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之小官人——奇幻大自然

2020-10-17 光陰縷縷醉


01 小官人

有一位史官,忘了叫什麼名字,白天躺在書齋中,忽然看到一隊儀仗隊從書齋的一角走出來,馬像青蛙一般大,人瘦小如同手指。小小儀仗隊約有數十人,有一位官員頭戴烏紗帽,穿著繡袍,坐著兩人抬的轎子,紛紛出門而去。

史官覺得奇怪,懷疑是自己睡迷了眼。忽然一個小人折返回來,拿著一個拳頭大小的氈包,徑直來到床邊,說道:「我家主人備有薄禮,敬獻太史。」

說完光站著,卻不把禮物拿出來,過了一會小人又笑著說道:「這點小禮物,太史也沒啥用,不如賜給我吧。」太史點點頭,小人高興地拿著氈包走了。

後來就再也沒見過了,可惜當時太史心裡害怕,也沒有問問小人從哪裡來。


02 小獵犬

山右衛中堂年輕做秀才時厭煩人情世俗就搬到山中寺廟居住讀書,雖然清淨了但卻被蚊蟲跳蚤咬得夜不能寐。

有一次吃飽後躺著休息,忽然看到一個小小的武士,身高兩寸,頭上插著羽毛,騎著一匹螞蚱大的馬,胳膊上架著一隻蒼蠅那麼小的鷹。小人兒從門外進來在屋內盤旋不停。忽然又進來一個小人,裝束一樣,腰間掛著一柄弓,牽著一匹大螞蟻那麼小的獵狗。

不一會兒,步行的騎馬的來了幾百個小人,帶來了數百頭小獵鷹和小獵狗。蚊子蒼蠅剛一起飛,獵鷹就撲過去。獵狗則爬到床上牆壁上到處搜尋蝨子跳蚤。藏起來的跳蚤蝨子都能被獵狗的鼻子嗅出來。頃刻之間,蒼蠅蚊子蝨子跳蚤都被獵盡了。中堂假裝睡著,讓獵鷹獵狗在他身上搜尋。

這時來了個穿黃衣服的小人,頭上還帶著頂王冠,小人登到另一張床上,將馬系在蓆子上,其他小人紛紛下馬,將捕捉到的蟲子獻給黃衣小人,還說了些聽不懂的話。

不一會兒,黃衣小人登上一輛小車,其他人紛紛上馬,一時間萬馬奔動,煙飛霧騰,像撒了一把菽(shu豆類的統稱)粒子,不一會兒就散盡了。

衛中堂看得清清楚楚,又驚駭又詫異,不知道這些小兒從何而來。輕手輕腳走到窗前向外看去卻是空寂無人。衛中堂查看房內,牆壁的磚頭上留下一隻小獵犬。衛中堂趕緊把獵犬捉住,放在硯匣中反覆把玩。

小獵犬的毛非常細小,脖子上還戴著一個小環。餵它飯粒,聞一聞就走開了。經常爬到床上在衣服縫隙中尋找臭蟲跳蚤,吃飽了又回到匣子中臥著。

過了一晚,衛中堂懷疑獵犬已經走了,走去一看,獵犬還在匣子中臥著呢。衛中堂睡覺,獵犬也跟著上床,看到蚊蟲就吃掉,蚊蟲都不敢來了。衛中堂非常寶貝這隻小獵犬。

有一天衛中堂睡午覺,小獵犬伏在身旁陪伴他。衛中堂翻了個身感覺壓倒了什麼東西趕緊起來一看,小獵犬已經被壓扁了,像是一張紙一樣。從此,房子裡再也沒有煩人的蚊蟲了。

03

這兩個故事用極短的篇幅講了兩段奇幻經歷,小小人兒小小獵犬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留給讀者想像空間。如果太史跟著小人而去,會不會是中國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

我想起以前看過一個帖子,一位網友講了小時候的一個經歷,有一天他午睡後趴在窗戶上看外面,窗外是一大片竹林,忽然他看到很多穿紅戴綠的小人抬著轎子從竹林經過,小人身高大概和三四歲的小孩差不多,都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走路的樣子很奇怪,一跳一跳的。

這位網友看到的是不是和太史見到的很相像?

理智上我覺得他們應該都是在似睡似醒中出現了幻覺,但如果拋開科學和理智,如果真的存在一個和我們生活的空間平行存在的奇幻世界,那多有意思啊。

回到小官人的故事,太史看到的小人也是有戴烏紗帽的官員,有隨從,有僕人,說明也是一個等級森然的社會,而且侍從還會中飽私囊,這就有點掃興了。大概蒲松齡寫這個故事是想影射真實官場上的汙穢行為吧。

不過現在再看,我更喜歡故事裡奇幻的部分。

這兩則故事初讀驚嘆於奇幻的想像,讀後又有一種悵然的失落感。像是夏日午後剛睡醒,迷迷糊糊混混沌沌,有點失落,有點無力,有點哀傷。

像是夢卻又那麼真實。

人生在世豈不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之咬鬼
    上一篇聊齋寫書生與山鬼相鬥的故事,這一篇聊齋依然是鬼故事,當我們走進聊齋你會發現,不管鬼神存不存在,人鬼神的故事卻永遠在民間流傳。為什麼會流傳,至少單憑人類的想像力,也就是作者蒲松齡的想像力根本無法完成。那麼,雅芙好奇故事的原型,也就是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從什麼地方來的。
  • 請走進大自然
    請走進大自然!他後悔之極,就找到魔鬼要求換回影子,魔鬼反而讓他用靈魂來換,他知道沒有靈魂更可悲,於是斷然拒絕,從此走進了大自然。請注意作品的結尾:走進大自然!於是想起了盧梭的名言:返回自然。是的,「自然」的確是個最好的夥伴,而奢靡的現代豪華又肯定有點矯柔造做,因此,走進自然,從煩惱中解脫,從世俗中解脫,豈不正是一種大智慧?
  • 《聊齋奇女子》《美人皮》以及蒲松齡原著連城篇的對比
    蒲松齡先生筆下的《聊齋志異》絕對是一個值得深挖的寶庫,那些充滿了奇幻想像力的「神狐鬼精魅」故事,歷年來養活了不少影視作品。原著中的寥寥幾筆,描繪了古人心中怪力亂神的奇幻世界,但是要把這些故事改編好,搬上熒幕,卻沒有那麼簡單。
  • 現代英倫風+蒸汽朋克,這是什麼絕美奇幻劇?
    本劇主角是12歲的小女孩萊拉,她的「精靈」潘平時便是一隻白白胖胖的小雪貂。僅第一集就展現了變小貓、變飛鳥等多個形態。小姑娘萊拉由[金剛狼3]中的克隆版小金剛狼達芙妮·基恩出演,而飾演她叔叔阿斯裡爾勳爵的則是「一美」詹姆斯·麥卡沃伊。
  • 《美人皮》再現聊齋故事,傳統文化IP 改編的「平衡之術」
    《美人皮》中,故事把本該最後出現的賓娘前置,並重新為賓娘這一角色構制了新故事線,也即賓娘作為貓妖,與喬生的人妖之戀為主線,喬生和連城的愛情線為輔線,以賓娘視角,看待喬生與連城之間的「情愛皆有心起,一往而深」的愛情觀。從捉妖師對於貓妖的窮追不捨,也帶出了捉妖師妹妹與貓妖的「人妖之戀」,多了一層對於「人妖是否能夠真正相愛」議題的思考。
  • 當你悲傷時,看《楓樹山的奇蹟》,躲進美麗的大自然
    在大自然鋪天蓋地的美麗中,個人的困難和挫折變得如此的渺小,個人的感受會被大自然烘託的充滿生機。就如同瑪麗的爸爸,這位被戰爭被俘虜過的軍人,退伍回到家中,變得脾氣暴烈,行為古怪,但當他來到了楓樹山,第一天晚上,看到樹液熬成楓糖漿後,他竟然開始有心情唱歌,而且是很久以前唱過的狐狸之歌。
  • 新聊齋:狗道人與狐仙妻
    新聊齋:狗道人與狐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漢中北邊的青峰山下,有個王民村。明末清初之時,天下大亂,一些災民們無處可逃,就躲往大山裡,後來有一些敗逃的明朝士兵也來了此處,住下不走了。就這樣,在這荒僻之地,王民村慢慢發展了起來。村子離最近的鎮子也有數十裡遠,人們開墾出不少良田,加上在山裡打獵採藥,也能自給自足,過著安定的日子,如世外桃源一般。
  • 《老人與海》:解讀海明威的生態觀,重建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
    3、掠奪階段:隨著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近現代大工業生產出現後,人類的自信心和對生存環境的不滿足感,驅使他們去「徵服自然」「統治自然」,毫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奪。在這一時期,掠奪性地開發資源,一方面對大自然造成破壞性的災難,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與懲罰。
  • 「這是《時光之輪》編織的世界…」齊名《魔戒》的史詩奇幻巨著
    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這部《時光之輪》,與《魔戒》、《冰與火之歌》並稱西方奇幻作品三巨頭,也是其中唯一一部因版權問題尚未有影視作品面世的文學巨著。《時光之輪》系列於1990年初出版,小說全系列分為十二卷。本著一經出版便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前列,其分卷銷量均高達上百萬冊的令人咂舌。《時光之輪》被譽為「劍與魔法」一類奇幻小說的最佳典範,乃是「西方正統奇幻」的扛鼎之作。
  • 重啟吳邪:東方的神秘與西方的奇幻碰撞的盛放之花
    吳邪其人,鋼鐵之心,琉璃之身,天真又練達,善良又狠厲, 桀驁又親和,執拗又自否,矛盾統一於一人之身,演員朱一龍精湛的演技精準地詮釋了幾版盜墓系列中最深入人心,最貼合原著的吳邪。這版吳邪,成長於開放兼容的中國,也是將東方的神秘與西方奇幻結合得最緊密的一版吳邪。
  • 這些聊齋中走出的絕美女鬼狐妖,哪一個最讓你動心?
    最終呈現的效果也還不錯,雖然沒有前幾版那麼傾國傾城禍亂天下,但勝在青春懵懂,演出了一個單純小女鬼的萌感。迅哥兒在裡面飾演嬌憨的小狐妖嬌娜,小小年紀就展現了非凡的靈氣,讓人見之忘俗。《聊齋志異》正是他大半輩子的心血結晶。
  • 聊齋之偷桃
    兒子故意面露難色:「父親也太大意了,一線之繩怎能附我登萬仞之天,萬一摔下來可咋整?」父親勸兒子:「辛苦兒子,若是拿到賞金,就給你娶個漂亮媳婦。」過一會,天上掉下一個碗大的桃子,術人大喜,把桃子獻給官人。官人傳閱良久,始終辨不出桃子的真假。忽然,繩子掉到了地上。術人大驚:「糟了,兒子被神仙發現了!」緊接著,兒子的頭和四肢都從天上掉了下來。術人把肢體撿起來放到笥裡蓋好,大哭道:「我只有一個兒子,而今慘死,求各位老爺賞點錢安葬。」
  • 閒書推薦(一) 奇幻巨著《時光之輪》
    一提到奇幻小說,普通人第一時間肯定會想到《冰與火之歌》。由書改編的電視劇 權力的遊戲大火,大大提高了《冰與火之歌》的知名度。我們學校裡的《冰與火之歌》可是熱門中的熱門,光看每本書的破損程度就能直到同學們對這套書的喜愛。然而,在國外知名度不低於《冰與火之歌》的《魔戒》系列、《時光之輪》系列,借閱的人卻寥寥無幾,甚至可以說是全新的(更不用說其他系列的奇幻小說了),真是令人唏噓。
  • 上海東方明珠塔被閃電擊中,大自然的警示
    不過東方明珠塔作為第一高塔,被雷電擊中的概率是十分小的,至於此次雷電為什麼偏偏選中了東方明珠塔,更多的人認為是現在的環境已經遭受到了破壞,這實際上是大自然對於人類的警示。實際上,雖然我們的工業水平在飛速的進步,但是由此所產生的環境汙染的確是十分的嚴重,可以說去年的澳洲大火已經各種自然災害的肆虐都是大自然被破壞的一種啟示
  • 新聊齋:貨郎夜行山路,一女子背後呼喊,他不敢回頭墜落懸崖
    新聊齋:女鬼與貨郎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永樂年間,東川縣有一個賣貨郎叫古二郎,他經常挑著貨擔子來往村鎮之間,有時候還會到深山的寨子上收些特產山藥倒賣這時,女子的聲音仿佛越來越近,近到就像已站到古二郎背後一般,女子喊:「官人,不要往前走,回來,快回來」。
  • 大自然的聲音最是慰人
    首先是頭臉,不就是「具體而微」的一個小驢子嗎;再看那短短的翼翅,多像驢子身上架了一副鞍子;而最相似的,大概是它們恣意的叫聲了吧?它們都屬於用撒歡式的高叫表達生命感覺的動物,不屑緘口,不屑低語。記得曾帶學生做過一段文言文練習,其中談到懷揣蟈蟈越冬之妙:「偶於稠人廣坐之中,清韻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聲助人嘆息,而悠悠然自得之甚。」許多同學讀到這裡都笑了起來。我也忍不住笑了。
  • 斯普特尼克戀人,奇幻的百合之戀
    故事梗概 —— 百合之戀牽引下的三位主角的自我探究之旅(以下出現的圖片皆為小說情節的真實表現)很不錯的開頭,引人入勝的情節(包括「我」對堇的迷戀,堇對敏的颶風般的戀情,敏的奇異經歷等等)還有大部分閱讀時間裡都被村上迤邐的想像所折服的故事。不過結尾略微有些倉促。「我」和情人的分手也沒有太大邏輯。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可以算是我目前所讀書籍中的第一名。在我沒看這本書之前的第一名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因為貼近我的生活實際,不僅在生活上鼓勵我,而且在意志和思想上讓我備受鼓舞。這本書也是我一路走來一路奮鬥的精神內核所在。《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不僅影響了我那一代人,也對所有的讀者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 新聊齋:黑狐精挨打變西瓜,摘到市上售賣,瓜販貪財枉丟小命
    新聊齋:瓜田黑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順治年間,在鯉城的半仙苦笑:「請問官人,這個瓜你要多少錢?」黑狐抖了抖身上的狐毛,猛的露出碧綠的雙眼,尖尖的獠牙,狠狠的說:「你這小人,敢在本仙受傷的時候,打傷我腰椎,看我今日要你的小命
  • 讀聊齋小故事《泥書生》悟出的夫妻相處之道
    某夜月黑風高,陳妻一人獨宿,忽然外面刮過一陣怪風,注意:此風既非天上風也非地下風,更不是堂中風,而是一陣莫名其妙的的詭異之風。怪風過後,門扉大開,一個陌生的書生翩然而至,來到陳妻房中,這書生丰神俊逸,一派朗朗君子,不過做事卻是又下流又直接,他登堂入室,脫去衣服帽子,就是想與陳妻睡覺覺。啊?這是什麼騷操作?