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第一爐香》:在清醒中走向墮落,在欲望中步入深淵

2020-09-09 萊斯利

1943年,23歲的張愛玲,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說《第一爐香》,全文僅僅三萬多字,卻讓她在文壇一舉成名,出名要趁早,張愛玲用行動做出了解釋。

自從這部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從選角到開機,從劇照到預告片,爭議聲一直不斷,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選角問題了。

電影的男女主角,從氣質到外形,都與小說中的人物非常違和,特別葛薇龍的飾演者馬思純了,在小說開拍之前,她還微博上發表過小說讀後感,雖然說一萬個人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但馬思純的讀後感實在是莫名其妙,簡直就是不知所謂,真的是把《哈姆雷特》讀成了《哈姆波特》,驢頭不對馬嘴,連張愛玲的書迷都看不下去了。

看疼痛文學沒問題,看一輩子疼痛文學,也沒有問題,但把所有的小說都當疼痛文學來理解,就太淺薄空洞且矯情了。

小說《第一爐香》,寫的是一位美麗的女學生,在清醒的狀態下,一步步走向墮落,她心甘情願在欲望中沉淪,用愛情和婚姻作為幌子,掩蓋自己貪慕虛榮的本質。

1、在清醒中,自願走向墮落

小說中的葛薇龍,是位普通的上海女孩,纖細白淨,一張粉撲子臉,眼睛長而媚,鼻子纖瘦,小嘴肥圓,溫柔敦厚的古中國情調,可以看出葛薇龍姿色出眾,美得很有特點,像這樣一位美麗的女孩,受到的誘惑自然也很多。

她的臉是平淡而美麗的小凸臉,現在,這一類的「粉撲子臉」是過了時了。她的眼睛長而媚,雙眼皮的深痕,直掃入鬢角裡去。纖瘦的鼻子,肥圓的小嘴。也許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為這呆滯,更加顯出那溫柔敦厚的古中國情調。

戰亂之時,葛薇龍全家從上海移居到香港,兩年過去了,上海的戰亂已經平息,父母為了減少開支,決定回到上海生活,但葛薇龍不甘心學業中斷,為了能繼續留在香港讀書,她背著父母,厚著臉皮投靠了從未見過面的姑媽梁太太。

姑媽梁太太,是葛薇龍父親的妹妹,年輕的時候,她為了錢心,甘情願嫁給老男人當姨太太,給家族蒙羞成了罪人,也跟家人鬧翻再無來往,葛薇龍知道姑媽梁太太名聲不好,但為了自己的前途,就忽略了這些問題,在她看來,只要自己行得正,走得直,就不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但她低估了人性與欲望。

在搬到姑媽宅院的第一夜,她就開始迷失了,那滿滿一衣櫥的漂亮衣服,短外套、長外套、披風、禮服、各式各樣,色色俱全,葛薇龍看得眼花繚亂,她偷偷地將衣服一件件穿在身上,每一件都很合身,她當即就明白了,這些衣服都是為她準備的,隨即就將衣服脫下來,可腦子裡都是那些衣服,一合眼就在那裡試衣服,試了一件又一件,樓下正舉辦舞會,倫巴舞曲傳到她耳朵裡,葛薇龍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衣櫥裡,那條紫色電光綢的長裙子,穿這樣的裙子很適合跳倫巴舞,她的虛榮心,從一衣櫥的漂亮衣服開始。

她也掙扎過,知道姑媽梁太太的想法,也覺得受到了侮辱,但她無法抗拒,穿著漂亮的衣服,出席各種晚會、茶會、音樂會,出了風頭又受人追捧,這樣精彩奢華的生活,她已經習慣了,明知道是陷阱,是墮落,但也不想反抗。

所以,她不是為了喬琪喬,而留在香港,而是為了自己的欲望,而留在香港,當交際花四處弄人弄錢,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與虛榮。

學業,她已經放棄了,就算大學畢業又如何,也未必能找到工作,就算找到了,也不過是教書當老師,一個月五六十塊錢,受氣又受累,還不如早點找個如意郎君,但葛薇龍不願意跟姑媽一樣,為了錢當有錢人的姨太太,可她滿意的人又都靠不住,在喬琪喬之前,有位叫盧兆鱗的大學生,對她也很有好感,但姑媽梁太太稍稍用了點手段,就被迷得神魂顛倒,成了姑媽的裙下之臣,這讓她明白,誰都經不住誘惑,誰都靠不住。

2、 在欲望中,自我沉淪

葛薇龍明白,要麼回上海重新開始,要麼留下來當姑媽手裡的工具。

她在跟喬琪喬吵架決裂之後,就打算回家,這是她用最後的一點理智在自救,但當她買好船票,即將回家的時候,因為淋雨感冒發燒,又引發了肺炎,病情越嚴重,她想家的心就越急切。

病倒中,她想到了家裡跟妹妹合睡的黑鐵床,舊時的梳妝檯,牆上的美女月份牌,她想到了太多跟家中有關的人事物,這都是屬於她的東西,可以抓我在手裡的東西,可當她痊癒之後,就不想回去了,她明白,她已經回不去了,她沒有辦法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回去當一個全新的人,重新上學,結婚,過平平淡淡的生活,她在走與不走之間徘徊,掙扎,最終,她找到了最合適的理由,她要愛喬琪喬,只有愛上喬琪喬,她就有留下的理由了,她不是為了貪慕虛榮,而成為交際花,是為了愛情而自我犧牲。

喬琪喬,是最合適的對象,漂亮、矜貴,渾身上下充滿了欲望與誘惑,就連姑媽梁太太也降服不了他,貪婪、浪蕩、薄情、天生當駙馬吃軟飯的命,但就是讓人無法抗拒,愛上這樣的男人,犧牲,也是情有可原。

小說的最後,連喬琪喬都被葛薇龍的付出,而動容了,連這樣一個沒心沒肺的男人,都能良心發現,為她感到不值得,不公平。

可是,感情的事情,哪有什麼值不值得,喬琪喬不愛葛薇龍,因為除了他自己,他誰都不愛,可是葛薇龍就一定愛喬琪喬嗎?

正如她自己說的:她們是不得已,我是自願的!

別人的墮落是不得已,而她是自願走向墮落,並且為自己的墮落披上了愛情的幌子,姑媽梁太太為了錢,嫁給老男人當四姨太,丟了家族的臉面,而葛薇龍,為了奢華虛榮的生活,成了上流社會裡的交際花,也不用為她的結局而感到悲涼,畢竟,這都是她自己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張愛玲《第一爐香》:被欲望支配的人性,逐漸走向墮落
    01引言:&34;這句愛情名言出自張愛玲的短篇小說《第一爐香》。從女大學生到風月場所的交際花,葛薇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墮落的?02難逃物質的誘惑葛薇龍第一次走進姑媽梁太太家裡,就被其富麗堂皇的住宅所吸引。她覺得自己是聊齋志異裡的書生,誤入了此間的貴家宅第。還未諳熟世事的她,已經慢慢捲入這種半封建式豪奢腐化的生活氛圍。
  • 從弗洛伊德3重人格理論分析《第一爐香》中葛薇龍的人物形象
    —— 張愛玲 《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第一部小說,初載於1943年鴛鴦蝴蝶派雜誌《紫羅蘭》,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港督統治時期,一位美麗清純的上海女孩葛薇龍去香港上學, 去向定居香港的有錢的姑媽梁太太尋求資助以完成學業
  • 《沉香屑·第一爐香》:葛薇龍等人為什麼自願走向墮落之路?
    在《沉香屑·第一爐香這三個人雖然性格不同、選擇的墮落道路不同,但有一點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自願走向墮落之路的。梁太太自願嫁給一個年過六十的富商,從而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情。三個人的墮落之路,首先要從梁太太說起。因為這是一個純粹的物質主義者,她不僅自己主動走向墮落之路,還影響著葛薇龍的人生選擇。
  • 《第一爐香》一部講述少女墮落的書,卻也是一部女性預防墮落指南
    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成名作,它主要講述了在「八一三事變」後,上海女中學生葛薇龍跟著家人來香港避難。後來當家人準備回上海時,葛薇龍想繼續留下來念書。為了生活費,她決定去求助香港有錢的寡婦姑媽。姑媽雖然答應了她,卻是別有用心。
  • 第一爐香——那個清醒著墮落的葛薇龍
    等她試遍衣服冷靜下來馬上清醒想到:這跟三堂子裡買進來個人有什麼分別。只是她相信自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她這樣盤算著:只要自己行的正,立的正,外頭人的閒話盡他們說去,我念我的書。將來遇到真正喜歡的人自然會是明白的,決不會相信那些無聊的流言。畢竟她還是太年輕,自以為能經受得住富貴的誘惑。
  • 《第一爐香》原著:葛薇龍自甘墮落,終究是忽視了人性
    導讀:張愛玲的第一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被許鞍華導演改編成電影,這部小說的篇幅並不長,但是卻值得每一個年輕姑娘仔細讀一讀,受益終身。許多年來,很多人都會專注的研究張愛玲及其作品,因為張愛玲的小說中,對於女主的描繪通常都是不討喜的設定。她的第一部公開發表的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女主葛薇龍,同樣是個比較有爭議性的人設。《第一爐香》講述的是一個年輕姑娘葛薇龍,如何從一個清清白白的單純女學生,最後一步一步墮落成為社會交際花的故事。
  • 《第一爐香》: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你只看到了她的墮落,卻不知
    這一次,曾經刊登在民國報刊上的中篇小說《第一爐香》被許鞍華搬上了銀幕,該片由馬思純、俞飛鴻、彭于晏、張鈞甯等主演 ,王安憶擔任編劇。改編自張愛玲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爐香》 。,只不過,這是天真女孩的墮落,還是自我救贖後的成長?
  • 《第一爐香》:物慾橫流下的墮落,飛蛾撲火的愛情是沉淪還是覺醒
    張愛玲發表於1943年的文壇處女作《第一爐香》,最近由於許鞍華拍的電影又火了起來,這部作品講述了從上海來香港投奔姑媽的女大學生葛薇龍從清純懵懂走向物慾橫流的上流社會,在紙醉金迷中漸漸失去本真,最後淪落為姑媽和花花公子喬琪喬賺錢工具的故事。
  • 《第一爐香》:摧毀一個女孩有多簡單
    文/梓若 圖/網絡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讀來讓人痛惜,小說講述了上海女孩葛薇龍隨家人到香港避難在葛薇龍的身上,我看到了清醒、糾結、欲望,我不禁思考要想摧毀一個女孩有多簡單。就這樣,一個平凡普通的女孩子的虛榮心和物質欲被激活,她終究是低估了紙醉金迷生活的誘惑力,在欲望的透支中一步步迷失了自己。
  • 《第一爐香》:不要高估自己的定力,也不要低估欲望的魔力
    是的,這個故事來自《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小說,講述了女學生葛薇龍因求學想留在香港,進而求助姑媽梁太太,但卻被利用,最終走向墮落的故事。小說的主人公叫葛薇龍也是這樣,她是個上海人,由於時局動蕩,她便隨家人從上海到香港避難。但是後來香港物價飛漲,他們家難以繼續維持生計,家人便打算離港返滬。而她為了能夠繼續在香港求學,便投靠了斷絕來往多年的姑媽梁太太。梁太太寡居多年,住在山上的豪宅裡,葛薇龍第一次去那裡的時候就被震驚到了,她感受到了姑媽家的豪華氣派,但又覺得這裡的一切是那麼的荒誕滑稽。
  • 亦舒《喜寶》:精明清醒的女主,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墮落和毀滅的
    作者:糰子姐01亦舒的作品《喜寶》,算是她比較出名的作品了,講述的是一個香港的女大學生,因拜金而迷失自我,一步步走向自我墮落和毀滅的故事。即便是沒有讀過小說的人,很可能也會看到過作品中女主喜寶的名言:「我一直想要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其實我並不貧乏」。喜寶也因此,被一度視作「撈女」、「拜金女」的代名詞。其實,客觀來說,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追求錢,渴望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不過,喜寶的胃口太大,要求太高。
  • 《沉香屑•第一爐香》|最終淪為高級交際花的女大學生
    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是她得以在上海聲名鵲起的敲門磚,這一磚狠狠地敲在了讀者的心上。讀者們痛苦著傷心著卻哭不出來,因為她的筆下,在「金錢」和「情感」中苦苦掙扎地女人總是不可愛的。葛薇龍漸漸沉淪在這紙醉金迷的生活中,後來又被花花公子喬琪喬吸引,為了過上燈紅酒綠的上層社會生活,她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費盡心機的嫁給喬琪喬。最終成為姑媽和喬琪喬的斂財工具,成為高級交際花。張愛玲通過這部小說,展現了女大學生葛薇龍在物慾和情慾面前,內心的矛盾掙扎以及她最後徹底的墮落。
  • 《第一爐香》根本就不是什麼愛情故事啊
    從項目伊始就備受爭議的《第一爐香》,首發預告來了,毫不意外,全是吐槽…… 《第一爐香》是張愛玲早期的小說作品,於1943年在《紫羅蘭》雜誌上發表,講述的是上海女中學生葛薇龍的故事。 就在角色確定前後,馬思純曾在微博上發表看完《第一爐香》的感受,「愛不是一個人的卑微,而是兩個人的勇敢」。
  • 《第一爐香》:知性的葛薇龍,為何愛上浪子而自甘墮落?
    《第一爐香》葛薇龍《第一爐香》是張愛玲22歲時寫的第一部作品,以戰亂的香港為背景,描述一個女孩葛薇龍愛上一個浪蕩子喬琪喬,從天真、純良的女孩自願變成交際花。 第一次讀這篇小說時,很痛恨其姑媽梁太太的設局引誘和喬琪喬的無恥,後來再讀時,發現葛薇龍的墮落背後,隱藏著自身對富裕生活的嚮往和對愛的渴望。 葛薇龍是一個聰明有自己主見的女孩,知識和美貌並存,為什麼會在愛情中自甘墮落?本文分以下三個部分進行解析。
  • 張愛玲《第一爐香》:開到荼靡,璀璨燈火下的人性悲歌
    張愛玲有一種很難得的本事,總是能夠將一些生活中的細微末節,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讀她的小說的時候,仿佛毫無隔閡地,整個人都會栽到文字裡,你會覺得,她的字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看」的。「看」比「讀」更直觀,更貼切,更能無縫對接那些美的,悲的,華麗詭異的景象。
  • 被嘲上熱搜的《第一爐香》,到底有多可怕?
    文/婉兮 圖/網絡1《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成名作。萬萬想不到的是,近一百年後,以電影形式呈現的《第一爐香》,卻會未播先黑,遭到網民的一致嘲諷。而脫離蒼涼和滄桑後,《第一爐香》就變了味。要知道,這本來就是個暗沉沉的故事啊。
  • 《第一爐香》:誰能拯救葛薇龍?
    (1)張愛玲有部小說《第一爐香》,女主角是上海女學生葛薇龍;為了繼續學業,不得已求助姑母梁太太,希望她能幫助自己;而這位本家姑媽,之所以能在香港立足,也是通過不正當競爭,把婚姻當事業,從小老婆上位,獲得丈夫留下來的財富
  • 《第一爐香》:沉香屑一般愛與傷,傷痕累累之後的偽裝
    這一次,曾經刊登在民國報刊上的中篇小說《第一爐香》被許鞍華搬上了銀幕,該片由馬思純、俞飛鴻、彭于晏、張鈞甯等主演 ,王安憶擔任編劇。改編自張愛玲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爐香》 。,只不過,這是天真女孩的墮落,還是自我救贖後的成長?
  • 《沉香屑第一爐香》:虛榮是華麗袍子上極力想要隱藏的窟窿
    張愛玲在她的《天才夢》中曾說:「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其實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生活從來都是不完美的,華麗的外表下,同樣也充斥著骯髒和頹洩,各種欲望的交織,吞噬著生命中種種美好。當虛榮的籬笆從身體裡長出,刺穿了血肉,無法回頭之時,就像《沉香屑第一爐香》裡的葛薇龍一樣,笑著說:「一切都是我自願的!」然後在看不見的黑夜中獨自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