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祁王為何從梁帝最喜歡的兒子,淪為階下囚,最終被賜死

2020-10-13 輕擷棠梨

要說《琅琊榜》,整體情節都是圍繞一個源頭來開展的,那就是當年的梅嶺慘案。七萬赤焰軍被所謂的援軍屠殺在梅嶺雪間,林家被封,祁王下獄,被賜毒酒。種種的一切皆因何而起?為何這個大梁備受恩寵的皇長子,一夜之間淪為階下囚,甚至被曾經最喜歡自己的父皇賜毒酒呢?

或許,祁王蕭景禹永遠不會想到那麼寵愛自己的父皇會對他下殺手。我們先來看一下蕭景禹的身份。蕭景禹的生母是林樂瑤,本是林燮的妹妹,梁帝登基的第二年娶了結拜兄弟林燮的妹妹,既加固了兄弟之情,又鞏固了君臣之義。後來林樂瑤生下皇長子蕭景禹,被封為宸妃。所以,祁王自小就是受多方寵愛。也可以說,蕭景禹自小就被當成了太子來養,自然所接觸的所看到的,學到的都和其他皇子不太一樣,而且是學的更多。他背後有梁帝支持,舅舅還手握重兵,這也是其他皇子所難以企及的高度。當然,這在最後成為了致命的一點。


蕭景禹有理想,有抱負,也是一心為民,也正因為他有望成為明君賢主,梁帝才對他傾力培養。可是當時的皇帝畢竟還是梁帝。君臣關係遠比父子,兄弟關係複雜得多。梁帝和蕭景禹所接受的不同,梁帝是靠自己,靠兄弟打拼上位的,所以他有想法,有手段。而蕭景禹在皇位競爭上並沒有受到過威脅,甚至連個像樣的對手都沒有,這讓他那些利國利民的想法過於理想化,所以有時候他的想法就會和梁帝的想法相悖離,這加深了父子衝突,再加上林燮對祁王的支持,父子衝突進一步催化了君臣矛盾。當矛盾積累到一個點,一場父子相爭,君臣互博的大戲就拉開帷幕。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祁王想要撤銷懸鏡司,還在朝堂上公然頂撞梁帝。懸鏡司是啥部門,為何梁帝反應這麼大。書中的懸鏡司是只聽命於皇帝一個人的,專屬於皇帝的機構。而祁王還只是一個臣子,竟然試圖消減皇帝的權力,縱使這是自己的兒子,也讓梁帝起了警惕之心。再加上當時林燮是支持祁王的。林燮支持祁王,就代表祁王手中握有軍權,這對梁帝的皇位足以構成威脅。


當人一旦坐上那個高位,人心就會變的,梁帝不再是那個曾經的結拜兄弟,那個寵愛兒子的父親了。他看著日漸在朝中站穩腳跟的祁王,突然有種難以掌控的感覺,這讓他很慌。或許,是因為真的被權力所控制吧,梁帝還是被璇璣公主算計,殺了曾經的兄弟,毒死了自己最寵愛的兒子。

都說最忌諱功高蓋主,其實,林燮之死,祁王之死,都是忽略了這個道理,而且還太過於相信梁帝了。林燮相信結拜之情,一心想要幫大梁發展得更好,祁王相信父子之情,可是最後只能遺憾的說出一句」父不知子,子不知父。「以此來總結自己與梁帝的父子之情,當他喝下梁帝賜的毒酒的那一刻該是多麼絕望,為何曾經那麼喜歡自己的父皇突然就變成了要命的劊子手。

帝王薄情,梁帝殺死了自己最親愛的兒子究竟有沒有後悔,或許只有他自己知曉了。

相關焦點

  • 《琅琊榜》中的祁王被梁帝賜死,其實他就是該殺,確實該死
    電視劇《琅琊榜》中,梁帝給我們的感覺一直都是陰狠殘忍,因為他連自己的親生兒子祁王都要殺,虎毒還不食子呢,可他卻忍心殺害對自己一直很忠心的兒子,實在是讓觀眾覺得太狠心太惡毒了,可我卻想在這兒替梁帝說幾句公道話,因為我覺得,祁王就是該殺,確實該死!
  • 《琅琊榜》九安山叛亂,誰注意梁帝的反應,他是真的相信靖王嗎?
    《琅琊榜》九安山叛亂,誰注意梁帝的反應,他是真的相信靖王嗎?說起《琅琊榜》來,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誰呢,應該就是哪幾位主演吧,但是有個人也不能忽略,要不是他,也不會有赤焰舊案,不會讓梅長蘇出現在金陵城,攪了個天翻地覆,那就是大梁的決策者梁帝,梁帝一生多疑,不允許有任何人威脅他的地位,自己的親兒子也不行,赤焰舊案是這個皇帝一生的汙點。
  • 《琅琊榜》梁帝才是真正的權謀家,祁王之死、赤焰軍覆滅都是必然
    《琅琊榜》是一部權謀片,講述了爾虞我詐的宮廷裡,一幕幕險象環生的權謀之爭。02 後宮梁帝的後宮,也很奇妙。皇后雖然不得聖心,但是執掌鳳印,統領後宮。皇后無子,梁帝就讓譽王養在皇后膝下,無疑是為了鞏固皇后的地位。但是又縱容一個囂張跋扈的越貴妃來壓制皇后,越貴妃的兒子還當了太子,將來母憑子貴,越貴妃很有可能超越皇后的地位。
  • 琅琊榜中,赤焰逆案梁帝真的錯了嗎?祁王為何甘願服毒自盡
    琅琊榜中,赤焰逆案貫穿整部劇的始終。從最開始的赤焰軍被害,到後面梅長蘇扶保靖王上位,重審赤焰一案。可以說整個赤焰逆案,就是劇中眾人的一個心結。祁王又為何甘願飲毒酒自盡呢?難道真如祁王服毒前所說的「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嗎?回顧整個案發過程,發生很大一部分起於梁帝的疑心,這才讓謝玉和夏江有可乘之機。
  • 《琅琊榜》中梁帝為何要給林殊下跪?這一刻他們想到了什麼
    但梁帝為何要跪?01:梁帝為何要跪在整部電視劇梁帝出場的所有片段中,有三個時刻最為低谷,而這三個時刻都與他的兒子相關。而第五十四集太子(靖王)率領的百官逼宮,則讓梁帝徹底的陷入到了絕境和哀默。這一跪,是對祁王、林燮、宸妃這些至親跪,請求他們的寬恕。
  • 如果《琅琊榜》從梁帝的角度看待十三年前的舊案,是怎樣的故事?
    蕭景禹在做太子的時候沒明白這個道理,可是當他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卻太晚了,因此他在被賜死之前說出了他和梁帝之間最大的問題「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林燮:關鍵不在於有沒有,而是在於想不想林燮,輔佐梁帝奪得皇位,血洗滑族勢力,數次救景帝於危難之中,從梁帝上位開始,就有了不可磨滅的功勞,說一句「功高蓋主」根本不為過。
  • 《琅琊榜》中祁王蕭景禹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賢能
    梁帝長子,封祁王,一代賢王,劇中讓梅長蘇這樣優秀的人才都素來仰慕,也曾想過要在他的麾下伸展宏圖抱負。按劇情的引導演化,意思是說祁王優秀到讓梁帝覺得無法控制,在梁帝的猜忌和夏江謝玉的陷害下造成赤焰冤案,被賜死,生母宸妃林樂瑤自盡,祁王府和赤焰統帥林燮府滿門抄斬。
  • 《琅琊榜》梁帝真的是信錯人,才冤枉祁王和赤焰軍謀反嗎?
    電視劇《琅琊榜》中,梅長蘇在江湖蟄伏了十二年,終於回到帝都金陵,殫精竭慮扶持靖王上位,將朝堂六部重新洗牌。這一切部署籌謀,都是為了了卻心願,給赤焰一案有關的人平反。正如祁王死前說的: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梁帝錯看了自己的兒子,祁王也錯看了自己的父親。
  • 琅琊榜:為何祁王必須死,是情商低?還是人心叵測
    在電視劇《琅琊榜》中,祁王蕭景禹雖然只有寥寥幾個鏡頭,但是他卻是全劇的中心。然而,也就是這一代賢王,最終卻身首異處,落得一個謀反的罪名。那時候的梁帝尚未有著如此重的疑心,對宸妃林樂遙也有著十足十的愛慕。更何況,蕭景禹的舅舅林燮,更是赤焰軍的主帥,手裡掌握的是大梁的軍事命脈。
  • 漢宣帝也許就是《琅琊榜》蕭庭生的原型吧
    梁帝和祁王的故事不就像漢武帝與戾太子劉據,帝王對於寄予厚望的長子大多都是既重用又防備。祁王蒙冤,戾太子劉據也是到自己孫子漢宣帝繼位才翻案。梁帝與林燮的關係就像漢武帝與衛青,梁帝娶了林燮的妹妹林樂瑤,林燮娶了梁帝的妹妹晉陽公主。
  • 琅琊榜中最痴情的兩個人,不僅僅是堅守一生的靜妃,還有他
    導語:琅琊榜中最痴情的兩個人,不僅僅是堅守一生的靜妃,還有他!琅琊榜大受追捧,其中劇情尤為吸引人。不僅有國家的情懷,還有感情的穿插。有時看著石楠樹發呆,伺候的婢女感慨靜妃喜歡石楠樹。這時的靜妃回答是,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愛意。在宮中聽到林燮戰死,並且妹妹宸妃被賜死,心中一定一片死灰。
  • 琅琊榜:三位將軍武力值最高,為了梅長蘇劍指京城,為何不殺梁帝
    ,但忠於皇帝的程度肯定不會超過與靖王和林殊的過命交情;而靖王,他一向就是這麼一個耿直的性子,有人說以他的忠肝義膽不會翻案,但他要真的那麼愚忠想必早就不想翻案了。好些人說,這部電視劇的劇情不切實際,太理想主義,這其實正是另一些人喜歡琅琊榜的原因。
  • 《琅琊榜》三位皇子的落敗:祁王可惜、譽王無奈,唯獨太子還不賴
    《琅琊榜》作為一部宮廷古裝劇,既表現出了朝堂的暗潮洶湧,又展現出了江湖的風起雲湧,可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劇作。今天,咱們要聊的就是這部劇中,朝堂裡的暗潮洶湧!看看在這短短的一部劇中,三位皇子是如何一步步從輝煌走向落敗的。
  • 琅琊榜:為什麼梁帝不立譽王為太子,源自梁帝的小心思
    《琅琊榜》裡,太子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很蠢,可是這樣的人居然成為了當朝太子、未來的儲君。相對蠢萌的太子,譽王在朝廷內外都有賢王的美稱,身邊更是有很多人輔佐。梁帝自己也說譽王最像他了,即使有滑族身份,但是未嘗不能把皇位給他。
  • 《琅琊榜》紀王,看似呆呆傻傻,卻大智若愚,晉王登位缺其不可
    琅琊榜之中,若說看得最清晰明白的人,那便只有紀王了,他年少時也曾是聰明絕頂的英才,長大後卻醉心於曲樂之道,放蕩不羈,遠離朝政。庭生,是祁王的兒子,當初赤焰一案,無人敢為祁王府出頭,可紀王卻在私下保下了庭生,可見紀王的胸襟和勇氣。梅長蘇的種種謀劃中,紀王都是其中的見證人。
  • 琅琊榜:即使沒有太子,譽王也不可能上位
    《琅琊榜》裡,太子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很蠢,可是這樣的人居然成為了當朝太子、未來的儲君。相對於蠢萌的太子,譽王在朝廷內外都有賢王的美稱,身邊更是有很多人輔佐。梁帝自己也說譽王最像他了,即使有滑族身份,但是未嘗不能把皇位給他。
  • 《琅琊榜》如何看待梁帝最後給梅長蘇下跪?
    內有靖王逐步吞併皇上的權力,外有蒙摯所率領的禁軍以及霓凰郡主的十萬南境軍隊虎視眈眈。赤焰翻案成為註定,這意味著梁帝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都要按照梅長蘇的要求去做,去向天下人證明是他自己冤枉了賢良,他是一個昏君。那麼為何梁帝最後給梅長蘇下跪呢?
  • 琅琊榜:梁帝的後宮,五對母子不同性格背景導致的不同結局
    《琅琊榜》中梁帝共有九個兒子,著重寫的是其中三個,譽王,而已經故去,在回憶中佔比最多的是祁王。側面出場幾次的是寧王。越貴妃母子越貴妃:越貴妃論門第背景,和出身世家的言皇后沒法比,她能後宮博得一席之地,還把兒子送上太子之位。說明她善於後宮權術,不僅風韻猶存,心狠手辣,還能得到梁帝的真心喜歡。否則她不可能與言皇后抗衡。在梅長蘇的謀略下,太子被廢,越貴妃最後抑鬱而瘋。
  • 《琅琊榜》如果沒有梅長蘇,譽王和太子最後誰能成為皇帝?
    玲瓏公主的兒子)。首先佔著大義名分,是梁帝之後首選繼承人,直接就有參政議政之權;還是祁王被賜死後的皇長子(祁王貶為平民,除了名分了)。其次越氏得寵,可與皇后爭鋒,梁帝是明顯不喜皇后的。第三他的朝廷勢力很能打,能文能武,各方面都能照顧到。
  • 《琅琊榜》中如果梅長蘇不插手,譽王和太子最後誰能成功登基?
    皇帝和滑族玲瓏公主的兒子)。首先佔著大義名分,是梁帝之後首選繼承人,直接就有參政議政之權;還是祁王被賜死後的皇長子(祁王貶為平民,除了名分了)。其次越氏得寵,可與皇后爭鋒,梁帝是明顯不喜皇后的。第三他的朝廷勢力很能打,能文能武,各方面都能照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