捉弄了。「天上一個屌也沒有,能有什麼?」「有什麼,天上本來有一片雲飛過來了,你一抬頭又把雲嚇跑了。」「去你的吧。」「讓我看看二蛋娃的頭長得牢不牢,小心響炸雷,老天爺把你的頭提走了。」劉宏發順手在二蛋的頭上摸了一下,「嗯,還結實著呢!」
  • 故事二:母豬被殺前竟示現一穿花格子衣裳的女子在哭泣
    我曾見那母豬下過幾次豬崽,小豬生下時,老母豬都會小心翼翼的移動身子,生怕壓了小豬,知道把奶對著還沒有睜眼的小豬仔,數量少時,都有七、八隻,生得多時,有十五、六隻,母親對它也是精心照料,知道它生崽辛苦了,接下來幾天會煮些米,與乾淨的青菜拌一起給它吃,平時就吃些糠楂之類的。
  • 老吳頭的故事
    劁母豬羔子,時間要長一些。因為手術的地方是在豬羔子的腹部。過程要複雜一些,刀口那地方還得縫上幾針。成手的獸醫,就是把小母豬羔子按倒在地上後,很準確地在小豬羔子的腹部,用手術刀劃出一個小口,兩手一按,立時從刀口裡冒出一堆小細腸子來。這一小堆細腸子,老百姓管它叫「花花腸子」。就是小母豬長大後懷小豬羔子的地方。學名,我就不說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 故事:原來潘金蓮是張果老家的一頭母豬
    這頭豬被逼到了絕境,禁不住發出悽慘的哀嚎。突然,豬的兩眼冒出精光,竟然說出了人話,叫道:「哎呀呀,我可是良豬啊,不傷天,不害理,不糟蹋糧食,況且家裡還有十幾個嗷嗷待脯的孩子,就這樣窩窩囊囊地死了,還不如我咬舌自盡呢。」說完,豬兩眼一翻,口吐白沫倒下去了。張果老和其他人都大吃一驚,不禁讚嘆道:「真沒想到,一頭豬都懂得捨生取義,而有的人還不如一頭豬呢。」
  • 故事:村民算卦,得知自己將死,夜裡母豬產仔,他恍惚看見一頭豬
    北宋年間,文慶村有個男人,名叫常安平,家貧無妻,家裡養了一隻老母豬。 回到家裡,常安平自思己過,想起了家裡的老母豬,其實那是他當初去鄰村看戲時,跳過一戶人家的院子牆頭,趁人都去看戲之機,偷走了別人的小豬仔。
  • 第十五章 帶你回我家
    蕭歌想了一會兒,抬起頭專注地看著公孫靈,說道:&34;。和蕭歌在一起這麼長時間,公孫靈第一次看到蕭歌這麼嚴肅地看著自己。他的眼睛那麼地清澈,語氣那麼地平靜,仿佛是在和自己商量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但是這件事卻有關他自己的性命以及這天下的蒼生。&34;公孫靈反問道。
  • 第十五章 風塵女子 第十六章 離開深圳 第十七章 才貌雙全
    一刻鐘工夫,三個美女就站在了他們面前,銀色的燈光襯得她們的皮膚雪一樣的白。此刻兩個老頭早已笑得合不攏嘴,聶老闆伸手抱住其中一個美女的腰並將她拉倒在自己懷裡,而王總經理則在自己身邊的美女身上咬了一口。然後兩人便哈哈大笑起來。王總經理眯著眼看了看呆若木雞的林峰,壞笑道:「我們都要單獨活動了,你自便啊!」
  • 老人出殯當天,5個抬棺大漢摔翻在地,3個吐血不止,母豬道真相
    那陣仗,別提多大了。送葬隊伍走得緩慢。尤其是抬棺的那八個人,拔腳提步那叫一個艱難,宛若蝸牛蠕動,家人們走在前邊要時不時留意他們,否則一不小心就把他們甩開了。孫奇志的長子回頭瞧了瞧那幾個抬棺大漢,見他們都累得氣喘籲籲、汗流浹背,其中一人印堂發黑,另一人面色慘白,仿佛被身上的棺木壓得要窒息。孫侃感到十分奇怪,按說父親並不重,到了老年更是瘦得皮包骨,全身剩不了二兩肉,至於把幾個精壯男子累成這樣?
  • 《情人谷》第十六章,絕望的心情
    田埂臉色煞白,低著頭;夏大山一臉的痛苦;白雲摳著手指,不知所措地站在那裡。大約持續了一分鐘,米拉拉想再說些什麼,但是沒有作聲,仿佛用這最後的絕望的目光看出和捕捉到哪怕是最後的一線希望。然而希望是沒有的,最終田埂還是悻悻然地走了。就在田埂離開的一剎那間,米拉拉轉身跑回了臥室。
  • 忘羨情長:第四卷第二十六章-《蘇秩》下
    「那次以後小叔叔就幾乎把他帶在身邊,一方面為他療傷,另一方面也是讓他人知道,他對蘇秩的不同,後來倒是少有人再欺負他了,小叔叔還讓他跟著我們上學,蘇涉自然是一百個願意,除了節慶祭典外,都將蘇秩留在金陵臺,一直到他十六歲,因他母親在秣陵受辱,且蘇涉一直沒有兒子,他才又回到秣陵,接下來沒多久就出了觀音廟一事,說起來,我也有幾年沒有見他了。」
  • 難忘那一年的討債
    父親站起身,拍拍破棉襖上的柴灰,準備出門。 母親一把拽住他的衣襟,皺眉道:「你討了幾年還不是個白?未必今年討得到?」父親於是像個洩了氣的皮球,重又坐到馬紮上了。母親那時候養了一頭母豬,晏五連來我家買了一隻小豬崽,一共八塊五角錢,晏五連說回家就送錢過來,結果幾年了,屁都沒放一個。父親去討要過幾次,但都無功而返。晏五連死活不還,再逼急了,擼起袖子要跟父親打架。
  • 《龍林外史》第十六章 七星幻滅
    《龍林外史》群書著第十六章 七星幻滅 不禁火起,他揮起來武器,狠狠的刺殺著那群餓龍,海底透著血腥味,越來越濃。漸漸的,玄龍失血過多,頭有點暈。一群又一群的餓龍聞到了血腥味,他們在爭搶著海中的屍體,相互撕咬著對方的肉,亂成一團。  在群龍撕咬中,玄龍終於殺出一條血路,回到陸地。那群龍再也沒敢追過來。長生之門的引力越來越大,玄龍感覺自己快支撐不住了,用起最後的力量,奔回聖殿。
  • 一日一醉故事《就和母豬睡了一夜》
    一冬夜,他又喝醉,推大門不開,醉醺醺的翻牆進家,不慎落在院內的豬圈裡,迷迷糊糊睡著了,豬圈裡一頭母豬,見他跌進來,「哼」了一聲。睡夢中夢見妻子的乳房,習慣的伸手去摸,摸到了母豬的肚皮,感覺有些異樣。迷迷糊糊說道,老婆,什麼時候買的真皮大衣啊?還是雙排扣的?
  • 奶奶做夢夢到丈夫去世,爺爺抱著母豬當媳婦,找來道士救了一命
    在他旁邊的豬圈門後面,王小曉看到他的祖父抱著一隻救母豬。看起來很令人愉快,但那頭老母豬感到不舒服,手臂掙扎著。老母豬的舉動似乎絲毫沒有影響她的祖父。爺爺總是舒適地擁抱它,並始終保持和平,說什麼。兩人出去之後,爺爺仍然抱著那頭舊母豬,但是他的精神和他第一次走進去時完全不同。
  • 第十六章,情竇初開
    為了鞏固我的成績,父親再次建議我留級,多上一個四年級,先把基礎打好再說。 我答應了他,於是在上了三年一年級之後,又接著上了二個四年級。 記憶中的他,好像禿了一半的頭,經常騎著一輛破自行車,走起來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就像火車一樣,那是鏈條生鏽的緣故。 他有三個女兒,其中一個精神有些問題,這些事,全班同學都知道。至於為什麼知道,還得從那次去他家幫他收麥子說起。 幫助老師收麥子,這樣的事情,可能在城市裡簡直是聞所未聞,即便是現在的農村,恐怕也是罕見的。
  • 母豬產下一隻五爪豬,殺豬匠不敢殺,卻從此過上好日子
    話說,郝大家的一隻母豬,最近眼看要生了。這日,郝大給豬餵食,見母豬不停用嘴拱地,尾巴還翹起,他心裡一喜,這是快生了啊。這頭母豬,上一胎生了十五隻,當時把郝大樂的不行。所以,這次郝大對它伺候的是無微不至,頓頓餵上好的豬食。見今日也無其它事,郝大便呆在豬棚外,等著母豬下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