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般舟梁若草是第一次,接觸佛教不是。早在她入職養老院沒多久,吉知帶她參加了一次慈濟舉辦的浴佛節活動。
慈濟是一家來自臺灣的佛教組織,由證嚴上人1966年創立於臺灣花蓮。和國內傳統的佛教組織不同,慈濟的專業化、系統化的組織能力讓梁若草很是吃驚。典雅的古式裝修與國內的廟宇有著天壤之別,信眾的著裝也有講究,不同於傳統僧眾穿著的袈裟、納衣、海青。慈濟的信眾以志工自稱,服裝以顏色定位級別:委員一共有三套制服,藍衣白褲(藍天白雲)是「工作服」,藍裙子跟旗袍是正式場合穿的衣服,旗袍是「禮服」,平常很少看到。慈誠(男性)有兩套制服,一套是藍衣白褲(藍天白雲)的「工作服」,另一套是西裝(正式服裝);除了委員/慈誠以外,還有灰藍色的上衣配白褲(青天白雲),那是培訓的老師(教聯會);教聯會老師也有培訓制度,培訓完成授證後的老師還另外有白上衣與灰藍色的長裙;還有淺藍色的上衣配白褲,那是慈青(大專生);灰衣白褲是正在見習的委員/慈誠/環保志工。
慈濟在大陸開展慈善工作始於1991年華東、華中遭遇特大洪水。20多年來,慈濟因其遠離政治立場,在國內運營算是順風順水。在大陸援建有「慈濟大愛屋」、學校、敬老院、婦幼中心、醫療大樓等,涉及28個省市區,同時大規模開展貧困學生助學項目、骨髓捐贈、醫療援助、環境保護資源回收等工作。目前慈濟在全球擁有1000多萬會員、400多萬志工,在54個國家設有分會或聯絡處。
慈善和助老有著天然的關聯,援建敬老院的事情慈濟也一直有做,這也是吉知帶她接觸慈濟的主要原因。浴佛節幾百人的活動進行的寂靜無聲,活動會場為了保持安靜和肅穆,所有參加活動的人員全部脫鞋參加,會場中有志工引導。梁若草參加過夕陽紅組織的線下活動,嘰嘰喳喳,好不熱鬧。話說夕陽紅的老年會員很多都是高知群體,活動的現場還是活脫脫的中國大媽的熱火勁十足。有了對比,高下立現。浴佛節的活動分為兩個部分,上半場以節日的儀式為主,下半場是慈濟專業的勸募活動,用老百姓的大白話說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吉知參加完上半場就走了,臨走之前特意囑咐要參加玩活動全程的梁若草不要捐錢。必須承認,吉知的這個行為,在當時的梁若草的心裡是有加分的。她在慈濟的勸募環節確實沒有捐款,但是報名了慈濟的志工。
報名後,慈濟一直沒有聯繫過她,她後期又通過電話聯繫了慈濟在普陀的分部也不了了之。大概一年多後,梁若草接到慈濟打來的電話,慈濟的一個大型活動缺少志工,問她是否有時間參加。接到電話,她欣然前往,有種終於接上頭的感覺。志工的工作很簡單,但是很細緻。會場的點心擺盤、紙巾的摺疊、茶飲的供應都很有講究,處處透露著大戶人家的做派,一輪活動結束,志工們要趕快重新布置會場。會場的工作完成後,她又要到廚房幫忙,雖是素食,製作的卻很精緻,每個參加活動的人都自帶餐具,餐具放在編好號的框內,由志工打好統一送到會場。
活動結束後,她搭了一個同方向的師姐的車回家。師姐上海人,貌似進入慈濟的時間久已,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師姐對慈濟裡的臺灣人抱怨頗多,慈濟的高層裡臺灣人居多,和國內的人之間還是有些嫌隙。
此後梁若草又參加了兩次慈濟的敬老院的志願活動,對慈濟的活動組織的細膩更是深有感觸,此處略去不表。佛教也是有派系的,慈濟算是新教,走般舟是屬淨土宗一支。後期她還參加了一些藏傳佛教的活動。宗教是個神奇的組織,產業林林總總,非常龐雜。我們的矮大緊同學曾經在節目裡偶有透露,佛教的投資做的非常之大,超過一般人的想像,且不僅僅局限在佛教的範圍,而是滲透到商業的方方面面,這也是吉知們圍繞在宗教身邊的動因。今天先寫到這,留待下個章節再繼續揭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