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找到一個人的蛛絲馬跡有多容易?你在每個社交網站留下的足跡又暴露了你多少信息?可能你現在對這些問題還沒有答案。
而今天我想要推薦的這部《雲端》或許可以為你敲響警鐘。
劇情開始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一張電腦桌面。
而使用電腦的人正在通過各種社交網站和程序不斷搜集著一位名為張言的懸疑小說作家的個人信息,並建構了一張信息網。
通過這些信息的不斷被發現,我們也知道了,在很久以前,張言只是個鬱郁不得志的小說作家,也正因為自己的窮困潦倒,深愛的女友離他而去並和別人結了婚。
有一天,張言突然在自己的公文包裡發現了一個裝著一本名為《16》的殺人日記的紅色U盤。
他沒能抵擋住誘惑,將這本殺人日記中所記載的內容寫成了一本名為《泰彌斯的凝視》懸疑推理小說,並因此一夜爆紅。
與此同時,網絡上關於張言的爭議也從未停歇。
在許多網站上都流傳著張言抄襲的傳聞,更巧合的是竟然真的有一場殺人案件與張言小說中所描述的作案細節完全一致,這也讓張言背上了教唆殺人的罪名。
正在張言正想要在直播中為此辯解的時候,一個名為"蒙眼人"的網友出現了。
他自稱是《16》的作者,發來了一段視頻資料,並告訴張言殺人日記中所記載的每一個案子都是他真實犯下的。
而如果張言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把記載了所有犯罪記錄的視頻資料通過張言的微博發出去,讓張言成為那個真正的殺人犯。
張言的朋友鄭雄也因為幫助張言被捲入這個局。
而張言和鄭雄如果不想名譽掃地或者失去珍愛的人,就必須參與這場連環恐怖遊戲。
他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根據蒙面人的線索找到作為人質的鄭雄的妹妹和兒子。
張言在整個遊戲過程中表現的都很冷靜,也足夠聰明。
他通過監控畫面所展現的酒店內部結構和電梯內的裝飾等信息,推斷出了酒店名字和已歇業的信息,並通過時間長度限制下他們的可達距離縮小酒店範圍,又通過當天鄭雄妹妹的行動路線最終鎖定她的被困地點,成功解救了她。
同時,張言通過蒙眼人所提供的貨櫃內繩子燃燒的狀況算出了蒙面人所提供給他們的時間。接著,根據小宇和繩子隨車輛晃動時的擺動方向推測出車輛行駛時必然通過兩個大轉彎的信息,然後又根據當時的路況信息進行分析,最後成功找到了貨櫃的位置。
但就當他們成功找到了人質以為遊戲即將勝利結束的時候,蒙眼人卻同時出現在外行動的鄭雄和在家指揮的張言身後,將鄭雄關進了貨櫃,又將張言敲暈。
事件開始走向反轉。
我也一度以為這是個被抄襲者的報復行動,可當張言和鄭雄被綁在兩把鐵製的椅子上時,我才明白,事情沒這麼簡單。
原來,這都是一個暗網直播機構設下的局,而那個將U盤放入張言公文包的人正是鄭雄。
這個機構利用自己在網絡上獲取的隱私資料威脅他們倆彼此背叛猜忌,並將這些畫面直播出去。在兩個人只有一個人可以存活的情況下,由觀看直播的觀眾進行下注,猜測誰才是最後那個活下來的人。
鄭雄被承諾如果找到可以代替他的人,成功拉張言入局,就可以離開這個組織,但他卻沒想到自己只是被拖入了更大的一張棋盤之中。
對於那個組織而言,包括蒙眼人在內的所有人,都不過是棋子而已。
當然,網際網路也不是法外之地。在劇集第二季的最後一集,該組織也已經被成功抓獲。
《雲端》是國內的第一部桌面劇,更是一部極具實驗性的優秀作品。
劇集的畫面整體呈現以電腦、手機桌面為主,也出現了很多非傳統影視創作的影像記錄載體,比如說行車記錄儀、酒店監控等影像資料。
懸疑劇的題材也剛好和這種形式完美適配,讓觀眾用上帝視角的方式參與劇情進展的形式使得觀眾的觀看劇集時的浸入感大大增強。
而這種形式上的創新在帶來新奇感的同時,也讓影視劇的多樣化發展具備了更多可能性。
此外,相較於案件中表達的對人性在利益和情感之間掙扎的思考,更讓我細極思恐的是劇集中所表現的在日益發達的網絡下,我們個人信息的透明程度實在是遠超想像。
劇中的蒙眼人僅僅是通過每個社交網站碎片化的個人信息,就可以完整拼湊出張言所有的私人信息和社會關係網絡。
再加上使用一些小小的程序手段更是可以破解你的私人云盤帳號。這樣一來,所有你不願示人的隱私都在一個陌生人面前展露無遺。
這也我不禁想起了很多生活中的場景。
在某寶上瀏覽了一些產品,很快很多相似或者相關的產品就會開始被推送到首頁。
各種視頻網站上所推薦的視頻也越來越和曾經觀看過的相似。
隨便一個社交網站或者應用軟體都需要我的手機號碼和位置信息,甚至會將手機通訊錄裡的號碼所註冊的帳號當做好友推薦推送給我。
這些細節總是讓人越想越不安,越想越後怕。
不安的是,好像沒有什麼秘密可以逃過網際網路的眼睛。
後怕的是,曾經自己以為包裹得很完美的信息,實際上卻在網際網路下赤身裸體。
總的來說,《雲端》一劇的篇幅雖然並不長,卻為我們很好的呈現了一個完整且有驚喜和反轉的懸疑故事。
而其中所傳達的觀念和價值,對網際網路下我們個人信息的過於透明所作出的警示,更是難得。
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的隱私在大數據的計算下幾乎藏無可藏,這種暴露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埋下了危險的種子。
可當這種現象成為常態,隱私透明化所造成的潛在危險似乎也被我們不知不覺中忽略了。
因此,導演的這段話也正是我想傳遞並提醒大家的。
"我希望看過這部劇後,大家不只是"文明上網",更要"文明活著",我們有時候活得很不文明;另一方面,去尊重別人的隱私,也懂得保護自己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