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張愛玲的第一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被許鞍華導演改編成電影,這部小說的篇幅並不長,但是卻值得每一個年輕姑娘仔細讀一讀,受益終身。
張愛玲是中國非常著名的女作家,被她的前夫胡蘭成稱為「民國奇女子」。
許多年來,很多人都會專注的研究張愛玲及其作品,因為張愛玲的小說中,對於女主的描繪通常都是不討喜的設定。
她的第一部公開發表的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女主葛薇龍,同樣是個比較有爭議性的人設。
《第一爐香》講述的是一個年輕姑娘葛薇龍,如何從一個清清白白的單純女學生,最後一步一步墮落成為社會交際花的故事。
悲慘的地方在於,葛薇龍自始至終是有選擇逃離這些淤泥生活的,但是她沒有。因為背後有姑媽的算計,也有愛人的推波助瀾,最後終於成為了姑媽和丈夫的棋子,沒有退路。
為什麼說葛薇龍是有爭議性的女主呢?很多其他的小說中,女主被迫走向風塵是有苦衷的,或是因為要救助家人,或是被父母賣掉,總之其他女主當時除了一死了之以外無路可走。
而《第一爐香》中的葛薇龍,她是清醒的,她也是聰慧的,之所以走了歪路,是因為她太忽視了人性,也太高看了自己。
今天我們分析《第一爐香》中的葛薇龍,墮落成為交際花的原因,果真只是由於愛情嗎?
其實不見得。
葛薇龍太過於忽視人性,處處都有僥倖心理,這是成為她走向墮落的根本原因。其實她原本是有很多機會脫離姑媽、脫離泥潭的機會,但是她都沒有走出來。
葛薇龍的父母應該是家境殷實的中產家庭,否則也不可能從上海逃難到香港後,還帶著一個上海的傭人,並又在香港僱了一個傭人。
只不過父母想要回上海時,還在讀高中的葛薇龍有點不認命,想要在香港讀完中學,興許還能讀個大學。
有了這一種的潛意識想法,葛薇龍就要給自己創造機會。可是她也明白父母是不會同意她單獨留在香港,家裡的經濟情況也不支持,於是就去求著和父親斷絕關係的姑媽。
第一次見姑媽時,體驗並不算好,等了很長時間都沒有等到姑媽。
姑媽的宅子在香港算是個豪宅,有花園,有傭人,還有司機和汽車接送。
可是葛薇龍也親眼見到、親耳聽到姑媽的作為,有著錯綜複雜的男女關係,也有著慈禧太后的主子做派。
特別是姑媽口裡說出那些陳年往事的絕情的話語時,葛薇龍聽得出來姑媽是在甩鍋,但是為了今後能夠上學,葛薇龍裝作聽不到。
她以為只要自己潔身自好就行了,殊不知,出淤泥而不染果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葛薇龍最終還是說服父母,也說服了自己,留在了姑媽身邊。
其實留下來之後,葛薇龍漸漸明白,姑媽是在利用她。
比如說,利用正在讀書的親侄女來招攬人氣,吸引了一大波男人的注意。而姑媽借著葛薇龍的人氣也結識了不少男人,並從中選擇看的順眼的來相處。
葛薇龍是知道姑媽的做派的,但是或許是她沒有對這些男人動心,所以小說是說「就隨他們去了」。
其實葛薇龍也不是白蓮花,她也知道自己要挑選一個合適的對象。
葛薇龍雖然有個經濟寬裕、住在豪宅的姑媽,可是這個姑媽的名聲也著實不太好聽。
姑媽在年輕時是給大她幾十歲的男人做小妾,男人死後分到一筆錢,才擁有金錢和豪宅的。
況且姑媽除了做小妾名聲不好聽之外,也藉助身邊的丫鬟來給自己拉人氣,情人無數。
這在真正的大戶人家是看不上姑媽的,更加看不上靠著姑媽生活的葛薇龍。
葛薇龍想留在香港,並繼續過著還不錯的物質生活,想要找個家境殷實的人家,的確非常不容易。
於是葛薇龍借著唱詩班的名義接觸了大學生群體,並看中了盧兆麟,可是被姑媽梁太太截了糊。
其實當葛薇龍第一次被姑媽利用時,就應該選擇離開。但是她沒有,不離開可能還是割捨不下那些好看的衣服,亦或是那些燈紅酒綠,亦或是被男人追求的虛榮和滿足。
畢竟,哪個年輕的女孩子不喜歡漂亮又美好的東西呢,哪個女孩子不喜歡被人天天捧著呢?
葛薇龍雖然最開始對花心窮公子喬琪喬有所防備,可是後來還是被男人迷了心,估計她自己也是不知不覺的掉進了坑。
葛薇龍和喬琪喬有了親密關係後,突然發現喬琪喬和丫鬟睨兒又勾搭在一起了。
葛薇龍覺得自己上了當、受了騙,也著實傷了心,於是就堅決要回上海。
這個時候姑媽梁太太開始勸喬琪喬和葛薇龍結婚,並說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勸婚臺詞:
「我看你將就一點罷!你要娶一個闊小姐,你的眼界又高,差一些的門戶,你又看不上眼。真是幾千萬家財的人家出身的女孩子,驕縱慣了的,哪裡會像薇龍這麼好說話?處處地方你不免受了拘束。
你要錢的目的原是玩,玩得不痛快,要錢做什麼?當然,過了七八年,薇龍的收入想必大為減色。
等她不能掙錢養家了,你盡可以離婚。在英國的法律上,離婚是相當困難的,唯一的合法的理由是犯奸。你要抓到對方犯奸的證據,那還不容易?」
姑媽算得是何其的準,喬琪喬坐享其成過上好生活的打算是何等的可恥!但這又能怨誰呢?因為這是葛薇龍自己願意的,她最終沒有回到上海,因為突如其來的一場病。
她自我安慰說是「可能內心深處不願意回上海」,於是就主動請纓要姑媽教她如何賺錢,也是徹底墮落的開始。
很多讀者都在推測葛薇龍的結局是什麼,以及葛薇龍為何一定要選擇做交際花賺錢。
對於葛薇龍的結局,張愛玲在小說中的詞彙都有暗示,今後的日子不太好過,或許果真像姑媽所言,過個七八年不能賺錢供丈夫消費了,就被無情的掃地出門了。
也有人說,葛薇龍也有可能成為姑媽的繼承者,今後繼續靠著養著年輕貌美的小丫鬟過日子。
而葛薇龍為何一定要選擇做交際花賺錢,那就是因為她過於狹隘,她也過於看不起自己。
之前說她太看得起自己,是因為她認為她會出淤泥而不染,現在說她太看不起自己,是因為她不知道自己是有很多機會走上正道的。
一個大學生剛畢業做著教書的工作,一個月才拿幾十塊錢的薪水,既辛苦又受氣,看上去似乎是很慘。
可是掙著清清白白的錢,你怎麼知道今後就沒有機會過上好日子了呢?
就拿張愛玲來說,她自己當時也是窮的學費交不起,寫信給親媽求助,親媽回信讓她趕緊找個男人嫁了。
親媽給的理由是:嫁人又能打扮,比你灰頭土臉讀書要好。
張愛玲不肯,靠著寫文章來維持生活,被拒稿很多次,才有機會發表《第一爐香》。
這樣的狀況是不是和現在很多年輕姑娘很相似呢?
很多二十歲不到的姑娘,讀書要花錢,又讀不進去,於是家人就勸,「找個男人嫁了吧,早點結婚生個孩子也不錯。」於是二十出頭就有了2個孩子,一開始是挺好的,有男人養她養孩子,還能天天打扮一下。
然而很有可能的是,她們到了四十歲時男人不想要她了,脫離社會那麼多年,她們無技能無能力,只能抓住男人不離婚,寧可受苦都不離婚。
葛薇龍的悲劇就在於,她捨不得離開原有的滾滾紅塵生活,她又太不懂人性,所以才會淪為姑媽和丈夫的工具。
勸天下所有女子,切勿挑戰人性,也切勿為愛墮落,因為那個男人根本不值得你付出所有。
-END-
話題討論:葛薇龍是自甘墮落還是被推進坑的?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