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世上有兩個男人同時愛你,非你不娶,願意為你付出一切,願意為你而死。
如果這世上有兩位母親,一位生母,一位養母,都想盡一切辦法,傾盡所有想把你留在身邊。
你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幸運還是不幸?
瓊瑤小說《我是一片雲》,寫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但這個故事的結局卻異常慘烈。
在瓊瑤所有小說裡,我個人認為《我是一片雲》是寫的最好的一部。
瓊瑤的其他言情小說都是寫男女主角通過追求愛情而獲得幸福的故事,換言之,她在其他小說裡是在歌頌愛情,肯定愛情,鼓勵大家去追求愛情。至於那些毀三觀的婚外情,另當別論,不在本篇文章的討論範圍之內。
但在《我是一片雲》這部小說裡,瓊瑤在思考一個問題,不顧一切地追求愛情真的是對的嗎?這種飛蛾撲火一樣的行為真的偉大嗎?就算擁有了真的會幸福嗎?
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她的疑惑,她在質疑愛的無所不能,有些人自以為是的愛,實際上對被愛者是一種深深的傷害。
有時候,愛本身是一把刀,會殺人,會讓人走向毀滅。很不幸,書中的女主段宛露是這個被愛者,也是可憐的受害者。
小說用一片雲做意象,描寫了女主角段宛露三個階段的心路歷程。
第一階段:宛露是一片無憂無慮,自在悠閒的雲
故事從宛露二十歲生日那天寫起。
段宛露是一個快樂純真的女孩,愛笑愛鬧愛蹦蹦跳跳,媽媽說她是從玫瑰花心裡長出來了。
父母和哥哥非常寵愛她,還有一位深情款款的青梅竹馬~顧友嵐在等她長大。
她身邊的同學都有憂愁和煩惱,而宛露的憂愁是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我就沒有煩惱?可見她生活的有多幸福。
可當灑脫的宛露遇上了孟樵,兩人天雷地火一般,轟轟烈烈戀愛了。
第二階段:宛露是一片無所歸依,迷茫倦遊的雲
宛露戀愛了,憂愁煩惱統統自動找上門來了。
孟樵的母親年輕守寡,一個人將兒子養大,她對宛露百般挑剔,實際上,她排斥所有搶走她兒子的年輕女孩。最要命的地方在於,她當著孟樵的面假裝疼愛宛露,孟樵一離開就譏諷嘲弄折磨宛露。
因為孟母的攪合,孟樵和宛露兩人之間一直風波誤會不斷。
在被孟母不斷挑悻否定之中,宛露對自已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她不自信了,覺得自己這裡也不好,那裡也不好,那個無拘無束,快樂瀟灑的女孩不見了,她變成了一個猶疑,沉默,孤僻,滿腹心事的女孩。
而此時,宛露的身世之迷被揭開,這對她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原來,她的親生母親是個不堪的舞女,連宛露的生父是誰都不知道。
孟樵的母親知道之後嫌棄汙辱宛露,三個人起了激烈的爭執,孟樵打了宛露,宛露所有的自尊和信心都被摧毀。她一氣之下嫁給了顧友嵐。
她愛的人是孟樵,她嫁的卻是和家人一樣能無限包容寵愛她的顧友嵐,對顧友嵐,宛露的感情是親情。
孟樵在得知宛露結婚之後遠走它鄉。
第三階段:兩個男人爭奪宛露,這片雲最終被炸成了碎片
如果故事在這時結束,這只是個略顯憂傷有點遺憾的平庸小說,不,瓊瑤沒有收筆,故事中的驚濤賅浪即將洶湧襲來。
孟樵幾個月後回來了,瘋狂地想搶回宛露,各種真情告白,宛露本已平靜的生活掀起軒然風波。
她想離婚,害怕對不起友嵐,不離,又控制不住對孟樵的愛。
宛露陷入兩難,兩個男人都無法割捨,這時候的,一片雲,不知飄向何方,這時候的宛露無法抉擇。
三個人都處於崩潰邊緣。
這時候,瓊瑤寫到:孟樵是一面蜘蛛網,想網住宛露,而友嵐是一個瓶子,想收住宛露,蜘蛛網是有毒的,撲向它是滅亡,而瓶子是安全的。
但孟樵沒有宛露活不下去,不願放手,宛露也愛孟樵。友嵐也離不開宛露,不願放手。
他們都說愛宛露。想和她永遠在一起。
這場爭奪戰弄得三個人身心俱疲,最終,神情恍惚的友嵐從高空摔下身亡,宛露受不了這個打擊,瘋了。
她什麼也不記得,誰也不認識,不管別人問什麼,宛露只會回答:我是一片雲。
小說結尾:宛露的兩個母親有一段對話,其中最扎心的一句是:是愛害了她。
是的,是愛害了她,兩個都想得到她,給她幸福的男人,共同毀滅了這個純真快樂可愛的女孩兒。
世上最可怕的愛最莫於此,不懂放手,只想佔有。
尤其是孟樵,宛露都結婚了,他這個前任還來糾纏不清。
傅首爾曾說過:每一個合格的前任都應該像死了一樣,你體面地埋了他,他優雅地葬了你,從此陰陽相隔,這樣多好,你非得詐屍……
而詐屍的前任男友孟樵出現之後,宛露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心又被擾亂了,她在兩個男人之間不停搖擺,痛苦糾結,最終友嵐死了,宛露瘋了。
小說最後一段:孟樵推著宛露,在遼闊的草原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小,終於消失了蹤影。遠遠的天邊,正有一片雲輕輕飄過。
只是,那個像一片雲一樣灑脫,快樂,悠閒自在的女孩再也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