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原創)
1992年,瓊瑤來到了中國大陸的旅行,在安徽省看到了許多高聳入雲的牌坊,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故事,尤其是關於貞潔牌坊的故事,給她帶來了很大的震撼。當她到了棠樾,見到一個家族擁有的七道牌坊時,創作的靈感油然而生。
1994年,小說《煙鎖重樓》出現在讀者眼前,瓊瑤結合收集到的素材,用細膩的文筆,豐富的感情,驚人的想像力,給讀者講述了年輕的女主夏夢寒,在包辦婚姻中掙扎,丈夫死後為了愛情再嫁,不惜和整個封建禮教對抗,付出慘烈代價的故事。
夢寒的不幸源自於封建時期最奉行的包辦婚姻。
從嫁入曾家的第一天,她就知道嫁錯了人。丈夫靖南因為風流欠下了一條人命,受害者的家人大鬧婚禮現場。
夢寒感到委屈,但是讓她最為失望的是丈夫靖南的表現。他對這一切毫無知覺,推卸所有的責任,最後居然把責任推到了夢寒身上,說什麼要不是擔心她心裡不痛快,他也不會對舊愛不管不顧,也不會逼得舊愛自殺。這是什麼話?夢寒由愕然到憤怒再到無語,這個本該和自己最親密的丈夫,讓她感到陌生可怕。
這就是包辦婚姻的弊端,曾家是家世顯赫,有七道蔚為壯觀牌坊,曾靖南是儀表堂堂,可是又能怎麼樣呢?夢寒是和人過日子,不是和牌坊過日子,面對一個連做人最基本的廉恥,仁義都沒有的丈夫,未來已然是一片昏暗。
夢寒的人生開始陷入了不幸之中。
她不會曲意逢迎,靖南對她的不順從甚是惱怒,漸漸對她失去了興趣,開始在外面尋花問柳,兩人貌合神離。
直到有一天,靖南為了一個戲子爭風吃醋仗著人多犯下了嚴重的傷害罪。這一次,曾家的權勢金錢讓他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卻沒讓他逃脫人性的報復。受害者苦守多日,終於找到機會把他給殺了,就死在曾家的七道牌坊下面。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夢寒就由新嫁娘變成了未亡人,從今以後,守節成了她唯一的生存目標。
夢寒守寡三年後,雨杭正式走進了她的生命裡。
為什麼用正式呢?因為雨杭早就和她相識了。
雨杭和靖南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母親因為身份低賤不能進曾家大門,生下他後心中絕望,將他送到了教堂門口,自盡身亡。父親曾牧白找到他後心懷愧疚,卻礙於家族壓力始終不敢認他,只好對他悉心栽培,當作義子留在身邊。雨杭在教堂裡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對被封建禮教束縛的曾家沒有任何好感,但為了報恩,還是委屈自己留了下來,因此夢寒有機會認識了他。
夢寒知道雨杭喜歡自己,但是身份有別,她是什麼都不敢想也不能想的,始終也沒想過要去改變什麼。雨杭在曾家多年,也知道一旦改變會給夢寒帶來怎樣的傷害,所以,他寧願不改變。
兩人就這樣心有靈犀相知相守著,希望能這樣一直過下去。曾家的當家奶奶為了延續曾家的香火,挾恩圖報,要招雨杭做上門女婿。這一次,雨杭終於對夢寒吐露了心聲。曾家的頑固和冷酷讓他感到後怕,他不願意再守,他要行動,要帶著夢寒離開這冰冷陰暗的大宅,到外面去呼吸自由的空氣。
夢寒也嚮往自由,可是她更看重責任,曾家發生了那麼多災難,經不起折騰,她不能只顧著自己,她拒絕了雨杭,選擇了維護曾家的名譽。
縱然如此,有所察覺的曾家奶奶還是將夢寒押到了祠堂,先是逼著她發毒誓,而後又逼著她上吊守節,雨杭的身份暴露,越發鬧得不可收拾。曾氏的八大長老出來主持大局,給了夢寒兩個選擇,一是出家為尼,二是被休,給曾家的七道牌坊磕頭認罪。
經歷種種,夢寒不想再成為禮教的犧牲品,她要重生,毅然選擇過牌坊。
五年前,她跪拜牌坊嫁入了曾家的大門,五年後,她要跪拜牌坊走出曾家的大門。
過牌坊那天,依舊人山人海,只是周圍的人不再善良,他們深受禮教毒害,自以為是地當起了判官,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審判夢寒的罪行。他們說起了世界上最惡毒的語言肆意侮辱夢寒,拿起了手中磚頭瓦片,湯湯水水,爛菜臭葉,朝夢寒扔去。
他們和夢寒無冤無仇,他們不知道夢寒懷著身孕的時候被靖南一腳踹下樓差點難產死掉,他們不知道夢寒為了責任放棄了逃跑的機會,他們不知道夢寒被逼著上吊......
他們有太多的不知道,但是他們不去了解,他們認為一個寡婦不守寡卻喜歡上了其他男人,還想再嫁,就是有罪,就是該死!
他們理直氣壯,肆無忌憚。他們說出的每一句惡言,扔出的每一塊磚頭瓦片,潑出的每一桶湯水,都讓夢寒的身上心上多添了一道傷痕,往地獄靠近了一步,但是他們毫無收斂,愈演愈烈。這種情景,堪稱民國版的「網絡暴力」。
這些人中,難道沒有因為包辦婚姻陷入不幸的人?難道沒有被丈夫虐待卻不敢聲張依舊逆來順受的人?難道沒有因為守寡而過得悽悽慘慘的人?他們本來是受禮教壓迫的受害者,如今卻變成了施害者。
可憐,可悲,可嘆,可恨。
生死關頭,一向懦弱的曾牧白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勇氣,他放下了身份,衝到人群中下跪磕頭乞求眾人高抬貴手。他要贖罪,要彌補三十多年前的遺恨。
他撕心裂肺的吶喊阻止了眾人的暴行,夢寒活了下來,終於自由了。
《煙鎖重樓》從意義上而言,已經超越了言情小說「言情」的界限,而是朝「現實主義」四個字靠攏。書中的人事物多多少少都有真實故事的影子。在那個封建禮教盛行的年代,不少女人成了牌坊的祭品,有的家裡為了得到一座牌坊,甚至不惜逼死自己的女兒媳婦。夢寒過牌坊被萬人圍觀唾棄打罵的場景在歷史上也有發生過。瓊瑤心中悲憫,讓夢寒有愛她的雨杭,雨杭有愛他的父親牧白,這才得以活下來,那些歷史上的女性是否也能這般幸運呢?這就不得而知了。
書中最後還寫了時代發生變化之後,夢寒又成了反抗禮教的楷模,被當地人津津樂道,只是,這些「當地人」裡面有沒有當年高高在上的審判者呢?讀到此處,當真是讓人不寒而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