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爐香》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2020-08-24 單程的小城故事

1

前兩日整理書櫃,翻出一本張愛玲的短篇集,花了兩天的時間,重溫了一遍,沒有爽感,只有惆悵,那一個個的篇幅不長的故事,故事中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一遍遍在心頭縈繞,似乎咋磨到點什麼味兒來,似乎又不太對。

朦朦矓矓的覺得觸碰到了人性中的什麼,卻有沒有辦法清清楚楚的總結出來。覺得值得細細回味,再三揣摩。

高中的時候,就看過張愛玲的文集,那時買的盜版書,一個個字密密麻麻的排列著,常常混合了很多的錯別字,紙張薄薄的,泛著黃,偶有粘水,便難分開。那時也不太明白所謂的正盜版,買了回來,只為圖處熱鬧。

記得那本文集裡有一篇寫了一個女人,等著一個男人很多年,從青絲到白髮,那個男人來找她時,老舊的木質樓梯,每上一步就吱嘎吱嘎的響著,她走在前面,有著盈盈可握的腰肢,男人一邊上樓一邊說,等我跟她離了,就搬來跟你住。

這是承諾,男人從年輕時就開始說。女人只是笑笑,並不多言。那時的我,看到這裡,總覺得心裡塞了點什麼,說不出來的味兒,伴著淡淡的憂傷。

2

高中的我,看不太懂張愛玲的故事。最大的感觸就是蒼涼,一篇篇故事看下來,心裡就生出了一個景象,如同天色暗青的下午,四周寂靜無聲,一隻烏鴉從屋頂的瓦礪上,嘎的叫一聲,撲動著翅膀飛走,空落落的什麼也沒留下。

一轉眼,十多年過去了,人到中年的我,再重讀張愛玲的筆下的故事,覺得更多的是壓抑,象黑沉沉的烏雲籠罩的著天空,空氣又悶又溼熱,讓人喘不過氣來。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943年,那時新中國還沒有成立,伴隨著戰亂,流離失所,各種封建制度的制約,一個個平凡的小人物就在這混亂的境況中,掙扎糾結,輾轉變換著。

《第一爐香》寫了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學生薇龍,因為家道中落,無力供她在香港求學,她來尋求多年不見的姑媽的幫助。姑媽年輕時,與她父親素來不和,因為姑媽為了貪圖物質金錢的享受,做了一個富商的姨太太,富商死後,繼承了一大筆錢,日日尋歡作樂,飲酒調情,以徵服一個個男人,獲得他們的愛,來彌補年輕時愛的缺失。

薇龍進了她姑媽家後,便入了姑媽的局,姑媽把她培養她成了上流社會的交際花,她嫁了個混蕩公子。她成了姑媽手中的棋子,為姑媽撈錢,更悲傷的是,她從頭到尾的都是清醒的,也曾想過逃離,但還是沒能抵制住物慾的誘惑,自甘沉滄了下去。

在故事的最後,英國水手把薇龍當成了站街女,向她撲來的時候,她嚇得撒腿就跑,在車上,喬琪笑道:「那些醉泥鰍,把你當成了什麼人?」薇龍道:「本來嘛,我跟她們有什麼分別,她們是不得已,我是自願的。」

花炮拍啦拍啦炸裂的爆響漸漸低下去了,紅綠燈一個趕一個,汽車駛入了黑沉沉的街裡, 喬琪沒有朝她看,就看也看不見,可是他知道她一定哭了。

看著看著就覺得揪心了,她是不快樂的,但她沒有辦法拯救自已,能說什麼,這是她的選擇,悲傷也好,歡樂也了罷,她都得受著。

3

《第二爐香》 寫了一個苛守禮教的寡婦,終年穿著黑色的衣裳,獨自養著三個女兒,二女兒愫細二十一歲了,非常美麗,純潔得象張白紙一樣,天真的讓人不敢相信,一個四十來歲的大學教師羅傑瘋狂的愛上了她。

新婚的那天晚上,愫細跑出來了,躲進了大學男生宿舍,她說羅傑是個畜生,色情狂,一時間傳得沸沸揚揚,羅傑失去了工作,被惡毒的輿論吞噬的,走頭無路的他,開了煤氣自殺。

當中有一段文字寫道:水快沸了,他把手按在壺柄上,可以感覺到那溫熱的壺,一聳一聳的搖撼著,並且發出那嗚嗚的聲音。仿佛一個人在那裡哭。他站在壺旁邊只管發呆,一蓬熱氣直衝到他的臉上,臉上全溼了。

他一直兢兢業業的在大學過了十五年,而愫細,那個有著金黃頭的女孩子,卻不讓他過了。

看到這裡真得讓人難過不已。他錯了嗎?他只上愛上了一個美貌的年輕女子,以致於失了性命。而那個年輕的女子,愚蠢而不自知,柔柔弱弱的成了受害者。

正因為空白天真,對婚姻生活的中那事兒的無知,白白斷送了羅傑的性命。可你又能怪她嗎?她是無心的,她在那個苛嚴母親的教育下,她看的每張報紙都要經過她母親的檢查。

她壓根就沒有辦法知道那事兒。她的母親被苛嚴的舊制度綁架了,又毒壞她的女兒,再反過來害了羅傑,象多米諾骨牌一樣環環相扣。她的大女兒是悲劇,二女兒又重複了悲劇,年幼的三女兒又會怎麼樣,故事似乎還沒有講完,可一切又結束了。

4

這場悲劇中,誰是兇手,守舊的母親,無知的女兒,惡毒的輿論,愛慕美貌的羅傑,似乎都錯了,可他們又從沒覺得自已錯了。

這讓我想起了前不久發生的,韓國女星雪莉自殺事件,雪莉自出道以來,是韓國民眾看著長大的,長大後的她,有了自已的喜好,不再按觀眾喜歡的模式去走,招來的大片罵聲,以致於抑鬱自殺。

雪莉死後,一切都被原諒了,各種惋惜。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你死了,這個世界開始愛你。雪莉想要做自已,錯了嗎,好象沒錯。觀眾不喜歡她,各種輿論責怪,表達自已的喜好,也不覺得自已有錯。雪莉賺著娛樂圈觀眾的錢,難道不應該按大家喜歡的路走嗎,都覺得自已沒有錯。

歷史穿越了千年,何其相似。人性的複雜,豈是一句對錯可以概括,沒有對錯,只有因果。一切的輪迴皆於,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老老實實當個觀眾,是非對錯曲直,不做評價。每個人都在自已的人生中,經歷著自已的故事,你不是別人,無需多言。每個人都要為自已選擇承擔後果,歡喜也好,難過也罷,都是人生。

相關焦點

  • 《第一爐香》根本就不是什麼愛情故事啊
    從項目伊始就備受爭議的《第一爐香》,首發預告來了,毫不意外,全是吐槽…… 《第一爐香》是張愛玲早期的小說作品,於1943年在《紫羅蘭》雜誌上發表,講述的是上海女中學生葛薇龍的故事。這個問題根本無解,因為《第一爐香》的世界,從來就和愛情無關啊。 在這裡就不去贅述整個故事情節了。縱觀整個故事,姑媽梁太太、喬琪喬,他們原本追求的就不是愛情,只有欲望和虛無。有人說,梁太太的人生很瀟灑啊,有錢有貌,享受年輕肉體。但她和我們說的獨立女性,差了十萬八千裡。梁太太出身書香門第,卻給年老富商做妾多年,為這,葛薇龍的父親深感羞恥,和她斷了聯繫。
  • 《沉香屑·第一爐香》:生長環境不同,人生選擇也不同
    初看《沉香屑·第一爐香》時,常為葛薇龍感到惋惜,明知道喬琪是個渣男,還飛蛾撲火般地湧上去;又憤懣她姑媽對於親情的冷酷無情,利用薇龍達到娛樂自己的目的;嘆息薇龍的執迷不悟,明明什麼都知道,可仍然甘願被利用。
  • 《第一爐香》原著:葛薇龍自甘墮落,終究是忽視了人性
    導讀:張愛玲的第一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被許鞍華導演改編成電影,這部小說的篇幅並不長,但是卻值得每一個年輕姑娘仔細讀一讀,受益終身。她的第一部公開發表的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女主葛薇龍,同樣是個比較有爭議性的人設。《第一爐香》講述的是一個年輕姑娘葛薇龍,如何從一個清清白白的單純女學生,最後一步一步墮落成為社會交際花的故事。悲慘的地方在於,葛薇龍自始至終是有選擇逃離這些淤泥生活的,但是她沒有。因為背後有姑媽的算計,也有愛人的推波助瀾,最後終於成為了姑媽和丈夫的棋子,沒有退路。
  • 從《第一爐香》到《傾城之戀》:張愛玲女郎,憑啥越活越聰明?
    01看過《第一爐香張愛玲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男女主角的選擇非常重要。重要在於,如果不能神似那麼就請形似吧。畢竟,張愛玲文字的形容太虛無縹緲。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馬思純怎麼看也不像葛薇龍、彭于晏怎麼看也不像是喬琪喬。我不敢說《第一爐香》是《第一爐鋼》,可有什麼區別?
  • 《傾城之戀》《半生緣》到《第一爐香》:張愛玲,許鞍華的情意結
    01《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半生緣》《第一爐香》,你知道嗎?在那個年代,她選擇離婚。在那個年代,她選擇孤身去到香港。即便,前頭未必有幸福等著她。之後,範柳原愛理不理的死樣讓她非常氣憤。於是,直接跑回上海。她在賭,賭這個男人不會捨得她。結果,贏了。
  • 《第一爐香》:戀愛腦是如何毀掉一個人的
    《第一爐香》什麼樣的小說才是一本好的小說?而張愛玲的《第一爐香》則是一個令人醉生夢死的香爐,迷途的人不經意吸入一口,便恍恍惚惚地被困在煙霧中,再也逃脫不開了。文中的女主角葛薇龍也是如此。在走進姑媽的洋樓之前,她還以為能保持內心的清醒,但燈紅酒綠的生活、喬琪喬的風流卻讓她逐漸迷失了身心,淪為姑媽和喬琪喬的「工具人」。愛情是否真的有這樣的魔力,能使人變成另一個人?這樣做是否值得?
  • 《第一爐香》到底好不好,我先不跟你談這個
    他還表達了自己對這部電影的喜歡,我問他有沒有看過小說,他說沒有。那是有點遺憾了。因為影片還沒有上映,我們還不打算在此刻就詳細討論這部電影,等它上映的時候,加上這篇文章,再來聊這部電影,我們彼此應該都會有更深的體會。所以今天的文章,就從《第一爐香》的小說講起。
  • 從弗洛伊德3重人格理論分析《第一爐香》中葛薇龍的人物形象
    —— 張愛玲 《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第一部小說,初載於1943年鴛鴦蝴蝶派雜誌《紫羅蘭》,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港督統治時期,一位美麗清純的上海女孩葛薇龍去香港上學, 去向定居香港的有錢的姑媽梁太太尋求資助以完成學業
  • 《第一爐香》:貪慕虛榮的女人,憑什麼不值得擁有真愛?
    01《第一爐香》變成了《第一爐鋼》,葛薇龍與喬琪喬在一起原來是這麼美好的畫面。「葛薇龍」,這是《第一爐香》中的女主角。也是張愛玲塑造出來的第一個女主角,結果是這樣的膀大腰粗。雖然,我並不認為葛薇龍一定要瘦。但那種精緻感,恕我直言:馬思純並沒有。
  • 《第一爐香》:沉香屑一般愛與傷,傷痕累累之後的偽裝
    這一次,曾經刊登在民國報刊上的中篇小說《第一爐香》被許鞍華搬上了銀幕,該片由馬思純、俞飛鴻、彭于晏、張鈞甯等主演 ,王安憶擔任編劇。改編自張愛玲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爐香》 。沉香樹的莖幹,在正常情況下,未受傷前是不會結香的,只有在刀砍、蟲蛀、病腐後被一種真菌感染,才能形成香脂。
  • 張愛玲《第一爐香》:被欲望支配的人性,逐漸走向墮落
    01引言:&34;這句愛情名言出自張愛玲的短篇小說《第一爐香》。&34;她沒有天長地久的計畫,只有在這眼前的瑣碎的小東西裡,她畏縮不安的心,能夠得到暫時的休息。"03結語:薇龍的悲劇始於虛榮心作祟,對物質的渴求凌駕於尊嚴之上。
  • 《第一爐香》:知性的葛薇龍,為何愛上浪子而自甘墮落?
    《第一爐香》葛薇龍《第一爐香》是張愛玲22歲時寫的第一部作品,以戰亂的香港為背景,描述一個女孩葛薇龍愛上一個浪蕩子喬琪喬,從天真、純良的女孩自願變成交際花。 01.性格 葛薇龍是有主見的,在父親決定返回上海時,為了自己的學業,沒有與家人一起回家,而是獨自留在香港,為了生活費和學費,去找與父親不和、自己也從沒有見過面的姑媽梁太太,自然就受到了一頓冷嘲熱諷,但她並沒有離開。 薇龍道:「爸爸就是這書呆子脾氣,再勸也改不了。
  • 《沉香屑·第一爐香》:鄧文迪就是現實版「梁太太」?
    在《沉香屑·第一爐香在鄧文迪和傑瑞還沒有離婚的時候她就已經和另外一個叫沃爾夫的男人在一起了,通過這個男人,她獲得了去耶魯深造的機會。在《沉香屑·第一爐香》中,梁太太是一個徹底的物質主義者。和一個男人談戀愛或者結婚,首先考慮的不是感情,而是是否有利可圖。鄧文迪一樣,她也是一個凡事以物質為先的人。每和一個男人交往,都把「上位」放在第一位,然後才是感情。
  • 《第一爐香》: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你只看到了她的墮落,卻不知
    這一次,曾經刊登在民國報刊上的中篇小說《第一爐香》被許鞍華搬上了銀幕,該片由馬思純、俞飛鴻、彭于晏、張鈞甯等主演 ,王安憶擔任編劇。改編自張愛玲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爐香》 。 沉香樹的莖幹,在正常情況下,未受傷前是不會結香的,只有在刀砍、蟲蛀、病腐後被一種真菌感染,才能形成香脂。
  • 《第一爐香》丨為什麼說這些美人比馬思純更適合演葛薇龍
    最近微博上很「火」的電影《第一爐香》預告出來了,男女主角因為形象與原著極其不符合而被網友們討論得沸沸揚揚。今天,喵哥就來講講這部電影,不過在這之前,我要先說下小說《第一爐香》本身。《第一爐香》普遍被認為是張愛玲女士中篇小說的處女作,講的是一個灰暗、陰鬱、充滿悲劇色彩的民國故事:
  • 《第一爐香》預告片被嘲:究竟誰能演出葛薇龍的庸俗和靈氣?
    回家的路上,看了《第一爐香》的預告片,冷鬱華重的色調是對上了,可演員們些許粗笨的氣質,將張愛玲筆下幽微又華麗的氣場攪得稀碎。我一直覺得《第一爐香》裡面的愛情,只是葛薇龍下滑到欲望世界的一小點光芒,是張愛玲給她命運的一點粉飾。葛薇龍如何臣服於自己的欲望,選擇苟活,才佔了她命運裡的巨幅筆墨。
  • 第一爐香選角被罵!真的民國貴婦都是這樣的…
    看過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結果,她和姑媽同時,愛上了同一個「花花公子」喬琪喬,卻只有她(這是一句反話)最終,將《第一爐香》第一次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導演許鞍華,給出了她心目中的最佳選角名單像寶姐這樣的路人觀眾們,看來也感覺紙醉金迷的《第一爐香》,突然變成了叮叮噹噹的「第一爐鋼」。
  • 楊絳口中「饑渴」的張愛玲,卻通過《第一爐香》,勸告女人要獨立
    這是《第一爐香禹司鳳回答說:「沒有值不值得,只有願不願意。」從此,葛薇龍再也不是她自己,而完全屬於了喬琪喬。她為了愛情丟了自己,剩下的只是卑微地纏喘。所以,在她的《第一爐香》裡,葛薇龍遇到了喬琪喬,為了愛,失去了自我,墮落了「交際花」。「八一三事變」後,葛薇龍跟隨家人從上海,逃到香港避難。因為沒錢維持生計,所以家人不得不離港返滬。但是,葛薇龍卻想要繼續在香港求學,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她投靠了富裕寡居的姑姑梁太太。
  • 你看不懂的《第一爐香》
    從住進姑媽家的第一天,她所受的教育,一直都在告誡她: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看罷《第一爐香》,只覺可憐,可悲,可嘆!
  • 小說《第一爐香》:在清醒中走向墮落,在欲望中步入深淵
    1943年,23歲的張愛玲,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說《第一爐香》,全文僅僅三萬多字,卻讓她在文壇一舉成名,出名要趁早,張愛玲用行動做出了解釋。看疼痛文學沒問題,看一輩子疼痛文學,也沒有問題,但把所有的小說都當疼痛文學來理解,就太淺薄空洞且矯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